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污染河道生态修复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简要分析了我国河道污染的现状及其原因,阐述了传统河道整治带来的负面影响,论证了河道生态修复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以及河道生态修复的目标和原则。探讨了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前提下河道生态修复的主要技术:先期处理技术、河道形态修复技术、生态河堤修复技术、生态河床修复技术、生态护坡修复技术和生态水体修复技术以及人工湿地处理技术等,展望了河道生态修复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立式储罐在线检测技术与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阐述了立式储罐在线检测声发射技术、超声检测技术、机器人技术、平板导波技术的基本原理、技术特点和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特别介绍了中国石油管道研究中心在平板导波储罐在线检测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分析了声发射技术和平板导波技术在立式储罐在线检测中的技术问题,提出了立式储罐无损在线检测技术的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章来安 《农技服务》2012,29(6):759+761
介绍了油菜机械化直播技术、机械化移栽技术和机械化收获技术的技术要点和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4.
3S 技术指的是GPS 技术、GIS 技术和RS 技术,这三种技术对于林业保护工作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意义,本文 首先对这三种技术进行了概述,之后详细的介绍了这三种技术在林业发展中的应用方式和应用价值,最后对3S 技术的 未来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本文简单论述了农业拖拉机技术发展状况以及世界上拖拉机产品整机和零部件的功能和性能的大大提升,归纳总结了技术特点和技术配置,并提出我国与世界拖拉机产品技术上的差距和拖拉机的技术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灌溉技术和节水措施在农业水利工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灌溉技术包括表面灌溉技术、滴灌技术和喷灌技术,它们能够根据作物的需求提供适量的水分,实现灵活的水分供应。节水措施主要是通过土壤改良技术和植物生理调控等方式降低水的使用量。介绍了灌溉技术和节水措施在农业水利工程中的重要性和关联,分析了不同类型的灌溉技术,探讨了节水措施在农业水利工程中的应用,以期为农业水利工程灌溉技术和节水措施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对河北省小麦丰产技术应用前后的技术效率进行了研究,并重点观察和分析了核心试验区和示范试验区技术效率的变化,发现丰产技术应用后,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而且核心试验区的技术效率明显高于示范试验区。说明丰产技术的应用不仅达到了丰产的目的,还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  相似文献   

8.
重点阐述了基于GIS的大豆生产技术专家系统总体结构、主要功能和实现技术。GIS大豆生产技术专家系统是农业专家系统的一个新的研究和应用领域,把人工智能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有机地集合起来,在GIS和ES集合方面做了一定研究。系统采用B/S三层结构,利用GIS和ES的动态链结集成技术和智能推理技术,融合大豆农业专家知识,建立了基于GIS的大豆生产技术专家系统。  相似文献   

9.
本文简单论述了农业拖拉机技术发展状况以及世界上拖拉机产品整机和零部件的功能和性能的大大提升,归纳总结了技术特点和技术配置,并提出我国与世界拖拉机产品技术上的差距和拖拉机的技术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模型检测技术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模型检测技术的研究背景人手,首先阐述了模型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和过程。然后介绍了制约模型检测技术发展的状态爆炸问题和一些状态约简技术,包括符号模型检测、Oil—the—fly技术、偏序归约和抽象技术,并对SPIN、NuSMV、UP-PAAL和PAT等模型检测工具进行了介绍和比较。最后总结了模型检测技术在新的应用领域、工具研制、算法研究和与其它技术相结合等几个方面的研究进展。可为今后进一步对并发和实时系统进行建模、仿真和验证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3种树木节和节间导管接触角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永林  沈繁宜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7):7131-7132
[目的]探索导管在植物形态学及水分输导中的作用。[方法]以白蜡、杜仲和五角枫为试材,以枝条为样本,对节和节间木质部的导管进行解剖,在复水处理的条件下测定接触角。[结果]节和节间木质部导管特征明显不同,节间导管较为均一,基本上为大导管,小导管数量极少,且节间细胞多为分化细胞,呈长柱状,细胞排列方向确定。构成节的细胞不均一,小导管较多,导管迂回盘绕,节区细胞分化程度也不均一,有的细胞仍处于分化阶段,原生质浓厚,细胞排列方向不规则。接触角的大小明显不同,节间的接触角均大于节的接触角。[结论]节区导管对水分具有更强的拉伸作用,节在植物体水分运输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采用定期观察方法,了解食蚊鱼白内障的发生过程以及由此导致的外部形态和行为的变化情况。研究的食蚊鱼群体的白内障有较高的发生率,白内障鱼一般体色晦暗,经常浮于水面缓慢游动;其摄食和生长也受较大影响。食蚊鱼白内障大多是双眼同时发生的,眼球可见不同程度的浑浊。从外观形态区分,食蚊鱼白内障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绕核性白内障,另一种无法看到晶状体形状,表现为整个眼球的不透明。对病鱼的眼球等进行组织病理观察,发现病理变化部位主要在晶体,所有病例的晶状体纤维都出现病理变化,最普遍的是晶状体皮质区纤维不同程度变性或断裂;晶状体上皮细胞有脱落、增生等。食蚊鱼白内障为鱼类白内障研究提供良好材料。  相似文献   

13.
[目的]明确安徽省正试和预试品种对小麦白粉病的抗性水平。[方法]采用田间人工接种鉴定的方法,连续3年对供试的小麦品种进行了抗性鉴定。[结果]2010年参试品种对白粉病表现高感的品种占30%,中感品种占53%,中抗品种占17%;2011年高感品种占42%,中感品种占47%,中抗品种占11%;2012年表现为高感的品种占11%,中感品种占57%,中抗品种占32%。[结论]为引导育种方向及品种审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产纤维素酶菌株的分离·筛选及酶活性测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吴琳  景晓辉  黄俊生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7):7855-7857
[目的]寻找更多高效降解纤维素的新菌种及其科学利用方法。[方法]利用“采样-培养-分离单菌落-初筛-复筛-测OD值”的方法筛选出分解纤维素能力较强的菌株。[结果]经反复培养和划线分离从80份样品中初选出35株具有分解纤维素能力的菌株。其中10株由白转绿,长势较好;6株深绿色,长势一般;4株绿色,长势较好。这20株都产孢子,被初步鉴定为绿色木霉。用刚果红培养基进行复筛选,得到9株透明圈较大的菌株。将这9株菌株再进行发酵培养,用DNS法进行酶活测定得到2株酶活较强的菌株。这2株菌株被鉴定为棘孢木霉。通过滤纸崩解测试筛选出20株降解纤维素能力较强的菌种。DNS法酶活测定结果表明采自甘蔗堆积处和甘蔗地的2个菌株的产酶活性最高。[结论]采自甘蔗堆积处和甘蔗地的2个菌株可以作为降解纤维素的新菌种。  相似文献   

15.
采用光镜、电镜及特殊染色方法研究了内蒙古阿拉善右旗5例双峰驼大、中、小动脉与静脉以及毛细血管的微细结构,结果表明,各级动脉与静脉均可分为内膜、中膜和外膜3层。在大动脉,3层中均有弹性膜和弹性纤维,其间界限不甚明显。中动脉与小动脉属肌性动脉,中膜平滑肌厚而明显。中动脉外膜内层结构致密,纤维组织丰富。大静脉的内膜与中膜均较薄,中膜由数层平滑肌构成,外膜则很厚,由大量平滑肌束及胶原纤维、弹性纤维构成。中静脉中膜仅由数层平滑肌构成;外膜厚,弹性纤维丰富。小静脉管管壁的结构与中静脉的相似,但较薄。毛细血管管壁也较厚,内皮细胞呈高突状,胞质中常有许多质膜小泡。毛细血管管腔狭小,管腔内有红细胞时,毛细血管内界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惠州市绿化树种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了惠州市绿化树种,发现绿化植物种类较为丰富,有52科104种植物,其中乔木、灌木应用较多,而藤本植物应用较少。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其绿化树种的组成及特点,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其绿化树种选择与配置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弱光下不同黄瓜品种生理适应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弱光条件下测定了5个黄瓜品种的生理性状。结果表明,津优30号叶面积增加最多,津优2号较多,寒月居中,绿宁3号和北极星最少;津优30号和寒月叶绿素含量增加较多,绿宁3号和津优2号居中,北极星最少;寒月光抑制程度较轻;津优30号和津优2号光合产物转化受抑最轻,叶片淀粉累积量最高;津优30号干物重累积量最多,寒月较多,津优2号居中,绿宁3号和北极星最少。综合比较得出,津优30号的适应性最强,寒月、绿宁3号和津优2号居中,北极星适应性最差。  相似文献   

18.
用来自日本和中国的几个松材线虫虫株,分别对黑松、马尾松和雪松进行接种,接种后分离树体内的线虫,并观察树体的组织细胞变化。研究结果表明,2个日本虫株均能使黑松、马尾松和雪松发病并枯死,而中国线虫虫株仅能够使黑松和马尾松发病枯死,不能使雪松致病。接种后不同时间分离线虫,比较线虫在寄主体内的数量消长情况。发现凡接种发病死亡的,其体内线虫数量最多;发病但没有死亡的,其体内线虫数量也较多;中国虫株接种的雪松,一直没有表现任何症状,其体内也分离到了一定数量的线虫。接种后组织病理学变化表明,细胞和组织变化与线虫的移动和扩散有关。黑松和马尾松,接种日本和中国浙江松材线虫虫株后,72 h时皮层和韧皮部的薄壁细胞变形、死亡普遍存在,树脂道泌脂细胞和木射线细胞均遭到线虫破坏。144 h后,皮层、韧皮部、木质部和髓心大量细胞死亡,形成空洞,管胞中可见线虫活动。而对于雪松,接种日本松材线虫虫株后,皮层、韧皮部和形成层细胞死亡,树脂道泌脂细胞和木射线细胞死亡,有少量代谢物聚集。中国松材线虫虫株接种后,初期皮层、韧皮部细胞变形并破坏;但是,细胞的破坏只局限在小范围内。后期皮层、韧皮部细胞被破坏,但形成层完整,木射线和管胞基本完好。  相似文献   

19.
31个国外甘蔗引进种灰色多维综合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法国和澳大利亚引进的31个甘蔗品种/材料进行了试验筛选,并用灰色多维综合评估法对选择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1个引进种中有6个优秀,4个差,10个良好,其余均为一般。这一结果与田间选择和重点繁殖的结果有很高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20.
怀化学院结合当地特色和实际情况,明确细胞生物学实验特色,合理设计实验项目,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完善考核体系,配备高素质、高能力的实验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