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柴伟东 《猪业科学》2020,37(2):90-92
猪口腔液作为血清、鼻腔拭子和肛拭子的替代品,已被用来检测和监测包括非洲猪瘟病毒在内的多种传染病。由于口腔液样品自身的复杂性,使得口腔液样品中的病原微生物容易降解,导致检测结果的不准确。试验的目的是分析动物DNA病毒(PRV)和RNA病毒(PRRSV)在口腔液样品中的储运条件对病原核酸检测结果的影响。将PRV和PRRSV与猪口腔液样品混合制备参考品,样品保存液A、B、C和生理盐水,在保存温度为4℃,25℃和40℃,保存0 d,3 d,7 d时分别提取各样品核酸,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病毒样品量的变化。当用生理盐水作为样品保存液时,病毒的检出量下降;3种商业化的样品保存液在4℃条件下对病毒核酸都有保护作用,样品检出量优于其他温度条件。口腔液样品储运条件优选使用样品保存液,并在低温条件下储运最佳。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制猪圆环病毒1型(PCV1)、猪圆环病毒2型(PCV2)核酸定性标准样品,分别将PCV1和PCV2病毒全序列克隆至pMD18-T载体中并进行稀释分装。制备后进行均匀性评估、稳定性评估、定值和临床试用。结果:制备的标准样品的参考值分别为:1.33×104 copies/μL(PCV1)和1.11×104 copies/μL(PCV2);样品均匀;-20℃可稳定保存24个月以上,4℃可稳定2个月以上。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组织的专家评审,达到了国家标准样品的要求,可作为核酸扩增检测的猪圆环病毒核酸标准样品。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广西贺州市猪瘟病毒(CSF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伪狂犬病毒(PRV)以及猪圆环病毒(PCV)等病毒性传染病的流行情况,2018—2019年在该市无害化处理场进行采样监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进行病毒核酸检测,分别对猪圆环病毒1型、2型、3型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检测的病毒核酸中,猪圆环病毒核酸阳性率最高,为58.52%。其中,又以猪圆环病毒2型病毒核酸阳性率最高,达53.98%。此外,样品中同时检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和猪圆环病毒混合感染的阳性率最高达14.20%。猪圆环病毒不同基因型的混合感染中,2型、3型混合感染的感染率最高,为4.26%。说明该市存在CSFV、PRRSV、PRV、PCV 4种病毒的散发性流行及混合感染,应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4.
为确诊贵阳市某养猪场生猪发病死亡的原因,采集3头病猪的血液、肺脏、肾脏、脾脏、淋巴结病料,采用PCR、qRT-PCR方法进行猪圆环病毒2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瘟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在血液及组织样品中猪圆环病毒2型核酸检测均为阳性,猪瘟病毒核酸检测均为阴性;在血液样品中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而组织样品中检测结果为阳性。结论:猪场病例存在猪圆环病毒2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混合感染。与血液样品相比较,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核酸在病猪的组织病料中更容易检出。  相似文献   

5.
能力验证样品的制备是实验室病原核酸检测能力验证的难点和核心内容,本研究以伪狂犬病病毒南阳株细胞培养物为材料,通过高温处理的方式灭活病毒,研制了伪狂犬病病毒核酸检测的能力验证样品,经均匀性和稳定性检验证实样品达到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对能力验证样品的要求。利用能力验证样品,设计和实施了"BIQTC-2013-01《猪伪狂犬病病毒核酸检测》能力验证计划",共有7家实验室参试,验证满意率达100%。伪狂犬病病毒核酸检测能力验证样品的研制和在能力验证计划中的应用,为评估我国各级实验室伪狂犬病病毒核酸检测的能力提供了较有价值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分别设计了3对引物,从灭活新城疫病毒F48E9株和Lasota疫苗株病毒提取的RNA中扩增了完整的M、FA和HN基因编码序列,并克隆于pGEM-T.经测序确认后,采用体外转录方法制备了6种RNA纯品.初步定量后,用RNA保存液稀释至含量约108拷贝数/mL,分装.分装后均一性检测结果显示瓶间差异<5%,稳定性实验表明室温20~25℃(相对湿度20%~50%)14天稳定;长期监测结果表明:2~8℃6个月及-20℃保存1年的含量均无明显变化.委托多家实验室采用外标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对制备的标准物质进行准确定值.以上结果表明该制备物可以作为新城疫病毒的核酸检测标准物质.  相似文献   

7.
LN34基因作为狂犬病病毒核酸诊断的首选基因已被广泛应用,但检测活动中涉及生物安全要求以及缺少相应的核酸标准物质,导致很难对现有核酸诊断方法进行有效评价。本研究以慢病毒为表达载体,制备了含有狂犬病病毒LN34基因的假病毒核酸标准物质,并对该标准物质开展了均匀性、稳定性评估以及数字PCR法定值、不确定度分析和临床试用。结果显示:制备的标准物质定值为(1.33±0.23)×104拷贝/μL,样品均匀;-20℃条件下可稳定保存6个月,4℃可稳定保存9 d,25℃可稳定保存1 d。本标准物质的研制为相关实验室开展量值溯源、能力验证、质量控制、方法评价、试剂选择等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猪圆环病毒3型是近年来发现的又一种致病性猪圆环病毒,已在不少地区存在。为了了解猪圆环病毒3型在一些地区的流行情况,用PCR方法检测了湖南省与京津冀地区523头断奶仔猪血清样品中的病毒核酸。结果显示,猪圆环病毒3型核酸的猪场阳性率为68.75%,个体阳性率为31.74%,整体存在极显著(P<0.01)差异。进一步分析发现,病毒核酸阳性率超过20%的猪场达到50%,超过70%的猪场占18.75%,为0%的猪场占31.25%。调查结果表明,猪圆环病毒3型感染在我国一些地区广泛存在,但在不同猪场的感染率差异很大。  相似文献   

9.
为研制一种可以应用于猪流感病毒(SIV)核酸检测的质控品,本研究选取MS2噬菌体装甲RNA(Armored RNA)作为RNA病毒核酸检测质控样品,将MS2噬菌体成熟酶蛋白基因、衣壳蛋白基因、包装位点及SIV M基因克隆于表达载体pET-32a中,经原核表达后,利用Cellufine sulfate层析柱纯化,RT-PCR和实时荧光RT-PCR鉴定表明制备的装甲RNA(AR-SIVM)病毒样颗粒中包装有SIV M基因。稳定性研究显示,AR-SIVM可以耐受RNase的降解,并且在-20℃和4℃至少可以保存3个月。试验结果表明,AR-SIVM作为SIV核酸检测质控样品,能够实现对检测全过程(核酸提取、反转录和PCR)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0.
为比较猪制品中非洲猪瘟病毒(ASFV)核酸提取效率,将非洲猪瘟假病毒掺入新鲜猪肉、香肠、血粉试验材料,制备相关模拟感染样品,然后采用核酸免抽提、柱式核酸提取及磁珠吸附核酸提取方法提取ASFV核酸,计算ASFV核酸回收率,评估提取效率。结果显示:猪制品模拟感染样品中,ASFV核酸在上清和沉淀中均被检出,且上清中的检出量高于沉淀;对于香肠模拟感染样品上清,3种核酸提取方法均适合,但以柱式提取方法为佳,病毒回收率高达82.8%;对于新鲜猪肉模拟感染样品上清,以磁珠吸附核酸提取方法为佳,病毒回收率为20.9%;对于血粉模拟感染样品上清,以柱式核酸提取方法为佳,病毒回收率为10.2%。本研究为不同猪制品中ASFV核酸提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建立快速区分3种猪圆环病毒(PCV2、PCV3和PCV4)的现场检测方法,采用微流控芯片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收集3种猪圆环病毒临床阳性样本进行核酸提取,与市场上3种猪圆环病毒荧光探针法检测试剂盒进行灵敏度、特异性和重复性同步比对。结果显示:微流控芯片LAMP法在3种猪圆环病毒联检测试中具有非常高的灵敏度,可以在30 min内,实现不低于荧光定量PCR法的敏感性;与非洲猪瘟病毒、猪瘟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伪狂犬病毒和猪细小病毒临床阳性样本均无交叉反应,特异性好;测试3种猪圆环病毒重复性Ct值变异系数(CV)均在2%以下,稳定性好。结果表明:3种猪圆环病毒微流控芯片快速联检技术特异性好、灵敏度高、重复性强,检测速度快,环境要求低,可以满足现场检测的要求,适用于养猪场等场所的猪圆环病毒现场快速检测。本方法的建立为猪相关病原体的现场快速核酸检测提供了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12.
应用通用反转录试剂盒和环介导等温核酸扩增技术(LAMP)建立了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的快速检测方法,同时评价了该检测方法的特异性、稳定性和灵敏度。结果表明,根据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M蛋白基因保守区设计的LAMP引物能够在64.5℃60min内实现对目标核酸片段的大量扩增,检测结果可通过直接观察反应副产物(焦磷酸镁)进行判读,该检测系统具有很高的特异性,与猪瘟病毒、猪乙型脑炎病毒等均无交叉反应;通过PRRSV不同毒株疫苗、模拟样品和临床样品确定,该检测系统具有很好的稳定性;通过质粒确定该检测系统可以检测到10拷贝/μL的病毒核酸模板。结果表明成功建立了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LAMP快速检测方法,为临床提供了一种很好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13.
猪细环病毒1型是近年来发现的又一种环状DNA病毒,可能存在潜在致病作用。为了初步了解其流行情况,用PCR技术和ELISA技术对来自京津冀、华东与华南地区578头保育猪血清样品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猪细环病毒1型的核酸与抗体的猪场阳性率均为100%;核酸阳性率为73.88%,抗体阳性率为78.72%,二者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进一步分析发现,猪细环病毒1型的核酸阳性率和抗体阳性率都超过50%的猪场达到86.67%,都超过80%的占53.33%。调查结果表明,猪细环病毒1型感染在我国部分地区普遍流行,其在多数猪场的感染率很高。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根据GenBank中发表的猪瘟病毒(CSFV)和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的基因组序列,设计筛选出两对用于双重RT-PCR反应的特异性引物,通过对特异性、灵敏性和稳定性等试验,建立了检测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和猪瘟病毒的双重RT-PCR核酸检测技术。利用建立的CSFV-PEDV双重RT-PCR核酸检测技术,对某规模化猪场病料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扩增出大小约311 bp和501 bp大小的特异性条带,为猪瘟与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混合感染。建立的CSFVPEDV双重RT-PCR核酸检测技术具有良好的特异性、灵敏性和稳定性,该方法的建立为CSFV和PEDV的快速诊断、疫情监测及流行病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为满足禽类及禽类产品质量安全检测领域对标准物质的需求,将新城疫病毒(NDV)LaSota株接种于9日龄SPF鸡胚,72 h后收集鸡胚尿囊液,经灭活后分装、冻干,制备新城疫病毒LaSota株核酸标准物质。对该标准物质开展了均匀性评估、稳定性评估、标准物质定值、不确定度评定和临床适用性评价。结果表明,该标准物质均匀性、稳定性良好,4℃环境下可稳定4周,在-20℃环境下可稳定保存11个月,经8家实验室合作定值和不确定评定,其定值结果为1.7×10~5 copies/mg±0.3×10~5 copies/mg。经3家临床试用单位试用证实,其量值的准确度高,与临床样本互通性好。  相似文献   

16.
猪圆环病毒2型地高辛标记探针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GenBank中已发表的猪圆环病毒2型(PCV-2)基因序列,在ORF2内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利用PCR反应扩增出371 bp的核酸片段,回收并纯化PCR产物,用地高辛标记,建立了地高辛标记核酸探针诊断PCV-2的方法。该探针与8个PCV-2重组菌的核酸抽提物均能发生特异性杂交,而与对照猪圆环病毒Ⅰ型(PCV-1)、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细小病毒(PPV)、猪伪狂犬病病毒(PRV)的核酸杂交均为阴性;对PCV-2 DNA的最低检测量为10 pg。  相似文献   

17.
地高辛标记的核酸探针检测EDS病毒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高辛标记的核酸探针检测EDS病毒的研究王雪敏(邯郸农业高等专科学校牧医系河北永年057150)郑明球蔡宝祥陈溥言(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1材料与方法1.1地高辛标记的EDS病毒核酸探针制备将EDS病毒NE4株(南京农大传染病教研室提供)鸭胚尿囊液(...  相似文献   

18.
病毒病是严重危害养猪业的重要疫病,秦岭山中存在大量野猪,其携带猪源病毒的情况尚不明确。本研究对1只从秦岭山中救治的野生仔猪携带的几种猪重要病毒进行了检测。分别采集了野猪的血液、口腔拭子、眼拭子、鼻拭子及肛门拭子样品,通过PCR或RT-PCR方法分别检测了猪瘟病毒(CSF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细小病毒(PPV)、伪狂犬病病毒(PRV)、猪圆环病毒1型(PCV1)和2型(PCV2)核酸,对检测阳性的病毒进行了分离。克隆了PCV2分离株的全基因序列,进行了全基因序列分析。结果显示,在所有类型样品中均未检出CSFV、PRRSV和PPV核酸;在血液中均检测到PCV1、PCV2和PRV核酸;在肛门拭子和口腔拭子中检测到PCV2核酸,口腔拭子中还检测到PCV1核酸;眼拭子和鼻拭子中未检出目标病毒核酸。将血液处理后接种PK15细胞进行病毒分离,细胞盲传8代后,可观察到细胞出现CPE,收集细胞后通过PCR可以检测到PCV1、PCV2和PRV核酸阳性。PCV2分离株的全基因序列长度1 767bp,序列分析表明该分离株与从发现该野猪地区养猪场分离的9个PCV2分离株的全基因同源性在99.3%以上,与GenBank上登录的PCV2陕西株的全基因同源性为96.0%~99.6%,从全基因的同源性分析,可以推测该PCV2野猪分离株极有可能来自家养猪。本研究初步发现,秦岭地区的野猪携带有来自家猪的重要病毒,在该地区家猪传染性病毒病的防控中应考虑通过野猪携带和扩散病毒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本实验旨在评价保存液对唾液中非洲猪瘟病毒核酸的保护效果。通过以下分组进行实验:A组,5 ml唾液+50μl阳性样本(100倍稀释);B组,5 ml唾液+5μl阳性样本(1000倍稀释);C组,棉签沾取100倍稀释样品放入保存液;D组,棉签沾取100倍稀释样品放入生理盐水;E组,原唾液(空白)样本。在1 h、7 h、22 h和35 h这个四个时间点,分别通过柱式和磁珠法提取非洲猪瘟病毒的核酸,并通过荧光定量PCR检测样品中的病毒核酸含量,结果表明,无论是柱式法还是磁珠法提取,A、B和D组的Ct值随着时间推移均在变大,而C组(保存液)Ct值趋于稳定,说明保存液对非洲猪瘟病毒降解具有一定的减缓效果。  相似文献   

20.
根据GenBank中猪嵴病毒(porcine kobuvirus) 3D-RNA聚合酶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了1对特异性引物,建立了一种猪嵴病毒RT-PCR检测方法.反应产物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猪嵴病毒SH-W-CHN/2010/China株比较,基因序列同源性为93%.利用该方法对猪蓝耳病毒、猪伪狂犬病病毒、猪瘟病毒、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猪轮状病毒、链球菌、猪巴氏杆菌和大肠杆菌等病原核酸进行扩增,均无条带出现,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敏感性试验表明,该方法最低能检测到的病毒核酸含量为1 pg.利用所建立的RT-PCR方法检测采集自我国四川地区123份临床样品,结果阳性率为59.3%,表明猪嵴病毒在四川地区猪群中流行率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