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亚硝酸盐、硝化细菌与水产养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亚硝酸盐1.养硝池中亚硝酸盐是如何产生的?养殖池塘中的残饵、粪便及死亡藻类等含氮有机物经过异养性细菌的作用,蛋自质及核酸会慢慢地分解,产幸大量的氨等含氮有害物质,而有毒的氨在过亚硝化t]l菌或光合细菌的作用下很快转化成亚硝酸,而亚硝酸与一些金属离子结台后形成亚硝酸盐,亚硝酸盐又口J以与胺类物质结合,形成具有强烈致癌作用的亚硝胺。2.为什么水产动物的养殖中后期池塘的亚消酸古配普遍偏高了因为在养殖的前期池塘的残饵、粪便等含氮有机物较少,池中原有的硝化细菌有能力降解其所产生的亚硝酸款,一谴着养殖过程中的投饵量增加,亚硝酸盐的量也不断加大,但是分解亚俏酸盐的俏化细菌产生速度很慢,犬约需要20多小时才能繁殖一代.加上养殖者大量投放几分钟最多十分钟就繁殖一代的光合细菌芽抱杆菌等  相似文献   

2.
宋志文  徐敏  温少鹏  吴蕾 《河北渔业》2007,(11):29-31,60
研究自制硝化细菌制剂对水族箱水质的净化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硝化细菌制剂对水族箱水质具有明显的净化效果,实验组水族箱水质氨氮、亚硝氮、COD等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投加硝化细菌制剂后,水族箱内氨氧化细菌、亚硝酸盐氧化细菌可在短时间内形成优势,使氨氮、亚硝氮维持在较低浓度水平;在不投加菌剂的情况下,氨氧化细菌虽然可在一定时间内形成优势,使氨氮浓度降低,但由于亚硝酸氧化细菌生长缓慢,水族箱中亚硝酸积累问题严重。  相似文献   

3.
我国水产养殖业近年来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养殖品种已由一般品种向名特优品种过渡,养殖方式也由粗放向精养过渡。但水产养殖业仍沿袭以往的静水、不排污的池塘养殖为主,且大部分为高密度单一品种养殖,切断了自然生态体系的食物链循环,养殖对象的残剩饲料、排泄物、死亡残体等大量有机物失去了被其它生物利用的机会。这些有机物在异养菌的作用下,其中的蛋白质及核酸会慢慢分解,产生大量氨等含氮有害物质。氨在亚硝化细菌或光合细菌作用下转化成亚硝酸盐,亚硝酸盐又可和胺类物质结合,形成具有强烈致癌作用的亚硝胺。亚硝酸盐的长期蓄积中毒,会使…  相似文献   

4.
硝化细菌对海水水族箱硝化功能建立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氨和亚硝酸盐对海水观赏鱼具有很强的毒害作用,是海水水族箱的主要去除目标。研究考察投加硝化细菌对海水水族箱硝化功能建立的影响。结果表明,投加硝化细菌制剂可以明显缩短硝化功能建立的时间。投加菌剂的实验组水族箱可在9 d时间将40 mg/L氨氮降低到检测不出,亚硝酸氮在第七天出现峰值(37.4 mg/L),亚硝酸氮在第十五天降低到检测不出。不投加菌剂的对照组将40 mg/L氨氮降低到检测不出需要25 d,亚硝酸氮在第二十五天出现峰值(36.6 mg/L),亚硝酸氮在第四十三天降低到检测不出。即实验组完成硝化功能建立需要15 d,而对照组则需要43 d。投加硝化细菌制剂后,海水水族箱内氨氧化细菌、亚硝酸盐硝化细菌可在短时间内形成优势,使氨氮、亚硝酸氮维持在较低浓度水平,缩短硝化系统建立的时间;在不投加菌剂的情况下,氨氧化细菌虽然可在一定时间内形成优势,使氨氮浓度降低,但由于亚硝酸氧化细菌生长更为缓慢,水族箱中亚硝酸积累问题严重。  相似文献   

5.
硝化细菌对海参养殖系统水质的净化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氨和亚硝酸盐对海洋生物有强烈的毒害作用,是海水养殖系统的主要污染物。本文研究硝化细菌制剂对海参养殖系统水质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硝化细菌对养殖系统水质有明显的净化效果。投加菌剂的实验组氨氮和亚硝酸盐氮出现峰值的时间和对照组相比明显缩短,表明投加硝化细菌制剂后,养殖系统内的氨氧化细菌、亚硝酸盐氧化细菌可在短时间内形成优势,促进了氨和亚硝酸盐的进一步转化。对照组氨氧化细菌和亚硝酸盐氧化细菌需要较长的时间才形成优势,从而导致氨氮和亚硝酸盐氮的积累。观察实验过程中海参的生长情况发现,实验组海参生长状况良好,而对照组中海参在19d时全部死亡。  相似文献   

6.
以循环养殖废水为介质,利用不断提高氨氮浓度的方法富集驯化海洋硝化菌群。经过70d的富集驯化,海洋异养细菌数目变化不大,氨氧化细菌和亚硝酸氧化细菌分别增加了43倍和29倍。驯化液中氨氧化能力提高55倍,造成了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的积累。利用选择性培养基从驯化液中分离到7株硝化菌,通过菌落形态和菌体形态观察对分离的菌株进行了初步的鉴定。通过硝化能力测试,筛选出硝化能力强的3株细菌。  相似文献   

7.
一、试验目的亚硝酸盐是氨转化为硝酸盐过程中的中间产物,在养殖水体中由于大量的投饵而留下的残饵、水体中水生动物的大量排泄物的累积和定期使用的消毒药剂,把有害的和有益的细菌通通杀灭,氧气的供应不足,造成大量积累的氮素硝化过程受阻,形成池水中氨氮和亚硝酸氮含量高,当水中的亚硝酸盐浓度积累到0.2毫克/升后,亚硝酸盐将对水体中养殖的鱼、虾产生危害。  相似文献   

8.
亚硝酸盐在水中的危害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志峰 《水利渔业》2007,27(3):116-116
1亚硝酸盐的来源养殖鱼类排泄到水中的氨转化为亚硝酸,亚硝酸可由硝化细菌的作用进一步氧化变成硝酸而被水生植物利用。还可以通过反硝化而生成氮气。亚硝酸盐是氨或硝酸盐转化过程中的中间产物,在这一过程中,一旦硝化过程受阻,亚硝酸盐就会在水体内积累。一旦超过致死浓度  相似文献   

9.
<正>养殖水质的好坏,主要看以下几个水质指标:氨态氮、亚硝态氮、硝态氮、pH值、化学耗氧量、硫化氢等七个指标。水产养殖水体中,如何让含氮有机物进行有效的转化,以确保养殖水质维持良好,是养殖成功的关键之一。养殖水体中的含氮有机物,在水体中先转为氨态氮,再转为亚硝态氮,最后为硝态氮。转化过程中,从含氮有机物到氨氮需要的时间不长,从氨态氮到亚硝酸盐的时间较短,但亚硝酸盐的转化时间比较长,这是养殖水体中亚硝酸盐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科学养鱼》2006,(7):73-73
问:养殖水质中亚硝酸盐、氨氨、硫化氢、pH值过高的危害及处理办法 答:处理亚硝酸盐过高的办法有:①开动增氧机或全池泼洒化学增氧剂,使池水有充足的溶氧,以促进亚硝酸盐向硝酸盐的转化,从而降低水体中亚硝酸盐的含量。②使用氨离子螯合剂、潘眭碳、吸附剂、腐殖酸聚合物等复配合成的水质吸附剂如亚硝酸盐降解剂,通过离子交换作用、吸附或降解亚硝酸盐。③使用芽孢杆菌、光合细菌、硝化细菌、放线菌等微生物制剂如活水宝,通过微生物分解亚硝酸盐。  相似文献   

11.
精养高产池塘由于鱼(虾等)的粪便、残剩饲料、有机肥料等的不断积累,加上泥沙混合,在池底形成一定厚度的淤泥。淤泥中含有大量有机物、细菌。有机物经细菌作用、氧化分解,消耗大量氧,往往使池塘下层水中本来不多的氧消耗殆尽,造成缺氧状态。在淤泥中厌气性细菌占绝对优势,对有机物进行发酵作用,产生大量还原性中间产物。塘底淤泥和鱼类排泄物经硝化作用产生氨,氨在硝化过程中生成中间产物——亚硝酸盐;淤泥中的硫酸盐还原菌还原硫酸盐,以及由异氧菌分解有机硫化物产生硫化氢(淤泥变黑是硫化氢存在的重要标志)。氨、亚硝酸盐、…  相似文献   

12.
欧洲鳗鲡对水中亚硝酸盐浓度耐受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亚硝酸盐是一种溶于水的盐类,是一种对水生生物有毒的物质,它是蛋白质被分解后的产物。除了外源因素,亚硝酸盐的来源有:(1)氨(由处于平衡的非离子态氨NH3和离子铵NH4^ 组成)通过亚硝酸单胞菌的硝化作用,被氧化为亚硝酸盐;(2)硝酸盐还原及浮游植物的代谢活动也产生亚硝酸盐。养殖水体中亚硝酸盐达到一定浓度时,会对鱼类产生毒性,导致鱼类的食量下降,  相似文献   

13.
实验采用复合净水菌、复合芽孢杆菌、光合细菌与空白对照比较了三种微生物制剂对有机物废水中氨氮及亚硝酸盐的处理效果。结果显示:清除氨氮方面:利用微生态制剂微生物制剂净化7d,三种微生物制剂对有机物污染水体中氨氮的清除率均极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处理组之间复合芽孢杆菌的氨氮降解率56.58%,显著大于降解率分别为42.64%和44.02%的复合净水菌和光合细菌组(0.01〈P〈0.05)。清除亚硝酸盐方面:三种微生物制剂对亚硝酸的降解率均极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而复合芽孢杆菌对亚硝酸的降解率68.84%,显著大于复合净水菌47.70%及光合细菌组37.17%(0.01〈P〈0.05)。结果表明:三种微生物制剂对有机物污染的水体中的氨氮及亚硝酸盐均具有降解效果,其中复合芽孢杆菌对于降低水体中氨氮和亚硝酸盐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4.
<正> 光合细菌(简称PSB)是广泛分布于水域中的一种微生物,能充分利用水体中各种低级脂肪酸、氨氮、亚硝酸氨且繁殖力强,菌体内又富含维生素B_(12)、叶酸、生物素等对生长具有促长作用物  相似文献   

15.
人工引入光合细菌于凡纳滨对虾养殖环境中,监测与养殖环境相关的水质因子(氨氮、亚硝酸氮、化学需氧量)的变化;观察不同光合细菌使用浓度下凡纳滨对虾对人工制造的胁迫环境的抗逆性;观测不同光合细菌使用浓度下凡纳滨对虾的成活率与体重增长率。研究光合细菌对水质改善和凡纳滨对虾抗逆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光合细菌能显著(P<0.05)降低水体中的化学需氧量、氨氮含量并抑制亚硝酸盐氮的产生;当光合细菌投放浓度为3×103cfu/mL时,水体中化学需氧量、氨态氮、亚硝酸盐氮含量的均值分别比对照组降低了31.59%、43.42%、52.20%;成活率比对照组提高了18.67%,体重增长率是对照组的1.34倍;当光合细菌使用浓度为3×102cfu/mL~3×104cfu/mL时,对虾抗逆性显著(P<0.05)增强,对虾在氨氮、亚硝酸盐氮、高锰酸钾、甲醛胁迫下24 h的成活率均值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36.67%、25.00%、26.39%、10.00%。  相似文献   

16.
<正>一、养殖水体的亚硝酸盐1.来源亚硝酸盐的来源包括外源性的和内源性的两部分。外源性,养殖过程中进水等;内源性,鱼类摄食活动残留的饵料和日常排泄物进入水体,在各类微生物参与下分解。(1)氨化作用:微生物分解有机氮化物产生氨的过程,也称为矿化作用。参与氨化反应的细菌称为氨化细菌。氨化细菌的种类很多,主要有好氧性的荧光假单胞菌和灵杆菌,兼性的变形杆菌和厌氧的腐败梭菌等。氨化作用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小,可在有氧或厌氧条件下进行,主要受pH值  相似文献   

17.
1背景和介绍厌氧氨氧化( Anammox),即铵盐的厌氧氧化耦合亚硝酸盐的还原,终产物为氮气(N2),是氮循环中新发现的微生物转化途径。厌氧氨氧化由化能自养型或者兼性细菌利用亚硝酸盐或者硝酸盐作为电子受体完成。厌氧氨氧化细菌属于一类独特的微生物,归于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 Brocadiales目。厌氧氨氧化细菌最初在废水处理系统中发现,随后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发现有存在和活性,比如在海洋底质、缺氧水体中以及氧含量最少的区域。  相似文献   

18.
养殖池塘含氮物质中毒及预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养殖单产的提高,近年来的春季、晚秋和初冬不断发生鱼类氨氮中毒或亚硝酸盐中毒事件,有的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给渔业生产带来了危害。一、原因分析池塘中氮的存在形式有:氮气(N2)、游离氨(NH3)、离子氨(NH4+)、亚硝酸盐(NO2-)、硝酸盐(NO3-)、有机氮(存在于动植物体中的氨基酸和蛋白质中的氮)。其中游离氨+离子氨=总氨氮(TAN)。引起鱼类毒害的氮有两种形式:游离氨(NH3)和亚硝酸盐(NO2-)。游离氨来自鱼类的排泄物和细菌的分解作用。水体中的游离氨和离子氨建立平衡关系(NH3+H+→NH4…  相似文献   

19.
三种微生物水质净化剂试验效果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3种微生物水质净化剂净化水质效果的比较得出硫化细菌组对硫化物的分解效果明显,硝化细菌组对亚硝酸盐氨、硝酸盐氯、氡氧的分解效果与光合细菌组的分解效果差不多。  相似文献   

20.
从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海水循环养殖系统中移动床生物滤器载体生物膜上获取异养细菌、氨化细菌和硝化细菌样本.异养细菌用平板涂布法计数,其代谢活性以培养8 h的氧吸收速率表示.氨化细菌、氨氧化细菌(AOB)和亚硝酸氧化细菌(NOB)用MPN法计数,其代谢活性分别以培养24h NH+<4>-N浓度的增加、NH+<4>-N浓度的减少和NO-<2>-N浓度的减少表示.结果表明,生物膜成熟之后,4种生理类群细菌的数量和代谢活性基本保持稳定.异养细菌数量为10-7~108CFU·m-2(载体),氨化细菌、AOB和NOB数量分别为107~108MPN·m-2(载体)、105~106MPN·m-2(载体)和105~106MPN·m-2(载体).分批培养测得异养细菌的氧吸收速率、氨化细菌的氨化速率、AOB的氨氧化速率和NOB的亚硝酸氧化速率分别是0.591~0.738g(O2)·m-2·d-1、0.081~0.135 g(Nh+4-N)·m-2.d-1、0.017~0.031 g(Nh+4-N)·m-2·d-1和0.020~0.038 g(NO-2N)·m-2·d-1.异养细菌的氧吸收速率、氨化细菌的氨化速率和AOB的氨氧化速率与异养细菌、氨化细菌和AOB的数量呈正相关.移动床生物滤器生物膜的平均氨和亚硝酸盐去除速率为(0.121±0.076)g(NH+4-N)·m-2·d-1和(0.139±0.181)g(NO-2-N)·m-2·d-1.同时测定了底物浓度和pH对氨化细菌、AOB和NOB代谢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氨化细菌的氨化速率、AOB的氨氧化速率和NOB的哑硝酸氧化速率与底物浓度(蛋门胨、NH+4-N和NO-2-N)呈线性相关,pH为8.0时3种生理类群细菌的代谢活性较pH6.5或pH9.5时高.[中国水产科学,2009,16(1):97-10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