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以宫川温州蜜柑为试验材料,通过比较铺设透湿性反光膜与未铺设透湿性反光膜区域的光照强度、反射光照强度、土壤湿度等,探讨铺设透湿性反光膜对果实着色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透湿性反光膜树冠下离地70 cm处反射光强是对照的5倍左右,透湿性反光膜具有良好的保湿效果,通过光照漫反射,可以促进果实转色,使果面颜色更亮更红,提高果实商品性。铺设透湿性反光膜处理的果实平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11月份增加1.88 g/100 mL,12月份平均增加1.08 g/100 mL。综上,在台州地区铺设透湿性反光膜可以显著提高宫川温州蜜柑品质。  相似文献   

2.
以宫川温州蜜柑为试验材料,通过比较铺设透湿性反光膜与未铺设透湿性反光膜区域的光照强度、反射光照强度、土壤湿度等,探讨铺设透湿性反光膜对果实着色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 表明透湿性反光膜树冠下离地70 cm处反射光强是对照的5倍左右,透湿性反光膜具有良好的保湿效果,通过光照漫反射,可以促进果实转色,使果面颜色更亮更红,提高果实商品性.铺设透湿性反光膜处理的果实平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11月份增加1.88 g/100 mL,12月份平均增加1.08 g/100 mL.综上,在台州地区铺设透湿性反光膜可以显著提高宫川温州蜜柑品质.  相似文献   

3.
以5年生大棚巨峰葡萄为试验材料,沿树行铺设不同反光膜(透湿性反光膜、银灰色反光膜、银色反光膜),以不铺膜为对照,测定了不同时期葡萄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水分利用率、气孔阻抗和叶绿素含量以及测定不同时期葡萄果实穗质量、单果质量、花青苷含量、可滴定酸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研究不同光环境条件对大棚葡萄叶片光合特性和果实品质的影响,以期为提高设施葡萄产量和品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应用透湿性反光膜、银灰色反光膜、银色反光膜大棚葡萄叶片净光合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透湿性反光膜葡萄叶片水分利用率显著高于对照,应用透湿性反光膜、银灰色反光膜、银色反光膜后叶片叶绿素含量略高于对照;应用透湿性反光膜显著提高了葡萄果实穗质量,3种反光膜处理下果实中花青苷含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反光膜的应用对可滴定酸含量的影响不显著。说明,在设施内铺设反光膜可有效改善葡萄叶幕下的光环境,增进叶片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水分利用率,提高果实花青苷含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从而提高葡萄果实品质,其中透湿性反光膜效果较突出。  相似文献   

4.
以16年生‘美早’甜樱桃为试验材料,在树盘铺设不同反光膜(透湿性反光膜和银色反光膜),以不铺膜为对照,通过测定叶片净光合速率、反射光光强和辐射照度、果皮颜色、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和花青苷含量,以研究铺设反光膜对日光温室甜樱桃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相比,铺设透湿性反光膜和银色反光膜显著改善了树冠光照环境,离地120 cm处的反射光光强分别是对照的6.2和2.9倍;应用透湿性反光膜和银色反光膜的甜樱桃叶片净光合速率均高于对照,其中铺设透湿性反光膜差异显著;反光膜处理下果皮着色显著好于对照,表现为果实色度值和色调角度更小,果实花青苷含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高于对照;而可滴定酸含量、维生素C含量、pH和单果重等无明显差异。综上,铺设反光膜有助于提升日光温室甜樱桃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5.
覆盖透湿性反光膜对桃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水蜜桃品种‘湖景蜜露’和油桃品种‘紫金红1号’为材料,研究覆盖透湿性反光膜后对不同时期桃果实可溶性糖、有机酸,主要生物活性物质(总酚,花青苷)含量变化的影响,同时采用DPPH法,FRAP法二种抗氧化活性评价方法比较处理与对照果实抗氧化能力差别。结果表明,覆盖透湿性反光膜提高了成熟桃果实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降低了可滴定酸(TA)含量,提高了桃果实总酚含量及抗氧化能力。相关性分析表明,果实总糖含量与蔗糖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TA含量与奎宁酸和异柠檬酸呈显著正相关。由此认为反光膜处理下桃果实TSS升高主要是蔗糖含量增加所致,果实TA含量下降主要是降低了奎宁酸和异柠檬酸含量所致。结果还表明,总酚含量与果糖含量、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铁离子还原能力均呈显著正相关。由此推断覆膜提高了果实果糖含量且促进酚类物质的合成,提高了果实抗氧化活性。覆膜还提高了果皮中花青苷含量,促进了果实着色,提高了果实光亮度,表现为覆膜后果实L*值,a*值显著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6.
以桐乡槜李为试材,分析比较设施避雨、透湿性反光膜覆盖、避雨+透湿性反光膜覆盖等3种栽培措施对槜李果实主要品质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避雨、避雨+反光膜处理可显著降低槜李果实裂果率,分别比对照减少了11.45和11.91百分点;两者都显著提高果实的果粉等级和果实商品性,而透湿性反光膜覆盖对果实商品性提升作用不明显。避雨与避雨+透湿性反光膜处理都显著提高了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固酸比、风味等级,降低了果实的可滴定酸含量,对果实品质有显著的提升。不同栽培措施对槜李果皮色泽的影响有差异,透湿性反光膜处理显著提高了果实的红色饱和度值(a~*)和色泽饱和度值(C),而避雨处理显著提高了黄色饱和度值降低了a~*值,避雨+透湿性反光膜处理显著降低了色度角(h),且没有降低a~*值,改善了果皮色泽。避雨栽培与透湿性反光膜处理可以显著提高槜李果实的商品性和品质。  相似文献   

7.
以露地栽培的早熟温州蜜柑‘宫川'为试材,研究了高钙与全营养两种复合营养液叶面喷施对果实品质及浮皮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果实着色之前,果皮占果实的比率随着果实的发育而下降,而汁囊占果实的比率则随果实发育呈上升趋势;在着色期内,果皮占果实的比率略有上升,而汁囊占果实的比率略有下降;至完熟采收时,果皮鲜重占果实的比率下降至最低,而汁囊鲜重占果实的比率达到最高.两种复合营养液应用降低了采收时果皮占果实的比率及果皮厚度,相应地增加汁囊部分的比率;增加了汁囊的可溶性固形物、葡萄糖、果糖和蔗糖含量,但对可滴定酸含量的影响不明显.高钙和全营养复合营养液处理还显著降低了果实的浮皮指数,处理果的浮皮指数分别比对照下降18和13个百分点.以上研究表明,复合营养液应用有利于提高完熟栽培‘宫川'温州蜜柑果实的品质并抑制浮皮的发生,增加营养液中钙的含量对控制浮皮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以南高丛越橘品种奥尼尔(O'Neal)和兔眼越橘品种杰兔(Premier)为试材,研究透湿性反光膜、秸秆覆盖处理对越橘果实生长发育期间品质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越橘园覆盖反光膜和秸秆处理,其单果重大于对照,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含量也高于对照.反光膜覆盖处理的果实可滴定酸、有机酸含量显著降低,秸秆覆盖处理的果实可滴定酸、有机酸含量亦略有降低.对于果实花色苷含量,反光膜覆盖处理最高,秸秆覆盖处理居其次,而对照最低.  相似文献   

9.
不同覆盖材料对设施大五星枇杷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不同覆盖材料对设施枇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白膜、银灰色反光膜、稻草均提高了叶幕下方光强,以银灰色反光膜的反射率最高,为9.3%.通过品质分析测试结果得出,银灰色反光膜处理所得果实的单果重最重,为82.76 g,白膜处理所得果实的单果重最轻;白膜、银灰色反光膜、稻草处理均提高了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其中银灰色反光膜处理所得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含量最高,分别为11.19%、8.67%;几种处理所得果实的可滴定酸、Vc在5%水平上差异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试验结果,拟合了安庆地区尾张温州蜜柑生长后期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含量及固酸比变化的数学模型,并结合果实外观变化,确定了安庆地区温州蜜柑最适采收成熟度的综合指标为: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11%,固酸比为10:1,着色部分占果实总面积的3/5。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果园铺设反光膜对桃树不同冠层叶片的光合能力和果实品质的影响,本试验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测量了铺设反光膜后不同时期桃树树体不同冠层叶片的最大光合能力,并对不同冠层内果实的品质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铺设反光膜能有效地改善树体内膛的光照情况,特别是树冠中下部的内膛区域,显著提高了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2含量,但对上部区域的叶片影响并不显著。铺设反光膜显著地提高了中下部内膛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含量,降低了果实的硬度和含酸量,并显著提高了果实背阴面的花青苷含量。试验表明,反光膜应用于桃树生产栽培能提高中下层叶片的光合能力,改善果实风味和外观品质,促进全红果的形成,有利于桃树的优质栽培。  相似文献   

12.
采用不同透光率的PE袋对转色期血橙果实进行遮光试验,测定了不同遮光处理下血橙果皮总花色苷的动态含量和血橙果皮中12个花色苷合成相关基因的动态表达,深入探究光照与血橙果皮花色苷着色之间的关系,以期为改善生产中血橙果面着色不良问题提供解决思路。结果表明:血橙果实经过PE袋遮光后,果皮在着色时间、着色面积和着色程度上均受到阻碍,阻碍程度与PE袋的透光率相关,遮光促进了血橙果面亮度的增加。自然光照下,8个结构基因GSTANSCHSDFRF3HUFGTPAL、4CL和2个调节基因RubyMYBF1在转色期间的表达量快速增加,而不同程度的遮光阻碍了其表达,阻碍程度与PE袋的透光率相关,推测这10个基因属于血橙果皮花色苷合成受光调控的关键基因。将遮光后果皮总花色苷动态含量、关键基因的动态表达量与对应的PE袋透光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可以推测光照中调控血橙果皮花色苷合成的可能是其中的UVB、UVC紫外光。根据相关基因的动态测定结果,推测血橙果皮花色苷合成的关键时期在花后249 d开始出现,为保证外观品质,血橙采摘在花后249 d之后进行较为适宜。为预防血橙冬季落果,生产上通常采用冬季树体覆膜技术保果,为减少覆膜对血橙果面花色苷着色的影响,应选用透明PE膜或其他紫外线透过率较高的膜。  相似文献   

13.
为了满足基于机器视觉的田间地膜智能识别要求,对垂直拍摄的6叶期单垄单行烟田图像进行研究,分析图像中地膜、烟苗和土壤的RGB和HSV分量的直方图,发现B分量和V分量采用阈值分割法能分割出地膜。对地膜图像进行手动阈值分割、迭代阈值分割、大律法分割和基于遗传算法的最大熵值法等分割算法比较,发现迭代阈值分割算法目标识别率最高,为71%,且处理过程用时较短。通过对无人机不同飞行高度下地膜识别情况分析,发现50 m飞行高度下的地膜识别率最高,为80.06%,地膜识别面积为246.83 m2,地膜覆盖率为30.12%。该研究为残膜的智能识别提供方法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姜红  王玉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3,(22):9254-9256,9308
[目的]研究膜下滴灌条件下不同灌溉定额对酿酒葡萄土壤水分的动态变化规律的影响.[方法]通过田间试验,以不覆膜为对照,研究覆膜条件下酿酒葡萄不同生育期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覆膜能有效保证土壤水分不易散失.土壤水分大多集中在20~60 cm的深度.7~8月是葡萄生长发育旺盛和葡萄果实膨大、着色、成熟的关键时期.[结论]膜下滴灌是保证葡萄增产节水的重要措施.保持20 ~60 cm土层适宜的土壤含水量是葡萄生产的重要因素.7~8月应适时加大灌溉量并缩短灌水周期,满足葡萄生长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2001苹果果实若干性状的花粉直感规律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以2001富士为试材,以全面着深红色而果形指数较大的红星、部分着深红色而果形指数较小的藤牧一号以及果面底色黄绿色而不着红色、果形指数中等的金冠为授粉品种,研究了单果重等若干果实性状的花粉直感规律,结果表明:2001富士苹果果实果柄、果点、果肉细胞间隙、果肉细胞大小等均表现出典型的花粉直感现象,各指标都表现出与授粉品种果实性状互相均衡的规律,而单果重、果形指数、着色面积与着色程度、色相、果肉硬度、糖酸含量、Vc含量等性状均受授粉品种的影响,但无明显规律。  相似文献   

16.
套袋及遮光对黄瓜果实发育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津绿3号"黄瓜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套袋材料对套袋果实(雌花)袋内微环境、果实发育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处理均不同程度地使袋内温度升高、光照减弱,其中以黑膜袋处理的升温效果最显著,纸袋处理的遮光效果最显著。与对照相比,各套袋处理的坐瓜率均下降,黑膜袋坐瓜率降低幅度最大;但对已坐住的果实,除黑膜袋外,套袋果实较对照发育快。套袋果实的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维生素C含量及果皮的叶绿素含量均不同程度低于对照,其中纸袋处理的瓜色最浅,叶绿素含量最低。套袋果实表面洁净,无农药和尘埃污渍,果色鲜绿或白绿,感观好,但口味较淡。  相似文献   

17.
以无色透明膜为对照(CK),在相近光照强度下,研究了紫色膜、蓝色膜和红色膜覆盖对设施环境及甜椒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颜色薄膜覆盖对设施内环境因子的影响不大;红色膜覆盖甜椒茎粗最大,株高较小,而蓝色膜覆盖甜椒茎粗最小,株高较大;蓝色膜覆盖延迟了甜椒开花时间,红色膜覆盖则使甜椒开花期提前;甜椒单株产量和单株果数均以蓝色膜覆盖最低,红色膜覆盖最高,单果重以紫色膜处理最高;蓝色膜覆盖提高了甜椒果实Vc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果实可溶性糖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则以红色膜处理最高。  相似文献   

18.
不同套袋材料对红皮梨果实品质及着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不同材料的套袋处理,在果实发育早期为果皮创造无光环境,比较研究其对红皮梨7个不同品种果实品质及着色的影响,同时研究了不同类型果袋、不同时期脱袋对红巴梨果实品质及着色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使多数品种果实质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有所下降;红皮梨7个品种中适宜套袋的品种是满天红、红星;满天红适宜套红袋,红星适宜套膜袋;红巴梨为不适宜套袋的红皮梨品种,需在采收前15 d,行间铺设反光膜,并结合转果、摘叶等技术措施,提高着色程度。  相似文献   

19.
地面覆膜对椪柑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明地面覆膜在贵州山区椪柑生产上的应用效果,以8306椪柑为试验材料,在贵州天柱、从江和锦屏3县试验点采用果园对比试验研究地面覆膜对椪柑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地面覆膜椪柑果实的总糖含量、VC含量、糖酸比、固酸比、果形指数、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食率分别为10.60g/100mL、39.29mg/100mL、9.53、11.65、0.89、143.04g、13.03%和69.24%,分别比地面裸露增加19.64%、33.95%、41.40%、36.74%、8.54%、20.20%、1.83百分点和3.2百分点;单株产量、单位面积产量和优质果产量分别为57.9kg/株、3 323.8kg/667m~2和2 854.5kg/667m~2,比对照分别增加13.98%、14.74%和85.9%,平均优质果率达85.9%,比对照64.3%增加21.6百分点,且椪柑果实着色早、着色均匀一致,并可提早10d上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