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8 毫秒
1.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及行为方式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价值观评价、人生态度、责任感、抱负水平、行为表现入手,对在校大学生进行量表测试和问卷调查,发现大学生的价值观总体是积极、正确的,主体意识明显增强,但同时也呈现出价值观标准功利化、价值观取向多元化、政治意识弱化、人生态度消极等趋势。针对这些新特点、新趋势,高校应强化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等,切实增强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的投资观念和投资行为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当代大学生的投资观、价值观与价值取向。随着大学生投资意识越来越强,证券投资已成为大学生进入社会的第一步。加强大学生证券投资教育,可以更好地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证券投资观念,为今后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徐萍 《中国农业教育》2009,(4):44-46,2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规定了人们的价值取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效性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面对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矛盾、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矛盾、物质价值与精神价值的矛盾、个人利益与他人(社会)利益的矛盾时。大学生表现出表里不一、知行分离、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自由主义、个人主义等现象,隐藏着功利主义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性实现的巨大障碍。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我国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是全体人民的精神追求,也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而"90后"大学生作为当代青年的杰出代表,其价值取向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因此,通过了解"90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现状,剖析构成因素,探索"90后"大学生核心价值培育途径就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5.
马志娟 《河南农业》2016,(21):27-28
为了解大学生的道德价值观情况,通过发放调查问卷,从大学生生活现状、道德取向、个人价值取向、择业取向、消费取向、幸福取向六个大方面进行调查,希望了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和价值观的实际情况及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研究,为培养大学生价值观和道德观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关于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与加强价值观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本文从对大学生价值取向现状的分析出发,探讨大学生价值取向形成的影响因素及特点,就如何加强大学生价值教育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成功实践凸显了大学生价值观的主流和特点,通过对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价值取向的成因分析,明确价值观教育的作用,从而为高等学校更好地开展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提供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受社会转型期各种价值观念以及大学生自身特点的影响,当代大学生在价值取向上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功利化倾向。在探讨大学生价值观功利化倾向表现的基础上,找出造成大学生价值取向功利化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能够对大学生功利化起到积极引导的措施途径,使大学生的功利化倾向趋向合理,呈良性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9.
从社会、经济以及教育的价值取向等方面分析了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淡薄的原因,提出应从帮助大学生正确地认识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坚持正确的道德价值导向、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等方面来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的就业不但关乎其本人的未来,更关乎社会的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等都受到很大影响,处于新时期的当代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就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形成的变化特点及变化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为正确地阐述和树立新时期我国竞技体育的价值观与社会价值取向。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特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对我国竞技体育社会价值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结果显示:竞技体育社会价值评价指标体系由5个一级指标系列、15个二级指标系列组成;一级指标中教育价值和文化价值排位靠前,二级指标权重排序又以健康和体育文化的传播居首,这表明了当前我国竞技体育社会价值的社会主义培养方向,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发展原则。  相似文献   

12.
肖陆军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1):3397-3398,3442
民生型政府建设的价值取向是指在建设民生型政府的过程中应当遵循和选择的动态的价值目标,它发挥着整合了民生型政府系统中的各种要素和功能,使民生型政府建设向既定的目标发展的制约和导向作用.笔者对民生型政府的价值取向进行探讨.认为: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社会和谐、社会公正等价值取向符合我国国情的现实选择,只有重视并发挥这些价值取向的作用.才能解决民生型政府建设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才能使我国民生型政府建设向既定的目标发展.  相似文献   

13.
任何制度的设立都有其基本的价值取向。随着社会主体对生态利益的需求与日俱增,我国集体林权流转制度需要积极回应社会主体对生态的利益诉求,具有明显的生态化趋向。在生态视角下,从目标性价值、手段性价值和基础性价值三个层次来考虑,集体林权流转制度的价值应是包括生态和谐、生态效率和生态安全在内的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为了实现这些法律价值,立法上需要通过赋予市场主体充分的森林资源经营权,完善集体林权流转配套制度等措施来进一步促进和规范集体林权流转行为。  相似文献   

14.
通过解析调控教育场中诸多教育要素及相互关系,提出了坚持适应社会与引导潮流的和谐统一、社会教育目标与个人成才目标的和谐统一、尊重价值取向多样化和价值导向一元化的和谐统一、教育继承与创新的和谐统一、教育者“言教”与“行教”的和谐统一等5个方面要求,探索符合教育发展规律的和谐教育方式,以达到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立法价值取向决定着立法的走向。我国目前“义务本位”的体育立法价值取向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这导致体育法不足以切实保护运动员的权益。体育立法价值取向应早日转变为“权利本位”,让《体育法》真正成为一部“运动员权利保护之法典”。基于立法价值的历史分析,对现行《 体育法》第一章第一条、第四章第四条提出修改意见。  相似文献   

16.
简论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功利化倾向及其克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社会转型的负面影响、西方社会思潮的渗透和冲击、各种传媒的错误导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不健全、大学生自身存在的弱点等几方面分析了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功利化倾向形成的原因,进而提出了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学生、发挥正确舆论导向功能、加强大学生价值观的正面引导、提升德育教师素质等对策。  相似文献   

17.
社会公正是社会发展的基本价值取向, 在社会不公日趋严重的今天, 我们有必要提升社会公正理念并使其制度化。法与公正有着天然的本质联系, 建立以经济法为主导的社会公正维护的法治模式, 是我国国情的有效选择。  相似文献   

18.
Why do tobacco farmers continue to produce tobacco in light of the bleak future of this crop? Given the changing political economy of tobacco, we might expect producers to respond by diversifying their enterprises. This study of Kentucky burley tobacco farmers finds that farmers express contradictory values toward the economic role of production and the social value of tobacco consumption. The economic value of tobacco is articulated by drawing upon experiential lessons with the crop. These, in turn, are used to inform production processes (reproduction of tobacco farming), all the while castigating the consumption of their commodity. Farmers persist in producing tobacco because of the structural and historical conditions of the region that have engendered a culture of tobacco production. The contradiction in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values suggests that the “cultural turn” in agro-food studies needs to move away from a linear approach of cultural values as determinants of social action and become sensitive to the differential ways commodity actors produce, use, and reproduce a culture of commodity production and a culture of commodity consumption. This unproblematic and linear association between values and economic activity misinforms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about seemingly “individual” motivations that are shaped by historical and structural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19.
英汉称谓语差异的文化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汉称谓用语大致可分为亲属称谓和社交称谓两类。它们在区分血亲姻亲、宗族与外族以及亲属称谓泛化等方面都有差异。这与两国在宗法观念与法制思想、等级制度与宗教影响、社会制度和价值取向等方面的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20.
大学是任何一个社会道德与理性的凝聚之所,具有高雅的文化品位和卓尔不凡的气质是每个大学生所应具备的。高校图书馆作为大文化的一员,通过自己的全部活动,将图书荷载的社会主体意识、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厚植在每个大学生心中,变成一种精神力量和软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