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试验研究打顶留杈对香料烟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香料烟打顶有利于提高烟叶的百叶重、烟叶均价和AB级烟比例、亩产量和亩产值,不会影响香料烟烟叶调制,对香料烟生产具有积极意义,有利于香料烟产量和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高温逼熟烟叶烘烤质量,烤前喷施不同浓度乙烯利试剂,研究其对烟叶烘烤特性关键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烤前喷施200~300 mg/kg的乙烯利试剂能够提高烟叶失水均衡性、快速抑制多酚氧化酶活性改善烟叶烘烤特性,烤后烟叶橘黄烟比例和上等烟比例增加,均价提高近1.0元/kg,促进烘烤过程高温逼熟烟叶淀粉、蛋白质、叶绿素等大分子物质降解,而总糖、还原糖积累较多、总烟碱和总氮含量基本保持稳定,烟叶整体协调性转好,评吸质量得到改善,以200 mg/kg浓度处理的效果最好,其次为300 mg/kg浓度处理,可以作为改善高温逼熟烟叶烘烤质量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3.
乙烯利对烘烤过程中烟叶淀粉代谢关键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寻降低烤后烟叶淀粉含量的技术方法,以烤烟品种K326为试验材料,采用自制电热式烟叶烤箱(80cm×60cm×100cm),初步研究了不同乙烯利用量〔0(CK)、10.4、20.8、41.7mL/m3〕对烘烤过程中烟叶淀粉代谢关键酶的影响。结果表明,CK的烟叶淀粉酶活性有2个活性高峰,分别出现在烘烤36h和72h,淀粉酶活性均为2.2U;而乙烯利处理的烟叶淀粉酶活性则呈单峰曲线,活性高峰出现在烘烤12~24h,淀粉酶活性为3.8~4.1U,乙烯利显著提高了烘烤前期烟叶淀粉酶活性。乙烯利处理的淀粉磷酸化酶活性峰值出现在烘烤0h和36h,2个峰值均比CK提前24h出现。乙烯利处理的烤后烟叶淀粉含量为2.8%~3.2%,显著低于CK(4.4%),因此,在烟叶烘烤过程中使用乙烯利可以显著降低烤后烟叶淀粉含量,但乙烯利的最佳用量尚需进一步研究确定。  相似文献   

4.
 在香料烟底肥中增施硼肥,能使香料烟茎围增粗、叶片数增多、叶片稍增大;可改善香料烟的内在化学成分,降低糖含量,增加烟碱含量,使糖碱比下降,烟叶内在成份更加协调;施用硼肥对香料烟的产量性状影响不明显,但可提高上中等烟比例,提高单位面积的烟叶产值,叶片的N,Mg,B,Cu等元素的累积增加,烟叶的营养状况得到改善,较高的硼用量可提高烟叶的Fe,Mn,Zn和Mo含量。因此,在香料烟生产中使用一定的硼肥可改善香料烟的品质,施硼量为30~45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5.
在浙江绍兴烟区采用小区试验,研究不同施氮水平对香料烟生长及烟叶产量、产值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氮水平的增加,香料烟地上部的生长速度、茎围和叶片大小均增加,但在不同时期变化程度不同;施氮水平对香料烟的产量、上等烟比例及烟碱、总糖、还原糖、总氮、氯和钾的含量都有显著影响,但对烟叶的产值无显著影响.综合考虑产量、产值、烟叶化学成分协调程度、上等烟比例及烟叶的内在质量,在浙江绍兴地区的香料烟栽培中,宜施纯氮112.5 kg/hm2.  相似文献   

6.
豫西烟区烟叶种植历史悠久,是多家工业主要原料来源地区,但近年来受干旱影响,出现烟叶晚熟、品质降低等问题。为探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烟草大田生育期和烟叶品质的影响,以云烟87为试验材料,对其打顶后叶面喷施脱落酸(200μmol/L)、茉莉酸(100μmol/L)、乙烯利(1 000 mg/L)处理后的大田生育期、常规化学成分、质体色素和碳氮代谢相关特性等方面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显示:喷施脱落酸、茉莉酸、乙烯利处理的生育期相比对照分别提前了14、15、21 d; 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后均使烤后烟叶中的还原糖、总糖、钾含量提高,烟碱、总氮、氯含量降低,钾氯比、糖碱比提高,其中乙烯利处理的化学成分更协调;3个处理与对照的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关系均表现为清水处理>脱落酸处理>茉莉酸处理>乙烯利处理;喷施脱落酸、茉莉酸、乙烯利处理后烟叶的碳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和相关基因(NtNR、NtGS、NtSPS、NtSS)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降低。云烟87打顶后喷施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均能缩短生育期,提高烟叶品质,且乙烯利处理的综合效果最优,该研究结果可以为豫西旱地栽培提供现实参考。  相似文献   

7.
成熟期连续灌溉对上部烟叶物理特性及内在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取上部6片烟叶一次采收调制技术,分析了成熟期间连续灌溉对云烟97不同成熟度上部烟叶物理特性及内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烟田经连续灌溉后,上部烟叶开片度随成熟度提高而增大的趋势更加显著;组织结构的疏松度得到改善,叶密度明显减小;4种成熟度的上部叶总糖、还原糖、淀粉、总N和烟碱含量均低于同一成熟度自然排灌状态下的烟叶,K含量提高0.115%,烟碱含量降低0.104%,内在品质趋于协调;产量、产值和上等烟比例均不同程度提高,经济性状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提高散叶插签装烟烘烤的烟叶质量,研制了与之相匹配的持续缓慢升温烘烤工艺(T),并与生产上推广应用的烘烤工艺(CK)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与CK相比,T能显著改善烟叶等级结构,极显著提高上等烟比例,下部叶、中部叶和上部叶分别提高34.57%、31.96%和15.84%;显著降低下低等烟、级外烟和光滑烟的比例,下部叶分别降低35.06%、40.66%和69.47%,中部叶分别降低32.42%、47.31%和50.48%;上部叶的下低等烟比例降低91.87%;烟叶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及其派生值更适宜;香气成分含量更高,下部叶、中部叶和上部叶分别提高2.94%、6.15%和6.65%;烟叶内在质量更好。表明持续缓慢升温烘烤工艺能显著改善散叶插签烘烤的烟叶外观质量,提高烟叶内在质量和可用性。  相似文献   

9.
锌、镁肥对香料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从烟叶的田间长势和产量、产值、上等烟比例、均价几项指标分析看,锌肥、镁肥对香料烟的产量有一定影响,锌肥、镁肥处理与对照相比,达到显著水平。对香料烟的产值、上等烟比例、均价影响不大,对烟叶外观质量有一定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乙烯利对烤烟上部叶耐烤性的影响,研究了不同浓度乙烯利处理(0、1000和1500 mg/L)以及喷后不同时间采收(喷施后3、5、7 d采收)的烟叶烘烤过程中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 PPO)活性、暗箱烟叶变褐时间、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乙烯利处理浓度和喷后采收时间均显著促进烟叶田间落黄,提高烘烤期间烟叶PPO活性,缩短暗箱烟叶变褐时间,导致耐烤性降低。乙烯利处理还导致变黄后期至定色初期烟叶MDA含量和细胞膜透性显著提高,膜脂过氧化进度和膜损伤发生时间较正常成熟烟叶提前。从耐烤性角度考虑,1000 mg/L乙烯利处理后3~5 d采收烟叶有利于其外观质量的提升。论文可为更好地在烟叶生产中应用乙烯利促进烟叶成熟以及制定与之相适应的烘烤工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烤前灌溉对不同成熟度烟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烤前烟田灌溉对不同成熟度烟叶含水量的影响,以及不同含水量烟叶烤后的外观和内在质量的差异.结果表明,烤前烟田灌水,能有效提高调制后烟叶的上等烟比例及可溶性总糖、还原糖含量,降低总氮、烟碱含量,使调制后烟叶化学成分趋于协调,品质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12.
在广西靖西县开展了上部烟叶乙烯利处理和烘烤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在靖西特殊情况下采用"低温慢烤",可使上部烟叶顺利变黄,充分成熟,烟叶等级显著提高,淀粉含量显著下降,蛋白质含量大幅度降低,石油醚提取物明显增加,总挥发酸提高,总挥发碱下降,化学成分变得协调,内外观质量有很大改善。同时,烤前提前2d喷施质量分数为200mg/kg的乙烯利溶液,能使烟叶顺利后熟,化学成分的适宜性和协调性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3.
灌水和腐殖酸用量对烤烟养分含量及烟叶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灌水和腐殖酸用量对旱区烤烟 (NicotianatabacumL .)养分含量及烟叶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烟田施用腐殖酸可以提高烟株氮、磷、钾、铁的含量 ,且随腐殖酸用量的增加 ,烟叶产量、上等烟比例和烟碱含量显著增加 ,还原糖含量明显下降 ,总氮含量变化不明显 ;灌水对提高烟叶产量和上等烟比例有显著的作用 ;但灌水与腐殖酸互作对烟株养分含量和烟叶化学成分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4.
《山东农业科学》2019,(11):49-52
上部烟叶可用性低是制约烤烟生产的重要因素。为提高上部烟叶可用性,本试验在烟叶生长后期用三种不同处理(喷赤霉素、乙烯利和伤根)研究其对上部烟叶可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赤霉素和乙烯利都能显著促进上部叶开片,降低叶片厚度,同时还能降低烟碱和总氮含量、增加可溶性糖和总糖含量;伤根处理虽对上部烟叶开片没有显著影响,但却能降低叶片厚度、改善烟叶内部化学成分平衡。因此认为,喷施赤霉素、乙烯利和伤根处理都能显著提高上部烟叶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15.
半晾半烤法调制烤烟品种K326上部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半晾半烤法对烤烟品种K32 6上部叶的调制效应。结果表明 ,该法能改善烟叶外观质量 ,基本上消除了烟叶青筋现象 ,提高上等烟比例 5 8~ 9 0个百分点 ;能提高烟叶内在质量 ,尤其是显著地降低了淀粉含量 ,使烟叶的化学成分趋于协调。采用半晾半烤法调制的烟叶 ,可用性均比对照有所提高 ,其中以晾 6 0h、然后再烘烤、调制的烟叶总体质量最好。  相似文献   

16.
乙烯利对黄瓜氮磷钾代谢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乙烯利对黄瓜植株N,P,K含量的影响及与主蔓生长、产量之间的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喷洒乙烯利对黄瓜体内单位重中N,P,K的含量无明显影响,乙烯利对主蔓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与体内N,P,K含量无直接相关,而与体内的C/N有一定关系,喷洒适宜浓度的乙烯利可显著提高雌花的比例。  相似文献   

17.
在浙江绍兴烟区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在等氮条件下,有机氮部分替代无机氮对香料烟产值及上部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合适的有机氮和无机氮比例下,有利于香料烟的产量、产值及上等烟比例的提高,上部叶(A1)烟碱、总氮含量的减少,同时有利于上部烟叶总糖、还原糖、糖碱比、钾、氯、矿质元素的增加。对浙江绍兴烟区而言,有机氮和无机氮比例为50∶50时,香料烟产量、产值最高,上部烟叶的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18.
土壤水分对香料烟发育及某些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1994~1995年采用盆栽方法,研究了土壤水分对香料烟发育及某些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土壤水分含量下降,香料烟生长受阻,烟株变矮,叶数减少,叶片变小;中部叶叶绿素减少,光合速率下降,上部叶则呈相反趋势;叶片扩散阻力增加,蒸腾速率下降;过氧化氢酶活性减弱,膜质过氧化水平提高;调制后烟叶的总糖含量下降,含氮化合物增加。土壤绝对含水量为5%~7%时,蛋白质和烟碱含量过高,对品质不利,土壤含水量8%~12%时,烟叶中化学成份比例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了探讨土壤质地对烟叶浓香型风格特色的影响.[方法]在南雄烟区黏性土壤牛肝土田,研究添加不同比例的河沙对烤烟生长和烟叶质量风格特色的影响.[结果]牛肝土田掺沙处理能促进烟株的生长发育,缩短生育期,增加烟株农艺性状指标;随着掺沙比例的增加,烟叶产量、上等烟比例、产值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掺沙处理可以提高烟叶总糖、还原糖含量和糖碱比,降低烟叶烟碱含量;掺沙后烟叶香气量有一定的提高,烟叶浓香型风格特征有所增强.[结论]南雄烟区牛肝土田采用客土改良措施以掺沙10%~20%为宜.  相似文献   

20.
有机氮部分替代无机氮对香料烟产量、产值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香料烟的产量、产值和品质,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有机氮部分替代无机氮(取代比例分别为0、25%、50%)对香料烟产值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氮取代部分无机氮对烤烟的产量、产值、上等烟比例和化学成分协调程度及矿质营养元素含量有很大的影响。其中,产量、产值和上等烟比例以有机氮取代50%无机氮处理最高,分别达到2 212.00kg/hm2、53 362.00元/hm2和70.22%。有机氮部分取代无机氮对香料烟叶片中化学成分、矿质元素的影响比较复杂,不同部位叶片以及不同化学成分的响应不同,但总体表现为有机氮取代无机氮改善了烤烟化学成分的协调程度,促进了有益矿质元素的积累。总之,对浙江省绍兴香料烟烟区来说,在施氮水平为105kg/hm2情况下,有机氮取代50%的无机氮时香料烟的经济产量、产值和烟叶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