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山东葡萄霜霉病菌致病力分化及亲缘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山东地区葡萄霜霉病菌株的致病性及亲缘关系,本研究以不同抗性的6个葡萄品种作为鉴别寄主,采用叶盘接种法,对采自山东地区的13个葡萄霜霉病菌株进行致病性测定,并扩增每个菌株的r DNA-ITS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这13个葡萄霜霉病菌株均有致病性,据致病力分为强、中、弱3种致病类型,中等致病型菌株占优势,菌株间致病力差异与菌株的地域来源无明显相关性。序列比对及系统发育树分析表明,这13个葡萄霜霉病菌株的亲缘关系很近,r DNA-ITS序列同源性高达99.94%,菌株间致病力差异与r DNA-ITS序列多态性不相关。  相似文献   

2.
19个葡萄品种在浙东沿海地区的引种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引进的19个葡萄品种连续4年的田间观察研究,经综合评价,夏黑、维多利亚、醉金香、鄞红和白罗莎里奥等5个品种较适合浙东沿海气候环境,表现出好的适应性、丰产性、品质和商品性。  相似文献   

3.
葡萄叶片表皮气孔与霜霉病的抗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室内离体接种结合田间自然发病调查,研究了8个葡萄品种对霜霉病的抗性,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对葡萄霜霉病的抗性差异较大,高妻、夏黑、醉人香及矢富罗莎对霜霉病表现抗病(R),奥古斯特、红地球及贵妃玫瑰对霜霉病表现感病(S),瑞比尔表现高感(HS)。对8个葡萄品种的叶片表皮气孔观察表明,不同品种叶片气孔大小、密度不同。气孔密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奥古斯特、矢富罗莎、夏黑、贵妃玫瑰、高妻、醉人香、红地球、瑞必尔。气孔的开张面积从大到小依次为醉人香、高妻、贵妃玫瑰、红地球、夏黑、奥古斯特、瑞必尔、矢富罗莎。各品种叶片气孔的密度及大小与霜霉病的抗性未表现出一定规律。  相似文献   

4.
小麦蠕孢菌叶枯病菌株间致病性差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采自不同地区的15个小麦蠕孢菌叶枯病菌株在不同抗性小麦品种上进行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该菌菌株间致病性有明显差异。移植数代后菌落生长明显减慢,菌丝稀疏、细弱,出现较多畸形分生孢子,致病力明显下降。聚类分析表明,该菌致病性分化现象在菌株不同世代间比较显著,但与菌株地理来源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5.
正一、葡萄产业的发展现状(一)基本情况偃师市地处黄河支流伊河与洛河交汇区,土地肥沃,土壤含钾量高达127?mg/kg,适宜葡萄生长。露地鲜食葡萄同一品种上市时间较华中地区推迟7~10?d,较华北集中产区提早7?d上市,填补了市场空白。葡萄品种以中熟的巨峰为主栽品种,搭配种植有早熟品种如维多利亚、夏黑、京亚等,还有少部分种植巨玫瑰、醉金香、户太8号、摩尔多瓦等中晚熟品种。  相似文献   

6.
为测定不同品种葡萄对炭疽病菌的抗病性,通过室内接种,测定不同品种葡萄‘巨峰’、‘夏黑’、‘美人指’、‘白罗莎里奥’、‘红罗莎里奥’、‘醉金香’、‘阳光玫瑰’、‘魏可’、‘红乳’、‘昭平红’、‘红芭拉蒂’、‘东方之星’叶片和成熟期果实对炭疽病菌的抗病性,进行方差分析、聚类分析,并测定采果期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有机酸含量。叶片抗性结果显示:‘巨峰’、‘红芭拉蒂’高抗,‘美人指’、‘阳光玫瑰’、‘魏可’、‘夏黑’抗病,‘醉金香’、‘昭平红’、‘白罗莎里奥’感病,‘红乳’和‘红罗莎里奥’极感病。果实抗性分析结果显示:‘醉金香’、‘美人指’、‘东方之星’、‘阳光玫瑰’抗病,‘巨峰’、‘红芭拉蒂’、‘白 罗莎里奥’感病,‘红乳’、‘昭平红’、‘红罗莎里奥’和‘夏黑’极感病。不同品种间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有机酸含量差异显著,但与炭疽病的发生无显著相关性。因此,不同品种葡萄对炭疽病的抗感程度,要结合葡萄品种、生理期、栽种管理模式、环境气候等各项因子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7.
以7个鲜食葡萄品种的一年生植株为试材,在人工气候室中进行不同温度处理,探讨不同葡萄品种的高温逆境应答反应。结果表明:在45℃极端高温处理下‘夏黑’和‘申华’植株形态表现良好;‘巨峰’和‘巨玫瑰’次之;‘申丰’‘沪培1号’和‘醉金香’的热害表型明显。葡萄叶片的SOD活性、MDA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和HSP21蛋白水平等均受到高温影响,45℃处理其变化幅度较35℃处理更为明显;此外,45℃处理‘申丰’‘沪培1号’和‘醉金香’各项指标的变化幅度较其他品种大,说明这3个品种对高温逆境较为敏感;‘申华’和‘夏黑’‘巨玫瑰’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值均在45℃处理3 h时有显著变化,并于6 h时(‘巨玫瑰’)和150 h时(‘申华’和‘夏黑’)恢复至原初水平,这可能是由于高温激发植株耐热潜能,增强了其对逆境的适应能力。综上,‘申华’和‘夏黑’为高温耐受型葡萄品种,‘沪培1号’‘申丰’和‘醉金香’为高温敏感型葡萄品种。  相似文献   

8.
郑州市农林科学研究所基地引进‘香妃’、‘夏黑’、‘醉金香’、‘巨玫瑰’、‘高妻’、‘阳光玫瑰’、‘红宝石无核’7个葡萄品种,通过对其物候期、果穗性状、果实性状等综合表现进行调查分析,以期为郑州市葡萄引种栽培推广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夏黑’可作为早熟品种扩大推广,‘高妻’可作为中熟品种大面积推广,‘阳光玫瑰’可作为晚熟品种推广,‘香妃’、‘醉金香’、‘巨玫瑰’、‘红宝石无核’均需在根据市场需求情况进行相应的栽培推广。  相似文献   

9.
葡萄霜霉病的广泛传播会对我国葡萄的产量及质量造成极大的危害。为了科学地防治葡萄霜霉病的传播,从江苏、浙江和上海等长三角省(市)的葡萄栽培区采集编号为BS的霜霉菌菌株样品进行鉴定,之后以12个葡萄品种为寄主材料进行致病力试验。将霜霉菌株侵染葡萄后的表型划分为5类:易感病(A型)、感病(B型)、较感病(C型)、较抗病(D型)、抗病(E型)。结果表明,17份菌株的致病力程度多在A型到C型之间,具有欧亚种背景的葡萄品种对所有菌株均较感病,其中以紫甜无核和黑比诺最为感病(A型);3种砧木葡萄对其中12份菌株较为抗病,叶片侵染部位有超敏反应的坏死斑点,其中以砧木Kober 5BB最抗病(E型);具有欧美杂交背景的品种抗病性居中,其中以夏黑和阳光玫瑰较为抗病(D型)。为了验证该分级系统的可行性,挑选了E型葡萄品种砧木Kober 5BB和A型葡萄品种紫甜无核进行进一步的致病力测试和霜霉孢子囊形态观察,发现试验结果一致。该研究为不同遗传背景的葡萄抗病杂交育种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正>欧美杂交种四倍体鲜食葡萄品种醉金香葡萄,是适宜建平县栽培的优良品种。醉金香葡萄果实品质上乘、果实成熟期早、抗逆性极强、丰产性能好,是深得消费者、经营者和生产者青睐的优良鲜食葡萄栽培品种。实践证明,应用醉金香成龄葡萄园无核化栽培技术后,每亩常规产量保持在1 500~1 800 kg。为此,依据实践栽培经验,提出了醉金香无核化栽培"五项管理技术",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主要关键技术介绍如下,供各地在  相似文献   

11.
对贵州省开阳县马坝葡萄园内葡萄霜霉病进行病害诊断调查及病原菌鉴定。综合表明,葡萄霜霉病的发生较为严重;葡萄霜霉病病原菌为鞭毛菌亚门Mastigomycotina单轴霉属Plasmopara葡萄霜霉菌Plasmopara viticola。  相似文献   

12.
叶片湿润时间对葡萄霜霉病发生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不同菌悬液与叶片接触时间、接菌后叶片不同保湿时间和不同保湿条件3方面,研究叶片湿润时间对葡萄霜霉病发生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葡萄霜霉病菌悬液与叶片接触0.5 h以上即可导致霜霉病发生,接触时间越长发病越重;接菌后在RH=76%保湿条件下,葡萄霜霉病即发生,湿度越高发病越重;霜霉病菌完成侵入到显症需要的叶片湿润条件是叶片湿润2~3 h以上;20℃条件下,霜霉病的潜伏期最短2~3 d,而病斑出现的高峰期是使叶背湿润后的5~7 d。  相似文献   

13.
不同葡萄品种对霜霉病的抗性鉴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葡萄霜霉病是新疆葡萄上最严重的病害之一,通过抗病品种进行防治是最简单、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搞清目前当地一些品种对葡萄霜霉病的抗性,为防治该病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不同葡萄品种的室内离体叶片接种试验、田间接种试验、大田发病情况调查及不同品种田间接种后病斑大小和单斑含孢量的测定,及其叶片背面气孔数量和结构的扫描电镜观察等,对不同品种的抗性进行比较和鉴定.[结果]室内外接种试验和大田调查都表明,在供试品种中,弗雷和克瑞森比较抗病,且其病斑较小,单斑含孢量也较少.其叶片气孔数量和大小与感病品种无核白鸡心等相比也较少而小.[结论]克瑞森和弗雷比较抗病,无核紫、紫香无核、红提、无核白鸡心和里扎马特等感病或高度感病.  相似文献   

14.
葡萄霜霉病(Plasm opara viticola)是一种世界性的真菌侵染性病害,对葡萄产量及品质影响很大。尤其是近年来多雨的天气,使得该病在我国主要的葡萄产区十分流行,危害很大。为此,本文从葡萄霜霉病的发病条件、危害症状、侵染循环和防治措施等方面予以阐述,旨在为实际生产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探索鲜牛奶在生产上的应用技术,笔者进行了鲜牛奶与杀菌剂混用防治葡萄霜霉病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使用鲜牛奶3 000 mL/hm2、25%嘧菌酯水乳剂350 mL/hm27天后相对清水防治葡萄霜霉病效果分别为5.8%、71.9%,混合使用后达79.8%,增效作用显著。故建议在发生初期,可以使用25%嘧菌酯水乳剂350 mL/hm2+鲜牛奶3 000 mL/hm2防治葡萄霜霉病。  相似文献   

16.
6种杀菌剂对葡萄霜霉病菌的毒力及药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防治葡萄霜霉病的有效药剂。[方法]采用叶盘漂浮法测定6种杀菌剂对葡萄霜霉病菌的室内毒力,并对其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6种杀菌剂对葡萄霜霉病菌的EC50在0.3255.256μg/m L;3次施药后7 d平均防效在84.07%93.10%,其中30%吡唑醚菌酯WG、22.5%啶氧菌酯SC和50%氟醚菌酰胺WG的防效超过90%。[结论]6种杀菌剂能较好地防治葡萄霜霉病,30%吡唑醚菌酯WG、22.5%啶氧菌酯SC和50%氟醚菌酰胺WG的防效较高,可在生产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新疆葡萄重大病虫害发生规律及绿色防控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新疆的葡萄产区具有典型的地理区域分布特点,不同区域葡萄的主要病虫害种类和发生规律不同.通过研究葡萄主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提出新疆葡萄病虫害区域化的绿色防控关键技术.[方法]通过五点取样法,对病虫害进行分级和定点定株调查.[结果]北疆地区葡萄以霜霉病为害为主,6~7月为病害初发期,8月为发病高峰期;哈密地区以葡萄白粉病及穗轴褐枯病为主,葡萄白粉病发病初期为6月下旬~7月初,发病高峰期为7月下旬~8月中旬;穗轴褐枯病发病初期为5月上旬~下旬,发病高峰期为5月下旬~6月中旬.吐鲁番地区则以葡萄斑叶蝉为主,为害自每年4月初~10月,5和8月发生量最大,是葡萄斑叶蝉发生的盛期.[结论]在葡萄病虫害治理的多项科研成果基础上,结合新技术、新农药的应用,提出以农业栽培管理措施和物理机械防治为基础,环境友好农药早期防控技术为辅助措施的新疆葡萄重大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为新疆葡萄绿色食品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8.
利用葡萄无核基因SCAR标记GSLP1-569,葡萄抗黑痘病基因RAPD标记OPS03-1354和抗霜霉病基因RAPD标记S416-1224,对欧洲葡萄无核品种×中国野生葡萄、无核品种自交共6个组合的127株胚挽救苗进行了无核、抗病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结果表明,在127株胚挽救苗中,检测出拥有无核基因SCAR标记GSLP1-569的杂种27株,其中4株杂种同时拥有无核基因SCAR标记GSLP1-569和抗黑痘病基因RAPD标记OPS03-1354;拥有抗黑痘病基因RAPD标记OPS03-1354的杂种28株,拥有抗霜霉病基因RAPD标记S416-1224的杂种19株,其中10株杂种同时拥有OPS03-1354和S416-1224。获得的无核、抗病葡萄杂种将为进一步选育出新品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明确生物有机肥、微生态颗粒肥、微生物滴灌肥、绿康威对葡萄霜霉病及产量的影响,为实现葡萄的安全高效生产提供依据。研究以夏黑和户太8号葡萄为材料,比较了供试肥料单施和混施的控病增产作用。结果表明,T3对葡萄霜霉病控制效果最好,对10 a生夏黑葡萄控制效果为53.86%~73.54%,对15 a生户太8号控制效果为60.09%~67.11%;生物有机肥能显著提高‘户太8号’和‘夏黑’葡萄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提高幅度夏黑葡萄为10.58%~34.58%,户太8号为18.51%~43.70%,效果最好的为T3;随着栽培年限的增加,产量也随之降低,夏黑葡萄产量降低2.19%,户太8号产量降低3.11%;T3增产效果最为明显,年度试验分别增产20.65%~30.74%(夏黑)、20.50%~30.56%(户太8号)。T3处理控病促产效果明显,可在葡萄生产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