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6 毫秒
1.
云南省咖啡产业发展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梅  张毅  万媛媛  普雁翔 《安徽农业科学》2014,(33):11961-11964
近年来,云南本土咖啡企业大胆创新、积极实践,采取了一些新举措积极推进产业发展,形成不同形式的咖啡产业发展模式.该研究运用案例分析法对云南后谷咖啡有限公司“速溶咖啡+贴牌加工+超市”的大众路线模式、普洱爱伲咖啡有限公司“项级咖啡+咖啡庄园+咖啡馆”的精品路线模式、云南咖啡产业小微企业电子商务发展模式等7种最具代表性的发展模式进行阐述,总结出各模式的亮点和创新点以及云南咖啡企业的成功经验,以期为其他咖啡企业的发展提供借鉴,推动云南咖啡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云南种植小粒咖啡的优势和基本情况,总结了云南咖啡产业发展的现状,并在分析目前云南咖啡产业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促进云南咖啡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结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我国热带作物产业发展的意见》,对十二五期间云南咖啡种植业快速发展阶段需要重视的问题进行了阐述,提出了严格选择咖啡宜林地、重视使用抗锈品种、加强咖啡种质资源的创新利用、大力推广应用咖啡复合栽培技术、发展高海拔咖啡、建立云南咖啡种植业创新体系等建议,为大力发展云南咖啡生产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4.
云南小粒咖啡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云南小粒咖啡因其独特的品质及优良的性状而享誉中外,咖啡产业也在不断发展进步中蒸蒸日上.但是长期以来.云南咖啡产业仍因牛产技术落后.深加工程度不高及产业结构小健全等闪素的制约而严重影响其快速发展.提出了加快云南小粒咖啡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云南西南部边境少数民族山区是我国种植小粒咖啡最适宜的区域,目前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咖啡豆生产和出口基地。本文分析了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山区咖啡产业发展现状、发展优势和存在问题,提出了巩固提升云南咖啡产业发展的对策措施,旨在为促进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山区咖啡产业的持续稳步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6.
咖啡是中国云南的重要出口创汇产业,为增加边境小农收入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将系统分析云南咖啡生产和贸易情况,详细阐述咖啡在各自由贸易区(简称自贸区)中的市场开放情况,研究自贸区对云南咖啡产业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结合云南咖啡产业发展实际情况,提出促进云南咖啡产业有效应对自贸区影响和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为推动云南咖啡产业发展,提高云南咖啡知名度,云南省采取了很多措施,但以旅游带动的方式还没有大的突破。随着云南高铁时代的到来,以及全域旅游建设推进,云南咖啡产业的发展应借力云南全域旅游的建设来推动。本文从全域旅游视角分析了云南咖啡产业面临的机遇和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8.
云南咖啡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自成立以来,在主管部门领导下,在联盟成员共同努力下,紧紧围绕咖啡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关键技术问题,以提升咖啡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多角度、全方位地开展了一系列的科技创新工作,构建了产学研相结合,集科学研究、科技示范、成果转化等三位一体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云南咖啡产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了引领示范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保山小粒咖啡历史悠久、风味独特、品质上乘,在国际上被命名为“中国云南小粒咖啡”,是我国极少数被世界公认的优质农产品,先后获得“全国咖啡之冠”等多项荣誉。在整个云南咖啡产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目前产业发展仍面临许多问题和困境,如咖啡没有摆脱传统种植与粗加工为主的方式、精品化程度低、咖啡文化氛围不足、咖农素质有待提升等。本文结合保山咖啡产业现状,依托金质咖啡实验室培训体系,探索如何提升保山咖啡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临沧是云南较适宜咖啡生长的区域之一,具有发展咖啡产业的基础和条件。而临沧咖啡产业经历了"九五"期间大干、"十五"初期衰退的曲折历程。"十一五"期间,市委、市政府把发展生物资源开发创新产业作为全市重点发展的产业群之一,引进后谷咖啡有限公司等咖啡龙头企业,为临沧咖啡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1.
科技创新是云南省发展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支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出发,阐述了云南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调整云南省经济发展方式、提升发展能力和核心竞争能力、破解"三农"问题的重要意义,从投入结构、科技转换、科技人才、服务形式等方面深入分析了制约云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进程的不利因素,并提出了完善推广服务体系、教育培训体系、科技投入体系、管理运行机制等促进云南省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保山是云南省重要的咖啡产区之一,其地理、气候条件非常适宜咖啡生长,咖啡种植历史悠久、品质上乘,但目前市场占有率和品牌影响力不高。本文分析了保山市咖啡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不足,从提高生豆精品率、提高精深加工率、提高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占有力、培育壮大市场主体、精准的政策供给等方面提出了做强做大咖啡产业的建议,以期为当地咖啡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芒果营养丰富,素有“热带果王”之称。云南德宏州具有发展晚熟芒果的地理条件优势、龙头企业优势和市场基础强优势。本研究依据德宏州近5年推广‘景东晚芒’+‘三年芒’嫁接繁育的晚熟芒果品种种植、销售等产业状况,分析了德宏州晚熟芒果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该地区芒果产业发展的相应对策。本研究对德宏州芒果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建设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总结2010年以来云南河口民族地区小粒种咖啡技术创新亮点,分析认为:近年研究制定的《河口小粒咖啡综合技术规范》(DG5325/T 5.1-5.6—2013)标准,规范了本地区小粒种咖啡栽培技术;试验筛选出的高抗锈良种CIF7963(6),加快了本地区良种化进程;"水压自动补偿"灌溉系统,解决了本地区传统灌溉问题;对传统湿法加工实施背压式热风穿透风干燥技术(设备)改造,改变了传统上利用水泥晒场自然晾晒咖啡豆。这些创新亮点促进了本地区小粒种咖啡产业的可持性发展。  相似文献   

15.
对云南省草莓产业现状进行了阐述,指出其产业发展中存在品种、种苗、发展平衡、标准化栽培、市场体系、采后加工等方面的问题,并提出促进云南省草莓产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运用因子分析法,结合农业资源优势、产业发展基础,依据扩散效应、经济可竞争性、比较优势等选择基准科学选择指标,对云南省各有机农业产业进行综合分析评估,阐明了有机农业产业选择的思路。同时根据因子分析呈现出的各有机农业产业情况,提出以下建议:重点培育茶叶、核桃、水果、咖啡等具有传统优势、市场认可度高、有机与非有机生产成本差距较小的产业;对具有发展潜力的有机植物中药、有机谷物、畜禽粪等产业,积极开展技术与资金的扶持,构建多层次的补贴政策,推动云南省有机农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品牌化是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核心标志。分析水果产业品牌发展现状及对策有利于推动区域现代果业高质量发展。云南省是高原特色水果主要产区,通过分析云南省水果产业品牌建设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全链条提升果品生产绿色化水平,强化品牌建设意识,大力引进扶持品牌创建主体,拓展电商业态,加强品牌宣传的对策建议,有利于提升云南省果业整体竞争水平,也将为相似省份水果产业品牌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张科静  黄朝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2):13782-13784
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基础理论,分析了云南省花卉产业供应链发展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低档包装严重影响花卉品质;供应链结构不完善;采后处理环节薄弱,冷链运输难以启动;企业对消费者和消费需求认识不够。提出了完善云南省花卉产业供应链管理运作的对策建议:强化核心企业在供应链中的作用;完善多种形式的供应链结构;加强云南省花卉产业供应链信息系统管理;大力发展冷链物流;培育和扶植云南花卉产业第三方物流。  相似文献   

19.
新形势下云南制糖业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云南制糖业经过多年发展,已成为仅次于烟草的第二大农产品加工业,云南也已成为中国第二产糖大省。制糖业的发展关系到云南省600万蔗农的切身利益,发展好制糖业是解决云南省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尽管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成绩,但云南制糖业仍然存在甘蔗种植劳动力资源不足、优良品种研发和推广滞后、原料不能满足制糖生产需要、生产规模化程度低以及制糖企业经营规模小、技术装备存在差距的问题。在国家对云南实施“桥头堡”战略的新形势下,云南制糖业应把握好自身优势,抓住机遇,通过加大对制糖业的扶持,实行甘蔗种植产业化、规模化经营,进行结构调整,重视科技创新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措施,促进制糖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