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对不同品种罗望子的果肉和种子多糖进行提取、结构鉴定及抗氧化活性测定,考察罗望子品种和部位间的多糖结构和体外抗氧化活性差异,为罗望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和单糖组成对马蹄酸角(酸型罗望子)和米易酸角(甜型罗望子)的果肉和种子多糖纯度及结构进行评价,并测定4种多糖对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和羟基(O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及铁离子还原能力.[结果]甜型和酸型两种罗望子的果肉多糖均为酸性杂多糖,种子多糖主要由葡萄糖、木糖和半乳糖组成,果肉多糖主要由葡萄糖、半乳糖醛酸、阿拉伯糖和半乳糖组成,其中甜型罗望子果肉多糖比酸型罗望子多糖含有更高比例的葡萄糖.两种果肉多糖在质量浓度为3 mg/mL时,对3种自由基的清除率均高于50.00%,强于两种种子多糖;酸型罗望子种子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略强于甜型罗望子种子多糖.4种多糖对铁离子的还原能力均较弱.[结论]罗望子果肉和种子多糖的结构组成和抗氧化活性在品种间差异较小,其果肉多糖是一种良好的自由基清除剂,在食品与医药领域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综合评价罗望子种质资源的果实品质和性状指标,为其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主成分分析法将16个罗望子种质的15个品质和性状指标进行简化后,采用合理—满意度法对各品质和性状指标赋予合理权重,再计算出综合合理—满意度,分析评价其开发利用价值.[结果]罗望子8号的钙、铁和铜等矿物质含量最高(其中钙含量为2406.33 mg/kg),综合合理—满意度得分最高,为0.661分;罗望子9号的单果重中等偏上,可溶性固形物和总糖含量较高,总酸含量较低,综合合理—满意度得分次之,为0.646分;罗望子3号的单果重最重,为19.69 g,果味偏酸,可食率中等,综合合理—满意度得分排第3,为0.634分;罗望子13号的综合合理—满意度得分最低,为0.275分,综合利用性能最差.[结论]罗望子8号钙含量高,可作果汁或果酱品种开发利用;罗望子9号总糖含量中等偏高、风味佳和综合品质优良,可作干果食用;罗望子3号果型最大,可食率中等,种子可用于提取多糖,果肉可作加工原料;其他罗望子种质各有优异性状,可通过定向育种改良以获得更优良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3.
采用ICP-OES法测定了云南省干热河谷区罗望子不同器官中20种无机元素的含量,并对其进行了单因素方差分析、聚类分析、相关性分析及因子分析,研究了罗望子不同器官中20种无机元素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罗望子不同器官中富含Fe、Al、B、Cu、Mn、Zn、Mg、Ca、K、Na、P、S等无机元素,且含量之间具有显著差异。12种无机元素含量在不同器官中存在极大值和极小值,各元素含量之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正(负)相关关系;12种无机元素将罗望子不同器官分为两大类,叶片和枝聚为第一类(Ⅰ类),籽、壳、果肉聚为第二类(Ⅱ类);B、Na、K元素是罗望子不同器官中的特征元素。综上,罗望子不同器官对不同元素传输、吸收具有一定的选择性,不同器官的无机元素之间存在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不同品种咖啡豆质量的好坏,测量保山市潞江坝热经所引进的3个咖啡新品种的鲜果果实性状,对3个引进咖啡品种鲜果和种子物理性状的纵径、横径、重量以及果皮重和果皮厚进行邓肯检测和相关性检测分析。结果表明:3个品种在咖啡豆质量方面没有显著差异,有些品种在单果重、果实纵径、果实横径、果实厚度、果皮重、种子纵径、种子横径有差异。从3个品种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总结出,咖啡单果重与果实纵径、果实横径、果实厚度、果皮重、种子重、种子纵径、种子横径呈正相关;种子重与种子横径、种子纵径呈正相关;果皮重,每个品种的相关性不同,品种1与种子纵径、种子横径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种子重呈显著正相关;品种2与种子纵径、种子横径、种子厚度呈负相关;品种3与果皮厚度呈显著正相关。3个引进品种的咖啡果实没有表现出优异性,建议种植在高海拔地区。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不同负载量对其果实糖酸组分及果实风味的影响。采用人工疏果方式调控杏李新品种‘味帝’单株的果实负载量,设置4个不同负载水平的处理及一个对照,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不同负载量下果实糖酸组分及其含量,并通过人工感官评价法对果实的风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降低负载量可以显著提高果实纵径、果实横径和单果质量并能显著降低果实硬度;2)同时可以显著提高总糖、蔗糖、葡萄糖、果糖和山梨醇等不同类型糖的含量,其中总糖含量提升达40.94%。相关性分析表明4种类型的糖的含量变化呈极显著相关;3)降低负载量对几种酸的影响呈多元化趋势,其中苹果酸含量显著升高,琥珀酸含量变化不明显,柠檬酸、草酸和奎宁酸含量显著降低,T3水平下总酸含量最高,提高了26.70%;4)随着负载量的减小,T1负载水平的甜度值/总酸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T2负载水平时,甜度值/总酸显著提升,达到最大,继续减小负载量至T3水平甜度值/总酸变化不明显。T2、T3处理后的果实甜酸风味与对照相比发生显著变化,分别为甜、酸甜,CK与T1的风味均为酸。回归分析表明:减小负载量后,葡萄糖是对总糖含量影响最大的因素,果糖是对甜度影响最大的因素,苹果酸是对甜度值/总酸和总酸影响最大的因素。综合分析认为,在一定范围内,降低负载量可显著提升‘味帝’果实的外观品质,促进4种糖和部分种类酸的积累,从而改善果实甜酸风味。  相似文献   

6.
华南露地栽培草莓果实主要性状遗传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靓  张林 《福建农业学报》2013,28(6):533-537
以草莓3个杂交组合F1代实生苗及亲本为材料,研究草莓平均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实的纵径和横径性状的遗传变异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草莓平均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实的纵径和横径均为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呈连续性变异。3个组合杂交后代果实纵径、横径、平均果重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广义遗传力平均值分别为0.68、0.56、0.64和0.86,表明草莓杂交后代这4个性状的差异主要是由遗传效应引起的。与亲代相比,草莓杂交后代果实平均果重和果实横径有减小的趋势,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果实纵径有增加的趋势;草莓杂交后代平均果重与果实纵径、果实横径均极显著正相关;佐贺清香×甜查理组合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果实纵径显著正相关,丰香×甜查理组合极显著正相关;同时3个杂交组合草莓果实纵径与横径均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对21份酸豆(Tamarindus indica L.)资源的果实主要性状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酸豆资源果实糖酸比、单果质量、总酸含量、种子质量等变异较大,变异系数分别为84. 36%、41. 92%、46. 21%和28. 23%;果质量与果长、果宽与种长、果厚与糖酸比、种厚与酸度、总酸含量、总糖含量和糖酸比之间有显著相关性.海南酸豆资源的果形指数、种子厚度、p H值、糖含量和糖酸比变异小于云南酸豆资源;果实的总酸含量和糖酸比在不同风味类型间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8.
以30 份欧李种质的果实为材料,进行其外观性状、糖酸含量、维生素C含量测定及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质的欧李果实品质变异较大,按照变异系数大小依次为维生素C 含量(46.81%)>糖酸比(37.67%)>可滴定酸含量(30.88%)。果核重与纵径、果形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糖酸比与固酸比呈极显著正相关,同时总可溶性糖与可溶性固形物呈极显著正相关。聚类分析将欧李种质划分为3 个类型,第Ⅰ类为药用、加工类型,其特征为果个大,单果重、果核重较高;第Ⅱ类为高营养类型,其特征为维生素C含量较高;第Ⅲ类为口感甜型类型,其特征为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可溶性糖含量、固酸比和糖酸比含量都较高。本研究划分出的3 个类型分别筛选出3 个代表种质,分别为22 号(山西绛县大交镇)、12 号(北京延庆县张山营镇)和6号(辽宁省阜新市彰武县)种质。  相似文献   

9.
对云南省腾冲县5个香叶树天然种群的果实纵径、果实横径、果形指数、单果质量、鲜果出籽粒等5个性状指标的总体差异及性状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种群间果形指数差异极显著,果实横径和单果质量差异显著,果实纵径和鲜果出籽率差异不显著;2从5个种群总体来看,5个性状指标的总体变异系数从大到小依次为鲜果出籽率(24.73%)、单果质量(17.64%)、果实纵径(6.66%)、果形指数(6.24%)、果实横径(5.44%);3鲜果出籽率与其他性状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性,果实横径与果形指数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其他性状之间有极显著的相关性;4采用主成分回归分析法建立了回归方程Y=0.039 22X1+0.039 19X2+0.129 91X3-0.484 25,可用于预测香叶树的单果质量。  相似文献   

10.
以30份欧李种质的果实为材料,进行其外观性状、糖酸含量、维生素C含量测定及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质的欧李果实品质变异较大,按照变异系数大小依次为维生素C含量(46.81%)糖酸比(37.67%)可滴定酸含量(30.88%)。果核重与纵径、果形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糖酸比与固酸比呈极显著正相关,同时总可溶性糖与可溶性固形物呈极显著正相关。聚类分析将欧李种质划分为3个类型,第Ⅰ类为药用、加工类型,其特征为果个大,单果重、果核重较高;第Ⅱ类为高营养类型,其特征为维生素C含量较高;第Ⅲ类为口感甜型类型,其特征为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可溶性糖含量、固酸比和糖酸比含量都较高。本研究划分出的3个类型分别筛选出3个代表种质,分别为22号(山西绛县大交镇)、12号(北京延庆县张山营镇)和6号(辽宁省阜新市彰武县)种质。  相似文献   

11.
番茄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及通径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16个番茄品种的13个农艺性状进行相关分析的结果表明,平均单株产量和总采果数、株高、叶片数的相关性达显著水平,相关系数分别为0.5368、0.6144和0.5182。农艺性状对产量的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早期采果数、平均单果重、果肉厚、株高、总采果数对平均单株产量直接作用较大,早期采果数通过总采果数、第1穗果数、平均单果重、株高、第1穗节位茎粗、果肉厚对平均单株产量间接作用均为负值。  相似文献   

12.
番茄果实硬度与多个性状间相关分析及通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番茄果实硬度是番茄重要商品性状之一。为选育硬度较高番茄品种,文章分析硬度差异较大的两种番茄杂交后代F2,测量F2代380株番茄果实横径、纵径、果形指数、心室数、果肉厚等形态性状及可溶性固形物、果实硬度、果肉硬度、黏度、单果重等品质性状,对番茄硬度与其他品质及形态性状作相关分析及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果肉硬度、可溶性固形物、果形指数、果肉厚、纵径与果实硬度呈正相关,心室数、黏度、横径、单果重与果实硬度呈负相关,且表型相关和遗传相关基本一致,其中果肉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对番茄果实硬度贡献呈极显著正效应,心室数、黏度对番茄果实贡献呈极显著负效应。  相似文献   

13.
文冠果幼树树形培养及花序调控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比3种文冠果树形间的落果动态、果实性状、种子品质,研究花序调控效果,分析树体结构与结实性状间的关系,为文冠果幼树的树形培养和花果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双因素试验设计,设置田间试验,进行方差分析与多重比较、主成分分析和相关分析。【结果】多主枝丛生形的花序数为33个,显著高于另外2种树形,其最终坐果率为28%,显著高于开心形,且多数果实和种子性状显著好于主干形。花序打顶后,果实膨大期的落果率从56%降至41%,同时它与去雄处理的果壳厚度比疏花序处理减小6%。与种子产量有关的树体结构指标是地径(r=0.238)和分枝基径(r=0.350),花序花朵指标是花序着生位点(r=0.204)、花朵数(r=0.343)和可孕花比例(r=0.322)。与种子品质有关的树体结构指标是分枝数(r=0.351),花序花朵指标是花序疏除率(r=-0.436)和可孕花比例(r=-0.216)【结论】树形对文冠果幼树的花序、果实和种子性状具有普遍的影响,多主枝丛生形的种子千粒重、出仁率比主干形的显著提高。花序调控处理在降低果实膨大期落果率、降低果壳厚度和提高出种率方面具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4.
梨品种果实不同部位石细胞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香梨、鸭梨、砀山梨、早酥梨、慈梨、雪花梨、苹果梨等7个品种果实石细胞含量,不同部位的石细胞团密度、直径等性状。结果表明:不同梨果实石细胞含量有较大差异,鲜重与干重结果表现不同;石细胞含量以大于0.25 mm的石细胞为主。果梗端、果萼端、胴部的果皮、果肉、果心石细胞团密度有较大差异。果萼端果皮石细胞密度最大,其次为胴部果皮,果梗端最少。不同部位果肉石细胞密度相近。胴部果心石细胞团密度高于果梗端和果萼端。果皮石细胞团密度极显著高于果心和果肉,果心石细胞团密度显著高于果肉石细胞团密度。胴部、果梗部、果萼部的果皮、果肉石细胞团直径相近。果萼端果心石细胞团直径最大,果梗端次之,胴部最小。果心石细胞团直径极显著大于果肉、果皮石细胞团直径。早酥梨细胞密度最低,石细胞团直径最小。  相似文献   

15.
大果水晶梨幼树产量与植物学性状的相关及回归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果水晶梨(Pyrus pyrifolia Nakai cv Suisho)的早果、丰产性与植物学性状关系密切。试验对五年生至六年生幼龄大果水晶梨树的产量与其株高、冠径、干周、树冠体积、总枝数等植物学性状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幼树树冠体积、结果枝数、短果枝数、总枝数、坐果数与产量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冠径与产量呈显著的正相关。通过逐步回归,建立了梨树植物学性状与其产量因素的最优多元回归方程。另外,对植株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之间的关系做进一步分析后表明,坐果数小于125时,与产量呈正相关;当坐果数大于125时,与产量呈负相关。试验分析并总结出了大果水晶梨幼树的丰产树体结构。  相似文献   

16.
油桃果实细胞组织结构与裂果的关系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对油桃,普通桃果实细胞组织结构的变化进行了电镜扫描观察。结果表明,油桃果面组织和果皮,果肉细胞结构与裂果关系密切;(1)普通桃果面有密集的茸毛保护,而油桃果面无茸毛保护,除气孔外,油桃果面有波纹状裂痕,随果实生长裂痕明显,若遇外界不良因子侵袭产生裂缝,使果皮细胞裸露,就会产生裂果,(2)普通桃果皮细胞厚,层数多,多为横向排列,紧密,间隙小,而油桃果皮细胞薄,多为纵向排列,松散,间隙大,果肉细胞膨大时易将果皮撑裂;(3)果实着色期果肉细胞膨大速率油桃高于普通桃,油桃果肉细胞对果皮细胞施加的膨压增长的越快,越易引起裂果。  相似文献   

17.
为了能给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应用欧李提供理论参考,以红皮红肉欧李、红皮黄肉欧李和黄皮黄肉欧李3种不同资源类型欧李果实为试验材料,对不同成熟阶段不同部位欧李果实的酚类物质含量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3种欧李资源类型果皮、果肉和果实中总酚、总黄酮、原花青素、花青素和黄酮醇含量均基本表现为硬熟期高于完熟期,其中硬熟期红皮红肉欧李果皮中各酚类物质含量分别比完熟期多124.95、30.21、99.39、264.28和6.93 mg·100 g-1。在果实的不同部位,除黄皮黄肉欧李总酚含量在果肉中最高之外,3种欧李资源类型各酚类物质含量均表现为果皮中最高,其中红皮红肉欧李果皮中的总酚、总黄酮、原花青素、花青素和黄酮醇含量分别比果肉多471.99、48.19、75.42、111.33和3.79 mg·100 g-1。以上结果显示,不同欧李资源类型均表现出硬熟期果实各酚类物质含量高于完熟期的特性;多数欧李资源类型果皮中的各酚类物质含量高于果肉,果皮是果实中各酚类物质主要分布和积累的部位。  相似文献   

18.
为评价番茄自交系的配合力和遗传力,本研究以33个番茄自交系为材料,按照NC Ⅱ不完全双列杂交法,配制成116个组合,分析单花序果数、单果质量、果实纵径、果实横径、果形指数、果柄大小、果梗洼大小、木栓化大小、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果肉厚共11个数量性状的配合力和遗传力。结果表明,果梗洼大小、果实纵径、果实横径、可溶性固形物、单花序果数、单果质量主要受基因的加性效应控制,可稳定遗传给后代;果肉厚、木栓化大小、硬度、果柄大小、果形指数主要受基因的非加性效应控制,应该通过优势育种来利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遗传力较高,可稳定遗传给后代。单花序果数、单果质量、果实横径、果柄大小、果梗洼大小、木栓化大小、硬度、果肉厚的广义遗传力较高,而狭义遗传力偏低,适于杂交优势利用;果实纵径和果形指数遗传力均较小,选择效果较差。60126、60229、60270、60529、60974和61227的一般配合力相对效应值较高;60229×60478、60480×60429、60974×60478、60977×60497、60270×61011、60645×60478的特殊配合力相对效应值较高。试验结果为宁夏番茄育种亲本的选择和优势杂交组合的配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探明北京西山山区辽东栎天然群体结实性状的自然变异,筛选出在果实丰产、优质等方面表现优良的类型。[方法]对12块标准地中134株辽东栎植株结实性状(果长、果宽、平均果径、果长/果宽、单果重等)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辽东栎果实表型性状果长、果宽、平均果径、果长/果宽、单果重个体间变异幅度均高于个体内,差异达到了极显著差异(P0.01);辽东栎天然群体被划分为散生小果型、散生中果型、散生大果型、簇生小果型、簇生中果型和簇生大果型6种类型;簇生中果型和簇生大果型植株单位面积结实量分别为32.86和34.65 g/m2,显著高于其他类型(P0.05),散生大果型和簇生大果型平均果径分别为16.37、15.56 cm,显著高于其他类型。[结论]辽东栎天然群体内果实表型性状存在着丰富变异,簇生中果型、散生大果型和簇生大果型可作为丰产、易收集优良种质进一步研究和利用。  相似文献   

20.
加工番茄主要数量性状遗传相关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以5个加工番茄品种加州6号、加州3号、加州613、478和23为亲本,用Griffing完全双杂交第一种方法设计,研究了加工番茄个数量性状的配合力、遗传效应及性状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这8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方差均达到水平,其中单产量、可溶性固形物的特殊配合力方差大于一般配合方差,这2个性状的2主要受非加性效应控制,不能固定遗传、果实纵径、横径,果形指数,果肉厚,单株结果数,单果重等性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