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分别测定了鲇(Silurus asotusLinnaeus)、大口鲇(S.meridionalisChen)以及杂交鲇(鲇♀×大口鲇♂)的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每升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以及血红蛋白等6个血细胞指标和血清铁、总铁结合力、未饱和铁结合力以及铁饱和度等4个血清铁指标,结果表明杂交鲇在呼吸功能上具有较强的优势;鲇、大口鲇以及杂交鲇血清转铁蛋白的PAGE分析表明:杂交鲇Tf表现型种类多、遗传均一性较好;杂交鲇血清Tf等位基因a、b和c分别来自大口鲇血清Tf等位基因a、鲇血清Tf等位基因a以及鲇和大口鲇的血清Tf共有的等位基因b。由此推断,杂交鲇比其亲本的耐低氧能力更强。  相似文献   

2.
饥饿对胡子鲇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饥饿对胡子鲇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测定饥饿纽与对照纽胡子鲇的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结果]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胡子鲇血液中红细胞数降低;血红蛋白先升高后降低,饥饿15d达到最高,为(9.12±0.26)g/100ml;而白细胞数和红细胞脆性均增加。饥饿纽胡子鲇的血糖、血脂、血清蛋白等物质的浓度均低于对照组。胡子鲇在饥饿时先利用血糖,其次是血脂,最后才是血清蛋白:[结论]丰富了硬骨鱼类血液学的内容,也为完善胡子鲇养殖技术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雌、雄鲇Silurus asotus生长及其血液生理、生化成分的差异,采用人工饲养的同一批鲇,区分雌、雄后采集血样,对雌鲇和雄鲇在夏季(100日龄)、冬季(218日龄)的生长及血液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同一季节,雌、雄鲇间的体长与体质量有显著或极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且同一时期雌鲇体长、体质量显著大于雄鲇(P0.05);同一季节,雌、雄鲇间血液生理、生化成分差异不大,仅夏季时雄鲇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数量显著大于雌鲇(P0.05),而其他测定指标,夏、冬两季雌、雄鲇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季节和性别双因素方差分析(Tow-way ANOVA)显示,性别仅对血红蛋白含量和红细胞数量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P0.05或P0.01),季节对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含量、白细胞数量、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血糖含量、乳酸脱氢酶、甘油三酯含量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性影响(P0.05或P0.01),而时间和性别的交互作用对各指标均无显著性影响(P0.05)。研究表明,鲇属于雌性具有优势生长的鱼类,季节对鲇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大于性别间差异。  相似文献   

4.
放牧羊钴缺乏症的调查报告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取某牧场干瘦、面部被毛粘结、流泪的病羊30只,进行血液学和血液生化检查。结果发现:羊只血红细胞总数、血红蛋白含量均低于正常值,红细胞指数中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及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增加,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变化不大,可诊断为正细胞性贫血;血液白细胞总数明显减少,血糖含量低于正常值。血清中铁、铜含量正常,而血清中钴含量极显著低于正常值(P<0.01),毛中铁、铜含量正常。对牧场自然环境调查检测发现,土壤中铁、钴足够,铜边缘缺乏,牧草中钴边缘缺乏。对得出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可初步诊断为该牧场羊只患有慢性钴缺乏症。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空气暴露对松浦镜鲤的影响,气温21℃时,将体质量约600 g的鱼,分别于空气中暴露15,30,50,60,77 min后,尾静脉取血测定血清血糖GLU、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甘油三酯TG、总蛋白TP、白蛋白ALB、溶菌酶活性LZM、皮质醇COR。结果显示:松浦镜鲤对空气暴露应激表现出较强的抗逆性,77 min空气暴露后松浦镜鲤成活率为100%,各实验组血清COR、GLU和ALB有显著性差异(P0.05),SOD、MDA、LZM和TG总体无显著性差异(P0.05),50 min是重要的时间节点,超过50 min的空气暴露可能对机体造成损伤。  相似文献   

6.
测定了饥饿组与对照组南方鲶幼鱼的血液生理指标及生化指标,结果表明:饥饿使南方鲶幼鱼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含量显著减少,血细胞体积增大;饥饿鱼血液中的血糖、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及Na+,K+,Cl- 等物质的浓度低予正常鱼;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的活力也有变化.  相似文献   

7.
中药复方制剂对患子宫内膜炎奶牛部分血液学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中药复方对患有子宫内膜炎奶牛部分血液学指标的影响,对12头用药前后奶牛血液中的Ca、P、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沉降率进行了测定,并对血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进行了计数.结果显示,中药复方能够显著增加血液中的红细胞数、血红蛋白含量、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比例(P<0.05),极显著降低血液中的中性粒细胞比例(P<0.01),表明中药复方能够调节部分血液指标使之恢复到正常水平,这可能也是该药发挥药效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分别采用全血细胞计数分析仪、全自动血液生化分析仪和γ-计数仪测定了三元肥育猪和宁乡肥育猪血常规、血清生化参数和激素含量常值,以供相关研究参考.结果表明,宁乡猪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淋巴细胞计数、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和血小板分布宽度均显著低于三元猪(P<0.05),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血小板计数和血小板比积均显著高于三元猪(P<0.05);宁乡猪血清总蛋白、氨和葡萄糖含量显著低于三元猪(P<0.05),甘油三酯和甲状腺素T3含量显著高于三元猪(P<0.05).上述结果表明,两个品系猪的多数血常规和血清生化参数及激素含量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以120只15日龄AA肉仔鸡为试验对象,研究人工感染球虫卵囊后,净球散对球虫病雏鸡部分血液指标变化的影响及其机制。结果表明:净球散对正常雏鸡红细胞数、白细胞总数、血红蛋白含量、白蛋白和血糖浓度的影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应用净球散的球虫感染雏鸡的血液指标与感染对照雏鸡比较,红细胞数、血红蛋白含量、白蛋白和血糖的浓度显著升高(P<0.01或P<0.05),白细胞总数显著降低(P<0.01)。所以净球散可对抗球虫使感染雏鸡的红细胞数、血红蛋白含量、白蛋白和血糖浓度降低和白细胞总数升高的作用,其机制是药物杀灭球虫卵囊或抑制球虫卵囊在肠粘膜上的生长繁殖,而不是药物能促进雏鸡血液指标的改变。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舍饲与放牧条件下内蒙古白绒山羊血液学指标的差异.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法和Westergren法,分别对舍饲和放牧条件下56只内蒙古白绒山羊血液样本的12项血液学指标进行了测定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白细胞总数(WBC)、血小板含量(PLT)无显著差异(P>0.05);红细胞数(RBC)、血红蛋白量(HGB)、红细胞压积容量(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血红蛋白量(MCH)、平均血红蛋白浓度,舍饲组显著低于放牧组(P<0.05);红细胞沉降速度(ESR),舍饲组显著高于放牧组(P<0.05).提示舍饲饲养方式下的白绒山羊与放牧条件下相比较,血液学指标有明显的贫血倾向,可能是饲养方式改变之后,饲料单一造成的营养不良性贫血所致.  相似文献   

11.
采用同工酶电泳的方法,研究了紫外(ultraviolet,UV)胁迫条件下对棉铃虫体内酯酶、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X)及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等同工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紫外线照射处理组酯酶同工酶谱带发生了质和量的变化,照射时间为30min和60min时,谱带E4、E9、E10增强,谱带E2、E8减弱,谱带E1、E5、E7、E11消失,新增了谱带E3、E6;照射时间延长至90min时,谱带E4、E9增强,谱带E2、E8减弱,谱带E1、E5、E7消失,新增了谱带E3、E6。紫外线照射处理下,棉铃虫POX同工酶谱带P5有所增强,CAT同工酶谱带的变化因照射时间不同而有所差异。与对照相比,紫外线照射处理组的C1谱带增强,但C2谱带在30min时减弱,60min时恢复到对照水平,90min时与对照相比又有所减弱。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诊断超声照射对体外培养的人胚肾(HEK-293)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HEK-293细胞用腹部超声探头(3.5 MHz、MI 0.8)照射0、10、20、30 min,再作Hoechst 33258染色,观察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超声照射10 min后,细胞凋亡率与假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照射20 min后,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假照组(P〈0.05),其中以照射30 min较为显著(P〈0.01)。结论特定剂量的超声照射可诱导人胚肾细胞凋亡增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诊断超声照射对大鼠早孕胚胎组织细胞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 40只孕7dSD大鼠随机分为4组,用3.5 MHz超声持续照射腹部子宫体表投影区,分别照射0、10、20、30 min,超声照射后24 h取胚胎组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检测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 超声照射20、30 mir组,Caspase-3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经腹诊断超声持续照射大鼠早孕胚胎超过20 min可使Caspase-3蛋白表达增高,从而可能导致早孕胚胎组织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4.
云南家禽十项生理常值的测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们进行了云南武定鸡、火鸡、云南鸭、番鸭(瘤头鸭)、云南鸽和鹌鹑等七种家禽的体温、心率、呼吸频率、红细胞沉降速度(血沉)、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嗜酸性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白细胞分类计数等十项生理常值的测定。结果表明:云南武定鸡的呼吸频率(28.84次/min)和血红蛋白(102.4g/L)比广东三黄鸡的(19.4次/min)和(74.09g/L)快(高):火鸡的血红蛋白(136.6g/L)比文献报道的值(88~134g/L)高;云南鹅的心率(109.47次/min)和白细胞分类计数中的假嗜酸性白细胞(异嗜性粒细胞)的比例(36.23%)比文献报道的值(300次/min)和(50%)低:云南鸭的心率(102.34次/min)呼吸频率(19.59次/min)和血红蛋白(110.3g/L)比文献报道的值(178次/min)、(42次/min)和(127g/L)低,云南鸽的呼吸频率(56.64次/min)比文献报道的值(30次/min)高,而白细胞数(38.9×109/L)比文献报道的值(13.0×109/L)高。  相似文献   

15.
玉米叶片SPAD值在除草剂药害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郭建文 《山西农业科学》2013,41(1):86-88,91
绿色植物叶片SPAD值变化灵敏,能够反映植物的生长状况。通过对玉米喷施高于推荐用量的供试除草剂,使玉米产生药害,并测量除草剂处理后玉米叶片SPAD值、受害玉米的株高及地上部鲜质量,分析叶片SPAD值与玉米株高及地上部鲜质量的相关性,研究玉米叶片SPAD值与除草剂药害的关系。结果表明,喷药5 d后玉米叶片SPAD值与15 d后的株高、地上部鲜质量呈显著正相关,即SPAD值越低,株高及地上部鲜质量越小,玉米受除草剂药害越重。  相似文献   

16.
MS-222、丁香酚对刀鲚幼鱼的麻醉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MS-222、丁香酚2种麻醉剂对人工繁养刀鲚(Coilia nasus Schlegel)幼鱼的麻醉效果,探索了2种麻醉剂在安全浓度下麻醉后刀鲚幼鱼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并运用该2种麻醉剂的适宜剂量对刀鲚幼鱼进行了运输实验。麻醉实验表明:(1)理想MS-222浓度为150 mg/L,理想丁香酚麻醉剂浓度为30 mg/L;(2)经MS-222浓度为150 mg/L深度麻醉后,适宜的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应4 min;经丁香酚浓度为30 mg/L深度麻醉后,适宜的在空气中的时间应5 min;(3)养殖长江刀鲚幼鱼采用30 mg/L MS-222和8 mg/L丁香酚分别麻醉后,其复苏率和48 h内的成活率均达到100%,与各自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降水量与飞播造林有苗样方频度和成苗量的关系,利用1997年汉中宁强县飞播油松成苗期有苗样方频度和成苗量调查数据,采用相关分析法和逐步回归模型分析法,分析了成苗效果与降水量的关系。结果表明,飞播油松成苗效果不仅取决于当地的年降水量,而且与当地降水量的分布密切相关。在不考虑飞播年限因素下,5月降水量是决定对照飞播油松成苗效果的关键因子,对有苗样方频度和成苗量模型值贡献率分别为96.9%和96.7%。而7月降水量对多效抗旱驱鼠剂(RPA)处理种子飞播油松有苗样方频度和成苗量作用最大,对模型值贡献率分别为71.6%和69.8%。在飞播年限协同作用下,5月降水量对对照和RPA油松成苗效果作用最强,贡献率均在95%以上。以飞播年限为权重,2月降水量与对照油松成苗效果相关性强,但5月降水量对模型值贡献率最大,分别为95.6%和96.2%。RPA成苗量与降水量关系与对照相同;而有苗样方频度与5月降水量关系紧密,其中7月降水量贡献率为63.9%,高于5月和2月的32.3%和3.8%。在当地降水量范围内,RPA模型值均大于对照,RPA拌种飞播后单位降水量的油松有苗样方频度和成苗量高,提高了土壤水分利用率。  相似文献   

18.
《农业科学学报》2023,22(5):1574-1589
The microwave treatment is commonly applied to flaxseed to release nutrients, inactivate enzymes, remove cyanogens, and intensify flavors. The current study aimed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s of microwave exposure on the antioxidant and interfacial properties of flaxseed protein isolates (FPI), focusing on the altering composition and molecular structur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fter microwave exposure (700 W, 1–5 min), more compact assembly of storage proteins and subsequent permeation by membrane fragments of oil bodies occurred for cold-pressing flaxseed flours. Moreover, the particle sizes of FPI was progressively reduced with the decrement ranged from 37.84 to 60.66% (P<0.05), whereas the zeta potential values initially decreased and then substantially recovered during 1–5 min of microwave exposure. The conformation unfolding, chain cross-linking, and depolymerization were sequentially induced for FPI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fluorescence emission spectra, secondary structure, and protein subunit profiles, thereby affecting the dispersion or aggregation properties between albumin and globulin fractions in FPI. Microwave exposure retained specific phenolic acids and superior in vitro antioxidant activities of FPI. The inferior gas–water interface absorption and the loose/porous assembly structure were observed for the foams prepared by FPI, concurrent with obviously shrinking foaming properties upon microwave exposure. Improving oil–water interface activities of FPI produced the emulsion droplets with descending sizes and dense interface coating, which were then mildly destabilized due to the lipid leakage and weakened rheological behavior with microwave exposure extended to 5 min. Our findings elucidated that microwave treatment could tailor the application functionality of protein fractions in flaxseed based on their in situ structural remodeling.  相似文献   

19.
紫外线胁迫对棉铃虫成虫乙酰胆碱酯酶和羧酸酯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紫外线胁迫与棉铃虫体内乙酰胆碱酯酶(ACHE)及羧酸酯酶(CarE)活性之间的关系,分析比较了两种酶活性在紫外线照射不同时间(0min,30min,60min,90min)下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棉铃虫经过紫外线照射不同时间后,体内的AChE活性均有所降低,且在30min时达到显著水平;紫外线照射对棉铃虫体内的CarE活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紫外线30min、60min和90min CarE活性均显著低于对照。  相似文献   

20.
为通过不同生物等级的模式生物研究乐果、铜和锌的联合毒性,以明亮发光杆菌和斑马鱼胚胎为受试模式生物,通过混合毒性指数法(MTI法)评价了乐果、铜和锌的联合毒性效应。结果表明:明亮发光杆菌毒性测试显示,暴露测试15 min时,乐果、铜和锌的EC50值分别为123、0.53 mg·L-1和1.71 mg·L-1;暴露测试30 min时,EC50值分别为122、0.50 mg·L-1和1.54 mg·L-1。乐果-铜和乐果-锌暴露15 min测得的MTI分别为0.69和0.60。斑马鱼胚胎毒性测试显示,暴露72 h后乐果、铜和锌的LC50值分别为0.31、1.67 mg·L-1和369 mg·L-1。乐果-铜和乐果-锌暴露72 h后测得的MTI分别为0.70和0.75。研究表明,乐果和铜、锌分别混合后的联合毒性均有所增强,整体毒性表现为部分相加作用,因此两类物质在环境中的残留会对水生生物及其他生物造成潜在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