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林业   5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4篇
  1篇
综合类   13篇
水产渔业   2篇
园艺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效产氢发酵细菌在不同气相条件下产氢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林明  任南琪  王爱杰  马放 《中国沼气》2002,20(2):3-7,23
气相条件是影响高效产氢细菌产氢能力的重要生态因子之。间歇实验结果表明,空气中的氧分子是抑制高效产氢细菌-B49生长发酵的直接原因,二氧化碳也对B49的发酵产氢产生很大的抑制作用,而以氮气和氩气为气相能使B49发挥较高的产氢能力,氮气很可能对B49的发酵产氢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丛枝菌根真菌对鸢尾的促进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高效利用水陆两栖植物鸢尾修复污染水体,本研究通过测定不同的丛枝菌根真菌(AMF)与鸢尾构建共生体系的生长指标、土壤理化性质及植物光合作用指标,探讨不同AMF对水生植物鸢尾的促进作用。结果表明:AMF对鸢尾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地上及地下两部分,其中地下部分通过利用其庞大的菌丝网络吸收土壤中的营养物质,进而促进了鸢尾的生长,其中对比无菌剂侵染的空白植物,摩西球囊霉作用的鸢尾对氮元素的吸收率提高71.75%,磷元素的吸收率提高8.36%,而根内球囊霉作用的鸢尾对氮元素的吸收率提高42.55%,磷元素的吸收率提高9.5%;而地上部分则是通过加强叶片气孔导度的开启来调控植物净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之间的平衡,进而提高了鸢尾的最优水资源利用率,加快植物的新陈代谢,最终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其中对于鸢尾光合作用的调节摩西球囊霉的促进效果显著好于(P<0.05)根内球囊霉。  相似文献   
3.
为高效利用水陆两栖植物鸢尾修复污染水体,本研究通过测定不同的丛枝菌根真菌(AMF)与鸢尾构建共生体系的生长指标、土壤理化性质及植物光合作用指标,探讨不同AMF对水生植物鸢尾的促进作用。结果表明:AMF对鸢尾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地上及地下两部分,其中地下部分通过利用其庞大的菌丝网络吸收土壤中的营养物质,进而促进了鸢尾的生长,其中对比无菌剂侵染的空白植物,摩西球囊霉作用的鸢尾对氮元素的吸收率提高71.75%,磷元素的吸收率提高8.36%,而根内球囊霉作用的鸢尾对氮元素的吸收率提高42.55%,磷元素的吸收率提高9.5%;而地上部分则是通过加强叶片气孔导度的开启来调控植物净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之间的平衡,进而提高了鸢尾的最优水资源利用率,加快植物的新陈代谢,最终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其中对于鸢尾光合作用的调节摩西球囊霉的促进效果显著好于(P0.05)根内球囊霉。  相似文献   
4.
低海拔大田栽培田七的气候条件及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广西蒙山县田七基地的气候条件进行分析研究,并与云南田七主产区文山市的气候特点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基地的气候条件基本能满足田七生长的要求,但也存在很多困难。经过努力探索,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栽培技术,使田七在广西蒙山县低海拔、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下,利用农田,能栽培成功并得以推广。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三江平原植被对不同形态氮的吸收偏好,以三江平原典型植物群落——草甸小叶章群落为研究对象,利用15N示踪技术,施加标记的NH+4-N和NO-3-N。结果表明:草甸小叶章群落5种植物均表现出喜硝性,且优势种小叶章吸收的铵态氮和硝态氮最多。优势种小叶章不同器官短期内偏好硝态氮的优先顺序为叶>茎>根。土壤中大部分外源氮被植物吸收,土壤残留的铵态氮多于硝态氮。  相似文献   
6.
嗜冷产甲烷菌及其冷适应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嗜冷产甲烷菌属于严格厌氧古细菌,普遍分布在高纬度海洋、陆地及极地冰川等自然环境和人工冷环境中,在全球碳素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嗜冷产甲烷菌在长期冷环境进化中形成了特殊的冷适应机制。针对北方低温沼气发酵产气效率低这一瓶颈问题,文章系统阐述了嗜冷产甲烷菌在低温环境中的冷适应机制,尤其是对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等方法在冷适应机制的研究中取得的新进展进行深入探究,旨在为低温厌氧消化工艺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留叶片的数量、生根粉浓度、扦插时间等对巨尾桉(32~29)扦插生根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生根粉的浓度对巨尾桉树(32~29)插条生根的影响很大,并且要达到较高的生根率,不同扦插时间要求生根粉的浓度不同,4月份扦插的插条生根粉浓度为800mg/L最佳,生根率为93.3%;6月份扦插的插条生根粉浓度为600mg/L较好,生根率就可以达到96.5%;留4对×1/2叶时,扦插条的生根率最高。  相似文献   
8.
对擎天树田间播种苗采用双层遮荫网、单层遮荫网和不遮荫(CK)3种遮荫处理试验,探讨不同遮荫度对幼年苗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遮荫处理对幼苗生长与质量具有极显著影响,以单层遮荫网处理的幼苗生长最优,其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比不遮荫处理提高56.16%、73.79%;过度遮荫及完全裸露均不利于幼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9.
以循环养殖废水为介质,利用不断提高氨氮浓度的方法富集驯化海洋硝化菌群。经过70d的富集驯化,海洋异养细菌数目变化不大,氨氧化细菌和亚硝酸氧化细菌分别增加了43倍和29倍。驯化液中氨氧化能力提高55倍,造成了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的积累。利用选择性培养基从驯化液中分离到7株硝化菌,通过菌落形态和菌体形态观察对分离的菌株进行了初步的鉴定。通过硝化能力测试,筛选出硝化能力强的3株细菌。  相似文献   
10.
AMF对镉污染条件下水稻抗逆性及根际固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研究丛枝菌根真菌对重金属Cd胁迫条件下水稻生长及生理过程的影响,选用两种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my corrhizal fungi,AMF):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GM)和根内球囊霉(Glomus intraradice,GI),接种在不同Cd浓度(0、0.5、1、2、5 mg·kg-1)的污染土壤中,研究两种菌剂对水稻株高、光合作用、抗逆生理过程以及Cd在植株地上及根系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AMF菌剂的接种显著减轻了Cd胁迫对水稻生长的抑制程度,GM组与GI组水稻株高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13.8%和10.3%,且菌剂处理有助于缓解Cd胁迫对水稻光合作用的抑制。在5 mg·kg-1Cd胁迫下,水稻叶片中MDA(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SOD(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Pro(脯氨酸)的含量显著提高(P0.05)。两种菌剂处理下水稻对Cd的富集系数与转运系数均低于对照,表明AMF处理有助于缓解Cd对地上部分的毒害,并且促进了水稻对Cd的根际固定化过程,抑制了Cd向地上部分转移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