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研究日粮维生素E水平对肉鸡屠宰性能和血脂代谢的影响,试验选取1日龄体重相近的健康AA肉鸡母鸡160羽,随机分为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8羽。日粮中分别添加0、25、50、75和100 mg/kg维生素E,试验期为42 d。试验结束后,每个重复随机选2羽鸡进行屠宰和收集血清,测定肉鸡的屠宰性能和血清维生素E含量、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维生素E,具有提高肉鸡屠宰性能的趋势(P0.05)。日粮中添加维生素E后,显著或极显著地提高了血清中维生素E含量(P0.05或P0.01);添加50 mg/kg维生素E使血清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分别降低了34.15%和10.00%(P0.05),添加75 mg/kg维生素E使血清总胆固醇含量降低了12.40%,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提高了5.33%(P0.05)。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维生素E,能够不同程度地提高肉鸡屠宰性能,改善血脂代谢。  相似文献   

2.
[目的]本试验通过测定肉鸡生长性能、肠道形态及免疫功能,研究日粮中添加淀粉液化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BA)对大肠杆菌脂多糖(LPS)诱导肉鸡免疫应激的缓解作用。[方法]选用192只1日龄AA雄性肉鸡,采用2×2因子试验设计,主因素为免疫刺激因素(注射生理盐水或LPS溶液)和日粮因素(饲喂基础日粮或添加0.2%BA的试验日粮),每组6个重复,每重复8只,试验期为21 d。分别在16、18和20日龄给LPS组腹腔注射500μg·kg~(-1)的LPS溶液,对照组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结果]LPS刺激导致肉鸡1~21 d平均日增体质量和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降低(P0.05),血浆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和白介素1β(IL~(-1)β)含量显著升高,空肠和回肠绒毛高度以及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比值显著降低,隐窝深度显著增加,空肠黏膜TLR4、IL~(-1)β、IL~(-1)0以及回肠黏膜IL~(-1)β、IL-6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日粮添加BA显著降低血浆髓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降低空肠黏膜TLR4、IL~(-1)βmRNA表达水平,显著提高回肠黏膜IL~(-1)0 mRNA表达水平(P0.05)。日粮添加BA有效阻止LPS造成的平均日增体质量降低、饲料转化率升高以及回肠隐窝深度增加,并降低了LPS导致的血浆MPO活性和回肠黏膜TLR4 mRNA表达水平升高。[结论]日粮添加BA可缓解LPS对肉鸡生长性能造成的不良影响与LPS刺激引起的炎性反应及肠道损伤,并改善肠道黏膜免疫状态。  相似文献   

3.
 选 18头 2 8日龄断奶、体重相近的大长北公仔猪 ,随机分为 3组 ,每组 6头于代谢笼中进行试验。按等氮等能的原则平衡各组日粮 ,基础日粮含 5 %的生大豆 ,对照组添加 1%谷氨酸、试验I组添加 1%的谷氨酰胺、试验II组添加 2 %的谷氨酰胺。试验结果表明 ,日粮中添加谷氨酰胺可明显增加血浆还原型谷胱甘肽 (glutathione,GSH)含量 ,并具有剂量依赖性。试验II组仔猪 35日龄时血浆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4 2日龄时血浆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试验I组仔猪 35日龄时血浆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但 4 9日龄时血浆、肝脏、脾脏、肠道和肠系膜淋巴结中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各组间则无明显差异。两试验组脾脏和肝脏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 (superoxidedismutase ,SOD)含量比对照组高 ,但差异不显著。添加谷氨酰胺对肝蛋白无显著影响 ,但明显降低肝脏中γ 谷氨酰转肽酶 (γ glutamyltranspeptidase ,γ GT)活性 ,试验II组仔猪肝蛋白中γ 谷氨酰转肽酶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5 )。两试验组十二指肠组织中γ 谷氨酰转肽酶也显著低于对照组 ,试验II组回肠γ 谷氨酰转肽酶活性显著低于试验I组 (P <0 .0 5 )。而空肠中γ 谷氨酰转肽酶活性各组  相似文献   

4.
用体外实验研究了胆酸盐、游离脂肪酸、黄体素对 β 胡萝卜素 15 ,15′ 加双氧酶 ( βCDIOX)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4和 8mmol·L -1的牛磺胆酸钠显著 (P <0 0 5 )或极显著 (P <0 0 1)促进 βCDIOX的活性 ,而且牛磺胆酸钠和胆酸对 βCDIOX活性的促进作用相近 ,脱氧胆酸钠的作用高于前两者 ,但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5mmol·L-1油酸对βCDIOX活性的促进作用显著高于对照 (P <0 0 5 ) ;软脂酸、硬脂酸对 βCDIOX活性无促进作用 ,亚油酸、亚麻酸能促进 βCDIOX活性 ,但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随着黄体素浓度的增加 ,βCDIOX活性逐步降低 ,黄体素生成的维生素A很少。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半纯合日粮分别添加 0 .4 %的茶多酚 (TP)和果寡糖 (FOS)对 2 8~ 4 2日龄母肉鸡的生产性能等的影响。结果为 ,添加TP和FOS比对照显著降低了死亡率、腹腔脂肪重量和腹腔脂肪率 (P <0 0 5 ) ,并且TP对腹腔脂肪的抑制效果比FOS大 (P <0 0 5 ) ;添加TP显著降低了盲肠菌群的总数、各菌群的数量以及细菌代谢产物的总量(P <0 0 5 ) ;添加FOS不影响盲肠菌群的总数 ,但选择性地显著增加了双歧杆菌 (Bifidobacteri)和真细菌 (Eubacteria)群、降低了其他菌群的数量以及酚类和吲哚的含量 (P <0 0 5 )。试验认为 ,茶多酚和果寡糖具有降低死亡率和腹腔脂肪沉积以及改变盲肠菌群的效果 ,茶多酚表现的是类抗菌素效果 ,即 ,非选择性地降低所有菌群的数量及其代谢产物含量 ,而果寡糖的效果是选择性地增加有益细菌、降低盲肠内挥发性脂肪酸以外的代谢产物的含量  相似文献   

6.
在小麦基础日粮中添加酶制剂 ,研究其对断奶仔猪生长、代谢和血液IL 2水平的影响。试验将 4 8头杜洛克×大约克×二花脸三元杂交断奶仔猪分为玉米基础日粮组 (Ⅰ )、小麦基础日粮组 (Ⅱ )和小麦基础日粮添加 0 0 17% (质量分数 )酶制剂组 (Ⅲ )。预试期 4d ,正试期 2 8d。结果表明 ,Ⅰ组较Ⅱ组仔猪日增重提高 4 0 % (P>0 0 5 ) ;Ⅲ组较Ⅱ组仔猪日增重提高 7 6 % (P <0 0 5 ) ,但对仔猪饲料转化率无明显影响。Ⅰ组与Ⅱ组相比 ,仔猪血液尿素氮含量极显著降低 (P <0 0 1) ,T4含量显著升高 (P <0 0 5 ) ,其他指标变化不显著 ;而Ⅲ组较Ⅱ组仔猪血液尿素氮含量、T4和IL 2含量显著升高 (P <0 0 5 ) ,血糖和T3 含量有上升趋势 ,胰岛素 (Ins)含量却略有下降。结果提示 ,小麦日粮添加酶制剂可以显著提高仔猪增重 ,甚至超过玉米日粮 ;酶制剂可以通过影响仔猪代谢和免疫而促进仔猪生长  相似文献   

7.
探讨葡萄糖氧化酶和复合预混合饲料对育成生长期蓝狐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40只健康雄性蓝狐,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在基础日粮(未额外添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中添加1%复合预混合饲料作为试验I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1%葡萄糖氧化酶作为试验II组,在基础日粮中(未额外添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添加1%复合预混合饲料+0.1%葡萄糖氧化酶作为试验III组;每组10只蓝狐,每个重复1只,预饲期7 d,试验期54 d。结果表明,试验III组血清总蛋白和球蛋白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I组(P 0.01),与试验II组差异不显著(P 0.05),不同添加剂对育成生长期蓝狐血清白蛋白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试验II组和III组血清IgA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I组(P 0.01),试验II组和III组血清IgA含量差异不显著,对照组和试验I组血清IgA含量差异不显著(P 0.05);不同添加剂对育成生长期蓝狐血清IgM和IgG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 0.05);试验III组血清总抗氧化能力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1),显著高于试验I和II组(P 0.05);各试验组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1),各试验组间差异不显著(P 0.05);不同添加剂对育成生长期蓝狐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和丙二醛含量无显著影响(P 0.05)。由此可见,基础饲粮(未额外添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中添加0.1%葡萄糖氧化酶+1%复合预混合饲料更有利于育成生长期蓝狐机体对蛋白质的吸收与代谢,能够提高机体的抗氧化性能,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相似文献   

8.
L-肉碱对低温诱导的肉鸡腹水综合征发病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4 0羽艾维茵 2 0 0 0商品代肉鸡随机等分成常温对照组 (NT)、低温组 (LT)和低温加L肉碱组 (LL)。自 14日龄起 ,LT和LL组舍内温度从 2 8℃以每天 1~ 2℃下降至 2 1日龄时的 14~ 12℃ ,并维持到试验结束 ;NT组在常温下饲养(2 1日龄起舍温控制在 2 0℃ )。自 14日龄起在LL组饲料中添加L肉碱 2 0 0mg·kg-1。记录肉鸡腹水综合征 (ascitessyn drome ,AS)发病率 ,并分别于 2 4、 32、 39和 4 5日龄从各组中随机挑取 10羽 ,测定右心室全心室比 (RV/TV)、右心室相对重量 (RV/BW )、全心室相对重量 (TV/BW )、红细胞压积 (PCV)、血红蛋白 (Hb)、血浆丙二醛 (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结果发现 :LT组肉鸡AS发病率比NT组高 ;在 2 4和 32日龄时 ,LL组肉鸡左心室重量较NT组增加 ,RV/TV值下降 (P <0 0 1) ,但在 39和 4 5日龄时RV/TV升高 (P <0 0 1) ;LL组PCV值较NT组高 (P <0 0 5 ) ,并高于LT组 ;LL组AS发病率较LT组低 ,且其血浆MDA水平在 39日龄显著降低 (P <0 0 5 ) ,SOD水平在 32日龄时极显著升高 (P <0 0 1) ;L肉碱对肉鸡体重没有明显影响。结果表明 ,L肉碱具有防治AS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日粮维生素E水平对肉鸡生长性能和免疫器官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日粮维生素E水平对肉鸡生长性能和免疫器官发育的影响,试验选取1日龄体重相近的健康AA肉鸡母鸡160羽,随机分为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8羽。分别在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中添加0、25、50、75和100 mg/kg维生素E,试验期为42 d。结果表明,日粮添加维生素E具有提高肉鸡生长性能的趋势,其中日粮添加50 mg/kg维生素E使22~42 d和0~42 d肉鸡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了4.23%和2.90%(P0.05);添加75 mg/kg维生素E使22~42 d和0~42 d肉鸡平均日采食量分别降低了6.75%和6.92%(P0.05),使0~21 d和0~42 d肉鸡料肉比分别降低了7.78%和7.04%(P0.05);日粮添加维生素E对3周龄肉鸡免疫器官重和免疫器官指数无显著影响;添加25和100 mg/kg维生素E提高了6周龄肉鸡胸腺重(P0.05)和胸腺指数(P0.05)。肉鸡日粮中添加维生素E具有提高肉鸡生长性能趋势,可改善肉鸡胸腺发育水平。  相似文献   

10.
选取160只1日龄白羽肉鸡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试验Ⅰ~Ⅲ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Ⅱ和Ⅲ组分别在饲喂的基础日粮中添加500、1 000和2 000 mg·kg~(-1)筋骨草超微粉.试验期42 d,研究筋骨草超微粉在肉鸡生产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Ⅱ组肉鸡前期的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2)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肉鸡血清的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提高(P0.05),试验Ⅰ~Ⅲ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极显著提高(P0.01).(3)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Ⅱ和Ⅲ组肉鸡血清的甘油三酯浓度极显著降低(P0.01);试验Ⅰ~Ⅲ组的尿素氮浓度极显著降低(P0.01),总蛋白含量和磷浓度显著提高(P0.05);试验Ⅰ和Ⅲ组的白蛋白含量极显著提高(P0.01).(4)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Ⅲ组肉鸡血清的IgA、IgM和C4含量极显著提高(P0.01),C3含量显著提高(P0.05);试验Ⅱ组的IgG含量显著提高(P0.05).筋骨草超微粉可有效改善肉鸡血清的抗氧化功能、生化指标、免疫指标及肉鸡前期的生产性能,可作为添加剂用于肉鸡饲料中.在本试验条件下,筋骨草超微粉在肉鸡饲粮中的适宜添加量为1 000 mg·kg~(-1).  相似文献   

11.
选用504只1日龄艾维因肉仔鸡为研究对象,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随机分成9组,每组4个重复.试验分成0~4周龄和5~7周龄两个阶段.日粮中维生素A有3个添加水平,分别为750、1500、2 700 IU/kg;铁的添加水平为0、30、60μg/g.结果表明,0~4周龄腺胃锌含量受铁添加水平的影响极显著(P<0.01),并随着铁添加水平的升高,腺胃锌含量降低;5~7周龄锌表观存留率受铁水平的影响极显著(P<0.01),且在铁添加水平为30mg时锌表观存留率最低.维生素A对肠道各段锌含量和锌表观存留率的影响均不显著(P>0.05).铁和维生素A的互作效应对空肠和锌表观存留率含量影响在后期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饲粮中添加蚯蚓液对高温环境下肉鸡生长性能和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选取21日龄健康状况良好、体质量相近的817肉公鸡288羽,随机分成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2羽鸡,肉鸡饲养于夏季高温环境中。4个处理组饲粮分别添加0.0%(对照组)、0.5%、2.0%、3.5%蚯蚓液,试验期为21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3.5%蚯蚓液显著提高肉鸡平均日采食量(P<0.05),并有提高平均日增质量的趋势(P=0.095)。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0.5%和2.0%蚯蚓液显著提高肉鸡回肠黏膜总抗氧化力和过氧化氢酶活性(P<0.05),显著降低回肠黏膜丙二醛水平(P<0.05)。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2.0%蚯蚓液显著提高肉鸡回肠绒毛高度(P<0.05),饲粮添加蚯蚓液显著降低肉鸡血清二胺氧化酶、D-乳酸和内毒素水平(P<0.05),显著提高空肠和回肠黏膜sIgA水平(P<0.05)。以上结果表明,饲粮添加蚯蚓液可不同程度地提高高温环境下肉鸡生产性能和小肠黏膜抗氧化能力,缓解高温环境对肉鸡小肠黏膜屏障功能的损伤。  相似文献   

13.
选用 4只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 4月龄杂交一代 (无角陶赛特×小尾寒羊 )羯羊 ,采用拉丁方设计 ,研究 4种铜添加水平 ( 0 ,6 ,12和 18mg·kg-1)和 4种硫添加水平 ( 0 ,0 0 5 % ,0 10 %和 0 15 % )在高钼 ( 12 5 5mg·kg-1)条件下对绵羊铜代谢的影响。所用铜源为碱式氯化铜 ,硫为硫酸钠 ,钼为钼酸钠。结果表明 :随着日粮中碱式氯化铜添加水平的提高 ,绵羊血浆中的铜水平显著升高 (P <0 0 5 ) ,三氯乙酸 (TCA)可溶解铜水平也显著提高(P <0 0 1) ,而TCA不溶性铜、血浆铜蓝蛋白 (Cp)和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 (CuZn SOD)活性则无显著变化 ;随着硫添加水平的升高 ,TCA溶解铜显著下降 (P <0 0 5 ) ,TCA不溶铜显著提高 (P <0 0 1) ,血浆铜、Cp和CuZn SOD活性变化不明显 ;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铜和硫对铜的表观消化率、羊草干物质消失率及中性洗涤纤维 (NDF)消失率没有显著影响。结果说明碱式氯化铜是绵羊比较理想的无机饲料铜源。  相似文献   

14.
分别对常温和低温饲养的 31和 38日龄艾维茵肉鸡翼静脉注射 0 5mL·kg-1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扎鲁司特( 1g·mL-1) ,采用右心导管法测定注射药物前后肺动脉压和股动脉压的变化。结果显示 2日龄段常温饲养肉鸡注射扎鲁司特 5min后肺动脉收缩压 ( ( 3 31± 0 31)和 ( 4 6 3± 0 34)kPa)显著 (P <0 0 5 )或极显著 (P <0 0 1)高于注射前 ( ( 2 5 3± 0 2 5 )和 ( 3 10± 0 38)kPa) ,但舒张压无显著变化。 2日龄段低温饲养肉鸡在注射扎鲁司特 5min后肺动脉收缩压 ( ( 4 4 2± 0 2 8)和 ( 5 70± 0 4 2 )kPa)显著 (P <0 0 5 )或极显著 (P <0 0 1)高于注射前 ( ( 3 75± 0 2 3)和 ( 4 99± 0 37)kPa) ,并且肺动脉舒张压 ( ( 2 16± 0 2 4 )和 ( 3 4 0± 0 31)kPa)也显著 (P <0 0 5 )高于注射前( ( 1 71± 0 19)和 ( 2 4 9± 0 38)kPa)。常温和低温饲养的肉鸡注射扎鲁司特后股动脉压均无显著性变化。静脉注射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扎鲁司特可使肉鸡肺动脉压升高 ,表明内源性白三烯具有降低肺动脉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旨在研究产植酸酶芽孢杆菌对艾维茵肉鸡生产性能、免疫器官指数和肠道菌群的影响。选取240只1日龄健康艾维茵肉鸡,随机分4组,每组20只,3个重复。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Ⅰ、Ⅱ、Ⅲ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终浓度为1.0×106、1.0×107和1.0×108 CFU/g的产植酸酶芽孢杆菌制剂,试验期为42 d。结果表明,在1~42日龄时,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Ⅱ组的料重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产植酸酶芽孢杆菌对肉鸡的免疫器官指数无显著差异(P0.05),但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提高趋势,其中试验Ⅱ组免疫器官指数最高。21日龄时,试验Ⅱ组肠道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数量极显著地高于对照组(P0.01),各试验组的大肠杆菌数量均极显著地低于对照组(P0.01);42日龄时,各试验组的乳酸杆菌数量极显著地高于对照组(P0.01),各试验组的双歧杆菌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试验组的大肠杆菌数量极显著地低于对照组(P0.01)。由此可知,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产植酸酶芽孢杆菌具有提高艾维茵肉鸡的生产性能、免疫器官指数和改善肠道菌群的作用,其中按1×107 CFU/g剂量添加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糖皮质激素(GC)对禽类的胚胎发育至关重要,其生物活性主要受细胞内的糖皮质激素代谢酶的调节。本研究比较了藏鸡和肉鸡种蛋内的皮质酮沉积水平以及胚胎卵黄膜、尿囊膜的皮质酮代谢酶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1(11β-HSD1)、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2(11β-HSD2)和20-羟基类固醇脱氢酶(20-HSD)的表达水平差异。[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方法检测藏鸡和肉鸡种蛋蛋黄、蛋清内的皮质酮含量,用荧光定量PCR检测14胚龄藏鸡和肉鸡鸡胚卵黄膜、尿囊膜11β-HSD1、11β-HSD2、20-HSD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藏鸡蛋蛋黄内皮质酮含量极显著低于肉鸡蛋黄内含量(P<0.01),而两者间蛋清内皮质酮含量没有显著差异(P>0.05)。14胚龄藏鸡卵黄膜11β-HSD2、20-HSD mRNA表达量显著或极显著低于肉鸡(P<0.05或P<0.01);藏鸡鸡胚尿囊膜11β-HSD1、11β-HSD2、20-HSD mRNA表达水平显著或极显著高于肉鸡(P<0.05或P<0.01)。除了藏鸡鸡胚20-HSD基因,同一品种的皮质酮代谢酶基因在卵黄膜上的表达量都高于尿囊膜内含量。[结论]藏鸡和肉鸡种蛋皮质酮沉积及卵黄膜、尿囊膜的皮质酮代谢酶的表达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可解释品种间表现性状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复合菌制剂对麻羽肉鸡血清代谢、生长、消化、免疫性能和肠道微生物的影响,选取240只体况健康的1日龄麻羽肉鸡(公、母鸡比例为1∶1),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对照), 0.05%, 0.1%和0.2%的复合菌制剂,试验期共90 d.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0.1%复合菌制剂组显著提高了麻羽肉鸡平均日增质量、采食量、胸腺、法氏囊、胰腺、空肠、回肠器官指数以及血清总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免疫球蛋白G(IgG)和溶菌酶水平(p<0.05),显著降低了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p<0.05); 0.05%和0.2%复合菌制剂组显著降低了血清谷草转氨酶活性(p<0.05);不同水平复合菌制剂均显著提高了钙和磷消化率,0.1%复合菌制剂组显著提高了肠道绒毛高度和黏膜厚度(p<0.05).回归分析显示回肠绒毛高度、 IgG和甘油三酯水平与复合菌制剂添加量呈显著二项式关系(p≤0.05),且0.1%复合菌制剂组达到最优.此外,复合菌制剂显著改变了麻羽肉鸡盲肠微生物的β多样性(p<0.05),门水平上,主要由拟杆菌门(B...  相似文献   

18.
为减少畜禽养殖中抗生素等药物的使用量,选取植物源性葡萄籽提取物原花青素(grape seed proanthocyanidin extract, GSPE),探索其对动物免疫保护、生长发育和肉品质等方面的影响。试验采用发酵床网上散养模式,选用360羽30日龄肉鸡,随机分成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羽。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添加100、200和400 mg/kg GSPE,试验期40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400 mg/kg GSPE显著增加了肉鸡十二指肠绒毛长度/隐窝深度比值(P0.05),杯状细胞分泌的黏蛋白数量略有增多(P0.05),100和200 mg/kg GSPE对肠道形态没有显著影响(P0.05);2)GSPE提高了肉鸡的屠宰性能,且以添加400 mg/kg GSPE的效果最好,胸肌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3)与对照组相比,400 mg/kg GSPE试验组血清胆固醇含量显著降低(P0.05),同时,100和200 mg/kg GSPE不同程度地降低了三酰甘油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P0.05),增加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P0.05);4)400 mg/kg GSPE试验组的胸肌剪切力和腿肌粗脂肪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降低(P0.05),另外,200 mg/kg GSPE显著提高了胸肌的粗蛋白含量(P0.05),各剂量组肌肉的滴水损失率稍降低(P0.05),pH值、肉色、水分和胶原含量没有发生显著变化(P0.05)。综上所述,作为天然植物饲喂添加剂,GSPE可促进肉鸡的肠道黏膜发育,提高胴体性能,调节脂质代谢,从而进一步改善肉品质,且以400 mg/kg GSPE饲喂的效果最佳,具有较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添加剂不同组分对绵羊消化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试验选取罗姆尼与新疆美利奴杂交一代公羊 2 4只 ,根据体重分为 4组 ,以研究添加剂不同组分 (复合微量元素、维生素 +氨基酸、抗生素 )对绵羊消化代谢的影响。添加复合微量元素使动物对试验日粮DM ,OM ,CP ,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表观消化率分别提高 7.9% (P <0 .0 5) ,7.8% (P <0 .0 5) ,4.6 % (P >0 .0 5) ,1 3 .1 % (P <0 .0 5)和 1 3 .8% (P <0 .0 5) ,同时 ,使动物对氮的消化量、保留量和吸收氮的利用率分别提高 8.5 % (P >0 .0 5) ,1 8.4% (P >0 .0 5)和 1 0 .5 % (P >0 .0 5) ;维生素 +氨基酸组分不影响DM ,OM ,CP ,纤维素等的消化 ,但使动物的氮消化率、氮保留量和吸收氮的利用率分别提高 2 .7% (P >0 .0 5) ,1 0 .2 % (P >0 .0 5)和 8.0 % (P >0 .0 5)。添喂抗生素增加尿氮排出 ,从而降低吸收氮的利用率 (9.7% )。结果表明 ,复合微量元素、维生素 +氨基酸、抗生素等组分对动物的采食、消化作用是叠加的 ,即每一组分都有一定的贡献 ,但在复合时效果最显著 (P <0 .0 1 )。  相似文献   

20.
五龙鹅生长前期饲粮蛋氨酸和赖氨酸适宜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 3× 3二因子有重复设计 ,研究了饲粮中不同水平蛋氨酸 (0 37%、 0 4 7%和 0 5 7% )和赖氨酸 (1 0 3%、1 13%和 1 2 3% )对 0~ 6周龄五龙鹅生产性能及血浆尿酸和游离氨基酸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 :不同蛋氨酸水平对鹅的增重、料重比、血浆尿酸和总游离氨基酸含量影响显著 (P <0 0 5 ) ,对饲料消耗影响不显著 (P >0 0 5 ) ,0 5 7%蛋氨酸水平时的增重速度最快 ,料重比最低 ,血浆尿酸含量最低 ;不同赖氨酸水平对鹅的增重、料重比、饲料消耗和血浆总游离氨基酸含量影响均不显著 (P >0 0 5 ) ,对血浆尿酸含量影响显著 (P <0 0 5 ) ,赖氨酸水平为 1 2 3%时 ,血浆尿酸含量最低 ;蛋氨酸与赖氨酸之间的交互作用对增重、料重比、血浆尿酸和总游离氨基酸含量影响显著 (P <0 0 5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