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贺州市八步区开山白毛茶是广西四大白毛茶之一,据专家考证属高级绿茶与乌龙茶兼用的稀有品种。但长期以来,由于受资金、技术以及市场等因素的影响,茶叶生产一直徘徊不前,名优产品未能形成优势产业。本文从技术改造层面入手,提出发展开山白毛茶的思路及对策。  相似文献   

2.
开山白毛茶是广西四大白毛茶之一,位于广西贺州市八步区开山镇,属于条形炒青茶,由于开山白毛茶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得其产量一直比较低,产业化水平不高,东南茶场面积大约千亩多点,产出重量大约50t,无法具有规模效益。本文将探讨在八步区林下发展开山白毛茶,以提高其生产量。  相似文献   

3.
湖南地方茶树资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城步峒茶,江华苦茶,汝城白毛茶和云台山种等湖南地方茶树资源的主要化学成分,光舍特性和生产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茶多酚与儿茶素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汝城白毛茶,江华苦茶,城步峒茶,云台山种;各资源的游离氨基酸,茶氨酸和咖啡碱含量均为正常水平;汝城白毛茶属高茶多酚资源,其可可碱和茶叶碱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4.
用广东特色的白毛茶和岭头单丛品作种原料,通过设计20%、25%、30%和35%等4个茶坯水分含量,研究了陈香茶加工堆积发酵过程的品质及温度变化,认为堆积发酵过程茶叶品质朝有利于陈香茶方向发展,堆积发酵含水量与堆温的关系是茶坯水分与堆积发酵温度成正比,堆积发酵过程温度变化范围在45~58℃时加工的陈香茶品质较好;陈香茶堆积发酵的适宜水分指标为30%~35%.  相似文献   

5.
可可茶是我国特有的珍稀野生茶树资源,具有天然不含咖啡碱的特性。本研究以单株选育的无性系品种可可茶1号和可可茶2号为研究对象,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其蒸青样、绿茶、黄茶、红茶的茶多酚总量、氨基酸总量、黄酮类总量、儿茶素组分、生物碱、茶氨酸及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等成分的含量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可可茶1号和2号优势嘌呤生物碱为可可碱,含量分别为3.98%~6.06%和4.21%~6.26%;可可茶鲜叶、绿茶和黄茶的优势儿茶素组分为(-)-gallocatechin gallate(GCG),含量分别为5.26%~14.88%和6.51%~13.58%。(2)在鲜叶和各类成茶中,可可茶的茶多酚总量及氨基酸总量均大于对照品种白毛2号,但是茶氨酸的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种;可可茶和栽培茶树白毛2号制成红茶后,茶多酚含量均比其蒸青样、绿茶、黄茶低。(3)可可茶嫩梢所含的茶叶生化成分呈季节性变化,氨基酸总量和茶氨酸含量为春季>夏季>秋季,茶多酚、总黄酮、生物碱及主要儿茶素的含量为夏季>春季>秋季。(4)可可茶红茶的茶黄素、茶红素与茶褐素特别是茶褐素远高于白毛2号红茶。  相似文献   

6.
【研究目的】为制定广西茶树病害的绿色防控技术方案提供理论依据,调查收集茶树病害发生为害情况。【方法】通过在凌云县、昭平县、三江县的茶园进行病害种类及为害程度实地调查,收集整理广西桂林茶科所、横县南山白毛茶场、融水县元宝山茶业公司红水乡基地3个调查区历年资料,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共发现各类病害27种。【结论】主要病害有茶云纹叶枯病、茶煤病、茶树苔藓病、茶树地衣病、茶炭疽等,其中茶煤病每年均有发生。  相似文献   

7.
为茶叶的优质、高效、安全生产提供基础保障,为梵净山茶叶生产区无公害及有机茶叶生产的开发提供科学依据,对梵净山茶叶生产基地自然地理、气候条件、地质特征和土壤质量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梵净山茶区地理环境、生态环境和地质环境优势明显,茶园土壤和茶叶中微量元素丰富,铜、铅、砷、铬等有害金属元素含量低于国家有机(天然)茶生产加工技术规定的标准,有机磷和有机硫等农药残留没有检出。梵净山茶叶生产基地区的环境条件非常适宜开发生产无公害茶及有机茶。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分析不同加工工艺下不同品种紫芽茶叶香气成分及含量的差异,旨在进一步了解加工工艺与茶树品种对紫芽茶叶香气成分的影响,为紫芽茶叶加工技术提升及香气品质调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乌牛早、南山白毛和紫娟3种茶树品种的紫色芽叶制成的4类茶样[直接烘干茶(对照)、绿茶、白茶、红茶]为研究对象,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技术测定其香气成分,结合感官审评,分析加工工艺与茶树品种对紫芽茶叶香气成分及含量的影响。【结果】乌牛早绿茶感官品质综合表现最佳,总分为90.65分。从12个茶样中共检测出40种香气成分,其中醇类和醛类在香气成分含量及种类上占据主导地位,酯类、烯烃类、酮类和其他类的种类及含量均较少。醇类和醛类相对含量最高分别为84.37%(乌牛早对照)和13.44%(乌牛早红茶)。β-芳樟醇、氧化芳樟醇(呋喃型)、脱氢芳樟醇、香叶醇、橙花叔醇、苯甲醛和水杨酸甲酯等成分相对含量较高;β-芳樟醇和氧化芳樟醇在绿茶中相对含量较低,脱氢芳樟醇和烯烃类物质在绿茶中相对含量较高;不同品种紫芽茶叶的β-芳樟醇相对含量排序为乌牛早>紫娟>南山白毛,相对含量最高为54.05%(乌牛早对照),最低为19.10%(南山白毛绿茶);氧化芳樟醇(呋喃型)在南山白毛茶样中相对含量较高,其中在南山白毛白茶与南山白毛红茶中相对含量相差较小;不同品种紫芽茶叶的香叶醇相对含量排序为乌牛早>南山白毛>紫娟,相对含量最高为6.39%(乌牛早红茶),最低为1.76%(紫娟白茶);醛类在紫娟茶样中总含量相对较低。在所有茶样中,检测出26种共有香气成分,且共有香气成分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受加工工艺与茶树品种的影响,12个紫芽茶叶香气成分和含量存在一定差异,同种香气成分在不同茶类中含量也有所不同。乌牛早紫芽用于制备绿茶具有一定优势,而南山白毛紫芽与紫娟紫芽均适合用于制备白茶。  相似文献   

9.
简要介绍了普洱茶从田间管理、鲜叶采摘到成品贮藏、出厂等过程的生产加工工艺及流程;分析普洱茶加工过程中影响其品质的原料、加工和贮藏等问题;探讨思茅普洱茶生产加工过程中对品质改进拟采取的系列生产规范化和标准化措施;提出根据当地的天然环境优势,大力发展有机普洱茶生产,并适时开发普洱茶的再加工产品,将是普洱茶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一.湖州与茶 湖州,即湖边之州,据说这是湖州得名的最初缘由。 然而,湖州的著名却不是因为其是湖边之州,而是因为茶,不仅仅因为湖州产好茶,远在唐代就出产名闻全国的贡茶——顾渚紫笋茶,更因为湖州培育出了中国茶学的奠基人陆羽,陆羽在湖州生活了30多年,完成了中国茶学的奠基之作或者说是开山之作——《茶经》,被后人称为"茶神"、"茶圣"等。  相似文献   

11.
为了科学合理的保护管理云南古茶树种质资源的多样性及有限的面积,该文对古茶树进行了重新的界定,共包括大厂茶、大理茶、厚轴茶、秃房茶和茶5种,以及普洱茶和白毛茶2变种。拟合的胸径与年轮数之间的S型函数表明,当树龄为100 a时,胸径约为18cm;由胸径按树木干型的削度换算结果表明,100a古茶树的地径为22.50cm。因此,胸径大于或等于18.00cm,或者地径大于或等于22.50m的茶树为古茶树。另外,建议将古茶树按林地权属性质分为严格保护型、部分(非生产性)利用型和生产利用型3类保护利用类型,并开展相应的保护管理措施。以上内容的论述,既可为云南省古茶树(园)资源的合理保护和科学管理提供依据,又可满足人们对古茶树利用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野草成新宝     
今年4月初以来,一批批"白毛猴保健茶”从福建省连城县宣和乡销往广东和省内各地.首批2000多千克成品茶在福州、厦门、龙岩和广东的大中城市试销,0.5千克卖到10元以上.  相似文献   

13.
茶坡芹菜是山东省沂南县特产,于2018年被确认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阐述了茶坡芹菜特定的生产地域、独特的产地环境和人文历史及特有的产品品质,并从产地选择、品种选择、生产管理过程、适时收获等方面总结出了茶坡芹菜独特的生产方式,并提出了相应的产业发展措施,旨在最大程度地维护茶坡芹菜的品牌质量,进一步提高茶坡芹菜在全国乃至国际市场上的品牌知名度。  相似文献   

14.
从标准化生产、茶品牌建设、茶叶品质、无公害茶、清洁化生产等方面分析了茅山长青茶生产现状。并提出具体的发展对策,包括加强科技创新,提高生产水平;扶强龙头企业,提高产业化水平;完善质量监测体系,实施标准化生产;搞好培训工作,提高科技人员素质;优化市场结构,倡导茶文化等方面内容。以期为进一步提升茅山长青茶品牌提供必要的借鉴。  相似文献   

15.
顾雯  马莉 《农业考古》2022,(5):193-199
本文以日本镰仓时代创建的圆觉兴圣禅寺为例,论述该寺初期历代住持以东渡弘法的中国禅僧为中心,形成了圆觉寺茶禅国际化的开端。东渡弘法的中国禅僧,都可谓是游历求学于如灵隐寺等各大名寺的学僧,又是跨海远征的国际型人物。禅僧游方行脚推进异地文化交流,实现了茶禅国际化的发展。圆觉寺从开山无学祖元到第十世,出身于中国的住持有6位,占...  相似文献   

16.
乐昌市位于广东省北部,素有“广东北大门、京广大通道”之称,全市总面积2419平方公里,下辖17个镇(街道),户籍人口5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6.85万人。乐昌是特色鲜明的农业大市,农产品种类丰富,水果、马蹄、香芋、白毛茶等特色农产品享誉省内外,被誉为“中国马蹄之乡”“广东省水果之乡”“粤北粮仓”等。  相似文献   

17.
优质圣种南山黑茶是采用横县南山白毛茶树鲜叶,经杀青、揉捻、堆渥、干燥等过程制成毛茶,再经精制筛分、拣剔、拼配、后发酵、汽蒸、紧压、陈化,其成品即为圣种南山黑茶,是在顸级六堡茶“四金钱”创制工艺的基础上,揉合高新科技加工技术制作,加工工艺有创新性突破,产品达高端品质.可在十年内完成“红、浓、醇”的品质要求,较六堡茶传统加工需3-5年才能形成的品质,加快了2-4年,经济效益较高.  相似文献   

18.
甜瓜白粉病,又称白毛病、粉霉病。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虞城县不少农户利用当地的气候和地理优势,发展大棚和露地甜瓜生产,取得了较为可观的经济效益。但在生产中,因白粉病的发生,给甜瓜的产量和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一、症状甜瓜白粉病多发生在甜瓜结瓜期及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澜沧县、宁洱县、江城县、孟连县及景谷县等主要产茶区有代表性的澜沧古茶、龙生集团、普洱茶集团、茶祖茶业和祖祥高山茶业等37家茶企进行茶叶清洁化生产调研,了解普洱市茶产业清洁化生产的基本情况,提出普洱市茶产业清洁化生产的相关对策及建议,旨在为普洱市下一步大力推进茶产业清洁化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普洱茶树叶、茶叶及浸出液中微量元素含量的相关性。[方法]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普洱茶及其浸出液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并对它们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结果表明,微量元素浸出率的高低在普洱茶原料和成品茶之间没有相关性,而是与茶的品种、产地私生产环境相关。[结论]为进一步研究普洱茶中微量元素的综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