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兔抗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抗体的制备和纯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自然发病的传染性法氏囊病(IBD)病鸡的法氏囊组织制作鸡IBD油佐剂灭活苗,用鸡IBD油佐剂灭活苗多点皮下注射健康成年兔,获得高免兔抗鸡IBDV血清,经过盐析、透析的方法制备高纯度的兔抗鸡IBDV高免IgG。兔血清中抗体效价为1∶128,蛋白质含量为40.3~48.8 mg/ml;纯化后效价为1∶32,蛋白质含量为18.0~23.0 mg/ml。用此试剂对安徽部分地区疑似鸡IBD的病例进行了诊断,取得良好效果。该试剂为临床琼脂扩散试验(AGP)检测IBDV抗原提供高效价的抗体,并为临床免疫组化法检测IBDV提供可靠的抗体。  相似文献   

2.
以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VP2基因工程抗原致敏乳胶微粒,用IBDV阳性血清进行方阵滴定,以最佳致敏系件制成乳胶抗源,建立乳胶凝集试验(LAT),用来检测血清中IBD抗体。对467份待测血清分别、同时作LAT和双向琼琼脂免疫扩散试验(DATA)。结果,LAT阳性419份,阴性48份;DAGT阳性425份,阴性42份.试验表明乳胶凝集试验操作简便、快速、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可用于现场检测,适合基层单位检测IBDV血清抗体。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观察了药物对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活疫苗初次免疫和二次免疫的影响,结果显示高抗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母源抗体雏鸡IBD活疫苗初次免疫前应用10~100毫克/千克甲硝唑和10毫克/千克左旋咪唑,在免疫鸡血清抗IBDV抗体水平均明显下降,甲硝唑用药鸡疫苗二次免疫后,血清抗IBDV抗体滴度明显高于未用药对照组.10毫克/千克左旋咪唑给药组疫苗二次免疫后鸡血清抗IBDV抗体滴度与未用药对照组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4.
鸡抗传染性法氏囊病卵黄抗体的ELISA及琼脂扩散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目前危害养鸡业的主要疾病之一。卵黄抗体(IgY)是母鸡血清中的IgG转移至卵黄中并积累形成,且与血清中抗体水平相当,因此通过检测卵黄抗体可监测鸡群的抗体水平,为鸡传染性疾病(如:IBD、新城疫、禽流感等)免疫程序的建立提供参考。研究使用间接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快速检测卵黄抗体的方法,同时对卵黄抗体的生产制备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利用HI和AGP方法检测普通种蛋中ND和IBD的卵黄抗体水平,利用HA和EID50检测方法比较多种病毒(如NDV、IBV、IBDV及AEV)在SPF鸡胚与普通鸡胚上繁殖性能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普通种蛋中ND及IBD的卵黄抗体水平普遍较高,在SPF鸡胚上新城疫LaSota病毒繁殖量是普通鸡胚的5~20倍,尿囊液血凝效价平均高2.0~2.5滴度。MA5毒株在SPF胚病毒液EID50为普通鸡胚的10倍以上熏且每次检测的结果比较接近。IBDV、AEV等病毒在普通鸡胚上几乎不能增殖。  相似文献   

6.
利用HI和AGP方法检测普通种蛋中ND和IBD的卵黄抗体水平,利用HA和EID50检测方法比较多种病毒(如NDV、IBV、IBDV及AEV)在SPF鸡胚与普通鸡胚上繁殖性能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普通种蛋中ND及IBD的卵黄抗体水平普遍较高,在SPF鸡胚上新城疫La Sota病毒繁殖量是普通鸡胚的5~20倍,尿囊液血凝效价平均高2.0~2.5滴度。MA5毒株在SPF胚病毒液EID50为普通鸡胚的10倍以上,且每次检测的结果比较接近。IBDV、AEV等病毒在普通鸡胚上几乎不能增殖。  相似文献   

7.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建军  高巍  侯军 《中国家禽》2007,29(12):47-49,52
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ion bursal disease,IBD)是由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virus,IBDV)引起的鸡和火鸡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给世界各国的家禽养殖业带来了巨大损失[1]。据调查,美国鸡群的血清阳性率几乎  相似文献   

8.
为了查明安徽滁州温氏公司矮脚黄D品种发生疑似传染性法氏囊病的病因,临床调查后采集相应病料,实验室研磨处理后备用。首先对病料进行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AV)和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的PCR检测。第1次病例复制,病料攻毒SPF鸡观察病变,并采集病料和血清进行相关抗原和抗体的检测;第2次病例复制,采集SPF鸡病料进行氯仿和热处理,使病料中仅保留CAV后再攻毒SPF鸡观察病变,并采集病料和血清进行相关抗原和抗体的检测。结果:4份病料有3份CAV PCR阳性,1份IBDV F1代尿囊液PCR阳性。第1次病例复制出现和临床相似的IBDV典型病变,第2次病例复制出现CAV典型病变。因此表明本次疫情为CAV与IBDV混合感染引起。  相似文献   

9.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一种主要侵害雏鸡的免疫抑制性、高度接触性疾病,该病原为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主要侵害的靶器官是法氏囊。美国鹧鸪(石鸡)在解剖和生理上与鸡相似,在生产实践中,能有效治疗鸡法氏囊病的高免卵黄抗体,也对临床上出现类似IBD症状的美国鹧鸪有疗效,为了进一步确定美国鹧鸪对IBDV的易感性而进行本试验。  相似文献   

10.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作为一种免疫抑制疾病,病原体为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IBD会导致鸡群出现严重的免疫抑制,使鸡对多种致病菌的易感性增加,极易继发其它疫病,给养鸡场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对IBD的诊治和预防措施进行了概括总结,以期为养殖户提供有益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麻雀自然感染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流行的鸡场捕杀麻雀54只,用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单克隆抗体夹心阻断ELISA检测抗体,阳性检出率为7.4%(4/54);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病毒核酸,阳性检出率为11.1%(6/54);RT-PCR阳性样本病毒分离亦为阳性。结果表明,IBD流行的鸡场里的麻雀能够发生IBDV自然感染,麻雀可能是IBDV的贮存宿主或二次传染源之一。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观察了药物对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活疫苗初次免疫和二次免疫的影响,结果显示高抗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母源抗体雏鸡IBD活疫苗初次免疫前应用10-100毫克/千克甲硝唑和10毫克/千克左旋咪唑,在免疫鸡血清抗IBDV抗体水平明显下降,甲硝唑用药鸡疫苗二次免疫后,血清抗IBDV抗体滴度明显高于未用药对照组。10毫克/千克左旋咪唑给药组疫苗二次免疫后鸡血清抗IBDV抗体滴度与未用药对照组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3.
正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Virus,IBDV)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1]。IBDV具有高度传染性,在自然环境里极其稳定。针对IBD的治疗尚没有特效药物,目前最好的方法是执行严格的消毒措施,并通过接种疫苗进行防控。传统的疫苗可分为两类:减毒苗与灭活苗。直到今天,尽管血清2型IBDV经常在鸡群中检测到  相似文献   

14.
山东省鸡传染性贫血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山东省12个地市58个鸡群传染性贫血的流行情况进行了调查,共检测了368份血清样品,蛋鸡群、肉鸡群和种鸡群的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AV)ELISA抗体检出率分别为91.7%、77.6%和84.78%,平均抗体阳性率为83.2%,结果表明近几年山东省鸡群中CAV感染相当普遍,而且蛋鸡和种鸡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肉鸡群。  相似文献   

15.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近年来在我国发生极为普遍,对养鸡业带来严重影响。本病的检测方法,生产上主要应用琼脂扩散试验(AGP),可检测抗原或抗体。为探讨感染鸡体内 IBD 病毒抗原、血清抗体的消长规律,以便根据不同的感染时期选择合适  相似文献   

16.
酶标单抗阻断ELISA检测鸡白痢和鸡伤寒抗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沙门氏菌O9单抗3-47-0与包被的鸡白痢沙门氏菌脂多糖抗原建立了一种抗体阻断EL ISA以检测鸡白痢和鸡伤寒沙门氏菌感染。该方法基于待检血清样品抑制酶标单抗与脂多糖的结合,以检测鸡白痢和鸡伤寒特异性抗体。对72份已知鸡白痢阳性血清(抑制率为(98.5±4.0)%)、54份已知鸡白痢阴性血清(抑制率为(15.3±8.0)%)、42份SPF鸡血清(抑制率为(0.8±7.2)%)检测的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很强的区分能力。在人工感染试验中,从第2周开始,该方法能从全部鸡只中检测到特异性抗体,比全血玻板凝集试验(PAT)早1周时间。对344份种鸡血清的检测结果表明,单抗阻断EL ISA比PAT特异性好、敏感性高。另外,该方法也能检测出与鸡白痢和鸡伤寒沙门氏菌有共同抗原的沙门氏菌感染产生的抗体。  相似文献   

17.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目前对养鸡业危害最大的疫病之一。为了探索对该病的防治技术,自1989年开始,我们曾用 IBD 痊愈血清治疗轻重病雏8573羽,治愈8316羽,治愈率达97%,使 IBD 的死亡率由1989年6月份的31.97%逐批下降到4.26%3.17%和2.36%。但因痊愈血清难以随时大量提供,我们根据 IBD 免疫母鸡可将母源抗体被动转移给其雏鸡,且免疫母鸡的蛋能抑制 IBDV 生长等有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江西省鸡传染性贫血的流行情况,对江西省11个地市主要养鸡地区的24个鸡群中鸡传染性贫血(CIA)的流行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在检测的460份血清样品中,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IAV)ELISA抗体总阳性率为80.65%,蛋鸡群、肉鸡群和地方鸡群CIAV ELISA检测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7.45%、84.03%和82.14%。说明目前江西省各地饲养的鸡群中CIAV感染相当普遍;各鸡场的感染率有较大差别,最低的抗体阳性率只有5%,最高的阳性率达100%,肉鸡、蛋鸡、地方鸡CIAV抗体的阳性率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9.
在制备IBD和ND二联卵黄抗体以及在计划鸡群的IBD和ND免疫程序时,都需要对鸡体内的IBD及ND抗体水平进行监测。通过对一群鸡按一定免疫程序高免IBD疫苗和ND疫苗后,利用鸡所产鸡蛋卵黄液和相对应鸡的血清测定IBD琼扩(AGP)抗体效价和ND凝集抑制(HI)抗体效价的对比试验认为:用卵黄液测定的抗体效价与用鸡血清测定的抗体效价呈一致关系,完全可用鸡蛋卵黄液代替鸡血清进行鸡体内IBD和ND抗体水平的监测。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用间接ELISA法检测鸡痘病毒抗体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立了检测鸡痘病毒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用该法检测20份人工感染鸡血清样品,抗体阳性率为100%,康复期鸡群血清抗体阳性率为43%,人工接种弱毒疫苗65d和170d鸡群血清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60%、70%。经反复试验,确定了诊断抗原的制备方法和间接ELISA检测鸡痘抗体的最佳反应条件,即抗原包被浓度10.8μg/孔,待测血清最佳稀释度为1: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