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发酵乳是益生菌的重要载体,可保护菌株免受环境影响。鼠李糖乳杆菌是目前国际上文献记载最多、应用最广的益生菌之一。该菌耐酸性强,可在人和动物肠道内定植,具有降低胆固醇、预防和治疗腹泻、排除毒素、预防龋齿和增强免疫力等作用。但鼠李糖乳杆菌在发酵乳制品中发挥的作用及功能的研究和资料相对匮乏。综述了鼠李糖乳杆菌在发酵乳中的作用特点,以期为进一步探索鼠李糖乳杆菌在发酵乳制品的研究和开发打下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乳酸杆菌属对抗生素的耐药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分离自不同地区的发酵乳制品的44株乳杆菌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进行16S rRNA的基因序列分析,鉴定为干酪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发酵乳杆菌、瑞士乳杆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同时,研究了这5种乳杆菌的抗生素耐药性.结果显示,乳杆菌对不同的抗生素表现出不同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3.
对国内外市售酸奶中添加的乳酸杆菌益生菌进行分离鉴定,对其产H2O2量及与宫颈癌HeLa细胞黏附能力进行分析,并初步判定酸奶中的乳酸杆菌是否对女性生殖道健康具有潜在的保健作用.实验共分离鉴定出10株乳酸杆菌,其中,嗜酸性乳杆菌5株、干酪乳杆菌1株、瑞士乳杆菌1株、鼠李糖乳杆菌1株、植物乳杆菌1株和德式乳杆菌1株.只有瑞士乳杆菌产H2O2量较高且与HeLa细胞的黏附作用较强,其余乳酸杆菌产H2O2的能力偏低.大部分国内外市售酸奶产品中添加的益生菌不具备抑制女性生殖道感染有关的生理生化特性,只有瑞士乳杆菌可能对女性生殖系统的健康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云南具有丰富的益生菌资源,前期从云南牛奶样品中筛选的植物乳杆菌L3具有良好的发酵特性(产黏、产香)和产共轭亚油酸性能,具有较好的发酵乳加工潜力。本研究以植物乳杆菌L3为发酵乳菌株,优化植物乳杆菌L3发酵乳的工艺参数,研究产品的质量指标和贮藏性能。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和响应面优化,确定的植物乳杆菌L3发酵乳最佳工艺为:菌株添加量2%,发酵温度37℃,发酵时间20h。发酵乳产品色泽均匀,质地细腻,无乳清析出,酸奶味纯正,酸甜适口;脂肪含量为(3.42±0.36)%、蛋白质含量为(3.24±0.42)%、共轭亚油酸含量为(131.53±4.7)μg/g;乳酸菌活菌数(1.72×1010±0.36)CFU/g;共轭亚油酸含量和乳酸菌活菌数均高于商业发酵剂发酵乳。植物乳杆菌L3发酵乳在4℃下贮藏21d时,乳酸菌活菌数均高于国标规定的106CFU/g,酸度均在消费者接受的范围内。本试验对植物乳杆菌L3发酵乳的工艺优化和品质分析,为植物乳杆菌L3在发酵乳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益生菌发酵剂对于益生菌发酵乳制品的开发与应用有很重要的研究意义,对一株具有降低胆固醇作用的益生菌干酪乳杆菌LC-15(Lactobacillus casei LC-15)进行生长发酵特性的研究。通过对干酪乳杆菌LC-15的生长及发酵特性的测定:确定了干酪乳杆菌LC-15在复原脱脂乳中凝乳需10h,12h时pH达到4.5,滴定酸度达到81.5°T,最适生长温度为38℃;药敏实验表明,干酪乳杆菌LC-15对四环素、氯霉素和红霉素高度敏感;该菌发酵乳所含挥发性风味物质中酮类物质与各类挥发性脂肪酸总含量分别达到了35.91%和52.52%;干酪乳杆菌LC-15发酵乳在前期发酵中酸度变化不大,有一定程度的后酸化现象;在pH4.0的PBS缓冲溶液4℃贮存10d总菌落下降近一个数量级;干酪乳杆菌LC-15在与其他发酵菌以3:1:1混合培养时,在39℃培养条件下6h开始凝乳,比干酪乳杆菌LC-15单菌发酵缩短4h。  相似文献   

6.
乳扇制品中乳杆菌分离鉴定及其发酵性能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乳扇是云南大理白族的一种传统乳制品,本文对乳扇及其酸乳清样品中的乳杆菌进行调查,由36份样品中共分享到116株乳杆菌,鉴定出21种(亚种),其中干酷乳杆菌、德氏乳杆菌、发酵乳杆菌及植物乳杆菌等四种73%,确认是乳扇制品中的优势种群。同时对分离菌株进行发酵性能测定,发现部分菌株有较好的产酸产香性能。  相似文献   

7.
文章探讨了植物乳杆菌BLCC2-0001在胃肠道中的耐受性及作为益生菌的功能特性。人工模拟胃肠道环境,研究植物乳杆菌的耐受情况。同时对肠道中致病性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的拮抗特性和安全性试验进行研究。作用4h,在pH2.5和pH3.5的酸性环境及人工胃液、肠液中的存活率皆在80%以上,在0.3%的胆盐环境中,存活率为60%左右。对致病菌的抑菌圈直径均在20mm以上。安全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株乳杆菌不会产生硝基还原酶、无溶血现象发生,能产生少量的D-乳酸。植物乳杆菌BLCC2-0001具有较强的耐受胃肠道环境的作用,能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可以作为动物微生态制剂的菌株使用。  相似文献   

8.
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具有提高畜禽生长性能,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提高机体免疫力和促进营养物质吸收等多种益生功能,对畜禽胃肠道环境具有较好的耐受性。因此,植物乳杆菌作为一种添加剂应用于畜禽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文章综述植物乳杆菌的生物学特性、生理功能和对畜禽生产的影响及作用机理,为更高效地将植物乳杆菌应用于畜禽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罗伊氏乳杆菌是一种天然寄居在哺乳动物和鸟类肠道的益生菌,在维持动物健康和免疫调节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本课题组大量体内外研究表明,罗伊氏乳杆菌对受损的肠黏膜屏障功能具有修复作用。本文综述了肠黏膜屏障的划分和罗伊氏乳杆菌对各部分屏障功能的调节作用及其机理,为深入认识和科学使用罗伊氏乳杆菌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植物乳杆菌来源广泛,作为益生菌家族的一员,其具有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参与机体免疫应答和降低胆固醇水平等多种益生功能,在食品工业中有着广泛应用。本文综述了植物乳杆菌的益生功能机制并列举了代表性菌株,对植物乳杆菌在乳品领域的应用发展限制因素进行阐述,同时提出了目前的常见解决方法,为植物乳杆菌在实际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植物乳杆菌是乳酸杆菌的一种,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尤其是各类发酵食品中。植物乳杆菌是人体肠道微生物的一员,由其生产的发酵食品的发酵作用与其对人体的益生作用使得植物乳杆菌逐渐成为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转录组学和代谢组学研究的模式微生物,阐明微生物环境适应性及发挥有益功能等的分子机制。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植物乳杆菌的生理功能和组学研究进展,以期为研究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植物乳杆菌的益生特性及其在乳制品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planrarum)能通过胃并定植于肠道,发挥调节肠道菌群、免疫调节、降低血清胆固醇、降血压和抗氧化等益生作用。此外,由于植物乳杆菌的益生特性,国内学者申请了诸多关于植物乳杆菌菌株专利。同时,近年来有关植物乳杆菌分子多样性的研究也充分开展。另外,植物乳杆菌还被广泛应用于乳制品生产,包括功能性酸乳、发酵豆乳、干酪、功能性乳酸菌饮料等乳制品中。  相似文献   

13.
我国市场上将益生菌进行健康宣称的食品主要涉及调制乳粉、酸乳、乳酸菌饮料和益生菌粉。本次调研主要从产品中添加益生菌的种类、产品包装正面益生菌的健康宣称和产品包装背面益生菌的健康宣称三方面进行。同时对比我国与国外益生菌健康宣称的法规,针对国内益生菌健康宣称管理中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结果表明:不同产品的益生菌添加种类不同,调制乳粉中添加的益生菌一般为1~2 种,而乳酸菌饮料、酸乳和益生菌粉中添加的益生菌大多在2 种以上,有些产品达到10 种以上;益生菌产品包装正面用语主要涉及“益生菌”、“活性”、“菌株名称”、  相似文献   

14.
Lactic acid bacteria play an essential role in the food industry in the manufacture of many fermented products (cheese, yogurt, fermented vegetables, etc.). Application of these organisms is now being extended to the area of health improvement, as their probiotic activities become known. Probiotics are defined as viable microorganisms that exert a beneficial effect on the health of the host when they are ingested in sufficient quantity. Lactic acid bacteria and bifidobacteria isolated from the human intestine are the most common probiotics used for human consumption. The development of new probiotics with new beneficial effects is eagerly awaited in the food industry. This review introduces Lactococcus, which are one of the genera of lactic acid bacteria and are mainly isolated from dairy products and fermented vegetables, as new probiotics, focusing especially on Lactococcus lactis H61, which improves skin status in Japanese women with oral intake of heat‐killed or live cells. The deduced mechanisms associated with the beneficial effects of strain H61 are also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5.
分子生物学技术已证实,活性多糖作为一种天然高分子聚合物具有多种生理生化活性功能,其中活性多糖络合水的能力、高黏度、抗氧化及抗衰老等特性奠定了其应用于食品领域的基础,将活性多糖与食品相结合生产功能性食品成为当下研究的热点.发酵乳具有良好的风味和益生性能,但是也存在诸如货架期较短、凝乳品质较差、益生性能表现一般等问题,如何...  相似文献   

16.
以33株具有潜在抑制真菌活性的植物乳杆菌为研究对象,分别与基础发酵剂复配制备酸乳,通过测定发酵酸乳在敞口室温条件下贮藏期间霉菌、酵母菌的菌数变化及酸乳的酸度,筛选具有良好保鲜效果的植物乳杆菌.结果表明:初筛所得9株植物乳杆菌(IMAU80152、10156、80091、50045、10155、80106、10216、10996、10239)可明显抑制真菌生长,复筛出IMAU80091和IMAU80106在酸乳中酸度变化程度显著低于其他菌株及商业保鲜菌(P<0.05),当上述2株菌以1∶1复配发酵时抑制酵母菌效果显著优于商业保鲜菌(P<0.05).复配发酵的酸乳样品贮藏21d后,滴定酸度为(138.24±1.19)°T,显著低于商业保鲜菌组(146.41±1.18)°T(P<0.05).IMAU80091和IMAU80106复配组合可有效抑制货架期内酸乳真菌污染,具有作为生物保鲜菌的优良特性.  相似文献   

17.
牦牛乳是我国青藏高原地区的特色乳资源,有着其他乳类无法比拟的特性,具备开发高品质乳制品的潜力,近年来,牦牛乳的相关研究逐渐深入,但目前我国对于牦牛乳制品的开发利用还不完善.本文综述发酵牦牛乳、牦牛曲拉、牦牛乳清液、牦牛乳干酪和牦牛酥油等牦牛乳加工制品的最新研究进展,旨在明确现有的牦牛乳加工框架体系,发现具有研究潜力的方...  相似文献   

18.
为改善酸羊乳风味与品质,提高酸羊乳的功能价值,将自浆水中筛选的植物乳杆菌JS5和JS19用于羊乳发酵,研究其对酸羊乳理化性质、质构特性及功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2 种植物乳杆菌与商业发酵剂复合发酵后,均能在贮藏期内有效提高酸羊乳持水性和表观黏度,降低其硬度与胶着性,促进乙醛和双乙酰的释放;添加植物乳杆菌JS5的酸羊乳胆固醇降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最高可达36.62%;添加植物乳杆菌JS19的酸羊乳体外抗氧化能力更强,贮藏1 d时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清除率高达70.58%,铁离子还原/抗氧化能力达32.03 μmol/L。2 种菌株均为适用于羊乳发酵生产的优良菌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