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永军  宋金耀  马锋旺  何文林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1):6359-6360,6420
为了阐明嵌合体扦插生根和普通毛白杨与过氧化物酶、吲哚乙酸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关系。对在河北省宁晋县获得的毛白杨嵌合体的生根机制进行了动态跟踪分析,测定了过氧化物酶(POD)、吲哚乙酸氧化酶(IAAO)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嵌合体POD活性在第9天升至高峰,第18天降至低谷,第21天又出现高峰,而毛白杨在第12天出现高峰,第24天出现低谷;IAAO活性变化规律在前期与POD相似;嵌合体SOD活性开始呈下降趋势,在第6~9天出现低谷,之后有所升高但无太大变化,而毛白杨开始呈上升趋势,第9天形成高峰,之后有所下降,但规律不明显;可溶性蛋白含量嵌合体总体比毛白杨高,且两者在第15天变化相反。嵌合体易生根与其PODI、AAO及SOD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密切相关,是四者协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调查了三个花坛中1093株鸡冠花,发现嵌合体18株,平均出现频率为1.65%,高者达5.11%。嵌合体有分枝型和无分枝型,二者茎叶的嵌合特征基本一致,但花序的嵌合特征则不同。无分枝型植株均为穗状聚合花序,根据花序的嵌合程度,可分为红嵌、黄嵌和红黄均嵌三类型。分枝型植株间和同一植株的各个分枝花序形状不同,根据各个分枝花序的嵌合特征,可分五个类型。  相似文献   

3.
花色嵌合体是一种特殊的植物材料,在观赏园艺应用中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与研究意义。在比较说明几种花色嵌合体形态特征的基础上,讨论了植物花色嵌合体的形成原因及细胞学机制,并且探讨了花色嵌合体在观赏植物育种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以花叶矮牵牛为材料,研究了外植体、激素浓度、光照强度、叶片生理状态、暗培养时间等因素对诱导嵌合体不定芽的影响,建立了花叶矮牵牛嵌合体再生体系。结果表明:无菌苗在2000 lx光照条件下,置于MS 6-BA 0.2 mg/L培养基上,嵌合体诱导率最大达到90.2%;生理年龄为20 d的叶片,在MS 6-BA 0.4 mg/L IBA0.01 mg/L培养基中,嵌合体诱导率最大达到34.8%,暗培养会降低嵌合体的诱导率。  相似文献   

5.
利用组培法分离菊花嵌合体研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嵌合体是体细胞突变在形态上的表现,对嵌合体进行分离不仅在遗传上很有意义,而且,可以将体细胞分离出来,并育成新的品种,这方面报道甚少。1990年,我们试验利用组培法分离绿化型菊花的嵌合体,取得了成功。一、材料与方法(一)材料104—58号菊花是本室用杂交方法育成的绿化型菊花新品种,花色橙红,重瓣。1990年9月22日发现在该品种圃中一个植株的花枝上有一朵花和两个花蕾在其橙红花瓣中镶有黄色花瓣。本试验是以此嵌合体花蕾做外植体,采  相似文献   

6.
采用无菌萌发的鸡冠花嵌合体苗的茎段,在MS+6-BA2mg/l+NAA0.1mg/l+琼脂0.6%+蔗糖3%培养基中诱导出丛芽,经切割繁殖,每个茎段又可产生多个芽。将芽转入MS+琼脂0.6%+蔗糖2%培养基中生根成完整植株。来源于同一嵌合体植株的试管苗群体中发生红色株(1.9%)、绿色株(17.2%)和嵌合体(80.9%)的分离。嵌合体苗经短日照处理后在试管开花,这对发展微型观赏植物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狼山鸡-AA肉鸡嵌合体的制作及其转基因鸡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试验Ⅰ:以狼山鸡为供体,AA肉鸡为受体,通过赤道开窗法制作了狼山鸡-AA肉鸡的嵌合体.共操作了108枚鸡蛋,孵化成活19只,孵化成活率17.6%.获得表型嵌合体鸡胚22枚,其中15只孵化成活,嵌合体率为13.9%.对2只嵌合体公鸡解剖发现,有1只的睾丸发育异常.PCR扩增禽类W染色体特异性的重复序列发现,2只嵌合体公鸡的性腺都嵌合了供体异性的细胞.结果表明所采用的嵌合体制作方法制备转基因鸡是可行的.试验Ⅱ:利用脂质体介导法,在体外将外源pEGFP质粒转入到鸡X期胚胎细胞中,培养8 h开始有外源基因的表达,体外培养12 h后获得了21.43%的转染效率.将转染后的鸡胚盘细胞移入到受体AA肉鸡的胚下腔,孵化6 d后在8个鸡胚中检测到有外源基因的存在,阳性率为40%(8/20).  相似文献   

8.
试验Ⅰ:以狼山鸡为供体,AA肉鸡为受体,通过赤道开窗法制作了狼山鸡-AA肉鸡的嵌合体.共操作了108枚鸡蛋,孵化成活19只,孵化成活率17.6%.获得表型嵌合体鸡胚22枚,其中15只孵化成活,嵌合体率为13.9%.对2只嵌合体公鸡解剖发现,有1只的睾丸发育异常.PCR扩增禽类W染色体特异性的重复序列发现,2只嵌合体公鸡的性腺都嵌合了供体异性的细胞.结果表明所采用的嵌合体制作方法制备转基因鸡是可行的.试验Ⅱ:利用脂质体介导法,在体外将外源pEGFP质粒转入到鸡X期胚胎细胞中,培养8 h开始有外源基因的表达,体外培养12 h后获得了21.43%的转染效率.将转染后的鸡胚盘细胞移入到受体AA肉鸡的胚下腔,孵化6 d后在8个鸡胚中检测到有外源基因的存在,阳性率为40%(8/20).  相似文献   

9.
园艺植物嵌合体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嵌合体是由2种或者2种以上遗传型细胞组成的植物结构,在园艺植物产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综合论述了植物嵌合体的概念、作用、分类、产生机制和鉴定方法,并介绍了其在植物育种研究中的重要作用,以为研究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细胞间的相互作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柞蚕雌雄嵌合体形态特征与发生简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昆虫属雌雄异体动物 ,但偶尔也有雌雄同体的嵌合现象发生 ,由于同一个体上同时存在雌雄两性个体的特征 ,长期以来引起了胚胎学家和遗传学家的广泛兴趣。自然出现的昆虫雌雄嵌合体多见于直翅目、鳞翅目和膜翅目[1 ] 。作为家蚕(Bombyxmori)发育遗传学研究的一个对象就是嵌合体。胜木 ( 1 92 8)首次报告了遗传嵌合体系 ,在这一蛾系正常个体中 ,出现若干嵌合体 ,有雌雄性嵌体 ,也有体细胞组织性状的嵌体 ;蔡堡及张本华在贵州三眠虎斑与三眠素斑的杂交种中也曾发现 ,每头蚕半侧为虎斑半侧为素斑 ,其中一头羽化成蛾 ,并为雌雄嵌合体[2 …  相似文献   

11.
以广州市区域内部分苗圃的三角梅(Bougainvillea Comm. ex Juss.)叶色嵌合体为调查对象,观察形态特点;通过筛选不同类型的嵌合植株为试材,以正常叶色植株为对照组,测定并分析其叶绿素SPAD值、光合色素相对含量,研究三角梅属植物叶色嵌合特点及光合色素含量差异.结果表明:广州市区域内常见的三角梅叶色嵌合体共有51种,嵌合体表型可分成3大类:绿心黄边、黄心绿边以及混合型,且不同品种的嵌合体存在颜色差异;嵌合体植株叶片从绿色区域到黄色区域,叶绿素SPAD值不断下降,黄色区域仍有极低含量叶绿素;各光合色素含量均显著降低,而类胡萝卜素/总叶绿素比值则均高于绿色区域,说明嵌合部位呈现黄色与类胡萝卜素/总叶绿素比值升高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对榨菜(Brassica juncea)和紫甘蓝(Brassica oleracea)种间周缘嵌合体TCC(LⅠ-LⅡ-LⅢ=T-C-C,LⅠ为茎尖分生组织层最外层;LⅡ为中间层;LⅢ为最内层。T表示榨菜,C表示紫甘蓝)的有性发育、生殖器官和生殖特性等进行研究。结果发现,TCC嵌合体的花蕾和花瓣的大小介于榨菜和紫甘蓝之间,而花序形态,雄蕊、雌蕊的长度以及花粉粒的大小等性状在很大程度上与紫甘蓝接近,花瓣的颜色和香气则与榨菜相同。这些研究结果说明花器官的有些性状由茎尖分生组织的LI决定(花色、香气),而有些性状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内部细胞层LⅡ和/或LⅢ(雌雄蕊大小、花粉粒),还有些性状则是由LⅠ和LⅡ共同决定(花瓣大小)。此外,对TCC嵌合体进行蕾期自交、杂交的结果显示TCC嵌合体可以产生果实且坐果率正常,但角果发育到一定大小即停止生长且不能产生种子。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TCC嵌合体的花粉粒(来自LⅡ)与雌蕊的的柱头表皮(来自LⅠ)相互识别有障碍,亦或是受精卵发育受阻导致。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重组逆转录病毒体内感染源于第X期胚盘细胞的方法获得嵌合体鸡。【方法】将扩增的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的开放阅读框插入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pour-pBabe中获得重组逆转录表达载体;采用磷酸钙转染法将其与包装载体pVSVG共转入293 10A1包装细胞中进行病毒包装,得到病毒原液经超速离心浓缩200倍后注入种蛋(第X期)胚盘下腔,孵化种蛋。提取孵化5.5天的鸡胚基因组DNA,进行PCR检测和Southern杂交检测。【结果】构建含EGFP完整开放阅读框的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pour-pBabe-EGFP,提取孵化5.5 d鸡胚基因组DNA,经PCR、Southern杂交检测,嵌合体阳性率分别为75%和66.7%。【结论】通过用重组逆转录病毒体内感染鸡胚盘细胞的方法可获得嵌合体鸡。  相似文献   

14.
以100、200、300mg·L^-1的KT溶液浸泡油茶芽苗砧接穗,以清水处理为空白对照,研究KT处理后的油茶芽苗砧接穗对其嵌合体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经KT处理后的嵌合体成活率明显高于对照,其中100和200mg·L^-1浓度的KT溶液处理效果较好.嵌合体成活率与PPO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与POD活性呈显著负相关.接穗经低浓度KT浸泡后再进行嫁接,有利于嵌合体的愈合及成活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设计和构建一种由β-糖苷水解酶Gluc1C和多功能纤维素酶EGX融合而成的纤维素酶嵌合体EGX-Gluc1C。[方法]首先构建了嵌合体的质粒,采用GST标准纯化方法,分别获得重组蛋白Gluc1C、EGX、纤维素酶嵌合体EGX-Gluc1C,并且制备了抗Gluc1C的血清。[结果]通过GST纯化的3个蛋白纯度达90%,可以进行后续的酶活检测;通过Western blot验证,发现抗Gluc1C的血清效价很高(稀释比例达1∶5 000)。[结论]该研究可为纤维素酶的工业化应用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应用SDS-PAGE电泳检测方法,研究了本实验室构建的人TRIM5α嵌合体重组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最佳表达条件。结果表明:在31℃、IPTG的诱导浓度为0.5 mmol/L、诱导时长为8 h、菌液的OD值为0.6以及在TB培养基上培养条件下人TRIM5α嵌合体蛋白表达量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17.
用染色体检查技术,发现一例染色体为60,XX/120,XXXX嵌合体的成年中国黑白花奶牛,该牛患有习惯性流产.  相似文献   

18.
1987~1989年我们在进行“猪胚胎嵌合体的研究”上取得满意效果。所采取的主要外科技术如下. 1 供体和受体猪使用外科手术采集胚胎技术将经人工授精后5~8天的供体和受体猪横卧保定在手术台上,局部剃毛消毒。采用静松灵(2mg/kg)和氯胺酮(7mg/kg)混合肌注,作全身麻醉.  相似文献   

19.
褐绿色型与野生色型坛紫菜杂交产生嵌合体及其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野生型坛紫菜为父本,人工选育的褐绿色型坛紫菜为母本进行杂交实验,获得大量的单色体和嵌合体,在其子一代中随机抽取1147株藻体进行统计分析,并对生长性状好的藻体进行选育培养,结果显示:1)嵌合体色泽:主要为野生色+褐绿色、野生色+褐绿色+野生色、褐绿色+野生色+褐绿色;2)嵌合体的比例:单一色型藻体占14.5%,2种色泽相嵌的嵌合体占73.9%,3种色泽的嵌合体占10.6%,4种色泽的嵌合体占1.1%;3)嵌合方式:点状、线型、“V”字型、“w”字型和小叶片型等;4)通过营养细胞酶解和单性生殖所获得的单色藻体c,经培养后F1和F2代遗传性状比较稳定,有望筛选成为新的品系.  相似文献   

20.
通过转移早期囊胚期细胞制备嵌合体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转移早期囊胚期细胞制备嵌合体鸡杜立新李善刚(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关键词:嵌合体;鸡;转基因中图法分类号:S831.2PRODUCTIONOFCHIMERASINTHECHICKENBYTRANSFEROFEARLYBLASTODERMAL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