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辛志梅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9):3749-3751
[目的]为了更好地防治桃园害虫桃一点斑叶蝉。[方法]采用聚集度指标法I、wao回归分析法和Taylor幂法则,研究桃一点斑叶蝉种群在桃树树冠东、南、西、北4个方向上的空间格局,并用聚集均数分析其聚集分布的原因。[结果]自5月下旬到10月上旬,桃一点斑叶蝉在桃树树冠东、南、西、北4个方向上均呈聚集分布,且各聚集度指标大致相近。桃一点斑叶蝉个体间相互吸引,分布的基本成分为个体群。在7月中旬和7月底至8月上旬,桃一点斑叶蝉的种群密度较高,平均拥挤度较大。桃一点斑叶蝉在桃树树冠上呈聚集分布是由环境条件引起的。[结论]桃一点斑叶蝉在桃树不同方向上均呈聚集分布。  相似文献   

2.
桃属于蔷薇科植物,桃子汁多味美,色泽艳丽,被人们誉为鲜桃寿果。桃树在中国已有 4000多年的人工栽培历史,品种也有近千个之多,其中主要有黄桃、白桃、油桃、蟠桃四大系列,又有早熟桃、晚熟桃等诸多品种。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一个种桃大国,品种资源非常丰富,栽培技术在世界上也处于领先地位。因此,近几年来,虽然我国也从国外引进了一些桃树品种,但对我国的桃生产没有产生太大的影响。在我国去年的苗木市场上,比较走俏的桃树品种几乎是清一色的地方品种。那么,目前什么桃比较走俏呢?北京农林科学院研究员张书斌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回答。 业内专家通常按照外表特征把桃分为白桃、油桃和蟠桃三大类。  相似文献   

4.
葡萄斑叶蝉是威胁新疆葡萄生产的重要害虫.针对其田问为害特点,选用5个葡萄品种,研究了葡萄斑叶蝉为害与葡萄品种营养物质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葡萄品种之间葡萄斑叶蝉的虫口密度与叶片被害指数差异明显,经方差分析达极显著水平.对葡萄斑叶蝉的虫口密度、叶片被害指数与葡萄叶片中营养物质含量进行回归分析表明,葡萄斑叶蝉的虫口密度与单宁的含量呈负相关关系(r=-0.9845,P<0.01),叶片被害指数与单宁的含量呈负相关关系(r=-0.9155,P<0.05),与粗蛋白含量也呈负相关关系(r=-0.9261,P<0.05).在17种氨基酸中,葡萄斑叶蝉的虫口密度与各氨基酸的含量无显著相关关系,但叶片被害指数与赖氨酸、丙氨酸、精氨酸的含量呈负相关关系(r=-0.9389,P<0.05;r=-0.8925,P<0.05;r=-0.8905,P<0.05).  相似文献   

5.
草间小黑蛛与桃一点叶蝉之间的数量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相关分析法研究桃园草间小黑蛛在数量上对桃一点叶蝉的追随关系。结果表明,草间小黑蛛不管在桃树的水平方位还是垂直方位对桃一点叶蝉都有明显的追随关系。  相似文献   

6.
旨在明确桃树蚜虫为害特点,调查了不同品种桃树蚜虫种类、数量及为害差异.利用喷雾法比较了4种药剂对桃蚜的防治效果;对药后21天捕食性天敌数量和种类、优势度、主要天敌虫态情况及不同药剂浓度对天敌影响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就种类而言,油桃和毛桃以桃蚜为主,碧桃以桃粉蚜为主;数量而言,油桃桃蚜占95.4%,显著高于桃粉蚜,...  相似文献   

7.
以硬肉桃新品种"双久红"和常规品种"川中岛白桃"(对照)果实为试材,分别对两品种果实成熟前后20d内的果实硬度、MDA、相对电导率及ABA、GA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自成熟前15d开始,"双久红"果实的MDA、相对电导率、ABA含量均极显著低于"川中岛白桃"的(P<0.01);而前者的GA含量则是极显著高于后者(P<0.01).相关性分析表明,两品种桃果实硬度与MDA、相对电导率、ABA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而GA含量与前者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后者仅达到显著正相关水平(P<0.05).  相似文献   

8.
为探明成年桃树光合作用的特点,在果实采收后的秋季(9月初、9月下旬),测定了6个桃品种(有明白桃、美香、吊枝白、霞脆、湖景蜜露和霞晖5号)的光合特性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结果表明,除霞晖5号外其他品种叶绿素含量均高于3 mg/g,霞脆的类胡萝卜素含量最高为1.489 mg/g;有明白桃和霞脆的净光合速率日积分值(DIVofPn)和水分利用效率(WUE)显著高于其他品种;吊枝白的光补偿点(LCP)最高而霞脆的LCP、光饱和点(LSP)最低,有明白桃的LSP、饱和光强净光合速率(LSPn)和表观量子效率(AQY)均处于较高水平;霞晖5号的CO2饱和点(CSP)最高,为2 462.5μl/L,吊枝白和霞脆的CO2饱和净光合速率(CSPn)最低而有明白桃和美香最高,有明白桃和霞脆的羧化效率(CE)较高,美香和湖景蜜露次之,吊枝白和霞晖5号最低,而CO2补偿点(CCP)趋势则与CE基本相反。从叶绿素荧光参数看,霞晖5号表观电子传递速率(ETR)和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Yield)均较高,吊枝白的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较高但初始荧光(Fo)较低而霞脆与之相反。相关性分析表明,叶绿素含量与LSPn极显著正相关,与AQY显著正相关;类胡萝卜素含量与WUE极显著正相关;ETR与Yield极显著正相关,与NPQ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9.
在西北地区戈壁非耕地日光温室条件下测定了10个桃品种的桃树叶绿素含量、光合率日变化特性[包括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E)、气孔导度(Gs)、细胞间隙CO2]以及果实性状。结果表明:不同桃品种叶绿素总量、日均净光合速率、果实产量和品质各不相同,其中油桃品种中油14号叶绿素含量最高,为3.03 mg/g;油桃品种华光净光合速率日均值最高,为13.83μmol/(m2·s);油桃品种金辉气孔导度日均值最大,为0.372μmol/(m2·s);油桃品种金辉蒸腾速率日均值最大,为8.86 mmol/(m2·s),普通桃品种春雪胞间CO2浓度日均值最大,为371.8μmol/(m2·s)。普通桃品种春雪平均单果重最大,为176 g;普通桃品种春美单株平均产果量最高,为13.5 kg;油桃品种金辉、中油4号、沪油002和普通桃品种单株平均产果量较高,为10.4~13.0kg。综合评价,普通桃品种春美、春雪和油桃品种金辉、中油4号表现良好,可在西北地区戈壁非耕地日光温室推广栽培。  相似文献   

10.
 对山桃和栽培桃品种杂交后代 10 7个个体 (分成 2 2个毛桃和 85个油桃 ,或 75个白肉桃和 3 2个黄肉桃 )的果实糖酸含量遗传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桃果实中的可溶性糖和酸主要是蔗糖和苹果酸 ,分别占总可溶性糖的 65%左右和总酸含量的 50 %。油桃各基因型的蔗糖、果糖、山梨糖醇、总糖、可溶性固形物及奎宁酸平均含量均显著高于毛桃 ,而毛桃和油桃基因型之间的苹果酸、柠檬酸、总酸平均含量及糖酸比没有显著差异。所有毛桃和油桃基因型的莽草酸含量都很低 ,为 0 .0 11~ 0 .0 46meq·10 0g- 1FW。果实内葡萄糖和果糖含量呈正相关 (r =0 .63 ) ,蔗糖、葡萄糖、果糖分别与山梨糖醇呈显著或极显著直线正相关 ,且苹果酸与蔗糖、山梨糖醇、总糖和可溶性固形物呈显著正相关。毛桃的平均单果重显著大于油桃 ,且可溶性固形物和总酸含量与果实的大小呈显著直线负相关。此外 ,盛花后果实发育天数影响果实内糖酸含量  相似文献   

11.
测定7个小麦抗感白粉病品种苗期、11个品种成株期叶片的游离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苗期抗病品种叶片各游离氨基酸中,缬氨酸、苯丙氨酸、组氨酸和精氨酸平均含量明显高于感病品种,与病情指数呈明显负相关,而其它12种游离氨基酸平均含量抗感品种间无明显差异。成株期倒2叶游离氨基酸中,缬氨酸、甲硫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组氨酸、色氨酸、精氨酸及总游离氨基酸含量,均显著低于感病品种,且与病情指数呈明显正相关。各游离氨基酸平均含量苗期和成株期抗感品种间差异均不一致。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赤霉素对青花菜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以青花菜品种"早生绿"为材料,以清水处理为对照(CK),用不同浓度(50、100、150 mg/L)赤霉素(GA)喷施叶面,研究GA处理对青花菜叶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游离氨基酸含量和酸性转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在花序分化期,各GA处理青花菜叶片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和酸性转化酶活性均高于CK,处理间差异不显著;100 mg/L GA处理的叶片游离氨基酸含量高于CK,其余2个处理均低于CK。在现蕾期,50、100 mg/L GA处理的叶片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CK;100、150 mg/L GA处理的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和酸性转化酶活性显著高于CK;GA各处理叶片游离氨基酸含量均低于CK;[结论]GA处理可增加青花菜叶片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明芥菜型油菜黄化突变体L638-y叶片氨基酸合成代谢网络变化。【方法】以芥菜型油菜黄化突变体L638-y及其野生型L638-g为材料,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及实时定量PCR,检测并分析了幼苗叶片游离氨基酸含量及氨基酸合成代谢中8个重要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结果】1) 芥菜型油菜黄化突变体L638-y幼苗叶片游离氨基酸总量低于野生型L638-g,被检测出的17种游离氨基酸中,有10种氨基酸含量低于野生型L638-g,而其他7种则高于野生型L638-g;各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在突变体L638-y与野生型L638-y叶片之间变化幅度不尽相同,其中差异显著的是甘氨酸、甲硫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酪氨酸、精氨酸,谷氨酸的变化最小。2) 氨基酸合成代谢中8个重要基因表达量变化的分析结果表明,仅谷氨酸族氨基酸生物合成的谷氨酸合酶基因(GSR)的表达在L638-y中呈上调表达趋势,其余的7个基因,即谷氨酰胺合成酶基因(GLN)、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基因(GOT)、天冬酰胺合成酶基因(ASN)、Δ′-二氢吡咯-5-羧酸还原酶基因(P5CR)、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基因(AAT)、3-磷酸甘油酸脱氢酶基因(PGDH)、ATP磷酸核糖转移酶基因(ATP-PRT)均下调表达。3) 在突变体L638-y叶片氨基酸合成代谢途径中,8个重要基因表达量的变化与相关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变化并不一致,表明氨基酸合成代谢受到了抑制。【结论】芥菜型油菜黄化突变体L638-y幼苗叶片中氨基酸合成代谢和氮代谢受到了抑制。  相似文献   

14.
15.
福建地方家兔肉质特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福建黄兔、黑毛福建兔的肉质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和铁进行测定,并与新西兰白兔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黑毛福建兔肌肉总氨基酸含量、鲜味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和铁含量比福建黄兔分别高1.61%、1.04%、0.65%和2.41%,粗脂肪低1.68%,差异均显著(P〈0.05),与新西兰白兔相比,分别高1.58%、0.96%、0.47%和3.15%,粗脂肪低1.92%,差异均显著(P〈0.05),显示黑毛福建兔的肉质营养和风味好于福建黄兔和新西兰白兔。福建黄兔的甘氨酸和谷氨酸含量显著高出新西兰白兔0.19%和0.16%(P〈0.05),说明其风味比新西兰白兔好。  相似文献   

16.
α-NAA对烤烟游离氨基酸含量及烟碱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烤烟打顶后喷50μmol.L-1α-NAA对根系游离氨基酸含量以及烟碱在根和叶片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喷施50μmol.L-1α-NAA可以降低上部叶、中部叶和根系的烟碱含量;(2)喷α-NAA处理,其Asp、Lys、G lu、Arg、Pro等5种氨基酸含量以及总氨基酸含量均低于未喷α-NAA的处理,并与中部叶、上部叶的烟碱含量间显著正相关。因此,喷施α-NAA降低上部叶、中部叶的烟碱含量,其可能的机制之一是通过调控Asp、Lys、G lu、Arg、Pro等5种氨基酸含量以及总氨基酸含量而实现。  相似文献   

17.
白茶品种茸毛的生化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福鼎大毫茶、福安大白茶等适制白茶品种为试验材料,分别测定了茶树嫩梢鲜样的茶身和茸毛、白茶的茶身和茸毛的生化成分.结果表明:嫩梢鲜样茶身的儿茶素总量和咖啡碱含量高于茸毛;白茶茶身的水浸出物、茶多酚、咖啡碱含量,酚氨比,儿茶素总量及没食子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表儿茶素、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等组分含量均显著高于茸毛,儿茶素总量、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含量的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而茸毛的游离氨基酸总量及茶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丝氨酸、丙氨酸等组分含量显著高于茶身.可见,茶树嫩梢的茸毛具有高氨基酸含量和低酚氨比特性,对白茶风味品质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研究不同加工工艺流程及参数条件对枇杷叶茶品质的影响,为提高枇杷叶茶品质提供技术参考。以新发芽的夏梢枇杷幼叶为材料,杀青后分别采用先揉后炒、先炒后揉再炒和先揉后炒再揉再炒3种工艺流程及不同参数加工枇杷叶茶,对叶茶主要功能成分和冲泡性状指标进行检测,并运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工艺流程对枇杷叶茶的品质有较大影响,先揉后炒工艺所制叶茶的总黄酮、茶多酚及总三萜酸的平均含量显著高于先炒后揉再炒工艺,而先炒后揉再炒工艺的可溶性总糖和游离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先揉后炒工艺,3种工艺下所制枇杷叶茶均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工艺流程、揉捻时间相同条件下,随着炒制时间的延长,茶中总黄酮、茶多酚及总三萜酸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而游离氨基酸含量大多呈下降趋势。综合主成分分析及感官品质评价,以枇杷新梢幼叶为原料加工叶茶,采用蒸汽杀青75 s、揉捻5 min后再炒制25 min加工的叶茶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19.
测定了花生根结线虫侵染后,花生植株内源激素、氨基酸、核酸和糖含量的结果表明,线虫侵染可引起花生根和茎叶的生长素含量、细胞分裂素和脱落酸的活性提高,赤霉素的含量降低;病根产生蛋氨酸,及其半胱氨酸、赖氨酸、精氨酸和还原糖的含量提高,脯氨酸、苏氨酸、可溶性总糖和非还原糖的含量降低;病式叶没有胰氨酸,其苏氨酸、甘氨酸、丙氨酸、苏氨酸、可溶性总糖和非还原糖的含量降低;病茎叶没有脯氨酸,其苏氨酸、甘氨酸、丙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