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微囊颗粒饲料在鱼类、贝类和甲壳类幼苗培育中已应用多年,但就推广范围来看,因其本身还存在许多技术问题而难以推广大规模应用。最新获得专利的交联蛋白膜微囊饲料是在尼龙—蛋白膜微囊饲料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这种  相似文献   

2.
鱼油微囊化工艺及其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鱼油微囊工艺及特性,采用喷雾干燥法进行鱼油微囊化研究。混合表面活性剂最适HLB值为7.5。乳液粘度影响乳液稳定性及喷雾干燥效果。固形物含量与乳液粘度有关。筛选出最适壁材是阿拉伯胶、鼓甲基纤维素、蛋白粉。微囊鱼油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微囊工艺改善了鱼油的风味。  相似文献   

3.
鳗鲡仔鱼微型胶囊饵料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邓岳松 《水产科学》2001,20(5):8-10
制备了囊心物为液态的,含脂溶性营养物(lipidic solubility nutriment,LSN)及水溶性营养物(water solubility,WSN)的明胶(GT)-羧甲基纤维素(CMC)微型胶囊饵料。制备方法为将WSN和LSN分别溶入适量水和鱼油中,再将水与鱼油制成W/O乳剂,最后以GT、CMC为囊材将乳滴包裹成微囊。平均囊径为41.2μm。对鳗鲡(Anguilla japonica)仔鳗的投喂实验表明,微囊饵料加上天然饵料可使仔鳗存活15d,而只投喂天然饵料的仔鳗只存活了8d。  相似文献   

4.
采用喷雾、粘合破碎、相分离—复凝聚和蛋白交联4种方法,制备出4种类型的沉性微粒饲料(粒径50~500μm),并对其性能进行了比较。从结果看,蛋白交联法制备的微粒饲料性能最好,为白色圆球形微粒,在水中不膨胀,沉降速度为7.0mm/s,分散性和抗水性能都很好,成膜率为99%,24h溶出率为0.406%,致腐时间为72h。  相似文献   

5.
浅谈鱼虾营养性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饲料是鱼虾维持生长所必须的重要物质。在当今高度密养的情况下,天然饲料很少,已不能满足鱼类的生长需求,必须高度依靠人工配合饲料。人工饲料配制必须具备营养全面才能使鱼虾健康、迅速地生长,最适合的饲料应含有适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无机盐等营养成分,并且  相似文献   

6.
以鱼粉和酪蛋白为蛋白源,鱼油和豆油为脂肪源,配制成脂肪水平为8%,蛋白水平各为40%、45%、50%的三组饲料(分别表示为A、B、C组),分别对平均规格为(93.0±1.0)g的圆斑星鲽进行投饲。经过10周的饲养实验,结果表明:鱼体的生长受饲料中蛋白水平的影响显著,鱼体增重率随饲料中蛋白水平的升高而逐渐升高,饲料系数则随之降低。饲料中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随饲料中蛋白水平的升高有升高的趋势,以C组的表观消化率最高,且显著高于A组。由此可见,饲料蛋白水平在50%时,圆斑星鲽的生长及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在对虾的加工过程中,约有三分之一部分包括虾头、虾壳均被作为废弃物抛弃了。但近年来人们发现对虾废弃物在鱼虾饵料配制和食品加工工业上是不可多得的蛋白质资源。1.用于饲料的对虾加工废弃物目前对虾加工废弃物品综合利用主要是在鱼虾饲料方面。通常是将废弃物加工成虾粉、虾头粉等做为  相似文献   

8.
鱼虾的摄食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摄食是鱼虾类的基本生命活动,也是取得营养物质的生活方式。鱼虾的摄食行为是其摄食习性的行动表现,是由食欲、激发、探究、吞咽(或吐出)、饱食、饥饿的连锁反应才得以完成的,并且受神经系统控制。但是,环境因素和食物性状可以刺激摄食神经(下立脑中叶)的兴奋,使鱼虾得以完成摄食行为而得到营养物质。因此,研究鱼虾的摄食行为,不但在生理学、营养学有理论意义,而且在指导生产鱼虾饲料和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9.
为考察饲料中补充晶体或微囊赖氨酸对草鱼生长性能的影响,配制了豆粕含量为23%(高豆粕组),15%(低豆粕组)的两种实用饲料,在低豆粕饲料中补充晶体赖氨酸或微囊赖氨酸,使赖氨酸达到与高豆粕组一致的水平,共4个处理组,即高豆粕组、低豆粕组、低豆粕+晶体赖氨酸(晶体赖氨酸组)、低豆粕+微囊赖氨酸(微囊赖氨酸组),每处理设3个平行。饲养平均体重为(49.0±2.0)g的草鱼8周。结果表明,各组鱼体增重率分别为279.3%、239.7%、245.6%、277.5%,饲料系数为1.62、1.88、1.85、1.62。与低豆粕组相比,添加晶体赖氨酸对草鱼生长无改善(P>0.05),而添加微囊赖氨酸则提高草鱼增重率15.8%(P<0.05),降低饲料系数0.24(P<0.05),在增重率与饲料系数方面达到与高豆粕组基本一致的水平(P>0.05)。对草鱼摄食上述4种饲料0、1、2、3、4、5h后的血浆总游离氨基酸浓度测定结果表明,添加微囊赖氨酸血浆总游离氨基酸的变化趋势与高豆粕组、低豆粕组一致,即在饲后3h达到高峰,而添加晶体赖氨酸使血浆总游离氨基酸的吸收峰值提前。晶体赖氨酸经微囊化后,其水中溶失率显著降低(P<0.05),仅...  相似文献   

10.
配合饲料是由玉米、稻谷、米糠、麦麸等能量饲料,饼粕、鱼粉、氨基酸等蛋白质饲料,以及多种微量元素、维生素、抗氧化剂、促生长素、防霉剂等饲料添加剂,根据饲养动物生长发育的不同需要科学配制而成,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饲养动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对各类营养物质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鱼粉是水产配合饲料最常用的优质动物性蛋白源,它含有较完全的鱼虾所需的必需氨基酸,适口性好,消化率高,维生素含量也很丰富,具有极高的生物学利用价值,在水产配合饲料特别是高档水产配  相似文献   

12.
序言在鱼虾高密度养殖过程中,溶氧浓度也许是最重要的一个因素,鱼塘中浮游生物的密度对溶氧浓度具有较大的影响,溶氧浓度成了控制鱼类饲料投喂量的基本依据之一。增氧通常是通过机械的方式增加鱼塘的溶氧,有几种类型的增氧机:(1)紧急增氧用来在缺氧期间防止鱼类死亡。在正常情况下,谨慎地控制放养密度和饲料投喂量,就不会发生缺氧。然而在阴天,缺氧的情况就常会发  相似文献   

13.
渔机简讯     
微囊饲料培育鱼虾蟹苗试验获成功随着人工养殖对虾、梭子蟹以及鱼类繁殖新品种的发展,在苗种培育阶段活饵料的来源日趋紧张,单胞藻及轮虫的培养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尤其是在阴天和低气温情况下.而丰年虫的供求矛盾也十分突出,参假参杂的现象又屡禁不止,而且天然饲料的成本也越来越高。豆浆和蛋黄虽价廉,但长期投喂会影响  相似文献   

14.
<正> 湿性粒状饲料,是依饲养各种不同鱼虾之营养要求而配制。干燥粉料加上生鲜或冷冻下杂鱼绞成鱼浆或仅掺入水拌合,经湿式饲料制粒机制成,操作方便而且可自行掺入适当的油脂、维生素、矿物质、粘着剂、药剂及嗜口性物质,对养殖面积较大有兴趣改进饲料的养殖户而言,自家拥有一部湿式饲料制粒机最为理想,例如,喃嵘之NR—P320IOHP三相,其成品水分含量30—40%,柔软适当,适合鱼虾之摄食,本机器具有绞鱼及制粒双重功能,操作轻便,而且造价仅10万元以下(台币——文摘员注),略具规模之养殖场都买得起,对今后试验改进饲料品质与  相似文献   

15.
《广西水产科技》1987,(2):36-36
在以植物蛋白为主的鱼饲料中添加适量的动物蛋白,可以大大提高饲料效率,降低饵料系数,即使是典型的植物食性的鱼类饲料也是如此。FDD是利用动物屠宰下脚料、肉食加工和生化制药残渣经适当处理和科学配制而成的一种新型动物蛋白源,其主要原料有:  相似文献   

16.
在病毒感染宿主细胞过程中,病毒利用宿主细胞骨架如微丝、微管等完成进入、运输和释放等过程。为分离鉴定石斑鱼虹彩病毒SGIV囊膜蛋白,实验应用去污剂溶解病毒囊膜,然后结合1-D-SDS-PAGE切胶分离和LC-MS/MS质谱鉴定两种方法进行检测,除了病毒编码的囊膜蛋白外,还发现7种宿主细胞来源的蛋白,包括细胞骨架微丝肌动蛋白actin等,由此推测这些宿主蛋白是与病毒纯化过程中共纯化获得。鉴于actin在病毒感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进一步通过蛋白印迹、免疫电镜实验验证了actin与病毒共纯化,揭示actin是一种来源于宿主细胞并包装到病毒颗粒表面的宿主蛋白,且由于特异性作用黏附于病毒粒子表面,在分离病毒囊膜时与囊膜蛋白共纯化。此外,荧光显微镜观察发现,在病毒感染晚期,细胞变圆,细胞微丝actin蛋白和SGIV病毒共定位于细胞膜,提示actin与病毒释放相关。同时电镜观察也表明,病毒在感染细胞中释放时获得由宿主细胞质膜衍生而来的囊膜,由此推测actin可能在病毒释放时特异性包裹于SGIV病毒表面。研究表明,actin参与石斑鱼虹彩病毒SGIV的释放过程。  相似文献   

17.
以初始体重7.30±0.12g的奥尼杂交罗非鱼幼鱼为对象,在池塘内浮式网箱中进行为期70d的养殖试验。试验配制5种等氮、等能、低鱼粉含量(2%)的实用饲料(D1~D5)。其中,D1为对照组,含有30%豆粕;在D2里用花生粕蛋白替代D1中50%的豆粕蛋白;D3~D5是在Diet2的基础上分别添加0.25%晶体赖氨酸+0.05%晶体蛋氨酸、0.25%微囊赖氨酸+0.05%微囊蛋氨酸、0.50%微囊赖氨酸+0.10%微囊蛋氨酸。饲料中添加0.5%Cr2O3作为外源指示剂用于测定营养成分或能量的表观消化率。结果表明,罗非鱼的成活率在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对照组与D5组罗非鱼的特定生长率差异不显著(P>0.05),均显著高于其他三组(P<0.05),D2组最低;D2与D3组的饲料系数显著高于D5和对照组(P<0.05)。D5和对照组的蛋白质效率显著高于D2与D3组(P<0.05);罗非鱼的肥满度在对照组、D4与D5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均显著高于D2与D3组(P<0.05);罗非鱼的脏体比和肝体比在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干物质、脂肪、总能及必需氨基酸的消化率在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蛋白质的表观消化率在对照组、D4与D5组之间无显著差异,但均显著高于D2组(P<0.05);花生粕替代豆粕及添加晶体或微囊氨基酸对罗非鱼体常规成分和必需氨基酸均无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18.
为揭示中华绒螯蟹围食膜的分泌、形态和功能,实验采用组织切片技术和电镜技术观察了中华绒螯蟹消化道及围食膜的基本形态,采用几丁质酶溶解法和SDS-PAGE电泳法研究了围食膜的基本组成成分,采用液相色谱电离串联质谱(LC-ESI-MS/MS)分析了围食膜蛋白的种类。显微切片结果显示,中华绒螯蟹整个消化道表面都有围食膜存在,除中肠外围食膜区室化作用明显;围食膜与上皮细胞分离时,柱状细胞变成不规则圆形,核消失。电镜结果显示,围食膜形成时上皮细胞内含有大量线粒体和分泌泡;中肠上皮细胞表面密生微绒毛。围食膜能被几丁质酶溶解,围食膜蛋白质SDS-PAGE图谱显示有7条比较清晰的电泳条带,蛋白质分子量主要分布在40 ku以上。LC-ESI-MS/MS分析结果发现,中华绒螯蟹围食膜蛋白主要包括钠、钾-ATP酶、ATP合成酶、肌动蛋白、微管蛋白、硫氧还原蛋白、加氧酶等。研究表明,中华绒螯蟹的围食膜由上皮细胞分泌形成,可能参与免疫、渗透调节和营养物质转运等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19.
肉毒碱 (L- Carnitine)又称为 L-肉碱 ,即 L- β羟基 γ-三甲基氨基丁酸 ,也称作维生素 BT,是一个由赖氨酸衍生而成的兼性化合物 ,在动物组织中普遍存在 ,在一些植物和微生物体内也存在的一种类维生素营养物质。其主要生物功能是将脂肪酸转运至线粒体 ,是脂肪酸β-氧化所必需的一种关键物质。 80年代以来 ,国内外陆续有文章报道肉毒碱作为一种新型的饲料添加剂用于畜禽和鱼虾饲料 ,有促进动物生长发育、改善肉质等作用和巨在的应用价值。但从消化生理上去探讨肉毒碱对饲料及各种营养成分的消化能力的影响的研究还少见报道 ,本文作者在这…  相似文献   

20.
复合诱食剂对牙鲆摄食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初始体质量为(3.01±0.04)g的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为实验对象,进行为期70 d的摄食生长实验。共配制5种等氮等能饲料,其中以鱼粉和豆粕为蛋白源(豆粕蛋白替代45%的鱼粉蛋白)配制出基础饲料,分别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0%、0.5%、1.0%和1.5%的复合诱食剂配制成4种豆粕取代饲料,同时以全鱼粉饲料为对照饲料,研究复合诱食剂对牙鲆摄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豆粕取代饲料中诱食剂添加量为1.0%时,牙鲆的摄食率(P<0.05)、饲料效率(P<0.05)、鱼体脂肪含量(P<0.01)以及肝脏、肠胰蛋白酶活力和肠氨肽酶活力(P<0.01)显著高于不添加诱食剂组;当豆粕取代饲料中诱食剂的添加量为0.0%和0.5%时,牙鲆的特定生长率显著低于全鱼粉组(P<0.05);而当添加量为1.0%和1.5%时,牙鲆的特定生长率与全鱼粉组比较没有出现显著差异(P>0.05)。结论认为,当以豆粕蛋白替代45%的鱼粉蛋白时,添加1.0%的复合诱食剂能够显著提高牙鲆幼鱼对饲料的摄食率和生长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