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2013年1月与2014年1月对湖南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鲵自然繁殖洞穴外溪大型无脊椎动物群落和水质状况进行了调查。共采集到动物117种,隶属于5门8纲16目59科。其中水生昆虫107种,软体动物3种,甲壳动物2种,环节动物3种,涡虫纲和线虫动物各1种。两年各采样点物种数平均为27种,七眼泉洞穴出水口(S6)物种数最多,为33种,骡子塔洞穴出水口(S1)物种数最少为15种。2年1个月中各采样点大型无脊椎动物密度介于872.2~3511.1 ind/m2,平均密度为1747.6 ind/m~2,水生昆虫为优势类群,相对丰度97.05%,其中,四节蜉(Baetis sp.)、宽基蜉(Choroterpes sp.)、纹石蛾(Hydropsyche sp.)、锯形蜉(Serratella sp.)、扁蜉(Heptagenia sp.)和朝大蚊(Antocha sp.)为最优势的种类,其丰度分别占总丰度的32.27%、9.15%、7.13%、6.61%、6.52%、5.45%;基于Shannon-Wiener指数和BI生物指数的水质评价结果显示,各洞穴出水口溪流中,乌木峪(S3)、院子(S4)和七眼泉(S6)水质最为清洁,骡子塔(S1)和芭茅溪(S7)水质稍差,有轻微污染;功能摄食类群分析结果显示各采样点以收集者(GC)和捕食者(PR)为主要优势类群;K-优势曲线结果表明,除了骡子塔洞穴出水口溪流(S1)受到较重的人为影响外,其他采样点基本保持了较高的物种多样性。从两年调查状况来看,张家界大鲵(Andrias davidianus)自然繁殖洞穴外溪出苗期大型无脊椎动物具有较高的多样性,环境敏感类群优势地位明显,通过估算稚鲵营养容纳量推测,洞穴外溪可为野生稚鲵提供良好的饵料条件,但一些自然繁殖洞穴外溪稚鲵食物可能存在不足的风险,应加强保护区内喀斯特溶洞与大型无脊椎动物群落的保护。  相似文献   

2.
为摸清西藏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墨脱江段在2017年遭遇大型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后大型底栖动物分布现状及多样性的时空分布特征,分别于2022年10—11月(秋季)和2023年4—5月(春季)对墨脱江段及其附属支流大型底栖动物的种类组成进行了调查,并对其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春、秋两季共采集大型底栖动物52个种类,隶属于3门3纲10目30科,其中水生昆虫占绝对优势(50种)。春季大型底栖动物优势种为四节蜉属一种(Baetis sp.1)、鳞石蛾属一种(Lepidostoma sp.);秋季优势种为四节蜉属一种(Baetis sp.1)、缺距纹石蛾属一种(Potamyiasp.),且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组成在春季和秋季间存在一定的差异(P<0.001)。流域内秋季大型底栖动物的总平均丰度为6.67ind/m2,总平均生物量0.04g/m2;春季大型底栖动物的总平均丰度高于秋季,为8.71ind/m2,总平均生物量0.04g/m2。此外,大型底栖动物生物多样性在不同季节的干、支流...  相似文献   

3.
2019年8月-2020年1月在长江下游莲花洲港15个采样点进行了6次采样调查,并对该区域大型底栖动物摄食功能群的时空格局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调查共采集到大型底栖动物3门40种,其中节肢动物门21种、软体动物门10种、环节动物门9种。莲花洲港的底栖动物由5个摄食功能群构成,其中,撕食者占有较大优势,相对丰度为49.19%,其次为收集者、捕食者、滤食者和刮食者,相对丰度分别为35.05%、10.15%、3.03%、2.58%。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底栖动物密度在不同区域内具有显著差异,在鱼巢排区最高(142.22 ind./m2),透水框架区次之(137.56 ind./m2),其他区域最低(34.22 ind./m2)。鱼巢排区和透水框架区以撕食者占有较大优势,其他区域以收集者占优势。冗余分析(RDA)表明,丰水期和平水期影响大型底栖动物摄食功能群的主要环境因子为水深、水温;枯水期影响大型底栖动物摄食功能群的主要环境因子为水深、溶氧和pH。  相似文献   

4.
为摸清黑龙江中游重要江段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空间变化,于2022年6—7月(夏季)对黑龙江中游嘉荫至萝北江段及其附属支流的大型底栖动物进行采样调查,分析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种类组成、生物量、丰度及多样性等指标,以阐明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空间变化,并为水生生物多样性的调查与监测提供基础数据,为保护珍稀鱼类提供重要的饵料生物参考依据。结果表明:黑龙江中游嘉荫至萝北江段共有大型底栖动物4门42科84个种类,包括节肢动物门70种,软体动物门10种,环节动物门3种及扁形动物门1种,优势种为四节蜉(Baetis sp.)和透明高翔蜉(Epeorus pellucidus)。大型底栖动物总平均生物量为(1.06±1.72)g/m2,总平均丰度为(8.57±5.89)ind./m2。CLUSTER聚类分析结果显示,21个断面的大型底栖动物可划分为6组,存在极显著的空间差异(Global R=0.76,P<0.01)。SIMPER分析表明,引起黑龙江中游嘉荫至萝北段夏季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差异显著的主要种类为中华小长臂虾(Palaemonete...  相似文献   

5.
为分析人类长期养殖活动对海州湾砂质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于2012—2022年对其进行调查。本次调查共发现大型底栖动物143种,总平均生物密度为3 081 ind./m2,总平均生物量为161.07 g/m2,光滑河蓝蛤(Potamocorbula laevis)为第一优势物种。多样性指数H’波动范围为1.27~3.67,总平均值为2.52。2017年5月生物密度最高,2012年10月、2017年5月和8月生物量较高,均是由于发现了大量的光滑河蓝蛤造成的。黄岛长吻虫(Saccoglossus hwangtauensis)消失,须鳃虫(Cirriformia tentaculata)发现频次增多,有机碳含量升高,均显示潮间带生物群落正由清洁群落向耐污群落转变,人工养殖活动对调查潮间带生物群落结构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在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条件下不同放养密度的生长规律,本研究选取规格一致[平均体长(6.70±0.64) cm,平均体质量(4.38±1.40) g]的大口黑鲈幼鱼分别按80 ind/m3(D1组)、96 ind/m3(D2组)、112 ind/m3(D3组)、128 ind/m3(D4组)放养密度饲养在16个2.5m3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桶中,每个密度组设4个平行,根据不同生长阶段投喂不同口径的大口黑鲈专用配合饲料,实验时间为160 d。结果显示:4组大口黑鲈终末体长和体质量生长指标均较为接近,无显著差异;平均成活率82.50%~85.63%,组间成活率差异不显著;平均饵料系数(FCR)是1.5,最高是D4组1.74,最低是D1组1.34,各密度组FCR随放养密度的增大而显著增大,D1组与D3组、D1组与D4组和D2与D4组差异显著,其他组间无显著差异;4组大口黑鲈体长、体质量变异系数无显著性差异;体长(L)与日龄(t)均呈线...  相似文献   

7.
为建立彭泽鲫“一年两茬”养殖模式,在15×667 m2标准化池塘中进行养殖试验。结果显示:第一茬放养规格为130 g/尾的彭泽鲫冬片,收获成鱼规格为310 g/尾,667 m2产1395 kg;第二茬放养规格25 g/尾的彭泽鲫鱼苗,收获冬片规格130 g/尾,667 m2产617.5 kg。全年“一年两茬”养殖模式达到了667 m2产2012.5 kg,每667m2利润10192元的养殖效益,对彭泽鲫“一年两茬”养殖模式的推广和优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柳磊  陶玲  代梨梨  彭亮  李谷 《淡水渔业》2023,(1):92-101
为探索适用于高密度池塘养殖尾水处理和水循环利用的生态工程技术,本研究构建了一套基于组合湿地的池塘循环水养殖系统。在考察组合湿地对池塘尾水中氮、磷等物质去除效果和养殖过程中池塘水质动态变化的基础上,分析评估了系统氮、磷利用效率。结果显示:在5.54 m3/(m2·d)高水力负荷下,组合湿地对氨氮(TAN)、硝态氮(NO-3-N)、总悬浮物(TSS)、总磷(TP)、总氮(TN)和化学耗氧量(COD)去除率分别为68.94%、-25.38%、60.86%、43.56%、16.67%和27.98%,湿地出水水质满足渔业养殖用水要求;养殖过程中,循环塘TAN、NO-2-N浓度较低,均值分别为0.72 mg/L、0.10 mg/L,显著低于对照塘,DO均值为4.85 mg/L,显著高于对照塘且较为稳定;主养品种黄颡鱼产量达到391.38 kg,较对照塘提高9.11%;氮、磷相对利用率分别提高10.68%和11.20%,绝对利用率分别提高11.06%和11.49%,环境...  相似文献   

9.
为验证改造后的池塘圈桶模式的养殖效果,通过使用改造后的池塘圈养桶系统养殖湘云鲫。经过5个月的养殖得到圈桶养殖湘云鲫成活率为70.44%,养殖规格为245.64g/尾,圈桶产量为17.22kg/m3,换算成5×667m2的产量为1390kg/667m2。养殖系统水体氨氮、总氮和总磷会随着养殖进程而升高。最高时圈养桶氨氮、总氮和总磷分别达到了2.96mg/L、7.86mg/L、0.56mg/L,池塘氨氮、总氮和总磷分别达到了2.95mg/L、7.68mg/L、0.80mg/L,出水口氨氮、总氮和总磷分别达到了1.24mg/L、4.36mg/L、0.21mg/L。结果表明改造后池塘圈桶系统可以养殖湘云鲫,但整体水处理效果不理想,后期鱼生长缓慢。  相似文献   

10.
郑惠东 《福建水产》2014,(3):185-190
对2008年10月、2009年5月南日岛周围海域浮游动物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南日岛周围海域已鉴定的浮游动物有94种,分为5个生态类群,以沿岸暖水类群和广温广盐类群为主。春、秋两季调查海区浮游动物湿重生物量均值为198.7 ind/m^3,其中春季均值为119.4 mg/m^3,秋季均值为278.0 mg/m^3,秋季为春季的2倍。平面分布上,春季高值区出现在南日岛西南部海域,而秋季出现在北部的小日岛西北侧海域。春、秋两季浮游动物的丰度和生物量的平面分布趋势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1.
渤海中部浮游动物的生态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针对2013年5月(春季)、8月(夏季)、11月(秋季)和12月(冬季)在渤海中部海域以浅水Ⅰ型浮游生物网采集的浮游动物样品,分析了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丰度分布和多样性;通过结合现场环境参数,探讨了环境因子与浮游动物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4个季节共鉴定浮游动物74种(含浮游幼虫21类),桡足类为绝对优势的类群,在浮游动物的物种丰富度中占25.7%。渤海中部海域全年均出现的浮游动物优势种类共2个,分别为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和强壮箭虫(Sagitta crassa)。春季共鉴定浮游动物29种(含浮游幼虫6类),浮游动物平均丰度为782.0 ind/m3,平均湿重生物量为157.1 mg/m3,香农-威纳指数(H’)和物种丰富度指数(D)分别为2.36和1.02;夏季共鉴定浮游动物45种(含浮游幼虫18类),浮游动物平均丰度为199.6 ind/m3,平均湿重生物量为135.8 mg/m3,H’和D分别为1.75和1.78;秋季共鉴定浮游动物42种(含浮游幼虫14类),浮游动物平均丰度为42.1 ind/m3,平均湿重生物量为122.5 mg/m3,H’和D分别为1.83和2.08;冬季共鉴定浮游动物33种(含浮游幼虫12类),浮游动物平均丰度为72.1 ind/m3,平均湿重生物量为151.1 mg/m3, H’和D分别为1.63和1.53。浮游动物丰度与环境因子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春季影响渤海中部海域浮游动物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组合为表盐、底溶解氧和水深;夏季影响渤海中部海域浮游动物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组合为底温、底盐和叶绿素;秋季影响渤海中部海域浮游动物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组合为表温、表pH和底pH;冬季影响渤海中部海域浮游动物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组合为底pH和叶绿素。与同期历史数据相比,浮游动物的种类数、丰度和生物量均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拟通过养殖实验确定厚颌鲂(Megalobrama pellegrini)幼鱼最适养殖密度;同时,利用酶学和分子生物学手段分析养殖密度对厚颌鲂幼鱼肠道抗氧化酶活性及氧化应激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实验设计5个密度处理组,分别为0.15 kg/m3 (50尾/桶)、0.24 kg/m3 (80尾/桶)、0.34 kg/m3 (110尾/桶)、0.42 kg/m3 (140尾/桶)和0.50 kg/m3 (170尾/桶),每组设置3个平行,实验周期为42 d。结果显示,当养殖密度从0.15 kg/m3 逐渐升高到0.50 kg/m3 时,厚颌鲂幼鱼生长(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在最大密度时(0.50 kg/m3 )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低于0.34 kg/m3 密度实验组(P<0.05)。同时,最高养殖密度处理组(0.50 kg/m3 )饲料系数显著高于中低密度实验组(0.15、0.24和0.34 kg/m3 )(P<0.05),说明过高养殖密度不利于厚颌鲂幼鱼的生长和饲料利用。实验表明,提高养殖密度并未影响厚颌鲂幼鱼成活率(P>0.05),各组存活率均较高(>97%)。当养殖密度为0.34 kg/m3 时,厚颌鲂幼鱼全鱼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密度实验组(P<0.05)。厚颌鲂幼鱼肠道抗氧化应激相关指标受到养殖密度的显著影响,其中,0.24和0.34 kg/m3 密度处理组鱼体肠道总抗氧化能力显著高于最低密度组(0.15 kg/m3 )和高密度组(0.42、0.50 kg/m3 )(P<0.05);最高密度实验组(0.50 kg/m3 )肠道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最低,而丙二醛(MDA)含量最高(P<0.05);谷胱甘肽(GSH)含量最高值出现在0.34 kg/m3 处理组,显著高于其他各实验组(P<0.05)。最低密度实验组(0.15 kg/m3 )厚颌鲂幼鱼肠道细胞色素P450(CYP1 A)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较高密度实验组(0.42 kg/m3 )(P<0.05);最高养殖密度组(0.50 kg/m3 )鱼体肠道转录因子NF-E2相关因子2(Nrf2)基因相对表达量最高,而锰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MnSOD)相对表达量最低,与0.34 kg/m3 密度处理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养殖密度过高时能引起鱼体的氧化应激反应。研究表明,体重为0.45~1.36 g的厚颌鲂幼鱼最适养殖密度为0.34 kg/m3 ,该结果可为提高厚颌鲂苗种培育效率,促进其种质资源恢复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象山港不同生境冬季浮游动物生态特征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10年1月底,对象山港西部海区的海带养殖区、牡蛎养殖区、网箱养殖区、增殖放流区和电厂温排水区进行了浮游动物调查,从生物量、丰度和多样性指数这3个参数比较了5种不同生境的浮游动物特征,并对这3个参数与理化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从5种生境中共鉴定到浮游动物28种,以桡足类的腹针胸刺水蚤(Centropages abdominalis)为绝对优势种;浮游动物整体的生物量大,丰度高,而多样性指数低.5种牛境比较,浮游动物的生物量为牡蛎养殖区最高,网箱养殖区和海带养殖区次之,增殖放流区和温排水区最低;丰度为牡蛎养殖区最高,网箱养殖区次之,再其次是海带养殖区,增殖放流区和温排水区最低;对3类养殖区内外的浮游动物的生物量和丰度进行比较,均为养殖区内较高;浮游动物的多样性指数为温排水区最高,其他4种生境差异不明显.相关性分析表明:浮游动物的生物量与悬浮物的浓度呈显著负相关;丰度与盐度呈显著负相关;多样性与温度、盐度和5项营养盐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2016年8月,现场调查并分析了山东省威海市双岛湾海域的海草资源及其生态特征,发现分布面积为442.19hm2的海草床,种类为鳗草(Zostera marina)和红纤维虾形草(Phyllospadix iwatensis) 2种。鳗草的分布面积约为434.46 hm2,占总面积的98.3%,主要分布在双岛湾中部东侧及海参池,其平均植株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174.2±9.2) shoots/m2和(337.7±17.5) g DW/m2。红纤维虾形草的分布面积约为7.73 hm2,占总面积的1.7%,主要分布在双岛湾湾口东侧及向东约3 km的近岸礁石浅水区,呈明显的带状分布,其平均植株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889.1±17.1)shoots/m2和(605.9±18.1) g DW/m2。双岛湾海草床平均水深约为1.6 m,鳗草草床底质坚硬,平均底质粒径约为(4.3±0.2)mm。本调查表明,双岛湾海草床受到陆源污染物排放、围海养殖和捕捞作业等人类活动的严重威胁,提出了保护双岛湾海草床的建议和对策,为我国海草床现有资源提供数据补充。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东平湖生态渔业模式及环境效应,采用陆基网围实验方法,分别设置4个鲢鳙、3个中华绒螯蟹(简称河蟹)不同放养密度组合,研究不投喂网围综合养殖系统鲢鳙蟹生长、沉积物碳氮磷(STC、STN、STP)积累与环境因子关系。结果显示:(1)本实验条件下鲢鳙、河蟹最佳生长密度分别为0.35 ind/m2、0.30 ind/m2。随鲢鳙放养密度增大,鲢鳙平均体重和成活率显著降低、数量和产量显著上升;随河蟹放养密度增大,鲢鳙平均成活率、数量和产量略有降低,组间差异不显著;河蟹平均体重、数量和产量与鲢鳙、河蟹放养密度均无明显关系,成活率随河蟹放养密度增大显著降低,随鲢鳙放养密度增大略有降低,差异不显著;(2)与生产实践相比,实验E1组收获河蟹成活率提高60.7%、产量提高47.1%、体重降低9.22%,H2组收获鲢鳙成活率、产量、体重平均值分别降低了46.4%、51.8%、8.3%,饵料不足是主要限制因素。(3)系统STC、STN、STP净化平均值分别为(12.02±7.43) mg/g、(0.76±0.42) mg/g、(0.25±0.10) mg/g, ...  相似文献   

16.
澜沧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分布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4月-2011年8月,对澜沧江流域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现存量和分布格局进行了4次调查,涉及澜沧江云南段和西藏段的34个采样点。结果显示,大型底栖动物共119种(属),隶属于4门7纲66科,平均密度为243.2 ind./m2,平均生物量为13 016.8 mg/m2,水生昆虫为该流域优势类群。澜沧江流域大型底栖动物的密度、生物量纵向分布呈现高-低-高的分布规律,下游的多样性高于中、上游,科级聚类显示生境相似样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类似。与地理环境类似的怒江相比,澜沧江的大型底栖动物密度、生物量组成差异不大,但种类数显著高于怒江。  相似文献   

17.
胶州湾西北部潮间带冬季大型底栖动物丰度和生物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潮间带底栖动物的空间分布情况,根据2009年2月份在胶州湾西北部潮间带进行的7断面35个站位的底栖生物采样调查资料,分析了潮间带冬季大型底栖动物的数量分布。结果表明,调查共获得大型底栖动物49种,平均丰度88.1ind/m2,平均生物量77.8g/m2;主要优势种为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凸壳肌蛤(Musculus senhousei)和日本大眼蟹(Macrophthalmus japonicus)。总体丰度在中潮区较高,生物量在低潮区较大;断面5丰度、生物量均最高,断面1丰度、生物量均最低。多毛类丰度和生物量在潮区间差异显著(P0.05),在中下潮区分布最多;甲壳类丰度和生物量在潮区和断面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软体类生物量在断面间的分布差异显著(P0.05),断面5最高,断面1最低。研究表明,大型底栖动物的种类组成、丰度与生物量的分布很不均匀,环境的复杂性和人为扰动可能是胶州湾西北部潮间带底栖动物分布不均匀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潟湖是岛礁生物多样性演变的重要环境场,在岛礁水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发挥重要作用,而微型浮游动物的生态功能研究是解析南沙群岛岛礁水域潟湖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组成、流向、能量流动效率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实验通过对南沙群岛重点岛礁渚碧礁、美济礁与永暑礁潟湖表层水域中微型浮游动物与生态环境调查,研究了其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并通过稀释培养实验研究了微型浮游动物的摄食压力。结果显示,调查水域共发现微型浮游动物20种,总丰度的范围为320~1 460个/L,以无壳纤毛虫丰度最高。无壳纤毛虫在渚碧礁潟湖西部水域(ZB-1)丰度最高,砂壳纤毛虫峰值则出现在永暑礁潟湖中部水域(YS-3),桡足类幼体丰度最大值出现在美济礁潟湖北部水域(MJ-2)。聚类分析结果显示,3个岛礁潟湖中部区域的微型浮游动物群落相似度较高,溶解氧是影响群落结构的最重要因素,特别是对MJ-3站位影响最为突出。摄食实验结果显示,3个岛礁潟湖水域浮游植物生长率为0.22~1.36 d-1;微型浮游动物摄食率范围为0.22~0.60 d-1,微型浮游动物每天约摄食浮游植物现存量的...  相似文献   

19.
于2018年9月,对天津大港,宝坻,华苑等地区的12个站点的大型底栖生物的群落结构及生物多样性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调查区共鉴定出大型底栖生物3门10种,其中软体动物4种,环节动物4种,水生昆虫2种,各站位丰度波动范围为20~840 ind/m^2,平均为205.33 ind/m^2,生物量范围为0.012~308.63 g/m^2,平均为59.69 g/m^2;囊螺为该地区绝对优势种。丰富度指数Margalefs.index在1.48~3.334之间波动, Goodnight修正指数在0.523~1之间波动。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乌杨调节坝正式运行初期汉丰湖水体情况,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对汉丰湖浮游植物群落及水质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调查期间共检出浮游植物7门58属114种,其中绿藻门和硅藻门最多,分别占39.47%和38.60%。尖针杆藻、梅尼小环藻和啮蚀隐藻等为优势种。浮游植物平均密度为8.64×10~5 ind./L;平均生物量为2.03 mg/L;其中,平均密度和生物量在2016年12月最小,2017年2—8月不断增大,10月份有所下降;四个采样点的平均密度和生物量差异均不显著。各采样点浮游植物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d_(Ma))为1.69~5.23;Shannon-Wiener指数(H’e)为1.12~2.75;Pielou均匀性指数(J_e)为0.45~0.96。水温、高锰酸盐指数、总磷、总氮、氨氮的变化范围分别为12.7~31.5℃、1.54~4.92 mg/L、0.01~0.18 mg/L、0.20~1.11mg/L、0.10~0.81 mg/L。冗余分析(RDA)结果表明,汉丰湖浮游植物与高锰酸盐指数、总磷、亚硝态氮和氨氮呈正相关,与透明度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