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猪乳中IgG和有关生长因子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8头3-4胎,产仔数9-13头的健康内蒙黑猪,对其分娩后28d泌乳期内初乳和常乳中的胰岛素,上皮生长因子(EGF),皮质醇、IgG和总蛋白(TP)进行了动态分析。结果表明,母猪刚分娩时其初乳中Ins、EGF、Cort、IgG、TP含量较都很高,但是分娩后24h,初乳中些成分除Ins外均急剧下降,并且到分娩后的7display status  相似文献   

2.
选用3~4胎,产仔数8~13头的8头健康内蒙黑猪母猪,对其分娩后5d内初乳化学成分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初乳中干物质、蛋白质、脂肪、乳糖、Ca、Mg、Cu、Fe、IgG的含量以及pH值均在产后24h内变化极显著(P<0.01),3d后趋于平稳,到第5d接近常乳(P>0.05)。  相似文献   

3.
内蒙黑猪分娩后5日内初乳常规成分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用3-4胎,产仔数8-13头的8头健康内蒙黑猪母猪,对其分娩后5d内初乳化学成分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初乳中干物质,蛋白质,脂肪,乳糖,Ca,Mg,Fe,IgG的含量以及pH值均在产后24h内变化极显著,3d后趋于平稳,到第5d接近常乳。  相似文献   

4.
选择32头自然分娩、初生重1kg~1.5kg的大白猪×内蒙黑猪杂交F1代新生仔猪,研究28d产后期内血清中IgG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仔猪出生后没吃母乳以前血清中的IgG甚微(0.12±0.058mg/ml),吃完初乳后血清中IgG含量迅速升高,到24h达到峰值(60.10±11.18mg/ml),随后缓慢下降,到21d(20.53±6.46mg/ml),随后又开始上升。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22头黑白花奶牛分娩后前7d初乳蛋白各组分浓度的逐日变化以及初乳蛋白对7头新公犊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初乳蛋白各组分浓度呈逐日递降趋势;初乳总蛋白(TP),酪蛋白(CN)和乳清蛋白(WP)浓度递递降率分别为1.00,0.25和1.15;初乳乳清中α-乳清蛋白(α-LA),β-乳球蛋白(β-LG),免疫球G(IgG),血清白蛋白(SA)和乳转铁蛋白(LF)浓度递降率分别为1.03,0.98,1  相似文献   

6.
通过静脉注射的方法研究了大肠杆菌内毒素(ET)对山羊红细胞膜和肝粒体膜损伤的膜Ca2+-ATP酶活性的变化及654-2(山莨菪碱)的保护效应.结果表明,ET处理组(Ⅱ组)在1h,3h红细胞膜Ca2+-ATP酶活性高于对照组(Ⅰ组)(p<005),5h有下降趋势且持续到9h.12h开始回升并低于Ⅰ组(p<001,p<005).654-2处理组(Ⅲ组),Ca2+-ATP酶活性除在9h、12h与Ⅰ组,在3h与Ⅱ组差异不显著(p>005)外,均高于Ⅰ组和Ⅱ组(p<001,p<005).在肝线粒体中,Ⅱ组Ca2+-ATP酶活性在5h、12h均低于Ⅰ组和Ⅱ组(p<005,p<001),Ⅲ组Ca2+-ATP酶活性均高于Ⅰ组,但12h与Ⅰ组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提示,ET具有诱导膜Ca2+-ATP酶活性先激活后顿抑的效应,而654-2有明显保护膜Ca2+-ATP酶活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二花脸猪初乳的蛋白质组分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测定了8头太湖猪(二花脸)分娩后一周奶中乳糖和蛋白质浓度,并用电泳胶扫描法定量其各种蛋白组分。结果显示,脱脂奶中蛋白质浓度随泌乳进行而降低,乳糖浓度变化与之呈反相关(r=-0.868,P<0.01)。分娩后第1d免疫球蛋白(Igs)最高,之后急剧下降。但分娩后前4dIgs浓度,以及一周内总酪蛋白(tCN),α-乳清蛋白(α-LA)和β-乳球蛋白(β-LG)的浓度,前3d清蛋白(SA)和乳铁蛋白(LF)的浓度都显著高于相应组分在第20d的浓度(P<0.05或P<0.01)。在20头二花脸和16头杂交猪(大白×二花脸)奶中观察到a,b和d三种特异高分子量蛋白,并有b,d,a+b,b+d和a+d等5种类型,其中b+d类型猪占实验二花脸猪的80%。  相似文献   

8.
哺乳仔猪血清中IgG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32头自然分娩,初生重1kg-1.5kg的大白猪×内蒙黑猪杂交F1代新生仔猪,研究28d产后期内血清中IgG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仔猪出衙后没吃母乳以前血清中的IgG甚微,吃完初乳后血清中IgG含量迅速升高,到24h达到峰值,随后缓慢下降,至21d,随后又开始上升。  相似文献   

9.
采用E玫瑰花环形成实验测定了11头母猪分娩前后外周血不同时期的活性及总玫瑰花环形成细胞(EaRFC、EtRFC)。研究结果表明:母猪分娩前21~lld外周血EtRFC、EaRFC百分率均低于分娩后第25d的相应指标,说明母猪妊娠后期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分娩前6~1d,母猪外周血EaRFC较分娩前第21d的相应指标显著升高(P<0.05),提示分娩的启动可能与母体外周血EaRFC活性升高,导致免疫排斥的发生有一定关系;分娩后,EaRFC降低后逐渐升高,至分娩后10d,EaRFC已显著高于分娩前第2ld的相应指标,表明母猪分娩后第10dEaRFC已趋向正常。EtRFC在分娩前6d已显著高于分娩前第2ld的相应指标,并一直维持到产后。  相似文献   

10.
选择28头自然分娩、出生重1~1.5kg的大白猪()×内蒙黑猪(♀)杂交F1代新生仔猪,于出生后的不同时间开始饲喂一定浓度的外源PlgG后对其吸收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仔猪出生后在瓶哺条件下,把开始饲喂外源PIgG的时间推迟18h并不影响48h血清中的IgG含量(p>0.86)。  相似文献   

11.
选用16头预产期和胎次基本一致的大二杂交(大约克×二花脸)经产母猪,随机分成对照和试验两组。试验组母猪于预产期前一个月开始在日粮中添加0.005mg/kg大豆黄酮,产后一周停喂。结果发现:饲喂大豆黄酮23d后,母猪血液中胰岛素水平下降(P<0.05),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水平上升(P<0.01);仔猪初生窝重和20日龄窝重显著地高于对照组(P<0.05);母猪第10天和第20天的每次泌乳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0.57%(P<0.05)和14.67%(P<0.01)。与对照组相比,初乳中生长激素(GH)、IGF-1和促甲状腺素(TSH)含量均明显提高(P<0.05),但蛋白质含量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2.
用断奶仔猪、生长猪和育肥猪进行含油菜籽(含油菜籽分粉碎、制粒和挤压3种加工方法)、菜籽粕和菜籽饼的粗蛋白质(CP)、粗脂肪(CF)、干物质(DM)和总能(GE)的消化率测定。结果表明:试猪在仔猪阶段,5种饲料原料消化率的变化范围,CP为77.5%~79.8%(P≥0.05),CF为85.1%~87.3%(P≥0.05),GE为59.3%~63.o%(P≥0.05);在生长猪阶段,5种原料的CP消化率在82%~83%之间(P≥0.05),CF和DM的消化率也无显著差异(p≥0.05),但含油菜籽的GE消化率(66.5%)显著高于菜籽饼(62.6%)和菜籽粕(62.7%)(P≤0.05);在育肥阶段,含油菜籽的GE消化率(68.5%)明显优于菜籽粕(64.2%)(P≤0.05).从断奶仔猪到育肥猪阶段,含油菜籽的CP消化率约增加4.1%~4.4%(P≤0.05),而CF和GE的消化率分别增长4.5%~4.6%和6.2%~6.4%(P≤0.05).比较含油菜籽的3种加工方法,营养物质的消化率基本相似(P≥0.05)。  相似文献   

13.
试验用432羽35周龄罗曼产蛋母鸡,采用4×4因子设计。酒糟-SCP按N当量等量替代大豆粕。处理1、2、3和4替代比例(酒糟-SCP%+大豆粕%)分别为:0+20.0,8.5+15.0,17.0+10.0和25.0+5.0。结果显示,处理2日产蛋量和体增重较处理1分别提高5.68%(p<0.05)和8.53%(p<0.05),处理3日产蛋量和蛋重较处理1提高6.65%(p<0.05)和6.18%(p<0.05),处理4产蛋性能和体增重与处理1差异不显著(p>0.05)。饲料效率(F/E)各处理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4.
将20头年龄、胎次相同,处于产乳周期同阶段的奶牛随机分成2组,每组10头。试验组每头牛在喂料时每天加入150g中蒙药催乳添加剂,共喂30d。对照组牛正常饲喂,结果试验组牛总产乳量和平均产乳量都显著高于对照组,(F_(0.05)<F<F_(0.01))。  相似文献   

15.
选用48头“杜长大”三元杂交仔猪,进行了为期34d的饲养试验,然后屠宰取样制血清,对高麸饲料中添加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和纤维素酥组成的复合酶制剂(GXC)对血液中几种主要代谢激素水平的变化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添加GXC不仅使仔猪日增重和日采食量分别提高了15.25%(p〈0.05)和5.34%(p〈0.05),料重比降低了8.50%(p〈0.05)。而且使血清中胃泌素、T3、胰岛素、生长激  相似文献   

16.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了6个茶树品种鲜叶样品的儿茶素类、咖啡碱、没食子酸含量和红碎茶茶黄素类(TFs)的组成及其与红碎茶品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茶黄素(TL,X_1)、茶黄素-3-没食子酸酯(TF3G,X_2)和茶黄素-3.3′双没食子酸酯(TF3.3’DG,X_3)的HPLC峰面积(1×10 ̄5mm ̄2)与红碎茶感官审评品质总分(Y_(total),分)和滋味得分(Y_(tste))分)之间存在显著的(P<0.05)三元线性回归关系。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茶树品种鲜叶的咖啡碱与(一)EGC,(一)EGC与(+)EC和(+)c含量分别具有较高相关性,因此,咖啡碱、(一)ECG,(一)EGCG含量分别作为第一、二、三主成分或综合因子,可以较好地反映茶树品种鲜叶形成TFs以及红碎茶品质的潜力.  相似文献   

17.
本实验利用山羊睾丸间质细胞体外培养的方法,研究IGF-I对cAMP和睾酮的影响。结果表明:(1)IGF-I可使间质细胞外cAMP积聚能力显著增强( P<0. 05~ P <0. 005)。(2)IGF-I可使间质细胞分泌睾酮的能力显著增加(P<0.05~P<0.01)。(3)IGF-I可刺激山羊间质细胞经 hCG诱导睾酮分泌显著增多( P<0. 05~ P<0. 01)。以上结果与催乳素和白细胞介素-1α这些含氮激素(因子)调节睾酮分泌的机理不同。  相似文献   

18.
采用体外培养山羊睾丸间质细胞的方法,应用IGF-Ⅰ和hCG进行不同处理,利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睾酮含量。结果表明:①30~40日龄山羊睾丸间质细胞适宜作为体外培养的材料;②山羊睾丸间质细胞的敏感性随hCG的重复刺激而下降;③IGF-Ⅰ能够促进睾酮的分泌(P<0.05~P<0.01);④IGF-Ⅰ和hCG对睾酮的分泌具有协同促进作用(P<0.05~P<0.01)。  相似文献   

19.
1024羽罗曼蛋鸡随机分4组,分别饲喂二氢吡啶添加量为0,100,150,200mg/kg的4种饲粮,结果表明:二氢吡啶可以显著地改进蛋鸡的产蛋性能,其中添加150mg/kg效果最佳,产蛋率提高了11.08%,料蛋比降低了10.36%.蛋重随日粮中二氢吡啶递增呈上升趋势.二氢吡啶使血清尿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二氢吡啶使血清Ca浓度、P浓度下降(p<0.05),具有降低破蛋和异常蛋的作用(p<0.05);二氢吡啶可促进浓蛋白和蛋黄的合成(p<0.05),降低蛋黄中胆固醇的含量;添加二氢吡啶还显著地提高了脂肪酶活性(p<0.05),降低了血清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含量(p<0.01),降低腹脂率和肝脏中脂肪含量(p<0.01),防止脂肪肝的发生;二氢吡啶还可以提高血清超氧化物岐化酶活力(p<0.01),对血清GPT与GOT无明显影响,因而具有保护生物膜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CS87促进猪生长的研究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用10头大约克×二花脸杂种猪(实验1)和16头长白×大约克杂种猪(实验2)分别研究口服CS(87)(生长抑素抑制剂)对猪生产性能和血浆生长抑素(SS)、生长激素(GH)水平的影响。实验1和2的猪均按性别、体重、遗传基础配对,分为实验、对照两组。实验期分别为32和30d。在实验1和2口服CS(87)组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12.70%(P<0.05)和5.73%(P<0.05);饲料转化效率提高10.54%和6.67%;血浆SS水平降低66.80%(P<0.05)和25.93%(P<0.01);血浆脲氮含量降低3.67%和13.17%。实验2CS(87)组猪血浆GH平均升高84.87%(P<0.05)。结果表明,CS(87)可通过降低血浆SS水平影响猪血浆GH水平和体内氮代谢,加速猪的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