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林业   5篇
综合类   6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可可茶是我国特有的珍稀野生茶树资源,具有天然不含咖啡碱的特性。本研究以单株选育的无性系品种可可茶1号和可可茶2号为研究对象,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其蒸青样、绿茶、黄茶、红茶的茶多酚总量、氨基酸总量、黄酮类总量、儿茶素组分、生物碱、茶氨酸及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等成分的含量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可可茶1号和2号优势嘌呤生物碱为可可碱,含量分别为3.98%~6.06%和4.21%~6.26%;可可茶鲜叶、绿茶和黄茶的优势儿茶素组分为(-)-gallocatechin gallate(GCG),含量分别为5.26%~14.88%和6.51%~13.58%。(2)在鲜叶和各类成茶中,可可茶的茶多酚总量及氨基酸总量均大于对照品种白毛2号,但是茶氨酸的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种;可可茶和栽培茶树白毛2号制成红茶后,茶多酚含量均比其蒸青样、绿茶、黄茶低。(3)可可茶嫩梢所含的茶叶生化成分呈季节性变化,氨基酸总量和茶氨酸含量为春季>夏季>秋季,茶多酚、总黄酮、生物碱及主要儿茶素的含量为夏季>春季>秋季。(4)可可茶红茶的茶黄素、茶红素与茶褐素特别是茶褐素远高于白毛2号红茶。  相似文献   
2.
对珍稀濒危植物张氏红山茶进行了扦插繁殖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生长激素和浓度的扦插基质对张氏红山茶的扦插生根率有显著影响,其中以红泥∶泥炭∶珍珠岩配比(质量比2∶2∶1)的基质,以1 200倍根太阳或50 mg/kg速生根处理插穗其生根率均可达90%左右,而扦插时期的选择对其生根率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3.
文章概述了国内外茶花育种的现状,认为我国拥有占世界山茶属约90%的种类,理应更好地利用这一丰富的种质资源,培育出观赏性更佳的茶花品种。指出茶花的杂交育种必须以遗传学理论为指导,选择亲缘关系较近的类群,以及雄蕊可育茶花品种与具有所需性状的种进行杂交,其成功的机会更大。并提出在我国丰富的山茶属遗传资源的基础上创新茶花育种的思路和方向,如培育黄色茶花品种、有香气的茶花品种、终年开花的茶花品种、抗寒茶花品种等,以及培育乔木型观赏山茶和灌木型、耐修剪的观赏山茶等。  相似文献   
4.
对珍稀濒危植物张氏红山茶进行了扦插繁殖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生长激素和浓度的扦插基质对张氏红山茶的扦插生根率有显著影响,其中以红泥∶泥炭∶珍珠岩配比(质量比2∶2∶1)的基质,以1 200倍根太阳或50 mg/kg 速生根处理插穗其生根率均可达90%左右,而扦插时期的选择对其生根率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5.
无咖啡因茶树新资源可可茶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茶叶植物资源非常丰富,在32种茶组植物(Camellia Sect. Thea)中,我国分布的就有30种,其中茶〔俗称小叶茶,C.sinensis (L.) O. Ktze〕和普洱茶〔俗称大叶茶,C.assamica (Mast.) Chang〕是传统的栽培茶。茶叶的主要化学成分为茶多酚、茶氨酸、茶叶嘌呤碱等,所含嘌呤碱主要为咖啡碱、可可碱和茶碱,其中咖啡碱占干物质的2%~4%、可可碱约含0.05%、茶碱约含0.002%。但在茶组植物中,有几个种含可可碱为主,已知的有滇缅茶(C.irrawadiensis)、紫果茶(C.purpurea) 和可可茶(C.ptilophylla),其中滇缅茶含可可碱约为0.5%、紫果茶为2.9%、可可茶高达6.8%。 可可茶(Camellia ptilophylla Chang)是20世纪80年代初由张宏达教授发现的新的茶树资源,它的命名是根据曾沛先生采集的标本作出的,因为它的芽叶被浓密柔毛,发表时的中文原名称为“毛叶茶”,在产地它被称为毛茶;又因为它的芽叶含有丰富的可可碱,后来我们称它为可可茶。它和传统的栽培茶树——茶和普洱茶有密切的亲缘关系,均具有被毛、3室的子房。可可茶作为我国特有的宝贵资源,所含的嘌呤生物碱不是咖啡碱而是可可碱,这与传统茶叶中以咖啡碱为主、仅含少量可可碱的嘌呤碱分布模式完全不同。这种嘌呤碱的分布模式在茶组植物中是一种新的分布模式。我们对可可茶利用的研究最初也是从它所含的丰富可可碱出发的。从80年代末起,我们对可可茶进行了跟踪研究。对可可茶一系列的研究,其最终目标是引种驯化,把野生的可可茶变成家种的可可茶。  相似文献   
6.
发酵时间对可可红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不含咖啡碱只含可可碱的新茶树资源可可茶2号进行了红茶加工工艺的研究,通过茶叶生化成分分析与感官评审,研究了发酵时间对可可茶红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可可茶制作红茶的发酵时间以8 h为最佳。由可可茶制作而成的红茶依然不含咖啡碱,儿茶素中以C和GCG保留量最高,茶黄素和茶红素的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7.
描述了在广西发现的山茶属一新种--四季花金花茶,本种在亲缘关系上与柠檬金花茶接近,唯花较之更大,金黄色;又与中越山茶接近,唯花黄色,花瓣数更多。与此两种不同的是本种花瓣13~16枚,一年四季连续开花或多次开花。  相似文献   
8.
张氏红山茶(Camellia changii)因其独特的观赏效果、超长的花期以及珍稀的种源而倍受关注,文章针对其扦插繁育幼苗专用基质进行初步探索。以其原生地土壤作为对照,采用塘泥、黄土、泥炭土、河沙等原料按不同比例配制,设5个处理,进行对比栽培试验,对各组生长指标进行定期统计分析,同时对各组基质的理化性质进行跟踪测定;经6个月的栽培试验,以黄土50%+泥炭土33%+河沙17%对幼苗生长最为有利,生长量各项指标均表现优秀;通过土壤理化性质与幼苗生长情况的对比分析,确定了以土壤容重与酸碱度为主要参考指标,以河沙、泥炭土调节土壤孔隙度与粘性的最佳基质配比方案。  相似文献   
9.
发酵时间对可可红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不含咖啡碱只含可可碱的新茶树资源可可茶2号进行了红茶加工工艺的研究,通过茶叶生化成分分析与感官评审,研究了发酵时间对可可茶红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可可茶制作红茶的发酵时间以8h为最佳。由可可茶制作而成的红茶依然不含咖啡碱,儿茶素中以C和GCG保留量最高,茶黄素和茶红素的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0.
冲泡过程中可可茶生化成分溶出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可可茶制作的红茶、绿茶、乌龙茶及蒸青样为研究对象,测定每次沸水冲泡后茶汤中各生化成分的溶出量,并与标准程序下测定的相应生化成分的全含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经过10次定量沸水冲泡后,以可可绿茶的各生化成分溶出率最高,可可红茶次之,可可乌龙茶最低.经过5次冲泡后,可可茶不同成茶大部分生化成分均已溶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