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任秋壮  袁春龙 《安徽农业科学》2012,(27):13555-13556,13560
[目的]优化葡萄籽油的精炼工艺,找出相对提取率较高的提取方法。[方法]为获得优质精油,将葡萄籽毛油经脱酸、脱胶、脱色、脱臭工艺精炼,通过正交试验对葡萄籽毛油精炼工艺进行优化。[结果]毛油精炼的最佳脱酸方案为碱液浓度18%,碱炼初温44℃,超碱用量0.3%;最佳脱胶方案为水化温度77℃,水化加水量为4倍毛油磷脂含量,水化作用时间为9h;选择白土脱色的最佳脱色方案为2次脱色工艺,第1次加入白土量为4%,温度为90℃,脱色时间为30 min,第2次加入白土量为3%,温度为85℃,脱色时间为15 min,2次的真空度均为0.1 MPa;脱臭的最佳方案:真空度0.08 MPa,控制温度180℃,控制时间90 min。[结论]该研究为葡萄籽油的提取及开发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松籽油的精炼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松籽油为原料,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松籽油精炼的工艺和条件,同时对精炼松籽油理化指标及其脂肪酸组成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脱胶最佳工艺条件为加热温度40℃,加酸量4.0%,搅拌时间30 min;脱酸最佳工艺条件为碱炼温度80℃,碱液浓度8%,超碱量0.25%,碱炼时间40 min;脱色最佳工艺条件为活性炭与活性白土复合脱色剂(1∶1),脱色剂用量7%,脱色温度70℃,脱色时间30 min;精炼后松籽油酸值和过氧化值较低,主要脂肪酸为9种,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约为87.58%,其中亚油酸相对含量在46.32%。  相似文献   

3.
茶油精加工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张莉  陈乃富  汪四赞  刘正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2):10684-10687
[目的]为茶油的精加工提供指导。[方法]以机榨毛油为材料,采用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确定茶油的最佳脱胶、脱酸及脱色条件。[结果]常规水化脱胶可满足茶油的脱胶要求,且对茶油的酸价影响较小,茶油得率较高;水化脱胶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水和油同时升温至70℃,脱胶时间10min,加水量7%;8.78%的NaOH溶液对茶油的脱酸效果最好;最佳脱色条件为:活性炭用量为油重的7%,脱色时间30min,脱色温度140℃;同时,试验过程中采用氮气为保护气可防止油脂过氧化值升高。[结论]该研究确定了茶油的最佳脱胶、脱酸及脱色条件。  相似文献   

4.
茶油精提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莉  陈乃富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5):125-127
在实验室条件下针对茶油的脱胶、脱酸及脱色工艺的最佳条件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水化脱胶工艺最佳条件为,水和油同时升温至70℃,混合后升至80℃,加水量为油重的5%,水化时间为30min.脱酸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选用波美度为12的NaOH.脱色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活性炭用量为油重的2.5%,时间30min,温度160℃.  相似文献   

5.
研究压榨法和索氏提取法对烟草种子出油率及脂肪酸成分的影响,实现烟籽油提取工艺的优化。结果表明,索氏提取法不同溶剂提取效果依次为正己烷>石油醚>95%乙醇;用正己烷在85 ℃提取8 h,料液比为1∶20 mg·L-1时提取率为49.32%;用石油醚在50 ℃提取8 h,料液比为1∶25 mg·L-1时提取率为46.21%;用95%乙醇在95 ℃提取8 h,料液比为1∶20 mg·L-1时提取率为11.43%。压榨法进料量为80 g、压榨温度为200 ℃时提取率最高,为35.82%。对比分析3种索氏提取法和一种压榨法提取的烟籽油中脂肪酸组分表明,索氏提取法和压榨法获得的烟籽油脂肪酸含量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邓鸿杨  傅斌  韦杰  何洪任  阳林 《浙江农业科学》2018,59(10):1925-1928
于2017年4月选用三峡库区常见的浮萍、金鱼藻、睡莲、茭白、黄花鸢尾5种水生植物,设置3种氮磷浓度水池,开展不同类型水生植物组合去除氮磷效果的试验。结果表明:在3种供试浓度下,浮萍+茭白组合去除氮磷的效果均高于其他组合。高浓度下总氮(TN)、总磷(TP)去除量为浮萍+茭白(1.781、0.538 mg·L-1)>睡莲+黄花鸢尾(1.073、0.524 mg·L-1)>金鱼藻+黄花鸢尾(0.696、0.382 mg·L-1),中浓度下TN、TP去除量为浮萍+茭白(3.628、0.879 mg·L-1)>金鱼藻+黄花鸢尾(1.086、0.454 mg·L-1)>睡莲+黄花鸢尾(1.011、0.400 mg·L-1),低浓度下TN、TP去除量为浮萍+茭白(1.914、0.585 mg·L-1)>金鱼藻+黄花鸢尾(0.966、0.437 mg·L-1)>睡莲+黄花鸢尾(0.967、0.386 mg·L-1)。  相似文献   

7.
以负载EM菌的天然沸石为研究对象,对比其与原始沸石去除氨氮的效果。结果表明,粒径0.5~1 mm的天然沸石吸附5 min时对100 mL含10 mg·L-1氨氮水体的去除率和吸附量达到极值,分别为4.24%和0.088 mg·g-1。在此条件下增加沸石投加量或减小氨氮初始浓度均会降低天然沸石对氨氮的吸附量。天然沸石负载EM菌的最佳条件为天然沸石与浓度为9.6×109 mL-1的EM菌接触24 h。该条件下,负载EM菌的天然沸石对100 mL含10 mg·L-1氨氮的最高去除率和吸附量分别可达24.79%和0.502 mg·g-1,较天然沸石大幅提升。  相似文献   

8.
以微型月季为材料,研究其组织培养体系。结果表明:以微型月季幼嫩茎尖为外植体,75%乙醇灭菌30 s,用无菌水清洗,再用0.1% HgCl2+体积分数0.5%吐温20灭菌6 min,具有较好的灭菌效果。MS培养基+6-BA 1 mg·L-1+NAA 0.1 mg·L-1+蔗糖30 g·L-1+琼脂7.8 g·L-1条件下,微型月季茎尖出芽诱导率可达到83.3%,培养22 d左右,诱导出的小苗生长健康、发育迅速。增殖培养最佳培养基为MS+6-BA 1 mg·L-1+NAA 0.06 mg·L-1+蔗糖30 g·L-1+琼脂7.8 g·L-1。生根培养基宜选用1/2 MS+IBA 0.3 mg·L-1+蔗糖30 g·L-1+琼脂7.8 g·L-1。生根1个月后炼苗移栽,种植于穴盘中。待主根粗壮、植株生长健壮后转移至营养钵,基质采用草炭∶珍珠岩体积比3∶1。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水飞蓟籽的综合利用率,研究水飞蓟籽油精炼的优化工艺。以机械压榨水飞蓟籽油为原料,分别采用单因素、多因素正交试验,系统研究了碱炼脱酸、活性白土脱色及水蒸气蒸馏脱臭的工艺条件,并以水飞蓟宾为标准,使用HPLC检测精炼前后水飞蓟素的含量。优化研究结果表明:超量碱0.15%,氢氧化钠浓度10%,中和时间25min,中和温度60℃为碱炼脱酸最适条件;在活性白土添加量4%,脱色时间25min,脱色温度100℃的条件下脱色效果最好;通入水蒸气2h可有效去除毛油在高温时容易产生的臭味;精炼油的水飞蓟素含量为0.247mg.g-1,其水飞蓟素的损失率为11.47%。精炼后各项理化指标经检测符合食用植物油标准,保证了水飞蓟籽油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0.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柳叶蜡梅中黄酮类成分芦丁、槲皮素、山奈酚的含量,在单因素考察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研究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对柳叶蜡梅黄酮类成分得率的影响,并采用滤纸片法对优化提取的柳叶蜡梅黄酮成分进行抑菌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影响黄酮含量的因素为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90 ℃,料液比1:15,乙醇浓度79.0%,提取时间1.7 h;柳叶蜡梅中黄酮类成分为芦丁0.861 mg·g-1,槲皮素0.504 mg·g-1,山奈酚0.492 mg·g-1,总提取量为1.857 mg·g-1,与预测值的偏差为1.50%。优化提取的总黄酮对多种病原菌有抑制作用,对蜡样芽孢杆菌和大肠埃希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3.21、11.18 mm。可见,响应面优化柳叶蜡梅总黄酮提取工艺方法可行,提取的总黄酮具较好的抑菌效果,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1.
通过68%精甲·锰锌水分散粒剂对铁皮石斛疫病的防治效果及使用剂量的试验表明,以1 133~1 360 mg·kg-1处理,药后14 d,防效78.4%以上,与对照药剂72%霜脲氰·锰锌可湿性粉剂1 200 mg·kg-1、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 143 mg·kg-1的防效相当。由此可见,68%精甲·锰锌水分散粒剂以1 133~1 360 mg·kg-1剂量处理能有效控制铁皮石斛疫病的为害。  相似文献   

12.
以山茶油为研究对象,采用响应面法(Box-Behnken)设计优化山茶油膜法脱胶的工艺条件。重点探讨膜孔径、混合油浓度、操作压力对膜法脱胶的影响,并比较了膜法脱胶与水化脱胶工艺对山茶油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山茶油膜法脱胶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膜孔径10 ku、混合油质量分数35%、操作压力0.25 MPa,经膜法脱胶后脱胶率为96.85%。与水化脱胶相比,膜法脱胶后山茶油脱胶脱色脱酸效果显著,脱色率达到51.6%,酸价由15.30 mg·g-1降至0.64 mg·g-1。表明膜法脱胶在山茶油精炼中可以起到较好的脱胶、脱色及脱酸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山桐子毛油的优良脱色工艺,提高山桐子油脂的稳定性与安全性,为科研工作和生产活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冷榨山桐子毛油作为试验材料,通过脱胶和脱酸处理,对吸附剂种类、吸附剂用量、脱色时间、脱色温度和搅拌速度的单因素对比试验,得出适用于山桐子毛油的脱色条件;对脱色后的山桐子油进行脂肪酸成分、理化性质测定,分析脱色工艺对山桐子油的品质效应。【结果】吸附剂为活性白土,用量为 8%~9%,时间为 30~40 min,温度为 100~110 ℃,搅拌速度为 240~300 r/min,山桐子毛油的脱色率达到90% 以上,为最佳脱色工艺。山桐子毛油以 9% 的活性白土、时间 40 min、温度 110 ℃、搅拌速度 300 r/min 脱色后,过氧化值下降,脂肪酸含量占比基本不变。【结论】通过优化的脱色工艺对山桐子毛油进行脱色,可以大幅提高山桐子油的脱色率,对油脂品质的负向效应影响较小,该工艺对山桐子油脂加工与利用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巴迪亚寿的组织培养及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巴迪亚寿(Haworthia mirabilis var. badia)为实验材料,探讨以花序为起始材料的组织培养方法。试验结果表明,以幼嫩花序为起始材料,升汞灭菌8 min,污染率控制在7.5%,出芽率可以达到75%。灭过菌的外植体放置于6-BA 1 mg·L-1,NAA 0.1 mg·L-1的诱导培养基,诱导率可以达到66.7%。将诱导健康的芽转至6-BA 1 mg·L-1,NAA 0.02 mg·L-1的增殖培养基,其伸长倍率可以达2.65倍,增殖倍率可以达4.62倍。再将增殖芽转至含激素IAA 0.5 mg·L-1的生根培养基中,可以得到白色健康的根,长度2~7 cm,平均6~10根。获得完整植株后,转至配好的基质中培养,成活率可达到98%。生根苗移入草炭∶火山石∶鹿沼土∶赤玉为3∶1∶1∶2(V∶V)的基质中,成活率可达98%以上。  相似文献   

15.
付岩  王全胜  张亮  朱勇  赵健  吴银良 《浙江农业科学》2019,60(10):1866-1868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测定杨梅中喹啉铜残留量的分析方法。杨梅样品用草酸溶液提取,HLB固相萃取柱净化,UPLC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在0.1~10 mg·L-1,喹啉铜的质量浓度与对应的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1.000。方法检出限为1×10-9 g,最小检出浓度为0.2 mg·kg-1。在0.2、2.0和5.0 mg·kg-1添加水平下,杨梅样品中喹啉铜的平均回收率为74%~101%,相对标准偏差为0.44%~9.03%。喹啉铜在杨梅中的消解半衰期为3.5~8.3 d。  相似文献   

16.
对泰顺县稻田土壤镁含量的调查结果表明,稻田土壤有效镁含量在 2.4~57.6 mg·kg-1,平均含量 15.68 mg·kg-1,属于缺镁土壤。在水稻田中施 225 kg ·hm-2 硫酸镁增产达14.4%;施镁量与水稻产量、叶片含镁量及土壤含镁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土壤样品用乙腈超声提取,经NH2固相萃取柱净化后,采用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以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甲拌磷和甲拌磷砜在质量浓度为0.010~2.000 mg·L-1线性关系良好,检出限为0.000 473和0.049 8 mg·kg-1,定量限为0.001 57和0.166 mg·kg-1。对土壤样品进行加标回收率试验,加标浓度分别为1.50、3.00和7.50 μg·kg-1,甲拌磷和甲拌磷砜平均回收率分别在91.4%~95.6%和89.9%~94.2%,相对标准偏差均<6.0%。本方法前处理过程简单,抗干扰能力强,满足样品的批量化处理,适用于土壤中甲拌磷和甲拌磷砜残留量的检测。  相似文献   

18.
在水温为14.2~14.5 ℃,pH 7.75,溶氧量为5.8~6.9 mg·L-1的条件下,设置了151.36、173.36、199.53、229.09、263.03、301.99、346.74 mg·L-17个等对数间距的氨氮浓度梯度组,采用96 h静水式毒性试验,对鲈鲤幼鱼进行氨氮的急性毒性研究。研究发现,24、48、72、96 h时氨氮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207.49、197.55、184.27、176.81 mg·L-1,安全浓度为17.68 mg·L-1;非离子氨的LC50分别为2.99、2.84、2.65、2.54 mg·L-1,安全浓度为0.25 mg·L-1。  相似文献   

19.
以梵净山石斛成熟的蒴果为外植体,研究不同培养基、激素浓度处理对梵净山石斛种子萌发、原球茎增殖、不定芽分化与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梵净山石斛无菌播种最佳的培养基为KN+6-BA 0.5 mg·L-1+NAA 0.5 mg·L-1+10%CM+AC 1.0 g·L-1,萌发率达到95.5%;原球茎增殖最优培养基为B5+6-BA 1.0 mg·L-1+NAA 0.1 mg·L-1+AC 0.5 g·L-1;筛选出不定芽分化最适培养基为1/2MS+6-BA 0.5 mg·L-1+NAA 0.2 mg·L-1+10%土豆泥+AC 2.0 g·L-1,不定芽增殖最适培养基为1/2MS+6-BA 2.0 mg·L-1+NAA 0.2 mg·L-1+10%土豆泥+AC 2.0 g·L-1;小苗生根适宜的培养基为1/2MS+NAA 0.5 mg·L-1+10%土豆泥+AC 2.0 g·L-1。  相似文献   

20.
付岩  王全胜  张亮  朱勇  赵健  吴银良 《浙江农业科学》2018,59(10):1903-1905
建立了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UPLC-MS/MS)测定铁皮石斛中啶氧菌酯残留量的分析方法。铁皮石斛样品用乙腈提取,N-丙基乙二胺 (PSA)净化,电喷雾正离子反应监测模式监测,基质匹配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在0.001~0.1 mg·L-1,啶氧菌酯的质量浓度与对应的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8。方法检出限为1×10-13 g,定量限为0.005 mg·kg-1。在0.005、0.01、0.5和5 mg·kg-1添加水平下,铁皮石斛样品中的平均回收率83.3%~88.0%,相对标准偏差为2.2%~9.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