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9 毫秒
1.
采用7个微卫星标记,研究了鲤(Cyprinus carpio)、高寒鲤和荷包红鲤抗寒品系(Cyprinus carpio var.wananensis)三个群体的遗传变异。结果显示,鲤野生群体、高寒鲤、荷包红鲤抗寒品系的平均杂合度分别为0.276、0.147、0.0952,平均无偏倚杂合度期望值为0.431、0.355、0.305。鲤野生群体的杂合度明显高于其他两个养殖品种,说明其较其他两个养殖品种的遗传多样性丰富。  相似文献   

2.
利用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不同温度(17、21、25℃)对黄带拟鲹Pseudocaranx dentex(389.34 g±49.70 g)耗氧率、排氨率及窒息点的影响。结果显示:17℃组耗氧率为(0.26±0.01)mg/(g·h),排氨率为(3.12±0.25)μg/(g·h),窒息点为(0.85±0.13)mg/L;21℃组耗氧率为(0.37±0.02)mg/(g·h),排氨率为(3.99±0.18)μg/(g·h),窒息点为(0.93±0.08)mg/L;25℃组耗氧率为(0.52±0.03)mg/(g·h),排氨率为(5.23±0.21)μg/(g·h),窒息点为(1.24±0.10)mg/L。黄带拟鲹的耗氧率、排氨率及窒息点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且温度对耗氧率和排氨率有显著影响(P0.05)。同时,O/N比值在81.62~105.38,表明试验水温条件下黄带拟鲹的主要供能物质为脂肪和碳水化合物。  相似文献   

3.
采用直接测序法对7种鲤(Cyprinus carpio):德国镜鲤(C.carpio L.mirror)、松荷鲤(C.carpio L)、松浦鲤(C.carpio var.Songpu)、易捕鲤(C.carpio var.Yibu)、大头鲤(C.pellegrini T.)、松浦镜鲤(C.carpio var.Songpu mirror)和野鲤(C.carpio haematoperus)TLR9基因的SNP位点的多态性和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292个个体中共检测出37个碱基变异位点,均位于基因外显子区域,占整个片段长度的0.84%,其中20个SNP位点为非同义突变。野鲤的碱基突变位点最多,松浦镜鲤的碱基突变位点最少(P<0.05),其他各品种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野鲤的非同义突变位点最多,松浦镜鲤的非同义突变位点最少(P<0.05),其他各品种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稀有等位基因频率大于0.05时,经Hardy-Weinberg卡方检验结果显示各品种中除了德国镜鲤和松浦镜鲤外,大多数位点都处于平衡状态(P>0.05);各品种的PIC值处于中低度多态水平(PIC<0.5)。卡方检验分析结果显示,各品种间共有24个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11个位点为非同义突变位点,这可能是影响TLR9基因免疫应答功能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赤眼鳟耗氧率、排氨率和窒息点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取封闭流水式的实验方法,研究了对不同温度(16℃、20℃、24℃、28℃)对体质量小规格(6.98±1.19)g和大规格(22.45±1.79)g的赤眼鳟(Squaliobarbus curriculus)幼鱼耗氧率、排氨率以及窒息点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X)对小规格和大规格赤眼鳟的耗氧率(Yo)和排氨率(YN)有显著性影响,其两两间的相关关系可分别用方程式:小规格赤眼鳟Y_o=0.012x-0.135(R~2=0.969),大规格赤眼鳟Y_o=0.007x-0.058(R~2=0.991);小规格赤眼鳟Y_N=0.001x-0.010(R~2=0.981),大规格赤眼鳟Y_N=0.001e~(0.085 x)(R~2=0.943)来表示。在16~28℃范围内赤眼鳟幼鱼的耗氧率和排氨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呈显著上升。在16℃时赤眼鳟的排氨率要显著性的低于20~28℃,而在20~28℃之间赤眼鳟幼鱼的排氨率差异性不显著。耗氧率昼夜变化表明大、小规格赤眼鳟白天平均耗氧率高于夜间。16℃条件下,小规格和大规格赤眼鳟的窒息点最低分别为0.860和0.960mg/L,显著性低于20~28℃。  相似文献   

5.
不同规格黄金鲫耗氧率及排氨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黄金鲫的呼吸代谢情况,利用密闭流水呼吸室,测定了30℃下不同规格黄金鲫的耗氧率、窒息点以及排氨率.结果表明:规格越大的黄金鲫耗氧率越低,8g、33g、79g黄金鲫耗氧率平均值为0.622、0.446、0.383mg/(g·h);8g、33 g、79g黄金鲫排氨率平均值为0.131、0.078、0.054 ug/(g· h);黄金鲫耗氧率存在昼夜变化,耗氧率最高点出现在02:00-06:00,耗氧率最低点出现在12:00左右;体重和窒息点呈负相关,规格越大窒息点越低,从3 g到79窒息点由0.37 mg/L降到0.26 mg/L.  相似文献   

6.
鲤耗氧率与窒息点的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封闭式流动水体中,对鲤(Carp)的耗氧率和窒息点进行初步测定,试验结果表明:(1)鲤的窒息点同水温和鱼体规格的关系。第一,窒息点与水温的关系:当水温从5℃上升到32℃时,试验鲤的窒息点从0.21mg/L上升到0.59mg/L,可见,鲤的窒息点与水温高低呈正相关;第二,在试验水温22℃时,鲤窒息点与鱼体大小的关系:试验鱼体长分别为8.30±0.37,12.30±0.21,14.23±0.15,23.41±0.24cm,试验结果为鲤的窒息点从0.49mg/L下降到0.34mg/L,鲤的窒息点与鱼体规格呈负相关;(2)鲤耗氧率与水温的关系。鲤的耗氧率同水温一样随水温的上升而上升,在6℃时的耗氧率仅为28℃时的1/6,但是当水温超过28℃时耗氧率开始下降,33℃时降为139.31mg/L;(3)本试验也对鲤耗氧率的昼夜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鲤的耗氧率昼夜变化不明显,耗氧高峰出现在每日的15:00 ̄17:00时,低峰出现在每日的3:00 ̄5:00时;白天的均耗氧率与晚间均耗氧率大致相等。  相似文献   

7.
通过转外源生长激素基因"超级鲤"F2代与松浦鲤的耗氧率与窒息点的比较试验证明在水温为18.0±1℃、鱼体重为84.5±1g时,"超级鲤"F2代的耗氧率是174.65±23.43mg/h.l,松浦鲤的耗氧率是257.98±19.25mg/h.l,经T检验(|T|=8.2067;df=8;双侧p<0.01),"超级鲤"F2的耗氧率极显著地小于松浦鲤的耗氧率.耗氧率与水温或体重的变化关系均是随着水温的升高而升高,随着体重的增加而降低.F2代与松浦鲤的耗氧率昼夜变化曲线在走向上基本一致,高峰是在1030时和2030时,低谷是在1830时和030时.在同一水温条件下,F2代与松浦鲤窒息点的差异性随着鱼体重的增加而趋于显著.在水温为18.0±1℃条件下,当鱼体重为84.5±1g时,"超级鲤"F2代窒息点为0.1318mg/l,松浦鲤窒息点是0.1203mg/l,经T检验(|T|=2.775;df=2;双侧p=0.1090>0.05)差异性不显著;当体重为108.5±1g时,F2代窒息点为0.1937mg/l,松浦鲤窒息点是0.1443mg/l,经T检验(|T|=8.296;df=2;双侧p=0.0142<0.05)差异性显著.这两种鱼的窒息点与体重的变化关系一样,都是随着体重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体重对青海湖裸鲤(Gymnocypris przewalskii)排氨率和排氨量的影响,在21℃左右的水温下,结合对青海湖裸鲤耗氧率和呼吸频率的测定,采用酚盐分光光度法测定并研究了不同体重下青海湖裸鲤的排氨量、排氨率。结果表明:不同体重的青海湖裸鲤在基础呼吸代谢过程中其排氨量方面有极显著的差异(P<0.01)。青海湖裸鲤的排氨量随着体重的增加而增加,呈幂指数关系。不同体重的青海湖裸鲤的排氨率等也有显著差异(P<0.01),随着体重的增加排氨率相对降低。  相似文献   

9.
采用室内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曼氏无针乌贼(Sepiella maindroni)幼体耗氧率和排氨率的昼夜变化规律及其受温度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正常海水(温度20 ℃,盐度25)条件下,曼氏无针乌贼幼体的耗氧率昼夜变化范围为0.52~0.67 mg/(g·h),排氨率的昼夜变化范围为0.062~0.071 mg/(g·h).曼氏无针乌贼幼体的耗氧率与排氨率受昼夜变化的影响比较明显,其代谢高峰出现在早8∶ 00.温度对曼氏无针乌贼幼体的耗氧率与排氨率的影响显著(P<0.05),在16~28 ℃,耗氧率和排氨率均随海水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在28℃时达到最高值,但在32 ℃时耗氧率和排氨率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0.
镉对鲤遗传毒性和外周血细胞数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鲤(Cyprinus carpio)分别暴露于0.16、0.31、0.63、1.26 mg/L Cd2+溶液中,研究Cd2+对鲤外周血红细胞微核率、核异常率、红细胞和白细胞数量的影响,探讨Cd2+对鲤遗传毒性和外周血细胞数量影响的变化规律和趋势。结果显示:Cd2+对鲤红细胞微核率和核异常率的影响存在浓度-效应和时间-效应关系。与对照组相比,1.26 mg/L Cd2+组鲤在不同暴露时间的红细胞微核率和核异常率均极显著(P<0.01),核异常率在72 h显著(P<0.05)增加,72 h后表现为极显著(P<0.01)增加。Cd2+对鲤外周血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比例的影响存在浓度-效应和时间-效应关系。相同Cd2+浓度下,鲤淋巴细胞比例随暴露时间增加先降低后上升,同一暴露时间淋巴细胞比例随Cd2+浓度增加而降低。相同Cd2+浓度下,鲤单核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比例随暴露时间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同一暴露时间嗜中性粒细胞比例随Cd2+浓度增加而升高。研究表明,Cd2+对鲤具有遗传毒性效应,且随Cd2+浓度增加而增强。  相似文献   

11.
体质量和温度对星洲红鱼耗氧率、排氨率和窒息点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不同温度和体质量对星洲红鱼(Red Tilapia)耗氧率、排氨率和窒息点的影响。结果显示:水温15~35℃时,星洲红鱼的耗氧率、排氨率和窒息点都随着温度的上升而上升,差异显著(P0.05);耗氧率(Ro)、排氨率(RA)与温度(T)的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Ro=0.066 4T+0.008 6(R2=0.969 3)和RA=3.849 4t+3.927 5(R2=0.916 8)。在体重27.50~201.87 g范围内,耗氧率和排氨率随着体重的上升而减小,窒息点随着体重的上升而上升,差异显著(P0.05);耗氧率(Ro)、排氨率(RA)与体质量(W)的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Ro=-0.042 2W+0.312(R2=0.989 6)和RA=-4.281 8 W+26.4(R2=0.988 4)。结果表明,不同温度和体质量对星洲红鱼耗氧率、排氨率和窒息点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2.
温度对黄金鲈(Perca flavescens)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不同水温(15、20、25和30℃)下,对体重(46.1±4.5)g黄金鲈(Perca flavescens)的耗氧率和排氨率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显示:黄金鲈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均随温度的升高而显著增加(P<0.01);耗氧率和排氨率与温度的关系可用指数方程拟合,其方程分别为:RO=0.0682 e0.0633t,R2=0.9879;RN=2.4593 e0.0904t,R2=0.9703;随着温度的升高氧氮比(O:N)逐渐降低;耗氧Q10值和排氨Q10值均在20~25℃之间最小。结果表明:在各温度水平下黄金鲈基础代谢消耗底物主要均以蛋白质为主,脂肪其次,然而随着温度的升高,黄金鲈利用糖类和脂肪供能的比例逐渐下降,而蛋白质供能的比例逐渐增加。黄金鲈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0~25℃。  相似文献   

13.
不同光照、温度及不同规格海蜇耗氧率和排氨率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在密闭(盐度25.1,pH 7.9~8.1)条件下进行,溶氧量和氨氮量分别采用Winkler法和纳氏试剂法测定。分析不同规格海蜇耗氧率和排氨率时,得出体质量(m)与伞径(D)的关系式为:m=0.0003D2-0.0007D+0.0427,r2=0.9913。幼蜇伞径从7 mm到35 mm,其耗氧率(OCR)和排氨率(AER)均随着伞径的增大而不断降低,分别经回归分析得到曲线:OCR=0.0063D2-0.3531D+6.1533,r2=0.9751和AER=0.4221D2-26.585D+518.83,r2=0.9587。光照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各组别光照下的耗氧率、排氨率均显著大于黑暗条件(P<0.01)。分析结果表明,只有20℃和25℃耗氧率差异不显著(P>0.05),而其余各温度间的耗氧率差异均显著(P<0.05);15℃与25℃,20℃与25℃之间排氨率差异不显著(P>0.05),而升温至30℃时,幼蜇代谢明显加快,尤其是排氨率上升较快,与其余各温度间的排氨率差异均极显著(P<0.01)。对幼蜇在光照和黑暗条件下的窒息点进行了测定,发现溶氧小于0.45 mg/L时,试验所采用的伞径为15 mm的幼...  相似文献   

14.
为确定三丁酸甘油酯在鲤幼鱼配合饲料中的添加对鲤(Cyprinus carpio)幼鱼生长性能的影响,进行了为期八周的鲤幼鱼养殖试验,测定试验组和对照组鲤幼鱼的生长指标和鱼体成分,结果表明,0.1%的三丁酸甘油酯添加到配合饲料中可以显著提高鲤幼鱼的增重率、脏体比、肝体比以及全鱼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的含量,推测三丁酸甘油酯可提高鲤幼鱼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率。  相似文献   

15.
采用封闭流水式实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温度(12、16、20、24、28、32℃)、盐度(5、10、15、20、25、30)和pH(7.2、7.7、8.2、8.7、9.2、9.7)对体质量(0.21±0.03)g的鲻(Mugil cephalus)幼鱼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X)对鲻幼鱼耗氧率(Yo)和排氨率(YN)的影响显著,其两两间的相关关系可分别用一元二次方程Yo=-0.0256x2+0.2191X-0.1054(P<0.05)和YN=-0.0054X2+0.044 1X-0.0082(P<0.01)表示.随着温度的升高,鲻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呈现相同的变化趋势,均为先升高后降低,在24℃时,耗氧率和排氨率都达到最大值.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得出盐度对鲻幼鱼耗氧率的影响极显著(P<0.01),当盐度在5~30时,随着盐度的升高,耗氧率先下降再升高,然后再下降;排氨率则先升高后降低.经方差检验,盐度对鲻幼鱼排氨率的影响差异极显著,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式为YN=-0.0013X2+0.0027X+0.047(P<0.01).pH对鲻幼鱼耗氧率的影响差异极显著,随着pH的升高,耗氧率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两者之间的关系可用一元二次方程Yo=-0.02583X2+0.198X+0.0775(P<0.01)表示;pH对鲻排氨率的影响差异极显著,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式为YN=-0.0032X2+0.0217X+0.003(P<0.01).温度和pH对鲻幼鱼窒息点的影响极显著(P<0.0),盐度对鲻幼鱼窒息点的影响显著(P<0.05),但对鲻的窒息时间没有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16.
温度变化对虾夷扇贝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为探索虾夷扇贝(Datinopecten yessoensis)夏季大量死亡的生理原因,模拟虾夷扇贝筏式养殖区夏季水温变化情况,采用室内控温实验,研究了温度剧烈和缓慢变化对虾夷扇贝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及其影响的差异性。实验设置10℃、15℃、20℃、25℃4个温度梯度,设计温度骤变(每小时升温5℃)和温度缓变(每天升温1℃)2种温度处理方式,测定升温前后耗氧率和排氨率。结果显示,温度变化对虾夷扇贝耗氧率和排氨率影响显著(P0.05)。温度缓变组耗氧率变化范围为1.910~2.722mg(/g·h),排氨率变化范围为1.499~5.003μm/(g·h),耗氧率(OR)和排氨率(NR)与温度(T)之间的相关方程为OR=2.303+0.425T-0.133T(2R2=0.941)和NR=-1.536+4.384T-0.893T(2R2=0.435)。温度骤变组耗氧率和排氨率大于温度缓变组,且温度骤变组耗氧率在15℃、20℃和25℃,排氨率在20℃和25℃与温度缓变组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7.
为考察蛋白酶Aquagrow对鲤(Cyprinus carpio L)生长和蛋白质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在鱼粉含量为6%的基础饲料中添加175 mg/kg的蛋白酶Aquagrow,饲养平均体重为48.7 g的鲤30 d.结果显示,基础饲料组(对照组)和添加蛋白酶组的鱼体增重率分别为99.4%、105.8%,饲料系数分别为1.85、1.75,添加蛋白酶提高了鲤鱼增重率6.4个百分点(P< 0.05),降低了饲料系数5.4%(P< 0.05),但对鱼体肌肉水分、粗脂肪、粗蛋白含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对消化酶活性的测定表明,添加蛋白酶可显著提高肠道组织蛋白酶活性和肠道内容物蛋白酶活性(P< 0.05).上述研究表明,添加蛋白酶Aquagrow可提高鲤消化道蛋白酶活性,改善鲤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18.
采用处理离体培养的细胞和对鱼灌服方法分别研究了黄芩素对鲤(Cyprinus carpio)肝细胞以及肝胰脏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丙二醛(MDA)的影响。结果显示:黄芩素处理2h后,鲤肝细胞GST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8h时细胞CAT活性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灌服黄芩素后,32h时,鲤肝胰脏CAT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表明,黄芩素可以有效地提高鲤抗氧化酶GST和CAT的活性。  相似文献   

19.
亚硝酸盐中毒鲤的血液和组织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120尾体重为(5.0±0.058)g鲤(Cyprinus carpio)鱼种,观察鲤亚硝酸盐氮中毒后的症状和死亡情况,测定各浓度组中毒鲤的红细胞数量(RBC)和血红蛋白(Hb)含量,并对中毒死亡鲤进行组织病理学研究。结果显示:亚硝酸盐氮(NO2-N)对鲤48、96 h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12.6895 mg/L和9.3111 mg/L;安全浓度为0.8308 mg/L。亚硝态氮的浓度和血细胞数量呈负相关性,而与血红蛋白的含量不相关。高浓度的亚硝酸盐使得试验鱼的鳃和肝胰脏组织产生异常变化,出现血管扩张,充血或淤血以及细胞变性等一系列的组织病理学变化;而低浓度组的组织发生的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温度对不同体质量灰海马耗氧率、排氨率和窒息点的影响,设置13、18、23、28、32℃5个温度梯度,用大(L)、中(M)、小(S)3种体质量分别为(3.63±1.42)、(1.23±0.22)、(0.47±0.24)g的灰海马进行代谢试验.试验结果:在13~32℃范围内,随着水温的升高,灰海马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呈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