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正> 雨水集蓄工程是指对降雨进行收集、汇流、存储和进行节水灌溉的一套系统。它具有投资少、见效快、形式多样、技术简单、易管理等优点,一般包括集雨系统、输水系统、蓄水系统和灌溉系统。 1 集雨系统 集雨系统主要是指收集雨水的集雨场地。应选择具有一定产流面积的地方作为集雨场,在有自然条件的地方可修建自然集雨场,如道路、荒坡、场院等。没有自  相似文献   

2.
<正>集雨补灌综合节水技术模式是以修建集雨窖池蓄水补灌,综合应用深松深耕、增施有机肥、覆盖保墒等农艺节水技术的旱作农业种植模式。在丘陵山区自然条件差、耕地不集中、不适合建设较大的水利设施的地方,通过建设集雨蓄水窖池,截留降雨形成的地面径流,平时用于农业生产。集雨补灌节水技术与深松深  相似文献   

3.
旱地双沟覆膜集雨窖灌技术是市农枝中心技术人员根据我市干旱山区"十年九旱、十田九旱"的自然、气候特点,在借鉴外地经验基础上,结合本地抗旱耕作技术形成一套综合全面的旱作农业新技术.其特点是:  相似文献   

4.
一、集雨系统 包括集雨场、输水渠、沉淀池、拦污栅和引水管等部分.①集雨场.一般采用自然集雨面,如路面、坡面、庭院等.  相似文献   

5.
旱作区种植果树,因自然降水与果树生育期需水的不平衡、不适应性,影响了水果品质及产量,成为旱作区果业发展的瓶颈.以下介绍的灌溉技术并非传统灌溉意义上的充分灌溉,而是一种调节性灌溉,可以说灌的是"丰产水",在特别干旱的年份又可说灌的是"保命水".该技术措施适宜年降水在400毫米以上的旱作区运用.  相似文献   

6.
《现代农业》2006,(2):24-25
一、集雨高效利用技术通过集水窖、日光温室膜面或沟垄集流等微工程,蓄积降水径流,为无灌溉条件的旱地积蓄自然降水,辅助农田蓄水保墒技术,保证半干旱地区春季作物出苗,并在关键时期进行补充灌溉,确保粮食生产稳定,促进高效经济作物种植,提高农民收入。根据不同区域和作物特点,可分为水窖集流节灌技术、日光温室膜面集雨微灌施肥技术、玉米双垄全膜覆盖集雨沟播技术等三种模式。增产增收情况:①水窖集流节灌技术,一个蓄水50立方米的水窖,可解决2亩粮食作物的抗旱用水,能确保旱地玉米产量300千克/亩以上,旱地小麦产量达到200千克/亩以上,比常…  相似文献   

7.
丘陵旱地水资源不足,降水利用率低,建立水窖和利用综合农艺措施,可以达到集雨蓄水节灌的目的,这是一项高效利用水资源的抗旱、节水、夺高产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8.
一、集雨高效利用技术 通过集水窖、日光温室膜面或沟垄急流等微工程,蓄积降水径流,为无灌溉条件的旱地积蓄自然降水,辅助农田蓄水保墒技术,保证半干旱地区春季作物出苗,并在关键时期进行补充灌溉,确保粮食生产稳定,促进高效经济作物种植,提高农民收入。根据不同区域和作物特点,可分为水窖集流节灌技术、日光温室膜面集雨微灌施肥技术、玉米双垄全膜覆盖集雨沟播技术等三种模式。  相似文献   

9.
雍卓慧 《甘肃农业》2014,(24):45-45
固原市原州区集雨节灌示范区建设突出井(窖)集雨节水农业的特色,充分利用有限的天然降水,通过路面、人工集雨场和水窖集流,采用滴灌、微喷灌等先进又实用的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的利用率,选取用水量少且经济效益高的种植项目,有效解决干旱缺水矛盾,实现最佳效益。  相似文献   

10.
临潭县干旱少雨,气候高寒,自然环境恶劣。集雨节灌工程是高效利用天然降水的一种较好形式,是干旱山区农业发展和水土保持治理的新方向,简述了“修梯田、搞集雨、铺地膜、用科技”具有临潭县干旱地区特色的水土保持工作思路。阐述了集雨节灌在水土保持中的应用及效益、集雨节灌的水土保持作用、集雨节灌在水土保持中的发展前景,走出一条具有干旱地区特色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新路子。  相似文献   

11.
旱地不同年型地膜小麦、玉米集雨节灌的产量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5-1998年度,在镇原试区进行的主要粮食作物集雨节灌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年型地膜冬小麦、地膜玉米关键生育期集雨节灌均具有显著的产量效率,可明显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无论降水年份的异同,集雨初灌的最佳时期冬小麦为拔节期,玉米为大喇叭口期;干旱年低量(12、24mm)集雨在最佳时期补灌。较其它时期补灌的供水效率冬小麦、玉米分别提高1.9 ̄6.3、1 ̄3倍,且等量水分在玉米关键期供给较小麦供水效率高3  相似文献   

12.
国家、地方政府、受益农户是集雨节灌工程的建设主体,不同的集雨节灌工程其建设的主体、管理模式、产权形式不同,坚持“谁建设、谁拥有、谁管理、谁维护”的原则[1],可保证集雨节灌工程的建设质量和持续正常利用。针对彭阳县特殊的自然特点和资源条件,结合生产技术研究和推广应用实际,旱作农田集雨节灌目标、集雨节灌方式、经济效益分析,研究雨水利用工程建设运行管理技术,形成集雨节灌工程建设运行管理模式,对同类地区具有较强示范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针对黄土丘陵区降水少而时空分布不均等特点,以集雨技术及工程设施为基础,通过有限补充灌溉方式,研究了玉米不同座水量、不同补灌定额、不同生育期补灌对玉米出苗及其生长、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试验研究表明:①当土壤0~10cm的相对含水量低于24%时,不座水播种将不出苗;大于24%时,可出苗,但出苗率极低,仅为20%~21%.在不同土壤相对含水量条件下,座水100mL、200mL、300mL时,出苗率均可达到90%以上,且随着座水量的增加,其长势旺盛;②在当年的降水条件下,最为合理的补水量为5m3/667m2;③在水量有限情况下,玉米拔节期补水比灌浆期补水增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4.
湘西岩溶山区集雨面积与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不同集雨面场、不同坡度及不同降水量,研究岩溶山区季节性干旱时期各种作物补水30m^3/667m^2所需的集雨面积。结果表明:随着集雨面坡度、降水量和雨强的增加,集雨面场的集流效率和单位面积集雨面的集水量也相应增加,同时自然土坡的集雨面场其集流效率和单位面积集雨面的集水量比耕作地面的集雨面场高,在多年平均降水量的情况下,蓄集30m^3雨水量,集雨面场为自然土坡的所需集雨面面积在545.2m^2以上,集雨面场为耕作地面的所需集雨面面积在750m^2以上。  相似文献   

15.
集雨袋贮、节水包滴灌在干旱山地枣树栽培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在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干旱山地枣树造林和生产中,应用集雨袋贮、节水包滴灌技术,解决了干旱山区坡地枣树造林成活率低的难题,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生态及社会效益.试验结果表明,节水包滴灌可使枣树平均造林成活率提高52.5;土壤不板结,蒸发少,节水效果好,水利用率达95,滴灌1 m3水可增产34 kg,比穴灌1 m3水增产50.8,产量提高了29;集雨袋贮集水,将丰雨期地表产生的径流有害水变为能产生经济效益的有用水.  相似文献   

16.
水资源短缺严重制约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文章以定边县白于山区农业发展为例,探讨因地制宜收集有限自然降雨的3种模式,形成较为成熟的"四位一体"集雨补灌技术,实现了山区"秋雨春用、丰雨旱用",达到了地区增产增收的农业发展目标.通过集雨补灌破解缺水山区农业发展瓶颈,以期为自然条件相似地区乡村振兴战略布局及实施带来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我县山区农业不断发展壮大,就如何掌握好山区集雨节灌技术,充分利用降雨充沛的气候优势,采用经济实用的集雨方式集贮天然降水;在干旱季节,根据作物需水规律,结合非充分灌溉原理,采用低压滴灌、人工浇灌等方式,给作物灌"关键水"、"救命水",可有效降低干旱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1集雨集雨方式分人工集流面集流和天然集雨场集流。我县山区由于降雨径流较大,多用天然集流面集流,而人工集流场则主要为固定集雨式,常用的有硬化路面、屋面、场院等集流面。  相似文献   

18.
集雨节灌工程是干旱山区的基础设施,是改善山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一项根本措施,是干旱山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工程。结合临夏州自然条件分析了实施集雨节灌工程的必要性,介绍了集雨节灌工程建设状况、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19.
兰州市从"121"庭院集雨工程到集雨节灌工程建设,不断深化、探索、实践、发展。逐步走出了一条以集蓄雨水为纽带,结合节灌技术、产业化调整的雨水资源化路子,为旱地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南方丘陵地果园集雨沤肥半机械化施肥工程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南方雨水资源丰富,但全年分布不均匀,丘陵山地果园在果树生长发育期容易缺水的现状,对传统的果园施肥管理措施进行了改革创新,在实践中探索出一套新的水肥管理工程技术,即果园集雨沤肥、免耕半机械化灌肥工程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