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中国茸鹿品种(品系)的鹿茸化学成分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对中国5个茸鹿品种(品系):双阳、长白山、西丰、清原、乌兰坝鹿茸的常规成分、总磷脂、钙、磷、牛磺酸及氨基酸的含量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5个茸鹿品种(品系)鹿茸的粗蛋白质含量都在52%以上,粗脂肪含量都在4%以下,能量在14800J/g以上,氨基酸总含量在35%以上,粗灰分及水、醇、醚浸出物含量范围分别为26.20~32.37%、9.16%~15.33%、3.19%~7.92%、1.55%~3.78%;氨基酸总量及总磷脂、牛磺酸含量从鹿茸基部到顶部逐渐增加,钙、磷含量从基部到顶部逐渐减少。5个茸鹿品种(品系)鹿茸各成分含量与分布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评价梅花鹿茸质量的一些内在指标,分别对13对梅花鹿二杠茸与三杈茸中Ca,P,TAA(总氨基酸)、甘氨酸(Gly)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TAA,Gly,Ca和P含量在二杠茸中分别为458.34,70.81,59.69和71.33g/kg,三杈茸中分别为490.20,78.45,57.06和68.32g/kg,两种梅花鹿茸的Ca,P和总氨基酸差异不显著(P>0.05),而甘氨酸含量三杈茸明显高于二杠茸(P<0.05),与传统的看法不同。  相似文献   

3.
比较梅花鹿红茸与黑茸营养成分的差异,为评估两种茸的质量等级、指导鹿茸市场价格和育种方向提供参考。本研究参照国家食品检测标准以及文献中的方法测定两种茸的水分、灰分、蛋白质、粗脂肪、多糖、胶原蛋白和17种氨基酸的含量。结果表明,红茸与黑茸中水分、灰分、粗脂肪、蛋白质和多糖的含量无显著差异(P> 0.05);红茸中的胶原蛋白含量显著高于黑茸(P <0.05);黑茸中的总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红茸(P <0.05),黑茸中Asp、Thr、Glu、Val、Leu、Tyr和Phe的含量显著高于红茸(P <0.05),Ile和Lys的含量极显著高于红茸(P <0.01),红茸与黑茸中其余氨基酸含量无显著差异(P> 0.05)。红茸比黑茸的胶原蛋白含量更高,而黑茸含有更丰富的氨基酸,尤其是人体必需氨基酸。  相似文献   

4.
兴凯湖梅花鹿鹿茸几种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兴凯湖梅花鹿鹿茸的上、中、下3段的氨基酸、牛磺酸及钙磷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氨基酸含量分别为46.39%、48.95%、44.59%,总平均含量为47.18%;牛磺酸含量分别为0.04%、0.02%、0.02%,平均含量为0.027%;钙含量分别为6.85%、7.41%、8.20%,平均含量为7.487%;磷的含量分别为5.347%、6.932%、8.133%,平均含量为6.804%。与其他品种、品系梅花鹿鹿茸相比,兴凯湖梅花鹿鹿茸具有总氨基酸含量居于中等、必需氨基酸含量相对较低、非必需氨基酸含量较高、钙磷比例较小等特点,为更科学合理地认识和评价该鹿茸品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鳜鱼含肉率及鱼肉营养价值的研究   总被引:106,自引:4,他引:106  
测定了12尾鳜鱼的含肉率及其肌肉的营养成分,并对其营养价值作了综合评定。鳜鱼含肉率达67.62%。鱼肉蛋白质含量为17.56%,脂肪含量为1.504%。17种氨基酸总量为16.94%,其中7种必需氨基酸总量为6.76%(不包括色氨酸),4种鲜味氨基酸总量是6.68%。鳜鱼肌肉所含人体必需氨基酸总量高于FAO制订的蛋白氨基酸标准,而且必需氨基酸的构成比例基本符合FAO标准。氨基酸分(AAS)和化学分  相似文献   

6.
复方增茸剂对梅花鹿茸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择体质、体型、健康状况、产量性能相接近的梅花鹿50头,随机分为2组即试验组与对照组,将复方增茸剂混全饲料中投喂,每日1次,连续饲喂70d,观察该药对试验动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应用复方增茸剂后,试验组鹿的血液中红细胞、血红蛋白、碱性磷酸酶、血钙和血磷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鹿茸中各种氨基酸的含量也明显高于对照组。该药具有促进造血机能,加快麂茸生长,提高鹿茸品质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梅花鹿鹿茸是一种传统名贵中药材,在我国已沿用两千多年。本研究通过LC-MS-MS技术对梅花鹿鹿茸的脂质组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共获得752种梅花鹿鹿茸脂质成分,共分为15个类别,其中磷脂酰乙醇胺相对含量最高,其次为磷脂酰胆碱和甘油三酯;利用OPLS-DA多元统计方法与单因素方差检验筛选到133种显著差异表达脂质分子(VIP 1,P 0.05,差异倍数 2),包含58种甘油三脂,22种磷脂酰胆碱,7种磷脂酰丝氨酸,35种磷脂酰乙醇胺,2种溶血磷脂酰胆碱,5种溶血磷脂酰乙醇胺和4种神经酰胺;相对定量结果显示,甘油三脂与磷脂类化合物在蜡片茸中高表达,而能够维持皮肤水分、调节细胞凋亡的神经酰胺类化合物在血片茸中高表达;另外,筛选到5种甘油三脂在三杈蜡片茸相对含量显著高于二杠蜡片茸。本研究详细分析了蜡片茸与血片茸的脂质组分,为鹿茸有效活性成分的挖掘与鹿茸生长机制的探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鹿茸酶类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以酶的活力为活性茸的活性指标,采用仪器分析方法,对比检测了活性茸和对照茸中AST,ALT,ALP,CK,r-GT,LDH,CHE7种酶的活力。分析结果表明,活性茸酶活力是对照酶活力的2.5-250倍,进而推断,活性茸加工技术使鹿茸的化学成分不破坏,损失少,为鹿茸加工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三化夜生茸期精实补充料中适宜的Ca,P水平,选择4只健康和生茸正常的梅花鹿,采用三个处理组的对比消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三岁梅花鹿生茸期产补充料中适宜的Ca,P水平分别为1.23%和0.64%;饲粮Ca,P水平对梅花鹿生茸期的Ca,P能量和粗蛋白质的消化率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氨基酸含量分析是蛋白质化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样品前处理方法已成为当前影响测定氨基酸含量精确度的首要问题。本文研究添加不同保护剂对水解鸡毛样品的氨基酸影响。A法:0.2%硫代乙醇酸的6mol/LHCl;B法:0.2%硫代双乙醇的6mol/LHCl;C法:6mol/LHCl、实验证明:B法水解测定的氨基酸总量高于其他两种方法;B法测定的必需氨基酸也高于其他两种方法。所以,B法是水解羽毛角蛋白较理想的前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1.
梅花鹿茸系梅花鹿(Cervus nippon)的未骨化的袋角。仅吉林省每年就可产几十吨的鲜茸,而鲜茸中约含有8%的茸血,因此每年也可生产大量的茸血。鹿茸血是锯收鹿茸时收集的和鹿茸加工前用减压泵从鹿茸中抽出的。  相似文献   

12.
探讨梅花鹿(Cervus nippon)鲜鹿茸中蛋白聚糖的提取与分离方法,为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鹿茸提供了理论基础。采用Tris-HCl缓冲液匀浆提取梅花鹿鲜鹿茸,将粗提液上DEAE Sepharose FF离子交换柱,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分离组分。结果表明提取液中总蛋白聚糖含量为6.69mg/g;DEAE Sepharose FF离子交换层析收集到三个蛋白聚糖组分I、Ⅱ、Ⅲ,其蛋白聚糖含量分别占总蛋白聚糖含量的45.25%、25.15%、18.26%;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考马斯亮蓝和甲苯胺蓝染色均着色,蛋白聚糖I核心蛋白分子量大约为40kD,甲苯胺蓝染色显示3条单一宽带。DEAE Sepharose FF阴离子交换层析能用于梅花鹿鲜鹿茸中蛋白聚糖的分离,且此法快速简便。  相似文献   

13.
野生植物──蓝靛果营养成分研究   总被引:23,自引:5,他引:23  
蓝靛果(Loniceraedulis)属忍冬科忍冬属植物,是中国东北的野生食用浆果.研究表明,蓝靛果中含VB1,VB2,Vpp,Vc等多种维生素,且含量较高,尤其是Vpp含量高出水果近百倍;矿质元素丰富.尤其是锌、硒、铁、钙含量较高;所含17种氨基酸的总量高于普通水果,其中必需氨基酸占总量40%左右,具有很高的营养保健价值,可作为酿制各种营养保健饮料或食品的优质原料,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检测了三唑酮拌种对3个小麦品种京双16、丰抗8号、燕大1817二叶期幼苗叶片中还原糖含量、游离氨基酸种类与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还原糖含量提高20.46%~31.12%;天门冬氨酸含量分别降低49.6%,18.8%和15.5%。苏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精氨酸等含量降低3.3%~100%,缬氨酸含量却提高29.7%~84.1%,丝氨酸等9种氨基酸未呈现出一致性变化。17种氨基酸总含量分别降低28.3%,14.9%和4.2%.  相似文献   

15.
选用10支东北梅花鹿茸,每支茸从顶端到基部分腊片、粉片、血片和骨片4个部位分别取样,测定分析各部位游离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东北梅花鹿茸腊片、粉片、血片和骨片游离氨基酸总量分别为1.96%、1.47%、1.24%和0.62%,必需游离氨基酸总量分别为0.57%、0.40%、0.35%和0.19%,各部位之间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16.
大豆贮藏蛋白氨基酸组成与遗传密码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结果表明,野生、半野生和裁培大豆种子贮藏蛋白中,除个别氨基酸外,其余各氨基酸含量与其密码数目呈极显着正相关.氨基酸含量明显受其密码子数目限制.大豆蛋氨酸含量较低,与其对应密码子数目最少有关.贮藏蛋白各组分中,11S球蛋白各氨基酸含量与其对应密码子数目的相关性高于7S球蛋白、而11S各组分中,又以A1a亚基的相关性最低,B16、B2亚基的相关性最高;7S各组分以α′亚基相关性最低,β亚基相关性最高.11S和7S中各亚基氨基酸含量与其对应密码子数目的相关均达显著水平.对20个栽培大豆的分析研究表明,各氨基酸组分与其相应密码子数目的相关均达极显著水平,表明该相关具有较高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我国养鹿业现状及梅花鹿的养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我国养鹿业现状 我国养鹿业以生产鹿茸为主要目的,主要驯养的茸鹿种类有梅花鹿、马鹿、水鹿、驯鹿、白唇鹿等,全国现存栏70余万头,年产茸百余吨,其中梅花鹿20余万头,年产茸50余吨。我国是世界上驯养梅花鹿最多的国家。  相似文献   

18.
福建莆田芡实营养成分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试验对莆田栽培的芡实种仁中主要营养成份进行了分析测定,并定性检测叶含的氨基酸种类。结果表明:莆田栽培的芡实种仁中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等含量分别为6.78%、82.6%、0.71%;含有15种氨基酸,其中包括6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和2种幼儿必需氨基酸;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的维生素(Vc、VB1、VB2、VE及β-一胡萝卜素)和几种主要矿物质(Fe、Zn、Ca、P),且含量较高。从而显示,莆田栽培的芡实品质优良,可作为高级的保健食品及药膳。  相似文献   

19.
鹿茸化学成份研究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鹿茸(Cornu cervi)系偶蹄目(Artiodactyla)鹿科(Cervidal)雄鹿未骨化的幼角。我国盛产的主要是梅花鹿(Cervus nippon Temminek)鹿茸和马鹿(Cervus elaphusl)鹿茸。 鹿茸来源不一,性状各异。根据鹿的种类可分为:梅花鹿茸、马鹿茸、驼鹿茸等。由于收茸方法不同又有锯茸和砍茸之分。锯茸又可分为:二杠锯茸、三杈锯茸、椎茸锯茸、再生锯茸及马鹿三杈锯茸、四杈锯茸、椎角锯茸、再生锯茸等(图1)。  相似文献   

20.
昆虫蛋白质饲料资源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昆虫蛋白质饲料资源的开发利用□沈雪梅1、黄粉虫又称面包虫,其成虫、幼虫及蛹的粗蛋白含量较高,分别为64.8%、47.7%和55.2%,粗脂肪含量分别为17.1%、37.6%和30.4%,同时含有10多种氨基酸,营养全面。用黄粉虫喂养蛤蚧,生长快,产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