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2 毫秒
1.
乳酸菌是一类益于机体健康的低致病性或无致病性的肠道正常菌群,其可产生抗菌物质如乳酸、过氧化氢、细菌素等,并通过竞争资源或肠黏膜黏附位点抑制致病菌。乳酸菌以物理化学方式吸附或产生抗毒素中和或直接降解毒素,从而降低毒素对机体的伤害;此外,其还可以诱导产生免疫相关因子,调节肠道黏膜免疫,改善胃肠道屏障,从而保护肠道。文章就乳酸菌对肠道防御功能的影响作以综述。  相似文献   

2.
乳酸菌对动物肠道的黏附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乳酸菌作为益生菌可以产生乳酸、细菌素以及其他抗菌物质来抑制大肠杆菌等肠道病原菌的增殖,但是其对动物肠道的黏附性是选择其作为益生菌株的重要依据。文章就乳酸菌对动物肠道的黏附机理、影响因素以及黏附的生理效应方面的研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正>乳酸菌是一类能利用可发酵碳水化合物产生大量乳酸细菌的通称,经研究证实,肠道内乳酸菌与鱼类健康有密切关系。乳酸菌不仅能够调节鱼体肠道正常菌群、保持微生态平衡,控制内毒素、抑制肠道内腐败菌生长繁殖,同时,乳酸菌通过发酵产生的有机酸、特殊酶系、胞外多糖、细菌素等营养物质,可刺激组织发育,从而对鱼体的营养状态、免疫反应等产生促进作用。目前水产养殖场销售、使用的乳酸菌大多  相似文献   

4.
乳酸菌(LAB)是指一群能利用可发酵碳水化合物产生大量乳酸的细菌总称。从形态上可分为杆状和球状2大类,并且多数为革兰氏染色呈阳性,无氧条件下生长良好的兼性厌氧性细菌。是人体肠道内的正常菌群。在调节宿主免疫功能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几年来对乳酸菌及其有效成分的的抗肿瘤作用研究较多。乳酸菌及其有效成分(肽聚糖、脂磷壁酸、DNA)具有抗肿瘤作用,且副作用甚微,其作用机理较复杂,人们对其认识还很肤浅,本文就乳酸菌及有效成分的抗肿瘤研究现状作了综述,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5.
乳酸菌及有效成分抗肿瘤作用与机制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温晓庆 《北京农业》2008,(12):41-43
乳酸菌(LAB)是指一群能利用可发酵碳水化合物产生大量乳酸的细菌总称。从形态上可分为杆状和球状2大类,并且多数为革兰氏染色呈阳性,无氧条件下生长良好的兼性厌氧性细菌。是人体肠道内的正常菌群。在调节宿主免疫功能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几年来对乳酸菌及其有效成分的的抗肿瘤作用研究较多。乳酸菌及其有效成分(肽聚糖、脂磷壁酸、DNA)具有抗肿瘤作用,且副作用甚微,其作用机理较复杂,人们对其认识还很肤浅,本文就乳酸菌及有效成分的抗肿瘤研究现状作了综述,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6.
邹芳  许丽 《饲料博览》2010,(4):14-16
乳酸菌是动物消化道内的主要微生物菌群,其在机体内有调节动物体微生态平衡,抑制杀灭有害菌,增强机体免疫力等功效。但是乳酸菌必须先黏附定植于动物肠道内才能起到这些益生作用,因此,文章就乳酸菌对肠黏液的黏附性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乳酸菌作为肠道益生菌群,在维持肠道内菌群平衡及消化运动功能上起到重要作用。为了研究天然矿物微量元素复合制剂对乳酸菌的生长及生物学特性的影响,选择保加利亚乳杆菌、李糖鼠乳杆菌、乳酸乳球菌和嗜酸乳杆菌的标准菌株作为试验菌种,对乳酸菌的增殖、酸碱耐受性、温度耐受性、细菌生长曲线及其代谢产物的抑菌效果等进行试验。结果表明:矿物粉对保加利亚乳杆菌、李糖鼠乳杆菌、乳酸乳球菌和嗜酸乳杆菌均起到增菌作用,其最适作用浓度分别为0.1、0.25、0.25和0.5g/mL,矿物质微量元素对乳酸菌的酸碱耐受性、温度耐受性及细菌抑菌作用等具有一定的提高效果。  相似文献   

8.
脂肪酸在肠道黏膜免疫反应、上皮屏障功能、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中均发挥着重要作用.断乳后的仔猪因肠道发育不成熟,免疫功能不健全,极易受到微生物的入侵.通过调整饲粮中脂肪酸的添加量,可调节仔猪断乳前后的肠道内微生物菌群组成和丰度,进而提高其对传染病的抵抗力.  相似文献   

9.
果寡糖对断奶前仔猪粪样中微生物和有机酸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断奶前仔猪(14 d)新鲜粪样为接种物,果寡糖(FOS)为底物,体外研究FOS对断奶前仔猪肠道微生物产气量、产乳酸菌和大肠杆菌数量、挥发性脂肪酸(VFA)和乳酸浓度及pH值的影响.结果表明:FOS组总产气量、产乳酸菌数量、总挥发性脂肪酸( tVFA)浓度及乳酸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丁酸占tVFA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乙酸占tVFA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FOS组大肠杆菌数量和发酵液pH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FOS可能通过促进断奶前仔猪粪样中乳酸菌增殖,促进VFA和乳酸产生,特别是丁酸产生,降低pH值而改善仔猪肠道健康,发挥潜在益生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1益生菌分类1.1乳酸菌乳酸菌是一种厌氧菌,生长在微酸的环境中,通常对环境中有机营养物质有较强的依赖性,常见于动物消化道中,是一种有助于动物消化的有益菌群。其在动物消化道中发挥着平衡菌群的作用。乳酸菌的主要作用机理为:乳酸菌经糖发酵可产生有机酸,对腐败菌和引起消化道疾病的病原菌有抑制作用,因此它具有帮助消化和抵抗消化道疾病的作用。1.2芽孢杆菌芽孢杆菌是一种耐高温、耐高压、耐酸碱的需氧菌。它不是驻留在肠道内的细菌,但它可以在消化道内转化为营养体细胞,  相似文献   

11.
【目的】应用细菌的16S rRNA 序列设计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乳杆菌属( Lactobacillus) 、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和肠球菌属( Enterococcus) 的引物并对肉鸡肠道的这4类细菌菌属进行定量测定,检测免疫应激对肉鸡不同肠段微生物区系的影响。【方法】将180只AA肉公鸡随机分4个处理,每处理设5个重复,每个重复有9只。试验分为NV、CV、LPS和CYP 处理组。免疫应激组分别于18、19、20、32、33和34 d肌肉注射相应剂量的LPS和CYP,NV组和CV组于同日龄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分别于21、28、35和42 d,每处理组各取6只鸡,无菌操作,宰杀后取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盲肠内容物。将待测样品中提取的DNA分别进行4类菌属进行Real-time PCR反应。【结果】与NV相比,4类细菌的基因拷贝数发生显著变化。集中在回肠和盲肠,肠杆菌属:5.03—7.88 copies/mg;乳酸杆菌属:5.48—10.34 copies/mg;双歧杆菌属:4.11—7.98 copies/mg;肠球菌属:5.61—8.79 copies/mg。双歧杆菌属含量为4种菌属中细菌含量最低,乳酸杆菌含量高,盲肠含菌最多,十二指肠含量最少,后期各菌群趋于稳定。【结论】免疫应激可引起肠道菌群失调,乳杆菌属和双歧杆菌属的数量在无免疫情况下的含量相对高,LPS和CYP对肉鸡后期的肠道菌群的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2.
德氏乳杆菌对鸡肠道菌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许提森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8):3228-3229
[目的]探索德氏乳杆菌对鸡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从肉鸡肠黏膜上分离培养制备试验菌株。在45只肉鸡雏苗中投喂添加由单一德氏乳杆菌制备的微生态制剂和土霉素,在55d的投喂期内,采用平板计数法检测好氧性异养菌、鸡伤寒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德氏乳杆菌的数量。[结果]从肉鸡肠黏膜上分离培养得到6株菌,均为G+菌,生理生化鉴定表明,S2为嗜酸乳杆菌,S4为德氏乳杆菌乳亚种,S6为德氏乳杆菌德氏亚种,S1、S3和S5为粪肠球菌。在投喂冻干菌粉30d后德氏乳杆菌数量达到稳定并在肠道内定植。同时,由于德氏乳杆菌的抑制作用,肠道中的鸡伤寒沙门氏菌数量下降最明显。德氏乳杆菌对鸡肠道的好氧性异养菌没有任何影响。[结论]德氏乳杆菌对鸡肠道菌群的影响与抗生素具有相近的效果,表明德氏乳杆菌作为饲料添加剂可以取代抗生素应用在肉鸡的养殖中。  相似文献   

13.
多糖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及微生物中,具有多种生理活性,是一类重要的功能成分。多糖难以被人体直接消化吸收,需经肠道菌群降解后被吸收并产生活性,反过来,多糖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保护肠黏膜屏障,增加短链脂肪酸的含量发挥其益生元作用,维持人体健康或有助疾病治疗。本文将关注多糖与肠道菌群的相互作用,为多糖的益生元作用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The immunoglobulin A (IgA) is produced to defend mucosal surfaces from environmental organisms, but host defenses against the very heavy load of intestinal commensal microorganisms are poorly understood. The IgA against intestinal commensal bacterial antigens was analyzed; it was not simply "natural antibody" but was specifically induced and responded to antigenic changes within an established gut flora. In contrast to IgA responses against exotoxins, a significant proportion of this specific anti-commensal IgA induction was through a pathway that was independent of T cell help and of follicular lymphoid tissue organization, which may reflect an evolutionarily primitive form of specific immune defense.  相似文献   

15.
乳酸杆菌对罗非鱼生长和抗病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乳酸杆菌对罗非鱼生长和抗病力的影响,为乳酸杆菌在水产养殖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乳酸杆菌分别按0.1%、0.2%、0.3%的比例添加于饲料中投喂罗非鱼,在饲养20 d后分别计算增重率、存活率及饲料系数,并以链球菌悬液进行攻毒试验,统计攻毒后7 d内的累积死亡率及攻毒后第2 d罗非鱼的肠道菌群。【结果】以添加乳酸杆菌的饲料投喂罗非鱼,其增重率显著高于未添加乳酸杆菌的对照组,饲料系数则显著降低,且随添加比例的增加,罗非鱼增重率呈上升趋势、饲料系数呈下降趋势。链球菌攻毒试验结果表明,投喂添加乳酸杆菌饲料的罗非鱼的抗病力高于对照组,且添加比例越高,抗病力越强。测定罗非鱼的肠道菌群发现乳酸杆菌可有效抑制罗非鱼肠道病菌的增殖。【结论】乳酸杆菌有利于促进罗非鱼的生长和提高抗病力,可在水产养殖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乳酸杆菌对罗非鱼生长和抗病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乳酸杆菌对罗非鱼生长和抗病力的影响,为乳酸杆菌在水产养殖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乳酸杆菌分别按0.1%、0.2%、0.3%的比例添加于饲料中投喂罗非鱼,在饲养20d后分别计算增重率、存活率及饲料系数,并以链球菌悬液进行攻毒试验,统计攻毒后7d内的累积死亡率及攻毒后第2d罗非鱼的肠道菌群。【结果】以添加乳酸杆菌的饲料投喂罗非鱼,其增重率显著高于未添加乳酸杆菌的对照组,饲料系数则显著降低,且随添加比例的增加,罗非鱼增重率呈上升趋势、饲料系数呈下降趋势。链球菌攻毒试验结果表明,投喂添加乳酸杆菌饲料的罗非鱼的抗病力高于对照组,且添加比例越高,抗病力越强。测定罗非鱼的肠道菌群发现乳酸杆菌可有效抑制罗非鱼肠道病菌的增殖。【结论】乳酸杆菌有利于促进罗非鱼的生长和提高抗病力,可在水产养殖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从炎症性肠疾病(IBDs)的发病原因入手,重点阐述了益生菌在调节肠道菌群平衡、维护肠粘膜屏膜功能以及调节肠相关免疫体系平衡缓解和治疗炎症性肠疾病方面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8.
重组基因工程乳酸菌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乳酸菌作为人和动物体内的正常菌群,具有诸多益生功能.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不断深入,重组基因工程乳酸菌研究取得了较快进展.在构建表达外源功能性基因的重组基因工程乳酸菌、表达保护性抗原蛋白质用以递呈黏膜免疫抗原的过程中,乳酸菌质粒载体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电转化技术的应用,简化了操作过程,推动了重组基因工程乳酸菌的研究与应用.  相似文献   

19.
断奶日龄的选择对养猪生产至关重要。在现代养猪生产中,早期断奶是制约规模化养猪的瓶颈问题,往往造成仔猪断奶后食欲差、消化不良、腹泻、免疫功能下降等"仔猪早期断奶综合症",严重制约养猪业的发展,而产生这一后果的主要原因是断奶使肠粘膜屏障受损。因此,选择适宜的仔猪断奶日对养猪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综述了断奶日龄对仔猪生产性能和肠粘膜屏障的影响,以期为实际生产中确定适合的断奶日龄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我国一直倡导无抗饲料养殖,发酵饲料逐渐成为饲料行业主要研究对象,越来越多的企业及科研工作者投身于生物饲料的开发与应用。饲料原料经微生物发酵后,可以改善饲料的消化特性,使其营养物质含量提升,某些原料所含的有害成分得到降解。发酵饲料中含有种类繁多的益生菌及其代谢产物,可增强动物胃肠道酸性环境,调节肠道内菌群平衡,提高肠黏膜免疫系统的免疫功能,促进肠道健康,进而提高动物的生长性能,所以越来越多的养殖企业开始使用发酵饲料。综述了发酵饲料的生产工艺,以及发酵饲料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情况,以期为相关领域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