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农业简讯     
《湖南农业》2011,(11):8-9
株洲市“茶祖圣地”炎陵县着力壮大茶产业炎陵县近年以大院农场、霞阳镇、鹿原镇、中村乡为中心建立了四大茶叶基地,茶叶产品主要包括高山乌龙茶、神农铁观音茶、鹿原天堂茶、神炎春绿茶等,茶园总面积330公顷,茶叶年产量125吨,年产值1320余万元。  相似文献   

2.
<正>龙辉平,炎陵县神农生态茶叶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炎陵县茶叶协会会长。从2002年起开始订阅《湖南农业》,2006年开始茶叶种植、加工、销售,历经艰辛,脚踏实地,闯出了一条致富之路。2006年,在外打拼多年的龙辉平回到了家乡,看着家乡的荒山,思索着……看到2007年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炎陵县委、县政府积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出台了农业产业"一带八基地"(一带:炎帝线生态休闲农业风光带;八基地:无公害蔬菜、特色水果、酃县白鹅、有机茶叶、笋竹林、药材林、油茶林、花卉苗木等)扶持政策,打造主导品牌,引领特色产业,实施科技兴农,逐步形成了县域"三高"(高山茶叶、高山水果、高山蔬菜)农业产业。高山茶叶好,已然成品牌炎陵县自然条件优越,茶叶资源丰富,产茶历史悠久。近年来,更是着力壮大茶叶产业,积极打造品牌,已建立大院高山乌龙茶、神农铁观音、船形白  相似文献   

4.
正产业是强县之本、致富之源、脱贫之基。炎陵县积极推行"四跟四走"模式,紧紧抓住产业扶贫这个根本,通过建基地、强龙头、抓联结、树品牌,形成产业优势,辐射千家万户。立足资源优势合理规划布局炎陵县立足生态资源优势,合理布局,制定了《炎陵县特色农业"一带八基地"发展规划》,即乡村旅游风光带和特色水果、高山茶叶、笋竹林、油茶、炎陵白鹅、高山蔬菜、花卉苗木、中药材8个  相似文献   

5.
  对不同级别的晒青茶和烘青茶茶叶主要成分进行了测定,探讨了加工方式、茶叶等级与茶叶成分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烘青茶和晒青茶水浸出物、茶多酚、咖啡碱含量都随着茶叶等级的降低而降低,水浸出物、茶多酚、咖啡碱含量与茶叶等级呈正相关;烘青茶和晒青茶灰分、茶多糖、茶褐素含量随等级的降低而升高,随着茶叶等级的降低茶叶中所含的粗老茶叶增加,灰分、茶多糖、茶褐素含量与茶叶等级呈负相关;同一等级烘青茶的水分、灰分含量小于同一等级晒青茶,而同一等级烘青茶的干物质和水浸出物的含量则高于同一等级晒青茶。  相似文献   

6.
唐宋时期,茶叶制造需要经过捣、拍、研、焙,茶叶煎煮饮用之前,则需要进行碾磨.研茶、碾茶在唐宋时期的茶叶制造和饮茶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研茶是制茶工艺,对饼茶,特别是贡茶的外形和内质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明代条形绿茶逐步取代了饼茶,揉捻工艺也就取代了研茶工艺.碾茶是唐宋时期茶叶煎煮饮用之前的必要程序,通过碾磨、筛分,然后煎煮或者烹点,这主要是因为古代饮茶和茶叶一起饮用.随着冲泡饮用茶叶方法的出现,碾茶的过程也就退出了历史舞台.  相似文献   

7.
高山红茶     
正炎陵县高山红茶产业园位于海拔1350~1650米的大院龟龙窝,园区农户224户、农业人口982人,面积149公顷,其中标准化茶叶种植基地96公顷。产业园已完成茶叶加工、包装、仓储设施建设,园区生产道路、水利排灌等基础设施改造;完成特色茶叶信息化网络服务平台建设,配套茶叶产品质量安全快速检验检测设施和信息化服务设施建设。产业园聘  相似文献   

8.
针对休宁县茶叶生产的现状,提出了茶叶深加工的概念,茶叶深加工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以及茶叶深加工的途径,即茶饮料、茶料食品、茶保健品、茶叶提取物的开发生产.  相似文献   

9.
榷茶是宋代对茶叶生产、营销进行控制的重要手段。榷茶制下的茶价反映了官府、茶农、茶商的种种利益关系。通过研究榷茶制下的茶叶市场价格,发现榷茶制形成的茶价也很复杂,不同地区、不同茶类、不同等级的茶叶价格不一样,即使是相同茶类、相同等级的茶叶,其价格也有地区差异性。  相似文献   

10.
魏飞雪 《农业考古》2012,(5):185-187
茶作为一种大宗经济作物,一直是古代中国国家税收的重要财政来源,官府通过制定严格的茶法来控制茶叶生产、运输、交易。所谓的茶法,是指封建统治为国家财政收入而制定的一系列关于茶叶生产、制作、运输、销售的法令办法等。对于茶叶运输和交易的茶法,它们包括历代以来的税茶、榷茶、茶引、引岸、商茶、官茶、茶马贸易等茶  相似文献   

11.
《湖南农业科学》2011,(4):62-62
今年以来,炎陵县围绕“一带八基地”建设的要求,逐步建立无公害蔬菜、特色水果、酃县白鹅、有机茶叶、楠竹、油茶林、药材林、花卉苗木等八大主要生产基地,坚持“发展一个产业、带动一方经济、致富一村农民”,大力发展黄桃、奈李、酃县白鹅、笋竹林、高山茶叶等特色产业。  相似文献   

12.
茶叶深加工是提高茶叶利用率、茶产业效益的重要途径,终端产品开发是茶叶深加工的重要内容,将茶叶和烘焙食品结合开发烘焙类茶食品,已成为食品消费市场的一种新潮流。综述了主要烘焙类茶食品的原料配方和加工工艺,涉及茶面包、茶糕点、茶饼干和茶月饼等,并总结了烘焙类茶食品抗氧化性和抑菌作用两个功能,最后提出烘焙类茶食品未来的几个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与设计一种新型茶叶压扁机,改变我国现有扁形茶制茶机工作效率低、不能保证茶叶质量等问题。[方法]采用先进原则及类比设计方法,借鉴传统的用加压板模仿手工制茶原理,设计了一种新型茶叶压扁机。[结果]该茶叶压扁机提高了扁形茶的制茶作业生产率和作业质量,以机械制茶代替人工制茶,大幅减轻了劳动强度,节约了生产成本,同时,提高了扁形茶的制茶品质。[结论]该机综合性能优,可靠性高,适应性强,调节方便,可以满足茶叶压扁这一工艺的需求。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分析不同种类代表茶叶中茶多糖含量。[方法]采用水提法提取各种代表茶叶中的茶多糖,用硫酸-酚比色法测量茶叶中的茶多糖含量。[结果]在不同制备工艺茶叶中,青茶和黑茶的茶多糖含量较高,而黄茶和红茶的含量较低;在不同产地绿茶中,浙茶茶多糖含量比较高而徽茶的含量较低;在不同熏花种类中,素茶茶多糖含量较花茶高。[结论]不同种类茶叶茶多糖的含量存在较大差异。该研究为全面了解不同种类茶叶茶多糖含量提供了参考依据,为茶叶的种植、加工及质量评估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5.
《农村新技术》2009,(7):21-21
茶树叶。近年来,茶叶食品风起云涌,除去名目繁多的速溶茶、罐装茶水、袋装茶等,茶叶糖果、茶叶果脯、茶叶泡料、茶叶点心、茶叶羊羹、茶叶饼干、茶叶汽水、茶叶冷饮等纷纷问世。日本还将绿茶加入米饭、汤面中,清香爽口。将茶叶粉加入酱油以及茶盐等,这些茶叶调味品对冠心病、白内障、肠炎的防治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6.
茶叶历史包括茶科技史、茶经济史、茶文化史、茶传播史4个方面的主要内容,是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茶叶历史课程教学是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培养研究生学术素养的有效方式。对茶叶历史课程教材、教学对象、教学内容、考核方式等问题进行分析,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最近,有机会与几位台湾茶友一道品茗聊天,使我对台湾茶餐时尚有了更多了解。在饮茶风盛的台湾,茶人们把茶列于大米之首,称茶叶为“茶米”,甚至连饮茶也叫“吃茶”。台湾同胞说的“吃茶”,确确实实是把茶叶当作食物那样吃下去。台湾许多产茶区的茶农及酒楼饮食店善于把茶叶作为烹调风味名菜的好原料,他们在采茶之余,精研各式茶餐,如茶叶芋、炸茶菁、茶汤鸡、茶叶馒头等茶叶食品。说起茶叶当菜食,在我国有着悠久历史,从春秋后期到西汉初期,已出现茶叶当“蔬食”。《晏子春秋》中记载晏婴当宰相时,非常节俭,饮食上他只“食脱粟之…  相似文献   

18.
为茶叶的优质、高效、安全生产提供基础保障,为梵净山茶叶生产区无公害及有机茶叶生产的开发提供科学依据,对梵净山茶叶生产基地自然地理、气候条件、地质特征和土壤质量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梵净山茶区地理环境、生态环境和地质环境优势明显,茶园土壤和茶叶中微量元素丰富,铜、铅、砷、铬等有害金属元素含量低于国家有机(天然)茶生产加工技术规定的标准,有机磷和有机硫等农药残留没有检出。梵净山茶叶生产基地区的环境条件非常适宜开发生产无公害茶及有机茶。  相似文献   

19.
章丽 《古今农业》2014,(3):78-83
饮茶风气在唐朝开始遍及大江南北,贩卖茶叶的利润大涨,于是茶叶生产贸易也在唐朝逐渐兴盛,唐政府开始对茶叶贸易进行干涉,从税茶到专卖制度,再到榷茶,从中获得了大量的茶叶利润与财政收入,同时对少数民族进行政治控制。不可避免,茶农以及贩茶商人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躲避赋税,经常进行茶叶走私贸易,进行私茶贩卖,与政府的茶税作斗争。然而,茶法愈严,茶叶走私贸易愈多,茶商的抗争也就愈加激烈。本文梳理了唐五代时期政府的茶法,同时探究了这一时期茶叶贸易中的走私问题。  相似文献   

20.
编辑同志:我想学做茶叶生意,走出一条致富路,但我对茶叶知识了解甚少,请介绍一下识别真假茶叶的有关知识。王南华同志:假茶是利用茶树以外的其他植物芽叶为原料,制成外形类似于干茶的茶叶,或在假茶中掺入真茶,并冒充茶叶销售的。假茶叶中常含有对人体有毒害作用的物质,饮用假茶对人体健康危害很大,消费者应引起注意,以防上当受骗。真假茶无论在外表形态上或内在品质成分上都是有差别的,只要把握住茶叶固有的特征仔细观察分析,假茶是能辨认的。现将鉴别真假茶叶的方法介绍给你,供参考。一、干看干看主要察看干茶色泽和嗅闻干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