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金银花提取物(LJE)对热应激奶牛生产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免疫功能的影响,以探究金银花提取物有效缓解奶牛热应激的适宜添加量。试验选取20头产奶量、胎次、泌乳日龄相近的健康中国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5头。对照组(CON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4(LJE-14组)、28(LJE-28组)、56 g/d(LJE-56组)的金银花提取物。预试期2周,正试期8周。结果表明:1)饲粮添加金银花提取物可显著降低热应激奶牛直肠温度(P0.05),而对呼吸频率无显著影响(P0.05)。2)饲粮添加金银花提取物对热应激奶牛干物质采食量、产奶量、乳蛋白率、乳脂率、乳糖率、非脂乳固形物含量和总固形物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3)饲粮添加金银花提取物可显著降低热应激奶牛血清肌酐含量(P0.05),对热应激奶牛血清尿酸、尿素、总蛋白、白蛋白和葡萄糖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随着金银花提取物添加量的增加,血清葡萄糖含量呈二次升高趋势(P=0.072)。4)LJE-28组热应激奶牛血清免疫球蛋白G和白细胞介素-4含量显著高于CON组(P0.05)。饲粮添加金银花提取物对热应激奶牛血清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M、白细胞介素-1β和白细胞介素-2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有降低热应激奶牛血清热休克蛋白-72含量的趋势(P=0.084)。综上所述,饲粮添加金银花提取物对热应激奶牛生产性能无显著影响,可提高热应激奶牛免疫应答,有助于缓解奶牛热应激。本试验条件下,有效缓解奶牛热应激的金银花提取物适宜添加量为28 g/d。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自然热应激条件下北京地区不同泌乳水平奶牛产奶量、乳成分和环境温湿指数(THI)的相关性,试验选择胎次相近、体重为(610.00±22.13) kg、泌乳天数为(157.00±1.27) d、产奶量为(33.39±4.61) kg/d的泌乳中期健康荷斯坦奶牛60头,根据产奶量的不同,分为高产组[(42.47±3.73) kg/d]、中产组[(34.10±3.20) kg/d]及低产组[(28.28±4.19) kg/d],每组20头。试验于2019-06-20—2019-09-30在北京市延庆某奶牛养殖场进行。2019-06-23—2019-07-22、2019-07-23—2019-07-29和2019-07-30—2019-09-09的THI均值都在72以上,即为热应激前期、热应激中期和热应激后期。运用Origin 9.0软件中的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性与回归分析,分析产奶量、乳成分与THI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在热应激期间,高、中、低产组除乳糖率之外,产奶量及其他乳成分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随着热应激时间的延长,高、中产组产奶量极显著下降(P0.01)。在热应激中期,高、中产组乳脂率极显著低于热应激前期(P0.01),乳蛋白率无显著变化(P0.05);在热应激后期,与热应激前期相比,各组乳蛋白率极显著降低(P0.01),中、低产组乳脂率/乳蛋白率极显著升高(P0.01),低产组乳脂率极显著升高(P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产奶量与泌乳天数、乳脂率和乳脂率/乳蛋白率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THI、乳蛋白率和乳糖率呈显著正相关(P0.05)。在热应激期间,THI与乳脂率、乳蛋白率存在极显著负相关(P0.01)。综上,不同泌乳水平奶牛产奶量与THI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乳蛋白率和乳脂率显著下降;与中、低产组奶牛相比,高产组奶牛产奶量及乳成分对热应激更敏感。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研究甜菜碱与烟酰胺复合制剂对热应激奶牛生产性能、乳品质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以探究其适宜添加量。选择胎次、泌乳天数和产奶量相近的泌乳中期荷斯坦奶牛45头,随机为3组,每组15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对照组(CON组)饲喂基础饲粮,低剂量组(LD组)和高剂量组(HD组)在基础饲粮的基础上添加30、60 g/d的甜菜碱与烟酰胺复合制剂。预试期5 d,正试期30 d。结果表明:1)第16~30天,LH和HD组的干物质采食量显著高于CON组(P0.05);第1~30天,HD组的干物质采食量显著高于CON组(P0.05)。第1~15天、第16~30天和第1~30天,LH和HD组的产奶量均显著高于CON组(P0.05)。2)第15天,LH和HD组的乳脂率和乳蛋白率显著高于CON组(P0.05);第30天,LD组的乳中尿素氮(UN)含量显著低于CON组(P0.05)。3)第15天,HD组的血清葡萄糖(GLU)含量显著低于CON组(P0.05);第30天,LD和HD组的血清GLU含量显著低于CON组(P0.05)。第15天,LD和HD组的血清UN含量显著低于CON组(P0.05)。4)第30天,LD和HD组的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显著低于CON组(P0.05)。第30天,HD组的血清肌酐(CRE)含量显著低于CON组(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甜菜碱与烟酰胺复合制剂可以提高热应激奶牛的干物质采食量、产奶量,改善乳品质及部分血清生化指标,有助于缓解奶牛热应激,且30 g/d为适宜添加量。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在连续3年时间里测定了上海地区热应激周期变化对泌乳中期奶牛生产性能和牛奶品质的影响。通过实地测定并计算分析,绘制了上海地区热应激周期变化图谱,揭示了整个热应激周期中不同热应激程度的分布状况。研究对比了自然生产环境下无热应激与中度热应激对奶牛生产性能和牛奶品质的影响,发现中度热应激极显著降低了奶牛采食量、产奶量、乳脂校正乳产量、能量校正乳产量、乳脂率、乳蛋白含量、总固体含量(P<0.01),而且显著增加了乳中尿素氮含量(P<0.05)。在热应激周期变化研究中发现,中度热应激显著升高泌乳奶牛的直肠温度和呼吸频率(P<0.05),而且呼吸频率比直肠温度对热应激变化的反应更快、更敏感。热应激周期变化对奶牛干物质采食量、产奶量的影响取决于热应激程度,2012年整个热应激周期的热应激程度比较低,热应激周期变化对奶牛干物质采食量、产奶量无显著影响(P>0.05),但是2013年热应激程度更加严重,热应激周期变化对奶牛干物质采食量、产奶量产生了极显著影响(P<0.01)。在牛奶品质中,受热应激影响最大的是乳蛋白合成量(P<0.01)。2012年和2013年2个热应激周期变化对其他乳成分含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是两年的热应激周期变化都导致乳蛋白含量显著下降(P<0.05)和乳中尿素氮含量显著升高(P<0.05)。尤其值得注意的是,2012年热应激周期变化并没有导致奶牛采食量下降(P>0.05),而且产奶量也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是仍然出现了乳蛋白含量下降和乳中尿素氮含量升高(P<0.05)。这表明热应激周期变化改变了泌乳中期奶牛氮代谢的途径,发生了氮营养重分配(repartitioning)现象,而且这种现象不依赖于采食量和产奶量,可以称之为“热应激乳蛋白降低征”(heat-stressed milk protein decrease syndrome,HS-MPD)。  相似文献   

5.
《饲料工业》2017,(17):30-33
试验随机选取23头泌乳中期荷斯坦奶牛,通过实时监控外界环境温湿度,计算温湿度指数,确定奶牛热应激状态,测定奶牛产奶量、乳成分和乳中活性蛋白,以研究热应激对中国荷斯坦泌乳奶牛乳中活性蛋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轻度热应激奶牛相比,中度热应激奶牛生产性能会极显著下降(P0.01),平均降低了20.06%;中度热应激奶牛乳脂率显著降低(P0.05),乳中尿素氮极显著升高(P0.01),体细胞数显著升高(P0.05);中度热应激奶牛乳中血清蛋白显著升高(P0.05),α-乳白蛋白极显著升高(P0.01),但乳中免疫球蛋白(IgG、IgA和IgM)含量并无显著差异。因此,不同程度的热应激影响泌乳中期奶牛生产性能、乳成分和乳中活性蛋白。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金针菇菇脚(Flammulina velutipes stem base,FVS)对热应激蛋鸡生长性能、HSP70 mRNA表达量和短链脂肪酸(Short chain fatty acids,SCFAs)含量的影响,试验选用72只84日龄伊莎褐蛋鸡,随机分为6组:常温空白组(CON)、热应激空白组(HS)、热应激抗生素组(ANT)和热应激2%、4%、6%FVS组。试验期28 d。结果显示:整个热应激过程中,4%、6%FVS组平均日增重均显著高于HS组(P0.05)。热应激第14天时,6%FVS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低于(P0.05)其他各组;6%FVS组料重比显著低于HS组(P0.05)。热应激第28天时,FVS组平均日增重均显著低于HS组(P0.05)。整个热应激过程中,FVS组的HSP70 mRNA表达量均显著低于HS组(P0.05),且与CON组和ANT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热应激第14天时,HS组SCFAs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HS组总SCFAs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FVS组总SCFAs含量显著高于CON组(P0.05)。热应激第28天时,2%、6%FVS乙酸含量均显著高于CON组(P0.05);2%FVS组乙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FVS组丁酸含量显著高于CON组(P0.05);2%FVS组和6%FVS组总SCFAs含量均显著高于CON组(P0.05)。研究表明FVS可缓解热应激对蛋鸡生长性能、HSP70 mRNA表达和SCFAs含量的影响,有利于提高蛋鸡生长性能、增加SCFAs含量。  相似文献   

7.
《中国兽医学报》2014,(10):1686-1688
选取36头临床健康、头胎、泌乳中期奶牛,通过实时监控外界温湿度指数,结合奶牛呼吸、心率、肛温等生理指标,确定奶牛热应激状态,并测定奶牛产奶量和乳成分。结果,与无热应激相比,中度热应激使奶牛日均产奶量降低16.33%,轻度热应激对此影响不明显。中度热应激奶牛乳脂率较轻度热应激显著降低,但与无热应激组相比差别不显著。轻度热应激使奶牛乳蛋白水平极显著降低,但随热应激程度加深,乳蛋白水平有升高趋势。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程度热应激对泌乳中期奶牛产奶量和乳成分有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8.
《畜牧与兽医》2014,(10):89-93
为了研究中药添加剂和包被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缓解奶牛热应激的效果,选取20头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A、B、C、D 4个组,其中A组饲喂全价日粮,B、C、D组在饲喂全价日粮的基础上分别添加包被GABA(10 g/头·d)、中药添加剂(150 g/头·d)、中药添加剂(150 g/头·d)+包被GABA(10 g/头·d),预试期7 d,试验期30 d。定期检测各组奶牛的体温、呼吸频率、产奶量、乳品质及部分血液生化指标。结果:中药添加剂能显著降低奶牛的直肠温度(P<0.05),提高血清Cl-的含量(P<0.05);包被GABA能显著降低奶牛呼吸频率(P<0.05);中药添加剂+包被GABA能显著降低奶牛体温及呼吸频率(P<0.05),提高产奶量及干物质浓度和血糖及血Na+含量(P<0.05),极显著提高提乳蛋白和血清Cl-含量(P<0.01)。试验结果表明,中药添加剂+包被GABA能有效缓解奶牛热应激。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中药复方制剂"抗暑一号"对热应激奶牛部分生理指标及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选取体重、年龄、胎次、产奶量相近的健康荷斯坦奶牛5头,分3个阶段(阴性对照阶段、阳性对照阶段和热应激用药治疗阶段)进行试验,其中热应激用药治疗阶段奶牛灌服1∶1的"抗暑一号"煎剂,400 g/d,连续灌服1周,分别测定各阶段奶牛的呼吸、体温、日单产奶量及牛奶成分。结果表明:热应激阶段奶牛的平均呼吸频率和直肠温度均较阳性对照阶段极显著升高(P0.01),而平均日单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却极显著降低(P0.01);用药后奶牛平均呼吸频率和直肠温度比阳性对照阶段均有所下降,但差异不显著(P0.05),而日单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均极显著回升(P0.01)。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旨在研究散栏式饲养方式下,饲喂半胱胺盐酸盐对泌乳中期热应激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选择48头健康荷斯坦奶牛[体重(562.25±37.85)kg,泌乳天数(123.64±10.67)d,胎次(1.23±0.42)胎,日产奶量(26.58±1.58)kg],根据体重、泌乳天数、产奶量相同或相近的原则,随机分成4组(每组12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半胱胺盐酸盐3、15、30 g/kg。预试期12 d,正试期30 d。结果显示:随半胱胺盐酸盐添加剂量的增加,奶牛呼吸频率和直肠温度呈显著的线性降低(P0.05);干物质采食量、乳脂较正乳产量、能量校正乳产量、乳脂率、乳蛋白率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显著的二次曲线变化(P0.05),并且以添加3 g/kg组的效果较好;正试期末,3、15 g/kg组血清甲状腺素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15 g/kg组血清皮质醇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提示,半胱胺盐酸盐能有效缓解散栏饲养的泌乳中期奶牛热应激,提高产奶量和乳品质,本试验条件下,饲粮中添加3 g/kg半胱胺盐酸盐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1.
选择40头产奶量、胎次、泌乳期相近的荷斯坦牛,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n=10)。预饲1周后,分别在各组奶牛基础日粮中添加0、200mg、300mg、400mg的大豆黄酮(DA),连续60d。试验开始时及第10、30、60天尾静脉采血,测定血清中葡萄糖(Glu)、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含量。结果表明,第60天时试验Ⅲ组血清Glu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组之间血清中TG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3个试验组血清TC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降低,但各试验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DA可通过改变糖及脂肪代谢来增强奶牛对热应激的耐受能力。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磷水平对热应激奶牛生产性能和血液指标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选用体重、泌乳天数、胎次、产奶量相近的中国荷斯坦奶牛15头,随机分成3组,每组5头,分别饲喂磷水平为0.29%、0.35%和0.42%的饲粮(干物质基础)。结果表明:1)饲粮磷水平对热应激奶牛的干物质采食量影响不显著(P0.05);0.29%组产奶量显著低于0.35%组和0.42%组(P0.05)。2)0.29%组的乳脂率显著低于0.35%组和0.42%组(P0.05),但对于乳糖率、乳蛋白率、乳非脂固形物率和饲料转化率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3)血清磷含量随饲粮磷水平的提高而极显著上升(P0.01);0.29%组血清羟脯氨酸含量、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0.35%组和0.42%组(P0.05)。4)随饲粮磷水平的升高,血清甲状旁腺素和骨钙素含量逐渐升高,0.35%组和0.42%组极显著高于0.29%组(P0.01);血清降钙素含量逐渐降低,0.42%组极显著低于0.29%组和0.35%组(P0.01)。本试验条件下,综合考虑血液指标和生产性能,热应激奶牛的适宜饲粮磷需要量为0.35%。  相似文献   

13.
试验旨在研究热应激对奶牛直肠温度、体表温度、平均体温及呼吸频率的影响并探讨热应激对奶牛生理机能影响的机理。选用不同泌乳阶段且胎次相近的荷斯坦奶牛18头,按照同一泌乳阶段奶牛泌乳天数和产奶量相近的原则,平均分为3组,泌乳前期组、中期组和后期组,根据实测试验期牛舍温湿指数(temperature humidity index,THI)的变化,进行热应激与非热应激的对照试验。结果表明:奶牛热应激时,其直肠温度、平均皮肤温度、平均体温及呼吸频率极显著提高(P<0.01),且以上指标均与THI有较强的正相关性(P<0.05);不同泌乳阶段奶牛的直肠温度、体表温度、平均体温及呼吸频率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提示,奶牛热应激时,随着THI的升高,奶牛的直肠温度、体表温度、平均体温及呼吸频率显著升高,且处于同一环境下不同泌乳阶段奶牛的以上指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旨在研究富铬酵母对热应激奶牛生产性能、血清指标及血浆和牛奶中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选取产奶量[(28.9±1.4) kg/d]、泌乳天数[(105±5) d]、胎次(2~3胎)相近和健康状态良好的泌乳中期荷斯坦奶牛2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5头。对照组(CON组)饲喂不添加富铬酵母的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精料中添加0.4(Cr-0.4组)、0.8(Cr-0.8组)、1.2 mg/kg(Cr-1.2组)的富铬酵母(以铬计)。预试期14 d,正试期56 d。结果表明:1)随着富铬酵母添加剂量的增加,奶牛直肠温度和呼吸频率呈线性下降(P0.05)。2)随着富铬酵母添加剂量的增加,奶牛干物质采食量、产奶量和乳蛋白率呈线性升高(P0.05)。3)随着富铬酵母添加剂量的增加,血清尿素氮含量呈线性升高(P0.05),血清葡萄糖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二次曲线变化(P0.05)。Cr-0.8组血清葡萄糖含量显著高于CON和Cr-1.2组(P0.05)。4)随着富铬酵母添加剂量的增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呈线性升高(P0.05),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二次曲线变化(P0.05),血清丙二醛含量呈先降低后升高的二次曲线变化(P0.05)。5)随着富铬酵母添加剂量的增加,血清胰岛素、皮质醇和甲状腺素含量呈线性升高(P0.05),血清胰高血糖素和催乳素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二次曲线变化(P0.05),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含量呈先降低后升高的二次曲线变化(P0.05)。其中,Cr-0.4和Cr-0.8组血清胰高血糖素和催乳素含量显著高于CON组(P0.05),Cr-0.4和Cr-0.8组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含量低于CON组(P0.05)。6)随着富铬酵母添加剂量的增加,血浆中铬和锰及牛奶中铬含量呈线性升高(P0.05),牛奶中铬和锰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二次曲线变化(P0.05)。Cr-0.8组血浆中铬含量显著高于CON和Cr-0.4组(P0.05);Cr-0.4、Cr-0.8、Cr-1.2组牛奶中铬含量显著高于CON组(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0.8 mg/kg富铬酵母可以改善热应激奶牛生产性能。饲粮中添加适宜剂量的富铬酵母可以降低血清尿素氮含量,调节血清激素含量,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增加血浆及牛奶中铬含量。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旨在通过在泌乳中期奶牛全混合日粮中添加包被甜菜碱,研究其对泌乳中期奶牛产奶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根据年龄、胎次、产奶量、泌乳期相近的原则选择30头泌乳中期奶牛,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头,分别为对照组、试验I组和试验II组,在相同的条件下饲养。对照组饲喂牛场原配方配制的全混合日粮,试验I组和试验II组在此基础上分别添加6g/(头·d)和12g/(头·d)包被甜菜碱。结果表明,试验I、II组奶牛产奶量分别较对照组提高0.62kg/(头·d)和0.36kg/(头·d),但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I、II组的乳糖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II组总固形物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I、II组体细胞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率极显著降低(P0.0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奶牛血清TC、HDL-C和LDL-C均极显著降低(P0.01),试验II组TG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I组血清MDA水平显著降低(P0.05),SOD水平极显著升高(P0.01),GSH-Px含量显著增加(P0.05)。试验证明,包被甜菜碱有提高奶牛产奶量、改善乳成分、促进脂肪代谢和提高奶牛抗氧化能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旨在研究饱和脂肪酸对高温环境条件下泌乳中期奶牛产奶性能和牛奶中脂肪酸组成的影响.选择产后150~210 d的中国荷斯坦奶牛48头,根据产奶量、分娩时间和胎次分为对照组(SFA 0)、1.5%(SFA 1.5)和3.0%(SFA 3.0)饱和脂肪酸试验组.试验期间牛舍最小湿热指数(THI)在72以上.试验结果,日粮添加饱和脂肪酸提高4%乳脂校正产奶量(P<0.05),SFA 1.5与SFA 3.0脂肪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乳脂和总固形物含量,SFA 3.0组高于对照组(P<0.05),SFA 1.5组与对照组和SFA 3.0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乳蛋白、乳糖、乳尿素氮和乳中体细胞评分各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日粮添加饱和脂肪酸的量对乳脂和乳总固形物呈线性增加(P<0.05),对乳蛋白的含量呈二次曲线增加(P<0.05).中链、长链、长链不饱和、总不饱和、t10c12CLA、总饱和脂肪酸、长链不饱和与总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各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SFA 3.0组短链脂肪酸低于对照组(P<0.01)和SFA1.5组(P<0.05),SFA 1.5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日粮添加饱和脂肪酸呈线性降低乳中短链脂肪酸含量(P=0.03)和c9t11CLA含量(P<0.01),SFA 0、SFA1.5和SFA 3.0组乳中c9t11CLA含量分别为0.72、0.64和0.55 g/100 g脂肪.结果表明,泌乳中期热应激奶牛日粮添加饱和脂肪酸可显著提高产奶量、乳脂率和乳中总固形物含量;对乳中脂肪酸组成无明显影响;c9t11CLA含量显著降低,但仍在正常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17.
选取泌乳中期奶牛63只作为观察对象,分为A、B、C三组(各21只),A组进行轻度热应激,B组进行中度热应激,C组未进行热应激,观察三组奶牛产奶量和乳成分变化。结果:与无热应激相比,中度热应激使奶牛日均产奶量降低,轻度热应激影响不大;中度热应激使奶牛乳脂率明显降低;轻度热应激差异不大。此结果表明:不同程度热应激会使得泌乳中期奶牛产奶量和乳成分出现差异。  相似文献   

18.
试验研究了四川地区不同季节温湿度指数(THI)的变化规律及其对奶牛生产性能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四川地区夏季牛舍THI、奶牛直肠温度和呼吸频率极显著高于其他季节(P<0.01)。夏季奶牛的DMI和产奶量显著下降(P<0.05),乳中体细胞数显著升高(P<0.05),乳脂率和乳蛋白含量下降。夏季奶牛血清中皮质醇含量显著下降(P<0.05),T3和T4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SOD和GSH-Px活性显著下降(P<0.05),MDA含量上升(P<0.01)。上述结果表明,四川地区夏季奶牛出现轻度热应激,造成奶牛机体抗氧化能力和代谢水平降低,生产性能和乳品质下降。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在高温环境下不同添加剂对娟姗奶牛产奶性能的影响,筛选出能更好缓解奶牛热应激的添加剂,试验采用单因子随机分组设计,选择体重、产奶日龄和产奶量相近、健康的娟姗奶牛32头,随机分成4组,每组8头。试验1组、试验2组、试验3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50%氯化胆碱、甜菜碱和50%维生素E,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作空白对照。对试验牛群产奶量、乳成分等产奶性能指标和血清热休克蛋白70(HSP70)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氯化胆碱、甜菜碱、维生素E均有提高奶牛产奶量的作用,但各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试验2组乳蛋白和乳糖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氯化胆碱、甜菜碱和维生素E均有提高乳脂率和非脂固形物的作用,但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试验2组奶牛血清HSP70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1组和试验3组血清HSP70含量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在热应激状态下,日粮中添加甜菜碱可明显提高娟姗奶牛牛奶中的乳蛋白和乳糖的含量,同时能提高血清HSP70含量,从而提高娟姗奶牛的抗热应激能力。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旨在研究金银花提取物对热应激奶牛生产性能、抗氧化性能、内分泌和免疫功能以及肝脏转录组的影响,以揭示金银花提取物缓解奶牛热应激的分子机制。试验选取胎次、产奶量和泌乳日龄相近的泌乳中期荷斯坦奶牛6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3头。对照组(CON组)饲喂基础饲粮,不添加金银花提取物;金银花提取物组(LJE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8 g/d金银花提取物。预试期2周,正试期8周。试验期间,奶牛所处环境的平均温湿度指数(THI)72。结果表明,1)与CON组相比,LJE组热应激奶牛直肠温度显著降低(P0.05)。2)2组之间的干物质采食量、产奶量和乳成分无显著差异(P0.05)。3) LJE组血清白细胞介素-4、免疫球蛋白G、葡萄糖、胰高血糖素含量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以及总抗氧化能力显著高于CON组(P0.05)。4)肝脏转录组分析发现,CON组和LJE组之间共有17 668个差异表达基因。当差异倍数(FC)1.200或0.667且P0.05时,CON组和LJE组之间共发现253个差异表达基因。基因本体论(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显示,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参与免疫反应、炎症反应、泛酸代谢、碳水化合物代谢、质膜和细胞黏附过程。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金银花提取物在不影响泌乳奶牛生产性能的情况下,能够缓解奶牛热应激。并且,金银花提取物可以引起肝脏中免疫、抗氧化能力、肝脏葡萄糖代谢等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