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浙江余杭塘栖主栽的3个枇杷品种(大红袍,夹脚和白砂)果实采后膜透性、呼吸强度、乙烯产生及果实的耐贮性作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枇杷果实采后膜透性逐渐增加,但不同品种增加的速度不同,以大红袍果实最快,夹脚次之,白砂最慢。不同品种果实采后呼吸强度及乙烯产生都是逐渐不降的,但在数量上存在明显差异,以大红袍的呼吸强度和乙烯产生最高,夹脚的次之,白砂的最低。果实贮藏期间腐烂发生的大小程度依次为大红袍、夹脚和白砂,因此耐贮性大小依次为白砂,夹脚和大红袍。这些结果表明,枇杷采后膜透性,呼吸强度和乙烯产生的高低与果实衰老和腐烂变质密切相关,可作为衡量不同品种耐贮性大小的重要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2.
低温条件下不同品种枇杷果实的贮藏特性与品质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4个品种枇杷白沙、大红袍、夹脚和大叶杨墩等果实在低温条件下的贮藏特性与品质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枇杷果实的耐贮性和品质变化存在较大差异。白沙枇杷贮后10 d内风味浓郁,口感好,适合鲜销或10 d以内的低温短期贮运;大红袍枇杷果实在低温贮藏中易发生木质化败坏现象,贮藏时间宜在30 d左右;夹脚枇杷贮藏可达50 d以上,但酸含量仍较高;大叶杨墩枇杷低温贮藏50 d后,仍保持较好的滋味和外观品质,同时由于该品种枇杷原料价格较低,因而具有较好的商业物流综合保鲜价值。  相似文献   

3.
白砂枇杷套袋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白砂枇杷进行套袋试验,表明套袋是预防果实生理性病害最有效的措施,也是生产无公害枇杷和提高果品质量的关键技术。套袋后白砂枇杷果实外观柔嫩明亮,生理性病害果大幅减少,优质果比例和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套袋技术在枇杷生产中可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4.
采后鸭梨衰老与膜脂过氧化的关系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鸭梨采后衰老时,硬度下降,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含量增加,质膜透性增大.低温、钙处理可抑制果实的膜脂过氧化作用,降低质膜透性,延缓了果实衰老.果实过氧化氢酶活性变化幅度较大,其活性后期高于前期,且不同温度下变化曲线不同,果实硬度与丙二醛含量呈负相关.由此认为,膜脂过氧化作用是鸭梨衰老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枇杷果实采后生理与贮藏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枇杷果实采后呼吸速率逐渐下降,膜透性逐渐增加。低温能显著抑制果实的呼吸和膜透性增加。随采后时间的延长,果实的糖分、总酸、可溶性固形物及Vc含量不断下降。采后生理研究表明枇杷为非冷敏果实,其适宜贮藏温度为1~5℃。在此温度下结合薄膜包装贮藏30d,好果率可达90.0%以上。但枇杷果实贮藏中酸分的损失远大于糖分的下降,导致糖酸比例失调,果实风味变淡。因此枇杷果实不耐久藏,大红袍果实的贮藏期以15~20d为宜。  相似文献   

6.
渗透胁迫下玉米幼苗离体叶片膜透性变化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40%(W/V)PEG的渗透胁迫下,玉米幼苗离体叶片膜透性在丙二醛(MDA)含量未发生变化之前显著增大。而在20%PEG胁迫下MDA含量先于膜透性增大。激动素不能降低40%PEG处理的膜透性,但可延迟20%PEG处理的MDA含量的增加和膜透性的增大。说明不同强度水分胁迫下膜透性变化的机理不同,在高强度水分胁迫下可能是膜物理结构改变的结果,而在低强度的缓慢水分胁迫下则可能是自由基积累引起膜脂过氧化作用所致。  相似文献   

7.
杏叶片组织结构特征、质膜透性与花期耐寒力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测定花器官的耐寒力,不同品种间存在明显差异。结果表明,花期耐寒能力优一大于一窝蜂,兰州大接杏优于骆驼黄;同一品种的花器官耐寒力的大小顺序为花瓣〉雄蕊〉雌蕊。低温对细胞质膜透性有明显影响,随着处理温度南降低,质膜透性明显增大。  相似文献   

8.
枇杷按果肉色泽分为红果肉型和白果肉型。红果肉型果皮厚,果实肉质较粗,肉色橙红或橙黄,耐贮运,主要品种有大红袍、夹脚、大钟、解放钟、富阳、光荣等;白果肉型果皮薄,成熟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不同抗病性品种的茄子幼苗在茄子黄萎病菌毒素处理后,其叶片及愈伤组织细胞膜透性的变化与抗病性的关系。结果表明:毒素处理后,茄子叶片及愈伤组织的细胞膜透性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即随处理时间延长和毒素浓度增加,细胞膜透性增大,且感病品种蒙茄4号电导率值高于抗病品种粘毛茄。品种抗病性与细胞膜透性变化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对7个赤霉病抗性不同小麦品种采用夹菌纸法进行了田间抗病性鉴定。研究了赤霉病菌组毒素对抗、感品种小麦幼苗膜脂过氧化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粗毒素处理初期,抗病品种西农67能够防御膜脂过氧化,维持其细胞膜透性相对稳定;随着毒素作用时间的延长,抗、感品种小麦幼苗膜脂过氧化水平均增加,但西农67增加程度小于感病品种8433,西农67细胞膜受伤害也较轻。可见,在粗毒素作用下具有较强的抗膜脂过氧化能力,保  相似文献   

11.
油菜膜透性及与硼吸收和营养元素平衡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水培试验和大田试验,研究了低硼胁迫下油菜叶片膜透性的改变和营养元素吸收平衡的关系。结果表明:低硼胁迫下,油菜叶片膜透性增加,植株体内正常的养分平衡受到破坏,但耐低硼胁迫的油菜品种中油821具有较高的硼吸收能力,维持体内正常的养分平衡方面优于对硼敏感的油菜品种浙优油2号。  相似文献   

12.
油桃后熟衰老期间几个生理指标的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溶质油桃秦光和不溶质油桃阿姆肯为材料 ,研究了果实采后成熟衰老期间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速率、果肉硬度和膜透性变化的特点。结果表明 ,秦光和阿姆肯具有呼吸高峰和乙烯释放高峰 ,是典型的跃变型果实。果实硬度在跃变前快速下降 ,且膜透性的变化早于乙烯释放高峰。阿姆肯采后寿命长于秦光 ,膜透性、果实硬度的变化比秦光缓慢 ,但果实乙烯释放速率显著高于同期的秦光果实。  相似文献   

13.
高温逆境对香蕉果实采后膜脂过氧化及细胞膜透性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研究了高温逆境下贮藏对香蕉果皮和果肉膜脂过氧化及细胞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总的变化趋势是高温加速了果实膜脂的过氧化速度,果皮和果肉中丙二醛(MDA)含量和膜透性迅速增加,蛤肉比果皮对高温敏感,采用乙烯吸收剂和自发气调贮明显延迟了膜脂过氧化和细胞膜透性增加的时间,显著延长了香蕉在高温逆境下的贮藏寿命。  相似文献   

14.
枇杷按果肉色泽分为红果肉型和白果肉型。红果肉型果皮厚,果实肉质较粗,肉色橙红或橙黄,耐贮运,主要品种有大红袍、夹脚、大钟、解放钟、富阳、光荣等;白果肉型果皮薄,成熟期易裂果,肉质细,品质好,适鲜食不耐贮。  相似文献   

15.
以陇川割手密、桂糖11号、桂糖12号、桂糖83/492、桂糖15号、F134、F172、粤蔗57/423和Badila9个甘蔗品种或种为试验材料,分别调查和测定了在干旱胁迫与正常供水(对照)条件下植物叶片的生态特征、叶片含水量、切叶自然失水速度、叶片细胞质膜透性和叶片脯氨酸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抗旱性较强的品种在植株遭受干旱胁迫时,通过叶片卷缩或枯死,减少叶片面积的方式来避过干旱;在干旱胁迫下品种间叶片细胞质膜透性和脯氨酸含量都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抗旱性较强的品种显著地高于抗旱性较弱的品种;在正常供水条件下,品种间叶片的质膜透性和脯氨酸含量虽然也存在显著差异,但看不出这些差异与抗旱的关系。作者认为,在干旱胁迫下,甘蔗叶片膜透性和脯氨酸含量及其比受旱前提高的幅度均可作为选育甘蔗抗旱品种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6.
乙烯利处理对毛叶枣果实采后保护酶活性及膜透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毛叶枣为材料,研究了贮藏期间乙烯利处理对其果实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脂氧合酶(LOX)活性、丙二醛(MDA)含量、膜透性(MP)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枣果实衰老软化过程中,膜透性增大,SOD活性呈波浪式下降,POD活性呈阶梯状下降,MDA含量上升,LOX活性提高。  相似文献   

17.
镉对水稻幼苗根系细胞膜电位和膜透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镉(Cd)对膜透性、跨膜电势差等膜性质所产生的直接影响是造成Cd胁迫下植物对营养元素吸收异常的重要原因。以对Cd2+敏感性不同的两个水稻品种(淮稻11号和扬稻6号)作为试验材料,采用玻璃微电极技术原位考察了水稻幼苗根细胞膜电位对Cd2+胁迫的响应,同时分析了Cd2+对水稻根系细胞膜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d2+可使根表皮细胞膜电位在短时间内发生明显的去极化,去极化程度随Cd2+浓度提高而增加;相同浓度Cd2+所诱导的膜电位去极化程度与水稻品种有关,扬稻6号幼苗根系膜电位的去极化程度明显高于淮稻11号;在迅速的去极化之后,随后的30min内是否发生复极化与水稻品种和Cd2+浓度有关;就更长时间(0~12h)来看,膜电位在经过了去极化阶段后仍有缓慢的恢复,淮稻11号在1.0mmo1·L-1Cd2+处理6h后已接近初始的膜电位值,而扬稻6号在处理12h后仍不能恢复到处理前的水平;Cd2+处理增大了水稻根细胞膜透性,且扬稻6号比淮稻11号膜透性增加的程度要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不同品种番石榴果实采后耐藏性和品质变化,为番石榴果实采后保鲜和品种推广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福建漳州栽培的珍珠、西瓜红、和溪和山美红4个品种的番石榴果实为试验材料,置于常温(25±1)℃、相对湿度85%条件下贮藏,每隔1 d取样测定果实的好果率、失重率、质膜相对透性、呼吸速率、硬度、色调角及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总糖和维生素C含量等指标1次.[结果]与和溪和山美红番石榴果实相比,珍珠和西瓜红番石榴果实在采后贮藏期间可保持较高的好果率、硬度及可溶性固形物、总糖和维生素C含量,维持较低的果实细胞质膜相对透性和呼吸速率,延缓果实衰老,延长果实货架期.贮藏至第8 d,山美红果实已基本腐烂;贮藏至第12 d,和溪果实已基本失去商品价值,而珍珠和西瓜红果实仍有61.43%和57.14%的好果率,果肉硬度分别是和溪的2.5和4.0倍,维生素C含量分别是和溪的1.4和1.3倍.[结论]珍珠和西瓜红番石榴果实耐藏性能最佳,和溪次之,山美红最差,可将珍珠和西瓜红番石榴远销,而和溪和山美红番石榴适合短途或产地销售.  相似文献   

19.
NaCl胁迫对草莓细胞膜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不同浓度NaC l胁迫,对草莓品种叶片MDA含量、质膜透性、SOD活性和P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aC l胁迫浓度的增加和胁迫时间的延长,草莓叶片MDA含量增加,质膜透性升高,SOD活性和POD活性均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但品种不同、盐胁迫浓度不同,活性高峰出现的时间早晚不同。在维持膜系统稳定性方面,POD比SOD占更主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20.
甘蔗抗旱性与叶片某些生理、生化性状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在水分胁迫条件下测定了抗旱性不同的 3个甘蔗品种的叶片脯氨酸含量、叶细胞质膜透性和叶片丙二醛含量。结果表明,不同抗旱性品种间脯氨酸含量和质膜透性存在极显著差异,都表现出品种的抗旱性越强脯氨酸含量和质膜透性越低的趋势,而丙二醛含量没有表现出品种间的差异和一致的变化趋势。因此,可以认为叶片脯氨酸含量和质膜透性可作为甘蔗抗旱性育种的选择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