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2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3篇
  5篇
综合类   4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是由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呼吸困难、咳出带血的粘液或黄白色豆腐渣样分泌物为主要特征.本病发病率高,传播迅速,死亡率一般为20%~30%,是严重危害养鸡业的常见病毒性传染病之一,在辽宁省抚顺市各县(区)广泛流行.  相似文献   
2.
食品物性学课堂教学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循循善诱、设疑、鼓励大胆猜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  相似文献   
3.
玉米黄粉是湿法玉米淀粉加工的副产物。为充分利用这种副产物生产可降解塑料,将其与增塑剂甘油混合后,经单螺杆挤压机制成母粒,母粒再被热压成型为试验片,并对试验片的性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含有20%甘油的试验片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质;以Halsey方程为基础,建立的模型能预测试验片拉伸强度与相对湿度关系,经验证模型与实际测量值具有良好的拟合性;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试验片内部结构的结果表明它具有均匀的结构;热重分析的结果表明可降解试验片在170℃以下时能保持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果蔬汁加工技术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是水果和蔬菜生产大国,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发展果蔬汁产业可以提高果蔬的附加值,具有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近年来,我国果蔬汁的加工技术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介绍了近年果蔬汁饮料加工领域的新技术,以及果蔬加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玉米黄粉/豆渣挤压成型制作可降解塑料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玉米黄粉与豆渣混合后,由双螺杆挤压机挤压制成母粒,然后母粒再被挤压成型为试验片,进行可降解塑料的研究。对试验片的强度特性、热稳定性及内部结构进行了研究和观察。研究发现,添加质量分数为20%豆渣的试验片拉伸强度最大。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发现,试验片有一个均一的相。热质量分析的结果表明,豆渣质量分数为20%的试验片,在240C以下时能保持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花生蛋白营养丰富,但因功能性质差,导致其在食品工业应用受限。低温等离子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非热、无危害技术,越来越受人关注,介质阻挡放电(dielectricbarrierdischarge,DBD)等离子体技术由于具有适应频率宽,可在较大空间内获得高密度非平衡等离子体,并且工艺简单、快速高效、节能环保,是近年来蛋白质改性研究的热点之一。采用介质阻挡低温等离子体对花生蛋白溶液进行改性处理,研究等离子体处理时间对花生蛋白结构及功能特性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低温等离子处理能显著提高花生蛋白的溶解性、持水性,低温等离子处理时间为2min时,花生蛋白溶解性和持水性达最大,与未处理样品相比分别提高了24.8%和79.6%;同时,花生蛋白乳化性、乳化稳定性、起泡性、起泡稳定性和持油性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借助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电泳(sodium dodecyl sulfate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SDS-PAGE)、傅里叶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FTIR)、表面疏水性分析低温等离子对花生蛋白结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低温等离子处理并未改变花生蛋白的分子量分布;低温等离子处理后,β-折叠和无规则卷曲的含量增加,α-螺旋和β-转角的含量降低,蛋白的有序结构被破坏,结构由紧密变松散;花生蛋白表面疏水性显著提高。低温等离子处理是一种改善蛋白功能性质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辽宁省抚顺市某饲养乌鸡专业户饲养200余只乌鸡,于1997年6月发病死亡51只,确诊为大肠肝菌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等离子体辅助玉米醇溶蛋白电诱导沉积成膜的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天然玉米醇溶蛋白(Zein)具有良好成膜特性,但其在成膜过程中蛋白无序排列导致膜结构不稳定,限制了实际应用。该研究基于玉米醇溶蛋白的电荷特性,将玉米醇溶蛋白置于平行匀强电场下,诱导蛋白有序自组装排列并沉积成膜,且在诱导液中引入低温等离子体预处理以提高诱导效率。分别探究了玉米醇溶蛋白浓度、溶液pH值以及电流密度对蛋白沉积率的影响,并通过Box-Behnken优化试验获得了最佳沉积工艺为Zein浓度139.5 mg/mL,Zein溶液pH 值为8.17,电流密度14.3 A/m2,在优化条件下,玉米醇溶蛋白的沉积率可达1.120 mg/cm2,显著高于未经等离子体处理的沉积率0.483 mg/cm2,表明等离子体辅助可有效提高电诱导中玉米醇溶蛋白的沉积率。扫描电子显微镜图像显示采用等离子体辅助电诱导制备的沉积膜表面更平整、光滑。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表明,电诱导可使玉米醇溶蛋白二级结构中β-转角和无规则卷曲结构向β-折叠及α-螺旋结构转化。研究结果为电诱导玉米醇溶蛋白成膜技术提供参考,有利于拓展低温等离子体在蛋白质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食品物性学课堂教学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循循善诱、设疑、鼓励大胆猜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  相似文献   
10.
玉米醇溶蛋白-壳聚糖纳米营养递送粒子的制备及性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蛋白质和多糖构建纳米营养递送载体,是提高食品活性物质稳定性及利用率的重要手段。为了构建具有缓释特性的纳米营养递送体系,该研究以玉米醇溶蛋白(zein)为基材,构建玉米醇溶蛋白-壳聚糖纳米营养递送体系,以姜黄素(Cur)为营养模型,探究了壳聚糖分子量、zein与壳聚糖质量比对纳米粒子及其负载Cur性能的影响,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傅里叶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等方法表征其结构,阐明复合纳米粒子形成机制,探讨其稳定性和缓释性能。结果表明:不同分子量的壳聚糖对纳米粒子的粒径、多分散性指数和zeta电位有影响。高分子量壳聚糖的加入可使纳米粒子粒径减小,且更加稳定。在zein与高分子量壳聚糖质量比为8∶1时,制备纳米粒子粒径较小(80.13 nm),其zeta电位为46.18 mV;在此条件下,当姜黄素添加量为1.0%时,其包封率和负载量分别为82.93%和8.29%;通过SEM观察,纳米粒子呈球形,分布均匀;氢键及静电相互作用是组装该纳米粒子的作用力;壳聚糖的引入提高了纳米粒子的pH值、离子及储藏稳定性,扩展了其应用范围;与游离的姜黄素相比,纳米营养递送粒子呈现明显的缓释特性。研究结果为构建具有缓释特性的营养递送体系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