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罗汉果无花叶病苗的培育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在MS附加BA0.5-1.0mg.L^-1,IAA1.0mg.L^-1及Ad80mg.L^-1培养基上建立罗汉果试管株系,分别用热处理和微茎尖进行脱除花叶病毒培育无病苗的研究,结果表有,用0.8-1.0mm微茎尖培养和用38.5℃热处理1周后再切取2mm茎尖培养,脱毒效果最好,其脱毒率和成活率均达100%,采用植物形态特征比较法,黄瓜作指示植物的生物学鉴定法及电镜观察法进行了小苗脱毒鉴定。研究还对  相似文献   

2.
甘薯茎尖脱毒培养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取带1 ̄2个叶原基其大小约为0.37 ̄0.49mm的甘薯茎尖,放在MS+BA0.5mg/L+NAA0.1mg/L+蔗糖4%+琼脂6.5g/L培养基上培养40d,成苗率为31.2% ̄100%。电镜测出试管苗的脱毒率为90%。大田试验统计表明,甘薯品种鄂薯1号、“51-93”、南薯88的茎尖脱毒苗比正常薯块苗增产9% ̄25.5%,比病苗增产54.1% ̄128.9%。  相似文献   

3.
肾蕨组培快速繁殖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该文通过肾蕨走茎离体培养实验,研究走茎不同部位及不同激素浓度对GGB(绿色球状体)诱导及器官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走茎茎尖作为外植体的GGB诱导率高,分化增殖系数大,小植株生长快.产生GGB和芽的分化分别以MS+IAA0.1mg·L-1+NAA0.5mg·L-1和MS+IAA0.5mg·L-1+NAA0.05mg·L-1为好,根的诱导以MS+NAA0.1mg·L-1为佳.同时,对外植体的消毒提出了新方法,而较过去有所突破.最后,对有关肾蕨组培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以木柰的带腋芽茎段为外植体进行离体繁殖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外植体材料从快停止生长的嫩梢切取为佳,并以在1.0mg·L-1升汞中消毒15min为宜;在附加0.2mg·L-1IAA、1.0mg·L-1BA的MS培养基上进行初代培养,启动腋芽萌发;在含NAA0.1mg·L-1、BA0.51.0mg·L-1的1/2MS培养基上进行继代增殖,可形成丛生芽,并且增殖倍数达4.0以上;增殖后的芽苗在含NAA0.1mg·L-1、IBA1.0mg·L-1的1/2MS培养基上长根成苗.以泥炭土和石至石(1∶1)为介质,试管苗移苗成活率为90.1%.试管苗种植田间5a后,已正常开花结果.  相似文献   

5.
甘薯茎尖分生组织培养及快速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以徐薯18,豫薯8号等品种为试材,对添加不同生长调节剂培养基的4个品种甘薯茎尖进行分生组织培养和脱毒苗快速繁殖研究,结果表明,甘薯茎尖采用体积分数的0.05的次氯酸钠溶液消毒10min,切取0.3~0.5mm长的茎尖分生组织,在附加BA2.22μmol.L^-1,IAA0.57μmol.L^-1和GA30.29μmol.L^-1的MS培养基中,4个品种的茎尖培养成苗率为68.1%~86.6%,成苗  相似文献   

6.
西贡蕉茎尖培养及快速繁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西贡蕉茎尖培养的有关技术。生长旺盛期是其最佳取材时期。西贡蕉芽在添加3.5mg·L-16—BA的MS中培养20天的增殖系数最高,为2.53;在添加1.0mg·L-1IBA的1/2MS中诱导根的效果较好。继代周期为20天。试管苗在生产中的有害变异由两个主要因素即繁殖时间和激素作用引起。  相似文献   

7.
莲藕茎尖培养技术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莲藕茎尖培养进行研究,探明初代培养中最适外植体转绿和分化的培养基为MS+6-BA1.6mgl/L茎尖分化率为58.1%,最适已分化外植体形成幼苗的培养基为MS+6-BA0.3mg/L经50d培养,生长量平均增加19.2倍,繁殖系数为4.47;适宜培养苗生根的培养基为MS+6-BA0.1mgl/L+NAA2.0mg/L+蔗糖5%;莲藕茎尖培养的最佳取材期为莲藕萌发期;从茎尖接种培养幼苗到移栽需经4~5个月。  相似文献   

8.
草莓花药培养及脱毒苗产业化生产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选取花萼未张开花蕾(长0.6~1.0cm)的黄色花药作外植体,在诱导培养基(MS+6-BA2mg/L+NAA0.2~1.0mg/L)上分化出再生苗,经快繁培养基(MS+6—BA0.5~1.0mg/L)继代培养8~10次,于生根培养基(MS+6—BA0.25mg/L)上培养,最后一次性定植于温室壤土中,成活率在90%以上。采用本技术,一年内一块分化组织可生产商品苗5000~8000株。脱毒苗比普通苗增产54.5%。  相似文献   

9.
6-BA、IBA和IAA对鸣山大枣试管苗继代繁殖的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0.01mg/L6-BA和1.0mg/LIBA对鸣山大枣试管苗茎段根的形式有显著的促进作用;0.5mg/LIAA有利于试管苗茎段芽梢的生长。在H培养基上,6-BA0.01mg/L+IBA1.0mg/L+IAA0.5mg/L是鸣山大枣试管苗继代繁殖根芽生长的最优激素组合:试管苗茎段的生根率和发芽率均达100%,发根数5条以上,芽梢月生长量达6cm以上。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皖薯1 号的茎尖培养,筛选出最佳的茎尖分化培养基MS+ 6 BA1 .0m g/L+ NAA0 .05 mg/L;采用固体培养基培养,18 ~20 天后转入1/2 MS 培养基生根成苗,成苗率达80 % 左右,而采用液体滤纸桥培养只需10 ~12d 即可转移;脱毒皖薯1号分别比未脱毒皖薯1 号、脱毒徐薯18 增产28 % 和14 .3 % 。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水牡丹幼嫩花序离体培养中愈伤组织和芽诱导的适宜培养基和6-BA与2,4-D浓度,诱导培养基中6-BA和2,4-D的最佳组合。结果表明:水牡丹幼嫩花序离体培养中愈伤组织和芽诱导以MS为基本培养基,加入2.0 mg·L-16-BA,配合1.0 mg·L-1KT和0.2 mg·L-1NAA效果最好,继代增殖培养以MS为基本培养基,激素以0.5 mg·L-16-BA和1.0 mg·L-1KT, 0.1 mg·L-1NAA时效果较佳。水牡丹离体培养和快繁中无需另作生根培养。但移栽成活率只有60%左右。  相似文献   

12.
圆齿野鸦椿叶片的植株再生及快速繁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圆齿野鸦椿茎段继代繁殖或种子继代繁殖的幼嫩叶片为材料进行组培育苗试验,建立叶片植株再生和快速繁殖的技术体系.结果表明:叶片外植体在WPM+1.0 mg.L-1N6-异戊烯基腺嘌呤(2ip)+1.0 mg.L-1NAA+20 g.L-1蔗糖+7.5 g.L-1琼脂的培养基上形成黄绿色的愈伤组织,30 d后愈伤组织诱导率达95.7%;丛生芽的增殖系数随2ip和NAA含量的增加而加大,2ip含量为1.5 mg.L-1,NAA含量为0.3 mg.L-1时,增殖系数达3.5,WPM+2.0 mg.L-12ip+0.3 mg.L-1NAA+20 g.L-1蔗糖+7.5 g.L-1琼脂是最适的增殖培养基;不定芽在1/2WPM+0.5 mg.L-1IBA+0.3 mg.L-1NAA+20 g.L-1蔗糖+7.5 g.L-1琼脂的培养基上生根效果较好,再生植株移栽的成活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3.
不同基因型孔雀草高效植株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孔雀草品种T. patula'Little Hero Golden'的叶片、子叶和下胚轴接种于4种含有不同浓度IAA、NAA和BA的MS培养基上,比较不同外植体的再生植株的能力。结果表明,叶片再生植株能力较子叶和下胚轴强。随后,进一步将其叶片接种于9种添加不同浓度NAA和BA的MS培养基上,分化结果显示,在MS+NAA 1.5 mg·L-1+BA 1.0 mg·L-1的培养基上植株再生率最高,达75%。5份材料的叶片分别接种在该培养基上,再生率均达70%以上,其中T. patula21614的再生率达85%。所有再生植株均能成苗并表现出正常的形态特征。从而建立了适合于5种基因型孔雀草的离体高效再生体系。  相似文献   

14.
圆齿野鸦椿种子外植体的快繁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圆齿野鸦椿的成熟种子为外植体,研究组培繁殖育苗技术,以筛选最适的培养基配方.结果表明:(1)激素种类和含量对种子无菌株系建立的影响不同,BA含量为0.5-2.5 mg.L-1时,种子的成活率随BA含量的升高而下降,而NAA对其影响不大,种子无菌株系建立的最佳培养基为MS+0.5 mg.L-1BA+0.3 mg.L-1NAA+7.5 g.L-1琼脂+20 g.L-1蔗糖;(2)在细胞分裂素含量相同的情况下,芽的增殖系数随着生长素含量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MS+1.0 mg.L-1BA+0.5 mg.L-1NAA+1.0 mg.L-1IAA+7.5 g.L-1琼脂+20 g.L-1蔗糖培育基上,发芽率达50%,增殖系数为3.70,芽饱满健壮;(3)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适当的配比是芽增殖的关键,最佳培养基为MS+2.0 mg.L-1BA+0.3 mg.L-1NAA+1.0 mg.L-1IAA+7.5 g.L-1琼脂+20 g.L-1蔗糖,增殖倍数达5.0;(4)一定含量的NAA有利于诱导长根,而IBA则不同,培养基中NAA的含量为0.1 mg.L-1,IBA的含量为0.5 mg.L-1时,生根率达95%,根长为3.51 cm.  相似文献   

15.
以白粉桃茎段为材料,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用反义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基因对桃进行了遗传转化.将预培养3d的受体材料经根癌农杆菌菌液(D600=0.4)浸染10min后共培养60h,转移至分化培养基MS+1.0mg·L-16-BA+0.5mg·L-1NAA+50mg·L-1卡那霉素+250mg·L-1头孢氨苄青霉素上诱导产生不定芽,将抗卡那霉素的不定芽先后在含有50mg·L-1卡那霉素的生长、增殖和生根培养基上继续选择,获得了完整植株,经PCR检测初步证明反义PG基因已导入桃中.  相似文献   

16.
以成年态葡萄柚的茎段为材料,研究不同激素组合、基本培养基对丛生芽增殖的影响,以及再生苗生根、炼苗与移栽技术。结果表明:(1)WPM+6-BA 1.0mg·L~(-1)+NAA 0.2mg·L~(-1)+蔗糖40g·L~(-1)为初代培养的最佳培养基,腋芽诱导率达78.33%;(2)继代增殖的最适培养基为WPM+6-BA 0.75mg·L~(-1)+NAA0.2mg·L~(-1)+蔗糖40g·L~(-1),增殖系数达4.93,芽长达2.62cm;(3)培养基1/2WPM+NAA 0.1mg·L~(-1)+IBA 1.0mg·L~(-1)+蔗糖40g·L-1+AC 0.1%的生根效果最好,生根率达63.33%,株高3.03cm,根粗壮;(4)生根苗移栽成活率达78%以上。  相似文献   

17.
费菜无性系建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费菜的嫩茎进行了无性系建立和快速繁殖的研究。结果表明:MS+BA0.5 mg·L-1+2,4-D1.2 mg·L-1是诱导嫩茎形成愈伤组织的理想培养基;1/2 MS+NH4H2PO450 mg·L-1+AgNO31.0 mg·L-1+BA1.0 mg·L-1+NAA0.1mg·L-1是愈伤组织分化培养的理想培养基;1/2 MS+NH4H2PO450 mg.L-1+AgNO31.0 mg.L-1+BA1.0 mg·L-1+NAA0.1mg·L-1+GA31.0 mg·L-1是费菜不定芽继代分化培养的理想培养基;以1/2 MS+NAA0.1 mg·L-1+IAA0.3 mg·L-1为生根培养基,变温、自然光是费菜试管苗生根培养的理想条件;试管苗扦插成活率为94.5%,移植成活的试管苗株型大而整齐、根系发达,当年可正常开花结实。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矮牵牛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率,推动矮牵牛花药培养的应用研究。对白色、紫色、粉红色、大红色四种基因型矮牵牛花药进行培养,研究了不同浓度激素配比及不同浓度蔗糖、麦芽糖和白砂糖对花药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四种基因型采用6-BA和IBA组合诱导效果较好。获得较高诱导率的激素配比依次为:白色MS+6-BA1.0 mg.L-1+IBA 1.5 mg.L-1,紫色MS+6-BA 1.0 mg.L-1+IBA 1.0 mg.L-1,粉红色MS+6-BA 1.5 mg.L-1+IBA 1.5 mg.L-1,大红色MS+6-BA 1.5 mg.L-1+IBA 1.0 mg.L-1。麦芽糖诱导效果好于蔗糖,白砂糖诱导效果明显差于前两者。  相似文献   

19.
以柴蕉吸芽茎尖为外植体,进行无菌株系建立与芽苗增殖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先将柴蕉吸芽接种于液体诱导培养基1/2 MS+4 mg.L-1BA+0.5 mg.L-1NAA+30 g.L-1蔗糖,7 d后转到1/2MS+4 mg.L-1BA+0.5 mg.L-1NAA+30 g.L-1蔗糖+1 mg.L-1AC中,可以有效减少外植体的褐变;在MS+4 mg.L-1BA+0.3 mg.L-1NAA+30 g.L-1蔗糖+6 g.L-1琼脂+80 g.L-1腺嘌呤培养基上采用薄切片进行继代增殖,出芽率高且芽苗粗壮。  相似文献   

20.
香竹愈伤组织诱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香竹种子为培养材料进行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增殖,分析了不同激素组合对愈伤组织诱导和增殖的影响,并比较了香竹的种子、无菌幼根、无菌幼茎和无菌幼叶4种不同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生成的效果。结果表明:香竹种子诱导愈伤组织较合适的培养基为MS+3.0 mg.L-12,4-D+0.5 mg.L-16-BA;香竹增殖愈伤组织较适合的培养基为MS+1.0 mg.L-12,4-D+1.0 mg.L-16-BA+0.5 mg.L-1KT;无菌幼根的根冠部位比幼茎和幼叶更易产生愈伤组织,而种子作为外植体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