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漯花4号是漯河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适应河南省花生生产发展需要的高产、稳产、抗病花生新品种。2007-2008年参加了河南省花生区域试验,2009年参加了河南省花生生产试验。3a平均荚果产量比对照豫花11号增产8.24%;抗花生网斑病,感花生锈病,抗花生病毒病;蛋白质含量为24.39%,粗脂肪含量为52.72%,油酸亚油酸比值(O/L)为1.11。2010年3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2.
高产、抗病、优质花生新品种漯花6号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漯花6号是漯河市农业科学院适应河南省花生生产发展需要选育出的高产、抗病、优质花生新品种。2006-2007年分别参加了河南省夏播花生区域试验和河南省夏播花生生产试验,平均荚果产量比对照增产14.56%~21.46%;抗花生网斑病、根腐病,高抗锈病;蛋白质含量25.3%、含油量50.71%,油酸、亚油酸比值(O/L)1.44。2008年3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3.
漯花4016是漯河市农业科学院选育出的适应我国北方区花生生产发展需要的高产、稳产、高出仁率花生新品种。2009—2012年分别参加了国家北方区大花生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和河南省麦套花生生产试验,其中,2011年国家北方区大花生生产试验中,漯花4016平均荚果产量和籽仁产量比对照花育19号分别增加11.00%和13.64%,平均出仁率72.08%;2012年河南省麦套花生生产试验中,其荚果产量、籽仁产量分别比对照豫花15号增加9.71%和11.76%,平均出仁率73.90%。该品种抗花生叶斑病和黑斑病,高感网斑病。粗蛋白含量为23.05%,粗脂肪含量为53.87%,油酸亚油酸比值(O/L)为1.23。2012年2月通过国家花生新品种鉴定,2013年5月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4.
商花511是商丘市林科学院以豫花15号为母本,商研9658为父本,经品种间有性杂交育成的高产高油抗网斑病大果花生新品种。在2012~2013年河南省麦套花生品种区域试验中,商花511平均荚果产量5 906.19 kg/hm~2,平均籽仁产量4 149.3 kg/hm~2;在2013年河南省麦套花生生产试验中,商花511平均荚果产量6 036.45 kg/hm~2,平均籽仁产量4 309.50kg/hm~2。商花511粗脂肪含量为56.62%,油酸含量44.9%,亚油酸含量33.4%,油亚比1.34;高抗花生网斑病,中抗花生叶斑病,中抗花生病毒病,抗根腐病和颈腐病;百果重270.6 g,百仁重110.9 g,出仁率70.6%,生育期120天左右。商花511于2015年8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河南及周边地区淮河以北春播、麦垄套种、油菜茬、蒜茬花生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5.
大果早熟花生新品种豫花9331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豫花9331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棉花油料作物研究所针对河南花生生产的发展及市场需求而选育的优质高产,且符合出口要求的大果型早熟花生新品种。2001~2003年,分别参加了河南省麦垄套种花生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荚果平均产量3 776kg/hm2,比对照增产11.49%~14.8%;豫花9331脂肪含量52.81%,蛋白质含量25.31%,百果重230g左右,麦套生育期120d左右。2004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6.
漯花4087是漯河市农业科学院为适应全国(北方片)小花生以及河南省夏播花生生产发展需要选育出的高产、稳产、矮秆花生新品种。在2009,2010年2 a的全国(北方片)小花生区域试验中,漯花4087平均荚果产量4 271.10 kg/hm~2,籽仁产量3 107.48 kg/hm~2,与对照鲁花12号相比,分别增产21.03%和19.23%。在2011年的生产试验中,漯花4087平均荚果产量为3 808.05 kg/hm~2,平均籽仁产量为2 767.50 kg/hm~2,比对照花育20分别增产19.28%和19.15%。2013年参加河南省夏播花生生产试验,7点平均荚果产量5 550.30 kg/hm~2,比对照豫花9327增产9.54%;7点平均籽仁产量3 938.25 kg/hm~2,比对照豫花9327增产10.19%。该品种抗花生叶斑病和网斑病,感黑斑病;粗蛋白含量22.42%,粗脂肪含量53.41%,油酸含量39.6%,亚油酸含量38.1%,油亚比1.04。于2012年获得国家花生新品种鉴定证书,并于2014年获得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证书。  相似文献   

7.
豫花 1 4号是河南省农科院棉花油料作物研究所选育的高产、早熟、优质白沙型抗病花生新品种 ,1 999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2 0 0 1年通过国家审定 ,同年被列入国家“农业科技跨越计划”。该品种生育期 1 1 0天左右 ,适合于夏直播。高抗青枯病 ,且品质优异 ,其蛋白质含量 2 8.94% ,亚油酸含量高达 42 .5 8% ,并符合小果花生出口标准 ,荚果美观 ,籽仁色泽鲜艳、光亮  相似文献   

8.
高产大果花生新品种豫花9331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豫花9331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选育的高产大果花生新品种,2004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7年通过国家鉴定。一、特征特性(一)产量高豫花9331在河南省麦套花生区试中平均每667m2产量荚果300.61kg,比对照增产11.79%,产量居参试品种第1位;在河南省花生生产试验中,比  相似文献   

9.
河南省农科院棉花油料作物研究所(邮码:450002,电话:0371-5733276)选育的优质花生新品种“远杂9102”,前不久通过国家审定,成为我国首个通过国审的花生杂交新品种。该品种脂肪含量平均为57.4%,高于国家优质高脂肪花生品种标准(55%),高抗青枯病,667平方米(1亩)产量达468.5公斤。  相似文献   

10.
大果出口和油脂加工兼用型花生新品种GS开农30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S开农30是开封市农林科研究所用83-3×78212杂交选育而成的高产大果出口和油脂加工兼用型花生新品种.1997-2000年参加河南省、北京市区城试验,荚果比对照增产7.0%-37.40%,平均增产15.49%;籽仁增产3.9%-35.08%,平均增产15.27%.2001年分别通过河南省和北京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2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3年列入河南省星火推广项目.  相似文献   

11.
利用SSR标记对山东省花生区试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以参加国家北方区试的17份省外花生品种为对照。结果表明,10对SSR引物在45份花生品种共扩增出57条带,其中45条呈现多态,多态性比率为78.95%。引物的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变幅为0.369~0.857,平均值为0.683。多样性指数比较表明,山东省的基因多样性指数H(0.2476)和Shannon指数I(0.3723)均低于河南省(0.2928、0.4241)和省外(0.2929,0.4268)。山东省内品种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介于0.440~1.000之间,平均为0.730,省外品种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变化范围为0.311~0.962,平均为0.638,显著性测验表明山东省区试品种内的相似性极显著高于省外品种内的相似性。聚类分析表明山东省花生区试品种遗传基础较近,绝大部分品种聚在第II类群;河南省和河北省的部分品种与其他品种亲缘关系较远。与省外区试品种相比,山东省花生区试品种遗传基础较近,应不断引入省外亲缘关系较远的品种以拓宽其遗传基础。  相似文献   

12.
河南省花生品种品质演变趋势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河南省1983-2010年育成的63个花生品种的籽粒品质演变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83-2010年间河南省育成花生品种的籽粒脂肪含量在46.64%~57.45%,花生脂肪含量从1997年开始呈缓慢增加趋势,高油品种数量明显增加,其中2000年以后育成的高油品种占1983-2010年间育成高油品种的83.33%;籽粒蛋白质含量在19.27%~31.1%,1983-1996年间育成花生品种的籽粒蛋白质含量呈增加趋势,1996年后,育成品种的蛋白含量呈逐年降低的趋势,但年际间变化不大;油亚比(O/L)在0.88~1.96,1995-2005年间育成的普通花生品种油亚比(O/L)缓慢增长但仍较低,2008年始油亚比(O/L)大幅增加,而珍珠豆型花生品种油亚比(O/L)变动不大且水平较低。综合分析得出,河南省高油花生品种有所突破,花生品种的油亚比近年来有所提高,但需继续提高,高蛋白质花生育种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13.
花生品种资源抗疮痂病鉴定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抗疮痂病花生品种资源,采用喷雾法对60个花生品种进行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供试的省外引进品种中,两年鉴定表现抗病(R)的有6个品种,占参试品种的14.29%;中抗(MR)的有14个品种,占33.33%;中感(MS)的有18个品种,占42.86%,感病(S)的有4个品种,占9.52%;供试的18个福建省审(认)定品种,抗疮痂病性差,表现中感的有2个品种,其余品种均为感病.近年来,花生疮痂病危害趋重,今后在花生新品种选育中,有必要将抗疮痂病作为花生品种改良的一个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14.
范志业  吴春西  宋小霞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3):10639-10640
[目的]了解河南省小麦新品种省级审定情况。[方法]结合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2001~2005年小麦新品种的审定情况,从审定品种数量、育种单位、地区分布等方面进行浅析。[结果]2001~2005年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共审定小麦新品种61个,53个适合水地种植,3个适合旱地种植,2个适合信阳麦区,3个适合南阳地区。科研院所育成品种有48个通过审定,公司、农场、农技站有13个品种通过审定。18个科研院所育成小麦新品种通过河南省审定,11个种业公司育成的小麦新品种通过省级审定。29个半冬性品种和31个弱春性品种通过省级审定。通过省级审定的中筋、强筋、弱筋小麦品种分别为534、、4个。[结论]河南省不同小麦生态区均有审定品种,不同类型育种单位之间审定品种数量差异较大,审定品种分布不均衡。  相似文献   

15.
原生境野生大豆灰斑病抗性评价与发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丰富大豆抗灰斑病育种基因库,对黑龙江、吉林、河南3个野生大豆保护点内的280份原生境野生大豆资源进行抗灰斑病优异资源鉴定及发掘研究。结果表明:在抗感比例方面,河南桐柏(1:0.75)明显高于吉林龙井(1:1.40)和黑龙江巴彦(1:1.44),而吉林龙井略高于黑龙江巴彦;鉴定筛选出47份对黑龙江省主要灰斑病菌水平抗性好的野生大豆资源,其中,黑龙江巴彦大豆资源12份,吉林龙井14份,河南桐柏21份。  相似文献   

16.
棉花产量品质及植株性状的典型相关与通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河南省2006年春棉品种区试10个品种的产量、植株及纤维品质性状组的典型相关分析得出:选择生育期短、植株中等偏高、果枝始节低、果枝台数多的性状,不仅有利于增加株铃,提高铃重和衣分,由于棉铃的增加又能间接提高主要纤维品质,确为选育高产优质棉花新品种的有效途径.通径分析表明:对产量性状的直接选择,在选取结铃性强、株铃多的植株性状时,应防止降低铃重.  相似文献   

17.
Peanut protein is easily digested and absorbed by the human body, and peanut tofu does not contain flatulence factors and beany flour. However, at present, there is no industrial preparation process of peanut tofu, whereas the quality of tofu prepared by different peanut varieties is quite different. This study established an industrial feasible production process of peanut tofu and optimized the key process that regulates its quality. Compared with the existing method, the production time is reduced by 53.80%, therefore the daily production output is increased by 183.33%. The chemical properties of 26 peanut varieties and the quality characteristics of tofu prepared from these 26 varieties were determined. The peanut varieties were classified based on the quality characteristics of tofu using the hierarchical cluster analysis(HCA) method, out of which 7 varieties were screened out which were suitable for preparing peanut tofu. An evaluation standard was founded based on peanut tofu qualities. Six chemical trait indexes were correlated with peanut tofu qualities(P0.05). A logistic regressive model was developed to predict suitable peanut varieties and this prediction model was verified. This study may help broaden the peanut protein utilization, and provide guidance for breeding experts to select certain varieties for product specific cultivation of peanut.  相似文献   

18.
河南省小麦新品种(系)品质性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2009-2010年度河南省水地区试70个参试小麦新品种(系)的品质性状。结果表明:河南省70个小麦新品种(系)平均籽粒容重803.3g/L,蛋白质含量14.94%,湿面筋含量32.2%,沉淀值60.0mL,吸水率59.1%,形成时间4.1min,稳定时间5.3min,弱化度119FU,出粉率69.3%。不同组小麦新品种(系)各品质指标变化趋势存在差异,其中容重、吸水率、形成时间、弱化度呈现冬水组>春水组,而沉淀值、稳定时间、出粉率呈现冬水组<春水组,其中蛋白质、湿面筋含量较接近。综合品质性状达到强、中、弱筋小麦品质标准的分别有7个、63个和0个品种。提高小麦品种的吸水率、筛选合适的形成时间、提高稳定时间、降低弱化度、提高出粉率是今后河南小麦品种品质育种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9.
广东花生品种遗传多样性ISSR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花生种质资源的保存、评价、利用以及杂交亲本的选择提供依据,提高花生育种效率。【方法】用CTAB法提取花生基因组DNA,利用ISSR分子标记分析35份花生材料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结果】筛选的11个ISSR引物从35份材料中扩增出60条清晰条带,其中37条具有多态性,多态性比率为61.67%,种质问遗传相似系数变化范围为0.65~0.97,平均值为0.820通过聚类分析,在35份材料中有33份材料可聚为一大类,而湛油26和湛油37独自聚为一类。【结论】广东省花生品种的遗传相似性较高,多态性不丰富,遗传基础极为狭窄,遗传改良后劲不足,高产优质、专用多抗品种的选育还需要引进优良外来亲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