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应用RAMP标记分析长白山地区中国林蛙的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随机扩增徽卫星多态性DNA(RAMP)标记技术对长白山地区中国林蛙60个个体间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以便为中国林蛙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以及物种分化研究提供基础资料。结果表明:120个RAMP引物中。有14个引物组合可扩增出清晰且具多态性的条带。这14个引物组合共扩增出107条带,其中105条具有多态性,多态条带比率为98.13%。每个引物可扩增出3~10条多态性条带,平均7.5条。多态条带比率、Shannon多样性指数(I)以及Nei氏基因多样度(h)均显示长白山地区中国林蛙具有较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RAMP标记遗传相似性系数(岱)变异范围为0.4860~0.8505,平均值为0.6634,以GS平均值0.6634为闻值,可将所有供试材料划分为10类,其中大部分个体归为同一类,群体内并没有形成较明显的遗传分化。  相似文献   

2.
贵州白山羊遗传结构的RAPD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用27条多态性引物对15份贵州白山羊个体基因组进行RAPD分析。结果共扩增出268条带,其中多态带为112条,多态频率在0~72.73%之间,平均多态频率为41.79%。单个引物获得的扩增带数在4~16条之间,平均每条引物扩增出9.92条带,扩增带分子量范围在230~2800bp。Nei氏公式计算品种内个体阃遗传相似指数平均为0.9156。结果表明:贵州白山羊个体间遗传变异较小,具有较高的遗传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贵州黑山羊遗传结构的RAPD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27条多态性引物对15份贵州黑山羊个体基因组进行RAPD分析结果共扩增出258条带,其中多态带为119条,多态频率在0-77.78%之间,平均多态频率为46.12%.单个引物获得的扩增带数在4-14条之间,平均每条引物扩增出9.56条带、扩增带分子量范围为230bp-2800bp、用Nei氏公式计算品种内个体间的遗传相似性指数平均为0.9023结果表明:贵州黑山羊个体间的遗传变异较大,具有较丰富的遗传结构。  相似文献   

4.
应用随机扩增多态DNA标记(RAPD)对獭兔部分繁殖性能进行了相关研究。选用15条随机引物,对其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对扩增产物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共筛选到与獭兔部分繁殖性能之间存在一定相关的4个引物,OPAl、OPA7、OPA14和OPA15,分别检测到9、6、8和8个条带。OPAl引物的2号条带有和无两组的初生重、初生窝重之间分别存在显著(P〈0.05)和极显著(P〈0.01)差异。OPA7引物的4号条带有和无两组的产仔数、产活仔数、初生重、初生窝重之间分别存在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差异。OPA14引物的6号条带有和无两组的初生重、初生窝重之间均存在显著(P〈0.05)的差异。OPA15引物的2号条带有和无两组的产仔数、产活仔数、初生窝重之间均存在极显著(P〈0.01)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鸭沙门菌的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5株同一血清型的鸭沙门茵为研究对象,分别提取基因组DNA后,用20条随机引物对其进行RAPD分析。结果,20条随机引物中不能扩出任何条带的引物有2条,能扩出条带但扩增图谱中没有特异性条带出现的引物有10条,能扩出条带且扩增图谱具有多态性的引物有8条。对筛选到的具有多态性的8条引物进行分析,共扩增出46个DNA片段,片段大小为0.2~3.2kb,其中5个菌株共有的片段有13条,显示多态性的片段有33条。  相似文献   

6.
以4株不同血清型的鸭疫里氏杆菌、5株不同血清型的鸭源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和5株同一血清型的鸭沙门为研究对象,分别提取基因组DNA,利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对其基因组DNA进行了分析。结果,从20条随机引物中筛选出了38条能在这3种菌中有较好多态性的随机引物,8个有效引物共扩增出了102个DNA片段,其中14个菌株共有的谱带仅有1条,显示多态性的片段有101个,占99.0%;对RA的4个菌株扩增出的谱带数为51条,共同片段有12条,多态性片段39条,占76.5%;对沙门菌的5个菌株扩增出的条带数为46条,共同片段为13条,多态性片段33条,占71.79/6;对大肠埃希氏菌的5个菌株扩增出的条带数为48条,共同片段4条,多态性片段44条,占91.7%。在8条引物中进一步筛选出1条引物G12,其图谱中535bp的条带为鸭疫里氏杆菌所特有,330bp的条带为沙门菌所特有,1227bp的条带为大肠埃希氏所特有,表明G12可作为分子标记用来鉴别这3种细菌。  相似文献   

7.
采用目标起始密码子多态性标记(SCoT)对13个苇状羊茅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遗传结构及指纹图谱分析,以期为苇状羊茅种质资源鉴定、野生种质资源驯化及新品种培育提供理论依据。从80个SCoT引物中筛选出多态性较好、条带清晰且重复性高的引物15个进行扩增,13个苇状羊茅品种共扩增出181条条带,平均每个引物扩增12.07条。其中,多态性条带共176条,不同引物扩增的多态性条带数在7~16条之间,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多态性条带为11.73条,多态性条带比率(PPB)为97.24%;有效等位基因数范围在1.311~1.642之间,平均为1.511;基因多样性指数范围在0.184~0.357之间,平均为0.294;Shannon指数范围在0.276~0.518之间,平均为0.435。供试的13个品种间的遗传距离在0.0444~0.1401之间,平均值为0.1003;基于遗传距离的UPGMA聚类分析可将13个品种分为两类,与遗传结构分析结果一致。分子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总的遗传变异中有14%发生在品种间,有86%发生在品种内。引物SCoT10、SCoT56、SCoT80可以完全区分供试苇状羊茅品种,采用S...  相似文献   

8.
应用AFLP分子标记对6个家蚕品种的鉴定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利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浙江省生产上应用的 6个家蚕品种 (包括正反交 )进行了DNA指纹分析 ,筛选出E AAC/M CTT、E ACA/M CAA、E ACC/M CTT、E AGG/M CAA及E AGG/M CTT 5对引物。这 5对引物在 6个家蚕品种中共扩增出 15 7条带 (平均每对引物扩增 31 4条带 ) ,其中有多态性带 5 4条 (平均每对引物扩增多态性带 10 8条 ) ,多态性比例为 34 4 %。通过这些多态性条带的不同组合 ,可明确将供试的 6个家蚕品种加以区分 ,并作为 6个家蚕品种鉴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应用SCoT 标记对32个鸭茅品种(包括国内栽培驯化品种和国外引进品种)进行研究,为揭示鸭茅栽培驯化品种与引进品种间的遗传变异差异和鸭茅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从80个SCoT引物中筛选出22个条带清晰且稳定的引物,共扩增出308条谱带,其中,多态性谱带245条,多态性比率(PPB)为79.55%,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多态性条带数为11.14条;2)栽培驯化品种平均遗传距离为0.1242,引进品种平均遗传距离为0.1952,且引进品种在多态性条带(NPB),多态性比率(PPB),基因多样性指数(H),Shannon指数(I)等水平都高于栽培驯化品种,表明栽培驯化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水平低于引进品种;3)AMOVA 显示存在于栽培驯化品种和引进品种两类群之间和之内的遗传变异分别为16.32% 和83.68%,更多的遗传变异存在于类群内;4)UPGMA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PCA)结果表明,供试32个鸭茅品种主要聚为6大类,国内栽培驯化品种聚为类群I,国外引进品种分别聚为其他几个类群。  相似文献   

10.
西藏日土藏山羊ISSR标记遗传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ISSR标记分析西藏日土藏山羊的遗传多样性,为其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基础资料。从93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10条对107只藏山羊进行分析,数据分析利用Excel和SPSS软件完成。结果表明,所筛选出的10条引物特异性较好且多态性较高,共扩增出112条清晰的条带,平均每条引物扩增出11.2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75个,群体多态位点百分率(P)为66.96%,扩增片段大小为219~2534bp,群内个体间遗传相似性指数(s)为0.4600~0.7405,平均0.5647,个体间平均遗传差异(D)为0.4353。根据多态性位点在样本中出现的几率计算出多态性条带的基因频率(f),频率值的范围为0.0455~1.0000。西藏日土藏山羊的遗传多态性较丰富,个体间存在差异,但又具有较好的同质性。  相似文献   

11.
基于EST-SSR及SRAP标记构建苦荬菜品种(系)DNA指纹图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苦荬菜是优良的一年生菊科青饲牧草,为构建苦荬菜品种(系)DNA指纹图谱,筛选出24对EST-SSR引物、32对SRAP引物组合构建指纹图谱。24对EST-SSR多态性引物对收集的14份苦荬菜品种(系)共扩增出270个清晰条带,多态性条带223个, PIC均值0.834,基因多样性指数变幅为0.2464~0.4288,Shannon指数变幅为0.3597~0.6148,可区分品种3~14个;32对SRAP引物检测到多态性条带367个,PIC均值0.826,基因多样性指数变幅为0.2006~0.3898,Shannon指数为0.3167~0.5716,可区分品种2~12个。7个引物在9个品种(系)上能扩增出特征谱带,综合各项遗传多样性指标筛选出IpSSR102、IpSSR80、IpSSR91、Me10+Em5、Me9+Em17,共5个核心引物的40个多态性条带构建苦荬菜品种(系)DNA指纹图谱,每个品种(系)都有一个特异分子身份指纹编码。  相似文献   

12.
彭波  胡兴明  邓文  叶楚华  张鸿 《蚕业科学》2010,36(2):201-208
利用微卫星(SSR)标记技术寻找与桑树发芽率和节间距性状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可为高产桑树品种的选育提供分子遗传学方面的依据。用10对SSR引物对172份桑树品种(品系)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结果在获得的67个标记中有66个具有多态性,多态性比率为98.51%。分析供试桑品种(品系)基因组SSR标记与桑树发芽率、节间距性状的关联性发现:SSR标记mulstr4-3、mulstr6-4、mlstr6-6、ss19-1与桑树的发芽率呈显著性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09、-0.215、-0.208、0.226;SSR标记mulstr3-3、mulstr4-1、ss04-1、ss04-3、ss18-1与桑树枝条的节间距呈显著性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55、0.424、-0.248、0.216、0.229,其中标记mulstr4-1可能与控制节间距性状的基因相连锁。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山羊致病性大肠杆菌广西分离株的分子多态性,应用随机扩增多态性方法(RAPD)对山羊致病性大肠杆菌进行分型研究.从8条随机引物中筛选出4条能在10株大肠杆菌中具有较好多态性扩增的随机引物,4条随机引物共扩增出18条DNA片段,10个菌株无共有带谱,显示出良好的扩增多态性.菌株Nx31与Nx32曾被认为是同一菌株的两次分离,但是在RAPD分析中,两株细菌的带谱存在明显的差别,表明RAPD比传统的血清学分型具有更高的分辨性.  相似文献   

14.
苜蓿新品系Dy-2006亲缘关系的SSR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SSR分子标记对苜蓿新品系Dy-2006等6个苜蓿品种(品系)亲缘关系进行了分析.8对SSR引物共扩增出128个位点,106个位点显多态性,多态位点比率82.81%;不同苜蓿品种(品系)SSR多态性百分率存在一定差异,在32.81%~45.31%之间.遗传相似度(F)和遗传距离(D)的变化分别范围在0.9062~0.9689和0.0326~0.0762.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新品系Dy-2006与龙牧801亲缘关系相对较近,与阿尔冈金亲缘关系较远,并与其它供试品种存在一定差异,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品系.  相似文献   

15.
滩羊多羔性能的RAPD标记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RAPD技术和混合分离分析 (BSA)方法对双羔家系的 2 6只滩羊和对照系的 2 5只单羔滩羊进行了RAPD检测。发现 :OPB1 7-530、OPB1 9-92 6和OPB2 0 -1 4 2 6三条DNA片段仅出现在多羔家系的母本及多羔母本与单羔父本杂交产生的部分后代中 ,而在对单羔羊的逐个检测中未出现这三条片段。据此可以推断三个DNA分子标记与多羔性能主基因可能相关。作者系统优化组合出了能使滩羊基因组DNA稳定扩增的RAPD体系  相似文献   

16.
杨宁  陈锡莲  高新彦  史万斌  刘效瑞 《草业科学》2012,29(12):1883-1886
采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分析了新选育党参(Codonopsis pilosula)8个品系和2个主栽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结果显示,14条引物共扩增出159个位点,其中多态位点26个,多态性位点比率为46.43%,材料间遗传相似系数范围在0.771 9~0.964 9,说明甘肃省主栽党参品种资源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根据聚类分析结果,党参品种DS6与所有其他供试材料的亲缘关系最远,可单独聚为一类;DS3与DS8的亲缘关系最近,其相似系数为0.964 9。  相似文献   

17.
42份高粱与苏丹草及其2个杂交种DNA指纹图谱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选用100个RAPD引物和95对SSR引物进行PCR扩增,旨在构建42份高粱和苏丹草品种资源及2份国审品种高粱-苏丹草杂交种的DNA指纹图谱。结果表明,从100个RAPD引物中筛选到9个多态性高、重复性好的引物,多态性条带比率为64.06%,利用4个核心RAPD引物可以为每份品种构建1张特定的数字指纹,并通过其中1个引物F-01构建了1张能鉴别2个杂交种的RAPD指纹图谱,不过该图谱不能区别皖草3号与其父本Sa。从95对SSR引物中筛选出多态性丰富的引物73对,多态性条带比率为86.06%,通过3对核心SSR引物就可以构建42份高粱和苏丹草的SSR数字指纹,同时利用其中1对SSR引物txp18,寻找到2个杂交种的互补带,从而构建了2个高粱-苏丹草杂交种的SSR指纹图谱,这张SSR指纹图谱不仅能鉴别皖草2号和3号,还可以把杂交种与其亲本区别开来。  相似文献   

18.
19.
利用混合样本分析方法对滩羊进行了RAPD分析 ,筛选了 6 0种随机引物 ,结果发现OPB17 32 0这一扩增片段只出现在公羊的混合样中 ,进一步对 5 0只滩羊进行逐个检测 ,发现 2 1只公羊均出现了OPB17 32 0这一DNA片段 ,而 2 9只母羊无一出现此条片段 ,据此推断OPB17 32 0为滩羊公羊的特异性RAPD标记。这一发现为滩羊胚胎性别鉴定和Y染色体上基因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标记参考座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