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麦湿面筋含量和面筋指数遗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7个面筋品质不同的小麦品种(系),按Griffing双列杂交法II配制21个杂交组合,对小麦湿面筋含量和面筋指数进行了遗传分析。在7个亲本中,新麦18的湿面筋含量和面筋指数均较高,一般配合力好,能显著地提高杂种后代的湿面筋含量和面筋指数;周8425B湿面筋含量最高,一般配合力较好,可以较快地提高后代湿面筋含量,但后代面筋指数较差,综合品质不易得到提高。小麦湿面筋含量和面筋指数是由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不仅受加性和显性效应影响,还存在非等位基因间互作。湿面筋含量的高值受显性基因控制,早代即可表达,容易选择;而面筋指数的高值却受隐性基因控制,早代不宜选择。湿面筋含量狭义遗传力相对较低,而面筋指数狭义遗传力较高,且二者间相关性不强。湿面筋含量和面筋指数具有实验操作简单、方便快捷、需要样品少等优点,可用于指导优质育种和小麦生产。  相似文献   

2.
采取不同仪器和不同的洗涤方式对全麦粉湿面筋含量和面筋吸水率分别进行比较测试。结果显示,不同仪器和不同洗涤方式测定湿面筋含量和面筋吸水率时,湿面筋含量的绝对差值均小于1.0g/100g,符合国家标准对重复性和再现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小麦面筋主要由麦醇溶蛋白和麦谷蛋白组成,并含有少量淀粉、脂肪和矿物质等,其中麦醇溶蛋白的含量为40%、麦谷蛋白的含量为35%,通常统称为面筋蛋白质。根据面筋含量的高低可以将小麦面筋粉分成两类:高筋粉,湿面筋含量不低于30%;低筋粉,湿面筋含量低于24%。  相似文献   

4.
谢守华 《粮食储藏》1995,24(2):24-24
对50个面粉样品的面筋吸水率和某些品质指标进行了测定。实验结果表明,标准粉和特制粉的面筋吸水率差异不显著,面筋吸水率和湿面筋蛋白含量显著负相关,两种面粉都达到0.01显著性水平,面筋吸水率和干面筋蛋白含量显著正相关,标准粉和特制粉的相关性分别达到0.05和0.01显著性水平。  相似文献   

5.
60Co-γ射线诱变小麦品质突变体的筛选及分子标记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来德娥  赵平  王敏  张从宇 《种子》2012,31(5):5-10
为了探索小麦品质性状的物理诱变效应,用300Gy的60Co-γ射线辐射小麦品种河科2号的干种子,对M3代234个株系的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降值、硬度和产量性状进行变异分析和SSR分子鉴定,以超过均值±2×标准差确定变异株系.结果表明,在M3代群体中,蛋白质含量有13个株系发生正向变异,5个株系发生负向变异;湿面筋含量有8个株系发生正向变异,3个株系发生负向变异;沉降值有6个株系发生正向变异,3个株系发生负向变异;硬度有2个株系发生正向变异,9个株系发生负向变异;产量有5个株系发生正向变异,4个株系发生负向变异.相关分析表明,M3群体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降值呈极显著正相关,表现出平行变异的趋势.初步筛选出蛋白质含量和湿面筋含量符合国家强筋小麦标准(蛋白质含量≥15%,湿面筋含量≥35%)的株系8个.经SSR分子标记检测,与控制小麦蛋白质含量的基因存在连锁的2个特异引物Xbarc164和Xgwm161在以上8个变异株系都呈现多态性标记,表明这些株系与蛋白质含量相关的基因可能发生了变异.  相似文献   

6.
选择10个批次不同品质的小麦作为试验对象,经粉碎制成试验样品(小麦粉)后,进行了粗蛋白质含量和湿面筋含量测定,通过对检测结果的分析,可以看出小麦中粗蛋白质含量和湿面筋含量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硫对不同类型春小麦湿面筋和沉降值及氨基酸的效应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以6个不同品质类型春小麦为材料,在不同氮水平下,研究施硫对湿面筋、沉降值及氨基酸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高氮条件下(施尿素128 kg/hm2),施硫可提高湿面筋含量和沉降值,对高蛋白品种作用更明显。低氮(施尿素60 kg/hm2)条件下施硫,除辽10的湿面筋和沉降值均降低外,其它品种表现湿面筋含量降低而沉降值提高。高蛋白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在河南省从北到南4个不同纬度的地点上连续进行2年(共8个环境类型).材料包括7个小麦亲本和由此按不完全双列杂交模式组配、人工去雄授粉产生的12个杂种组合.研究结果,小麦杂种单株籽粒产量平均杂种优势及其变异幅度分别为22.01%、11.90—40.64%.每穗粒数的杂种优势大于千粒重和单株穗数的杂种优势.面团形成时间,面团稳定时间,拉伸仪面积、峰值、延伸度及其拉伸仪峰值与延伸度的比值均呈现正向杂种优势;籽粒蛋白质含量、吸水率、面筋含量和弱化度表现负向杂种优势.但单株籽粒蛋白质产量表现正向杂种优势,平均17.20%.容重表现正向杂种优势,且变异范围较窄.杂种优势的环境变异主要是受地点以及地点、年份和杂种间二级互作的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刘进  谢守华 《粮食储藏》1994,23(6):33-37
对50个面粉样品的面筋和蛋白含量的关系及其质量差异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标准粉的蛋白含量显著高于特制粉(α<0.001),标准粉的非面筋态蛋白含量和非面筋态蛋白占面粉蛋白的百分率显著高于特制粉(α<0.001),标准粉的面筋态蛋白占面粉蛋白的百分率显著低于特制粉(α<0.01)。非面筋态蛋白含量,非面筋态蛋白占面粉蛋白的百分率和面筋态蛋白占面粉蛋白的百分率与面粉灰分的相关性,标准粉和特制粉分别达到0.01和0.005显著性水平。标准粉的干面筋蛋白含量显著低于特制粉(α<0.05)。  相似文献   

10.
小麦面筋     
小麦面筋是一种特殊的蛋白质复合物。面筋是决定小麦面粉烘焙品质的重要因子,研究面筋是谷物化学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仅就小麦面筋的组成、性质、结构以及与烘焙品质的关系作一概述,以供参考。一、小麦面筋的组成、性质和结构从人们学会做面包的时候起,就发现用水揉面能形成有弹性、粘性和塑性的面团。小麦面粉为什么可以形成面团?1728年意大利科学家 Beccari 揭开了其中的奥秘,当他用水从小麦面团中洗去淀粉和麸皮时得到了一种具有蛋白质性质,并且有粘性、弹性和塑性的物质。1745年 Beccari 正式发表论文,称上述物质为面筋。以后陆续出现了各国学者有关面筋的论文报告,这些研究进一步确定了面筋是蛋白质物质,其中含有少量的非蛋白质性质的物质。实质上,面筋是小麦中蛋白质存在的一种特殊形式。小麦中面筋的含量随品种和栽培条件的不同而有较大变动。我国小麦湿面筋的含量为20.2~37.6%,美国和加拿大的小麦湿面筋含量分别在15.4~42.6%和22.4~46.0%之间。  相似文献   

11.
不同土壤水分对强、弱筋小麦烘焙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强筋小麦济麦20和弱筋小麦宁麦9为材料,在防雨池栽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土壤水分对强、弱筋小麦烘焙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土壤水分减少,强、弱筋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显著增加。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及沉降值与小麦烘焙品质指标均呈显著相关,可以作为衡量小麦烘焙品质的参考指标。2个供试品种中,强筋小麦(济麦20)烘焙品质受土壤水分影响较大,在土壤相对含水量55%~60%条件下烘焙品质最好;而弱筋小麦(宁麦9)烘焙品质受土壤水分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13.
玉米蛋白粉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玉米蛋白粉是湿式法玉米淀粉加工的副产物,可应用于各个领域。综述了玉米蛋白粉的组成、营养价值及其成分特点。利用玉米蛋白粉,可开发出玉米醇溶蛋白、玉米黄色素、谷氨酸、天然蛋白水解肽、可降解材料、膨化食品等深加工产品,具有成本低、无毒副作用的特点,提高了玉米蛋白粉的附加值,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4.
小麦面筋是小麦淀粉加工的副产品,是将小麦面粉用水洗掉淀粉和其它成分后所形成的富有粘弹性的软胶体。由于具有极强的吸水性、持水性和复水后的粘弹延伸性、薄膜成型性、吸脂乳化性和热凝固性等特性,因而近年来被作为添加剂而广泛运用于食品加工中。介绍了小麦面筋的制取以及相关特性。  相似文献   

15.
电子鼻对玉米黄浆品质的监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对玉米黄浆进行长时间检测估测出玉米黄浆保质期,采用电子鼻PEN3对玉米黄浆挥发性物质进行检测,运用主成分分析(PCA)、线性鉴别分析(LDA)研究室温和冷藏保存的玉米黄浆变质程度,结果表明:室温保存的样品,每日测量第4天发生略微变质,7天发生严重变质;冷藏样品,每周检测,在轻微变质后每天进行检测,在第28天发生轻微变质,第39天发生严重变质。  相似文献   

16.
主要研究了磷酸化—酶法复合方法改性小麦面筋蛋白,得到改性小麦面筋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小麦面筋蛋白添加量6%,三聚磷酸钠添加量2.5%,中性蛋白酶添加量0.08%,温度30℃,酸解pH值9;以复合改性小麦面筋蛋白膜的阻水性和消化率为考察指标,经初步研究得到制备可食性膜的较好工艺条件为:小麦面筋蛋白添加量7%,三聚磷酸钠添加量2.5%,中性蛋白酶添加量0.05%,温度30℃,酸解pH值10.5。  相似文献   

17.
普通小麦面筋强度早代选择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张勇  张立平  阎俊  张艳  王德森  刘建军  何中虎 《作物学报》2006,32(11):1663-1670
以优质强筋小麦品种中优9507为母本,与安农91168、高优503、冀5099、晋麦45和鲁麦5号5个筋力不同的品种配制杂交组合,用亲本、F1、F2和F2:3家系研究了SDS沉降值与和面时间的分布,分析了沉降值的遗传力和选择响应。结果表明,组合间F2、F2:3沉降值及F2:3相似文献   

18.
国内外对谷朊粉的酶法改性研究主要集中于单一蛋白酶水解谷朊粉,而多种蛋白酶水解谷朊粉的比较研究较少。为拓宽谷朊粉的应用范围,针对谷朊粉的乳化性能进行了研究。选择中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风味蛋白酶、木瓜蛋白酶、复合蛋白酶分别对谷朊粉进行提高乳化性能的比较研究。在蛋白酶最适水解条件下,比较谷朊粉的水解度与水解时间、乳化性能的关系,筛选出风味酶为谷朊粉最佳水解蛋白酶。  相似文献   

19.
An electrophoretic study of gliadin and glutenin proteins, mainly low-molecular-weight (LMW) Glutenin Subunits, was undertaken to investigate possible assoeiations between these proteins and gluten strength. Thirty-eight durum wheat cultivars having different origins and currently grown in Spam were analysed. Different electrophoretic methods were used to analyse the seed storage proteins. Protein grain content was estimated and gluten strength was measured by the SDS-sedimentation test. New patterns for LMW glutenins were observed. Besides the known patterns of LMW-1, associated with γ-gliadin 42, and LMW-2 associated with γ-gliadin 45, six cultivars had LMW-2? associated with γ-gliadin 43, one cultivar showed LMW-2* associated with γ-gliadin 44, and another cultivar, null for γ-42 and γ-45, had LMW-1?.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for gluten strength were found among groups of cultivars with different LMW patterns. High molecular weight glutenins were found in general to be poor indicators of viscoelastic properties, although band 20 showed a negative influence on quality. The results are discussed in relation to development ol cultivars with good gluten strengt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