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免疫剂量不足,疫苗中病毒株免疫原性差由于疫苗中病毒含量不足,活苗中病毒发生失活等多种原因导致免疫剂量不足,疫苗中病毒株免疫原性差等导致的免疫失败在目前均较常见。一是不进行正确地保存、运输、使用疫苗,可能导致免疫剂量不足,免疫失败。另外,在运输过程中未坚持"苗  相似文献   

2.
鸡传染性囊病 (又称甘保罗病 )主要由病毒侵害鸡体免疫中枢器官———法氏囊 ,造成鸡的法氏囊受到破坏 ,抗体产生受阻、抗病能力明显下降、对多种疾病的易感性增高。该病已成为危害养鸡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为防制该病的发生与广泛流行 ,各地都采用法氏囊弱毒苗进行免疫接种使鸡体产生免疫力 ,并已取得明显的效果 ,然而 ,鸡群免疫中的一些因素如忽视疫苗冷藏、免疫程序、免疫剂量及方法等问题造成免疫抑制 ,使预防接种失败。免疫一旦失败 ,会带给专业户很大的经济损失 ,用户也往往会对厂家的疫苗质量和疫苗免疫机理产生怀疑。现将存在问题和…  相似文献   

3.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一种引起3~12周龄雏鸡和青年鸡的高度接触性病毒传染病,疫苗免疫接种仍是防制该病的最主要手段,但近年来,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血清亚型或变异株和超强毒株的出现,使常规的I型疫苗常常造成免疫失败[2,3,4],针对这种情况,我...  相似文献   

4.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规模化养鸡场广为流行的一种疫病,由于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对外界的抵抗力强、鸡场一旦感染该病,很难将其彻底清除,不但给防疫工作带来很大困难,而且给养鸡生产造成巨大损失。为了摸清免疫鸡体内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抗体的消长规律,把握法氏囊疫苗的最佳免疫时机,我们选择国内外五个厂家生产的IBD疫苗,分别在不同的日龄对鸡群进进行免疫,并定期用琼扩法测定鸡IBD抗体的阳性率。经过6个月,对25万只免疫鸡的抽样监测,我们已掌握了IBD抗体的产生规律,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5.
猪链球菌病灭活疫苗安全性与免疫效力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学者对猪链球菌致病菌的研究证实,国内猪链球菌病的病原主要是C群和D群链球菌,而国外多由R群Ⅱ型链球菌引起猪发生败血型和脑炎型链球菌病.近年来,许多猪场的猪群经猪链球菌疫苗免疫后,猪链球菌病仍时有发生,对分离的致病菌做了分群鉴定后发现,用于免疫疫苗的疫苗株的菌群与当地的流行株不符,结果造成免疫失败.因此在做好该病病原流行株调查基础上,筛选有代表性的、免疫原性好的链球菌作为制苗的疫苗株,研制适合本地区的多价灭活疫苗,已经成为控制该病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
传染性法氏囊病超强毒株的存在导致传染性法氏囊病时有发生。为了预防超强毒株引起的传染性法氏囊病,在黄羽肉鸡中多使用中强毒力的传染性法氏囊病活疫苗,但这一类疫苗会影响雏鸡免疫系统的发育,导致免疫抑制现象。HVT+IBD二联疫苗(威力克)是梅里亚公司生产的一种新型疫苗,是将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的主要免疫保护抗原VP2基因插入火鸡疱疹病毒HVT中获得的载体疫苗,1日龄皮下注射免疫之后.可以同时预防鸡马立克氏病和传染性法氏囊病。本研究探讨了这种新型疫苗对黄羽肉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免疫保护效果,综合实验室免疫试验结果和田间免疫试验结果,威力克免疫对黄羽肉鸡法氏囊发育不会造成损伤;威力克免疫组在21d时IBD抗体水平高于法倍灵免疫组,特别是在21~28d时尤其如此。实验结果表明,威力克免疫能为黄羽肉鸡提供更好的免疫保护,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疫苗在防控猪病方面起了重大作用,因此有人过分夸大了疫苗的作用,把接种疫苗当作防控猪病的唯一途径,把其当成了灵丹妙药,不顾疫病流行情况、免疫程序、猪已有的免疫情况和健康状况,对猪同时或短时间内接种多种疫苗,不但造成经济损失,而且会使其免疫失败,引起“疫苗病”。疫苗病就是注射疫苗不当引起的一系列的疾病。本人从事乡村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多年,在检查疫病防疫时,常听到养户说猪被注射预防后,开始发病,有的甚至死亡。  相似文献   

8.
浅谈猪疫苗病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众所周知,疫苗在防控猪病方面起了重大作用,功不可没.于是,有人过分夸大疫苗的作用,把接种疫苗当作防控猪病的唯一手段,把疫苗当作灵丹妙药,不顾当地疫病流行情况,不顾免疫程序,不顾猪已有的免疫抗体消长情况和猪健康状况,对猪同时或短时间内接种多种疫苗,不但造成猪免疫失败,而且产生"疫苗病".  相似文献   

9.
猪瘟免疫失败的原因调查赵再会,韩天昌,张帅(虎林市畜牧兽医服务中心158400)在猪瘟免疫接种的实践中,打了猪瘟疫苗仍发生猪瘟病的情况时有发生。为此,我们进行了调查。造成猪瘟免疫失败的原因有几下几种:1疫苗保存、运输没有达到规定的低温条件猪瘟疫苗同其...  相似文献   

10.
鸡马立克氏病(MD)是对养鸡业危害较大的疾病。虽然应用火鸡疱疹病毒(HVT)疫苗以后,MD造成的损失已大幅度下降。但近年来,使用HVT疫苗后,鸡群大规模暴发MD的情况仍时有发生,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为了探讨鸡胚免疫的效果,并与雏鸡免疫接种的免疫效果比较,进行了下列试验。  相似文献   

11.
在鸡病的防疫中,由于疫苗用量或选择疫苗的种类不合适,而造成免疫效果不好,出现免疫失效,造成鸡群大面积发病和死亡,出现不应有的损失,因此做好鸡的防疫十分必要。笔者将鸡病防疫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介绍如下。1疫苗的选择由于我国地幅广阔,不同地域流行的细菌、病毒类型不同,选用预防的疫苗类型也不相同,因此要选择针对本地区流行病的疫苗才能达到预防本地区流行的传染病的目的。同时无论是冻干疫苗还是  相似文献   

12.
在鸡病的防疫中,由于疫苗用量或选择疫苗的种类不合适,而造成免疫效果不好,出现免疫失效,造成鸡群大面积发病和死亡,出现不应有的损失,因此做好鸡的防疫十分必要。笔者将鸡病防疫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家禽饲养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集约化程度的日益提高,在禽病防制的过程中有两个极其重要的问题不容忽视:特定病原的变异,造成常规疫苗的免疫失败;特定病原的耐药性产生,造成常规药物的治疗低效。除从研究、生产和使用等多个相关的环节上提高现用疫苗和现用药物的免疫和治疗效果之外,家禽基因工程免疫和治疗产品的研究及应用,将会在解决上述两个问题上显示极为广阔的临床前景,发挥极其重要的实践作用。1基因工程疫苗以重组DNA技术、细胞培养技术和生物反应技术为基础,十多年来,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和发酵工程等现代生物技术得…  相似文献   

14.
传染性法氏囊病免疫失败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染性法氏囊病 (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IBD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IBD疫苗的使用 ,曾使本病一度得到控制 ,但进入 80年代中期后 ,由于 IBDV变异株和超强毒 (vv IBDV)的出现 ,经常导致免疫失败。虽然各国学者在 IBD疫苗的研究上取得了巨大成就 ,均未能从根本上扭转IBD流行日趋严重的现状 ,这可能与各地本病的流行病学、IBD疫苗本身质量、疫苗毒株的特点、疫苗的选择、鸡群的母源抗体、管理条件等诸多因素紧密相关 ,本文就 IBD免疫失败原因及机制做一探讨。1  IBDV变异株和 vv IBDV与免疫失败1985年 ,…  相似文献   

15.
目前在一些鸡场,虽然接种了鸡马立克病(MD)疫苗,但仍有发病。为增强MD免疫效果,现将在实践中常遇到的造成免疫失败或免疫效果不佳的原因加以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 1 免疫失败原因 1.1 疫苗质量低劣,病毒蚀斑量(PFV)不足 国内各单位生产的疫苗一般要求PFV是1000。而在检查时有的达不到1000,只达300,基至查不出来。国外要求PFV在1000,但也存在着进口苗经过“几经传手”后PFV数下降的现象。  相似文献   

16.
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简称布病,是由胞内生存的布鲁氏菌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人和家畜健康的人兽共患传染病,可以引起人的波浪热、母畜流产以及公畜睾丸炎等症状,严重阻碍畜牧业的发展,并威胁公共卫生安全,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目前,全球布鲁氏菌病总体呈现逐年上升趋势。我国各省市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布鲁氏菌病流行。疫苗免疫是布鲁氏菌病的主要防控措施之一。因此,文章就国内外布鲁氏菌疫苗的研究现状及其保护效果进行综述,为布鲁氏菌病疫苗改造和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鸡新城疫(ND)和法氏囊病(IBD)仍是威胁养鸡业的两大疫病,其免疫程序各地不一,在河北省尤其是南部养鸡密集地区,免疫失效的情况十分显见。笔者认为并不是疫苗本身的质量问题。为探索一种在此地区比较实用可靠的二病的疫苗及免疫程序,我们对二病采用了多种疫苗...  相似文献   

18.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双股RNA病毒引起的幼年鸡的一种急性、高度传染性疾病.该病能造成鸡的主要免疫器官--法氏囊损伤,导致机体的免疫抑制,使病鸡对其他疾病的易感性增加,对疫苗的应答能力下降.由于IBDV野毒株毒力的增强或原发性变异,常规疫苗对鸡的免疫保护作用并不十分理想.试验利用二次细胞技术,生产优质高效的细胞病毒液CC88AD99、228E,并与本厂生产的另一病毒株B87按一定比例混合,制备出能产生良好免疫效果的三价疫苗.  相似文献   

19.
猪场免疫失败的原因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免疫剂量不足。疫苗中病毒株免疫原性差 1.1由于疫苗中病毒含量不足,活苗中病毒发生失活等多种原因导致免疫剂量不足、疫苗中病毒株免疫原性差等导致的免疫失败  相似文献   

20.
李亚妮 《山东家禽》2013,(10):24-26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以破坏鸡的中枢免疫器官——法氏囊为主要发病机制的病毒性传染病,又称甘保罗病。法氏囊是鸡的免疫中枢器官,法氏囊一旦受疫病损害,造成的危害不仅是鸡只死亡、淘汰率增加、影响增重等直接经济损失,更重要的是病毒损伤法氏囊而导致免疫抑制,从而影响鸡的免疫应答和抗病力的产生,使病鸡对腺病毒、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鸡球虫等病原更易感,对马立克疫苗、新城疫疫苗等免疫接种的免疫应答下降或丧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