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研究粪菌液来源及添加量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与下痢率的影响,试验选用360头杜×长×大断奶健康仔猪,随机分为12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仔猪,其中1~3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4~12组为试验组,在饲喂基础饲粮的基础上,分别灌喂由健康怀孕母猪、哺乳母猪、断奶仔猪粪便制成的粪菌液。每种粪菌液添加量设10、30、50 mL 3个梯度。从断奶第1天起,每天上、下午各灌喂1次,连续灌喂4 d,4 d后仅喂基础饲料。结果表明:不同来源的粪菌液对仔猪的生长性能与下痢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粪菌来源与添加量对仔猪的生长性能与下痢率的影响均无显著交互作用(P0.05);随着粪菌添加量的增加,对各组仔猪的生长性能和下痢率作用效果显著增加(P0.05)。在本试验条件下,健康怀孕母猪、哺乳母猪和断奶仔猪均可作为粪菌供体,最适粪菌液添加量为50 mL。  相似文献   

2.
近年,笔者试用土霉素配合福尔马林(甲醛)治疗仔猪大肠杆菌病206例,治愈204例,取得了十分满意的疗效。此法疗程短,见效快,操作简易,特作介绍,以供参考。1用量和用法1.110日龄以内仔猪每次每头喂4%福尔马林5~10mL,土霉素半片(0.125g)。1.210~20日龄仔猪每次每头喂10%福尔马林15~20mL,土霉素0.5~1片(0.125~0.25g)。1.320~3O日龄仔猪每次每头喂10%福尔马林15~ZOmL,土霉素2片。以上各种田龄仔猪均口喂2次,连喂Zd,第3d观察不拉稀则不用喂药,若拉稀继续再喂id。2体会仔猪大肠杆菌病症状,主要是拉黄痢与白…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我门诊采用健康牛血治疗仔畜下痢或白痢收到很好效果。具体方法如下:1无菌操作采血500mL放于含枸橼酸钠溶液50mL的瓶中,然后加入青霉素160万IU,抗坏血酸30mL,维生素B125mL混合后即可使用。2使用剂量:5~20日龄为5mL、21~60日龄为10mL。每次分多点肌注,1天1次,连续5~6d为一疗程。从1998年至2002年,治疗犬137只,治愈率98.5%;治疗仔猪304头,治愈率99.3%;治疗牛78头,治愈率97.4%。具体数字如下表:犬(只)猪(头)牛(头)治疗治愈治疗治愈治疗治愈1998201931311515199918182322111120003636575718182001303048481514200233321451441918…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励珂健喷剂(主要成分:杨树花提取物)对10日龄内仔猪腹泻和免疫力的影响,将18头PIC母猪随机分成3组,每组6头,分别为蒸馏水组、土霉素组和励珂健喷剂组,蒸馏水组仔猪1、3、5日龄时皮肤喷洒蒸馏水1 m L/头/d,土霉素组仔猪3、7日龄时分别肌肉注射20%长效土霉素注射液0.2 m L/头/d、0.5m L/头/d,励珂健喷剂组仔猪1、3、5日龄时皮肤喷洒励珂健喷剂1 m L/头/d。结果表明,励珂健喷剂可有效降低10日龄内仔猪的腹泻率和发病率,且励珂健喷剂组腹泻仔猪的治愈速度快于土霉素组和蒸馏水组。由此证明:励珂健喷剂对10日龄内仔猪腹泻有防治作用,并且还可以增强仔猪的免疫力。  相似文献   

5.
<正> 仔猪黄、白痢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其中仔猪黄痢常发生于出生1周以内,以1~3日龄居多,常全窝发病,发病率在90%以上,死亡率高达100%。仔猪白痢多发生于10~20日龄,发病率可达30%~80%,若不及时治疗,多成僵猪或死亡。笔者用中药"六一散"治疗10例黄痢、20例白痢,治愈率达98%。现报道如下临床症状仔猪黄痢患猪多为5日龄以内的仔猪,发病初期有1~2头突然死亡,然后波及全窝;病猪多为精神不振,挤堆,毛乱,排黄色浆状稀粪,很快消瘦,脱水,昏迷,死亡。仔猪白痢患猪多为15日龄后的仔猪,突然发病,腹泻,排乳白色或灰白色浆状稀粪,精神沉郁,畏寒,消瘦,最后多因继发感染而死亡。  相似文献   

6.
中西结合防治仔猪黄白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仔猪黄白痢是由大肠埃希氏菌在肠道内产生毒素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临床上 ,仔猪黄痢以 1~ 5日龄内仔猪发生剧烈腹泻 ,排出特异性腥臭味的黄色水样粪便并迅速脱水死亡为特征 ,仔猪白痢以10 - 30日龄内的仔猪出现下痢 ,排灰白色粘稠样粪便为特征。该病传播迅速 ,发病率和致死率均高 ,对养猪业的发展影响严重。笔者在临床实践中 ,用中西药结合的方法防治该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几年来 ,共治疗患病仔猪 5 42头 ,治愈 5 15头 ,治愈率达 95 % ;预防仔猪 12 4 3头 ,预防保护率达 10 0 %。1 临床表现及剖检变化 仔猪出生后数小时至 5日龄内…  相似文献   

7.
选取120头健康重胎母猪,随机分成三组,每组40头,其产下的仔猪分别灌服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2mL)、百球清5%(1mL)和生理盐水(2mL,对照),连续观察21日,记录各组腹泻情况。结果表明,硫酸庆大霉素试验组在14日龄出现最高腹泻率为8.61%,百球清5%试验组在4日龄出现最高腹泻率为7.89%,对照组分别在5日龄和16日龄出现最高腹泻率达15.74%和29.43%。各试验组与对照组之间腹泻率差异均极为明显。表明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对10日龄内仔猪腹泻有较好防治效果,百球清5%对10日龄后的仔猪腹泻有良好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8.
研制中药"香参口服液"治疗仔猪腹泻病的效果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择由白头翁、苦参、黄芩、广木香等8味中草药研制成“香参口服液”,对发生腹泻病的20日龄哺乳仔猪和35日龄断奶仔猪,每天100mL,分2次灌服,连用3-5d。其结果为“香参口服液”对治疗哺乳断奶仔猪腹泻疗效好,疗程短,治疗总有效率达86.35%,治愈率达77.25%。  相似文献   

9.
牛初乳IgG对仔猪增重和血液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10窝1日龄大白仔猪60头,随机分为3组。按不同剂量(0、500mg、1000mg)灌服牛初乳IgG,分别测定不同处理组仔猪日增重、血清总蛋白含量、血清牛IgG浓度,旨在探讨新生仔猪吸收异源IgG能力及异源IgG对仔猪生产性能及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灌服IgG1000mg的仔猪,0~15日龄日增重、5、10日龄血清总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0)(P<0.05),实验组5日龄血清牛IgG浓度较高,并能有效降低仔猪腹泻头次。  相似文献   

10.
中药治疗仔猪黄白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肠侵袭性大肠杆菌(简称EIEC)引起。其中仔猪黄痢常发生于仔猪出生后1周以内,以1~3日龄者居多,常整窝发病,发病率在90%以上,死亡率有的可达100%。仔猪白痢多发生于10~30日龄仔猪,以10~20日龄者居多,发病率可达30%~80%。笔者于2006年春季在张家港市南丰镇用六一散治疗5窝75头仔猪黄痢,治愈69例,治愈率达92%;治疗17窝189头仔猪白痢,治愈162例,治愈率达85.71%。1临床症状1.1仔猪黄痢:患猪多为5日龄以内仔猪,发病初期有1~2头表现全身衰竭,迅速死亡,然后波及整窝。病猪多精神不振,打堆,排黄色浆状稀粪,很快消瘦,最终昏迷、死亡。1.2仔猪白痢:…  相似文献   

11.
试验选用7~10日龄平均体重3.0~4.0kg的健康杜洛克哺乳仔猪20窝,每窝8头,母猪胎次为3~5胎。试验分为4个处理组,根据体重采用随机单位组的试验设计,即将每批7~10日龄体重相近的4窝仔猪分别放在4个处理内,形成一个单位组,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仔猪。分批进入预试,至14日龄正式进入试验。哺乳阶段(14~35日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0%、5%、10%、15%的乳酸菌素,断奶阶段(35~70日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相应添加0%、0.2%、0.4%、0.6%的乳酸菌素。试验结果,(1)在哺乳仔猪饲粮中添加乳酸菌素对仔猪的生产性能、粗纤维表观消化率、腹泻、粪pH和粪中大肠杆菌数量没有明显的影响。(2)在断奶仔猪饲粮中添加0.4%的乳酸菌素组与对照组相比可极显著提高断奶仔猪的日增重,料重比比对照组降低5.9%(P>0.05);显著提高粗纤维的表观消化率,其它各种养分的表观消化率有随着乳酸菌素添加量增加而提高的趋势;粪中大肠杆菌数量比对照组显著减少,粪pH比对照组下降0.2;抑制了仔猪的腹泻。(3)从整个仔猪阶段(14~70日龄)综合各方面的效果来看,哺乳仔猪饲粮中添加10%、断奶仔猪饲粮中添加0.4%的乳酸菌素可极显著提高日增重;提高粗纤维的表观消化率;明显降低粪中大肠杆菌数量,从而减少了仔猪腹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仔猪黄痢治疗新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仔猪黄痢是一种以拉黄色或黄白色稀粪为特征的肠道传染病,主要危害1~7日龄仔猪。发病后感染率高,多呈急性经过,如不及时治疗,将会引起死亡。1998年以来,笔者对发生本病的1 127头仔猪,以庆大霉素和诺氟沙星联用,配合阿托品对症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1 治疗 每头仔猪每次用硫酸庆大霉素10mg/kg、诺氟沙星20mg/kg、硫酸阿托品0.2mg/kg,用0.9%生理盐水拌成糊状,抹于仔猪舌上服用。1d 1次,连用2~3d。2 疗效 多数仔猪服药2次,就停止腹泻,精神好转,粪便成形。部分服药3次停止腹泻。少数治愈后5d内复发或服药后仍拉黄色稀粪…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索加味珠蓼散对鸡腹泻的防治作用,以便为加味珠蓼散的临床应用提供试验依据,将100羽2日龄海兰蛋鸡随机分成5组,每组20羽,进行治疗试验。各组蛋鸡适应性饲养3d后,均用O2型大肠杆菌腹腔注射致泻,出现腹泻症状后,取泻粪检测病原,A、B、C组分别用治疗低(0.05 mL/羽)、中(0.1 mL/羽)、高(0.2 mL/羽)剂量加味珠蓼散灌服治疗,D组用对照药物氟苯尼考组(1.5 mg/羽)灌服治疗、E组不治疗作为空白对照,记录各组雏鸡的腹泻情况,计算有效率和治愈率。另取2日龄海兰蛋鸡50羽,随机分成5组,每组10羽,进行预防试验。各组蛋鸡适应性饲养3d后,Ⅰ、Ⅱ、Ⅲ组分别用预防低(0.025mL/羽)、中(0.05mL/羽)、高(0.1mL/羽)剂量加味珠蓼散灌服,1次/d,连续灌服7d,Ⅳ组用对照药物氟苯尼考组(0.75mg/羽)灌服,1次/d,连续灌服7d,Ⅴ组不给药作为空白对照,各组雏鸡均用O2型大肠杆菌腹腔注射致泻,观察并记录各组的发病、死亡及恢复情况。结果显示:治疗试验中,各剂量的加味珠蓼散和对照药物均对大肠杆菌腹泻具有治疗作用,且有效率和治愈率均表现为:C组B组D组A组,而E组腹泻无明显改善;预防试验中,O2型大肠杆菌腹腔注射24h后,Ⅰ~Ⅴ组的保护率分别为40%、60%、100%、40%和0%。研究表明:加味珠蓼散对雏鸡大肠杆菌腹泻具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高、中剂量时优于氟苯尼考。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162头平均24日龄的健康二元(长×大)杂交断奶仔猪的腹泻防治试验和120头3日龄仔猪的饲养试验,评价猪用Receptase粉对断奶仔猪腹泻的疗效和促生长作用。结果显示,猪用Receptase粉在治疗仔猪腹泻时,2 d内治愈率为94.50%,2 d及以上无效率为5.50%;Receptorase组的平均增重明显高于抗生素对照组。表明Receptorase能够有效防治仔猪腹泻,促进仔猪生长,提高平均增重。  相似文献   

15.
中药消痢散对仔猪黄白痢的疗效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仔猪黄、白痢是仔猪常见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之一,由不同血清型的大肠杆菌引起.在临床上,仔猪黄痢以1~5日龄内仔猪发生的剧烈腹泻,排出特异腥臭气味的黄色水样粪便并迅速脱水死亡为特征;仔猪白痢以10~30日龄内的仔猪出现下痢、排灰白色粘稠样粪便为主.尤其在农户猪舍环境差的一些地区,这类病常年不绝,特别在气候寒冷季节,几乎窝窝发生,发病率高,常引起大批仔猪生长发育不良或死亡,对养猪业的发展影响严重.笔者在临床实践中,用中药消痢散防治仔猪黄、白痢病46窝(360头),治愈303头,治愈率达84.17%. 1 症状 仔猪出生后数小时至5日龄内多发生黄痢,一窝仔猪中有1~2头突然表现身体软弱,倒地昏迷死亡,其它仔猪相继发生腹泻,呈黄色酱状、水样粪便,内含凝乳小片,肛门周围多不留粪迹,易被忽视,终因脱水、昏迷而死亡.仔猪白痢多发生在10~30日龄、多见于10~20日龄的排白色酱状、糊状粪便,气味腥臭,病仔猪逐渐消瘦,发育迟滞,拱背,皮毛粗乱.  相似文献   

16.
正近期昼夜温差较大,许多猪场正在发生产房仔猪腹泻,临床表现2日龄到20日龄前拉黄色、白色或黑色糊样稀粪,按仔猪黄白痢使用抗生素类药物治疗无效果,有间歇性、顽固性、季节性特点,发病3~4 d后脱水死亡,发病率可达30%~50%,死亡率高达30%~70%,窝平均断奶数减少1~3头。因此,对仔猪  相似文献   

17.
试验旨在开发能够有效预防和治疗仔猪细菌性腹泻和病毒性腹泻的卵黄免疫球蛋白粉相关产品,将卵黄抗体的先进技术更好地应用于畜牧养殖中。采用两种复合型卵黄免疫球蛋白粉对人工感染细菌(ETEC)和病毒(PEDV和TGEV)的21日龄断奶仔猪进行预防和治疗试验。将复合型卵黄免疫球蛋白粉Ⅰ型按0.4%添加至仔猪断奶日粮中,攻毒后仔猪没有出现死亡情况,只有5头仔猪在攻毒初期出现轻微腹泻情况,随着饲喂的继续,5头仔猪腹泻很快得到控制,而攻毒对照组仔猪全部死亡;对21日龄仔猪攻毒,攻毒24h内仔猪陆续出现腹泻症状。在攻毒24h后采用复合型卵黄免疫球蛋白粉Ⅱ型产品以1∶3的比例配以葡萄糖生理盐水进行灌服治疗,经3d治疗后仔猪腹泻情况得到很大的改善,5d后腹泻仔猪基本痊愈,治愈率可达84%~88%。对存活仔猪进行带毒检测,结果显示,预防组存活仔猪带毒水平较其他组更低,治疗组其次,而药物治疗对照组带毒情况严重。  相似文献   

18.
仔猪黄痢是一种以拉黄色或黄白色稀粪为特征的肠道传染病,主要危害1~7日龄仔猪。发病后感染率高,多为急性经过。1998年以来,笔者对发生本病的1127头仔猪进行治疗,治愈1098头,显效率64.2%,治愈率97.4%,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1 治疗方法 采用抗菌素协同联用,配合对症疗法进行治疗。每kg体重用硫酸庆大霉素10mg、诺氟沙星25mg、硫酸阿托品0.2mg、0.9%生理盐水拌成糊状,抹仔猪舌上灌服,或配成药液后灌服,每日3次。2 治疗及判定结果 多数仔猪服药2次,就停止了腹泻,精神好转,粪便成形。疗效判定:以服药2次停止腹泻为显效;服药3次停止…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外源粪菌干预对受体猪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试验选取初生重相近、胎次相同、同日出生的杜×长×大三元杂交哺乳仔猪12窝,随机分为2组,每组6窝(每窝10~12头)。试验组于1~10日龄隔天灌喂1 m L金华猪粪菌悬液进行外源粪菌干预;对照组灌喂等量无菌0.1 mol/L无菌磷酸盐缓冲液(PBS)。试验期间,仔猪自由哺乳采食和饮水,分别于12日龄和27日龄进行屠宰、采样。结果表明:外源粪菌干预可明显减少腹泻,提高受体猪的平均日增重和成活率(P0.05);外源粪菌干预能显著降低27日龄受体猪肠道隐窝深度(P0.05),显著提高肠道绒毛高度/隐窝深度(P0.05);外源粪菌干预能显著增加肠道杯状细胞数和12日龄肠道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阳性(SIgA~+)细胞数(P0.05),同时显著提高肠道黏蛋白Muc2、紧密连接蛋白ZO-1和Occludin表达水平(P0.05),而27日龄试验组的肠道SIgA~+细胞数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可知,外源粪菌干预能通过增加肠道杯状细胞和SIgA~+细胞数、提高黏蛋白和紧密连接蛋白表达的方式调节受体猪肠道屏障功能,具有维持猪肠道功能稳态和促进肠道健康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异亮氨酸(Isoleucine,Ile)对轮状病毒(RV)攻毒的断奶仔猪腹泻评分及十二指肠肠道形态和功能的影响,本试验采用2×3双因子交叉设计,第1个因素为基础日粮中Ile水平(0、0.5%、1.0%),第2个因素为RV攻毒与否。选取21日龄体重相近的健康断奶仔猪48头(杜×长×大),随机分为6个处理组,每个处理8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第1、2组饲喂基础日粮,第3、4组为基础日粮+0.5%Ile,第5、6组为基础日粮+1%Ile。在饲喂第14天时,所有仔猪灌服100 mmol/L碳酸氢钠溶液5 mL,20 min后,第2、4、6攻毒组进行灌服RV 5 mL(106 TCID50/mL)攻毒处理,第1、3、5组灌服生理盐水5 mL。攻毒后饲喂日粮不变,在试验第18天进行采样。结果显示:攻毒试验前14 d Ile试验组的腹泻指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在试验15~18 d时RV攻毒对照组断奶仔猪的粪便评分指数显著高于试验组,通过Ile的治疗断奶仔猪的粪便评分指数有降低的趋势,Ile与RV具有交互作用。在Ile处理下,试验组十二指肠的绒毛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