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初步研究了不同氮用量和种植密度对伊兹密尔品种生长状况、产量及质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 :不同的氮用量和密度对伊兹密尔的株高、茎围、节距和叶片大小影响较大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 ,氮用量对产量、产值的影响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 ;但氮用量和密度互作对产量、产值影响不显著 ;氮用量和密度对均价、上等烟比例影响不显著 .综合考虑烟叶的产量、产值、均价、上等烟比例及化学成分 ,在中等肥力土壤上 ,以氮用量为 5 2 5kg·hm-2 、密度为 2 0 0万株·hm-2 处理及氮用量为 5 2 5kg·hm-2 、密度为 2 5 0万株·hm-2 处理效果较好 .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和氮肥用量互作对烤烟生长发育及产质量的影响,为提高常德烟区烟草生产水平和烟叶质量提供指导。[方法]采用两因素随机区组设计,以云烟87为试验材料,设置3个水平种植密度,3个水平氮肥用量,共9个组合处理,研究不同处理对烤烟生长发育和产质量的影响。[结果]烤烟生育期主要受氮肥用量的影响,而种植密度对生育期基本没有影响。种植密度和氮肥用量对烤烟单株叶面积、株高、茎围、单叶重和节距的影响显著,对叶片总糖含量和还原糖含量影响显著,对上部叶和下部叶烟碱含量影响显著,对烤烟上等烟比例、产量和均价的影响显著。其交互作用对上部叶烟碱含量和还原糖含量影响显著,对中部叶和下部叶还原糖含量和总钾含量影响显著。氮肥用量是单株叶面积、株高、单叶重、节距、烟叶总氯含量、烟叶总钾含量、烟叶总氮含量、烤烟产量、烟叶均价和产值有关参数的主要决定因子,种植密度是茎围、烟叶烟碱含量、烟叶总糖含量、烟叶还原糖含量和上等烟比例有关参数的主要决定因子。[结论]烟叶产量以D3N3(种植密度1.80万株/hm~2,施氮量135 kg/hm~2)处理最高,为2 104.6 kg/hm~2;烟叶产值以D_2N_2(种植密度1.65万株/hm~2,施氮量120 kg/hm~2)处理最高,为52 729.7元/hm~2。  相似文献   

3.
张黎明  李云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3):12437-12438
[目的]完善湘西烤烟的栽培理论和技术。[方法]以烤烟品种K326为材料,探索了不同种植密度(1.2m×0.60m;1.2m×0.55m;1.2m×0.50m)和施氮量(90、105、120kg/hm^2)对烤烟生长及烟叶品质的影响。[结果]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烤烟地上部分的生长势、株高、茎粗和有效叶片数均增加,而种植密度对这些指标的影响相对较小;在同一种植密度下,施氮量为120kg/hm^2时,烤烟产量最高,而施氮量为105kg/hm^2时,烤烟产值最高;当种植株距为0.55m,施氮量为105kg/hm^2时,烤烟产值和中上等烟比例最高;同一施氮水平,各种植密度间烤烟的产量、产值差异不大。[结论]确定了湘西烤烟的合理种植密度和施氮量。  相似文献   

4.
比较不同种植模式对巴西香蕉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种植模式下,茎高、茎围、叶长、叶宽的生长规律相似;各处理的茎围、叶宽、青叶数、果指数、抽蕾率、果穗轴尾部直径之间无显著差异;茎高、叶长、吸芽数、果指长度与果指围度、果穗轴头部直径之间除了D2(矩形单行植,株行距为2.0m×3.0m,种植密度为1666株/hm^2)与D3[矩形宽窄行植,株行距为1.5m×(3.0+1.0)m,种植密度为3333株/hm^2]有显著差异外,其他无显著差异,而且茎围、青叶数、吸芽数、果指数、果指长度与果指围度、果穗轴头部与尾部直径均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减少;现蕾期与果生育期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有所延长且收获期较分散;单果重、单株产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减少,单位面积产量则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不同植烟密度(130 cm×55 cm、120 cm×50 cm、110 cm×45 cm)和施氮水平(3.6、6.0、8.4 g/株)下,烤烟品种K326的生长、产量产值及主要化学成分的变化。结果显示,随着植烟密度增大,烟株茎围和生物量变小,叶面积系数、产值、产量呈增加趋势,而烟叶化学成分受密度处理影响不显著;施氮水平提高,烤烟株高、叶片数、百叶重随之增大,烟叶中含氮类化合物含量升高,糖碱比值下降。烤烟的产值、百叶重等受植烟密度和施氮量的交互影响。分析表明,K326在云南烟区的种植密度以120 cm×50cm或略大为宜,施氮量以6.0 g/株或略少为宜,同时还应结合工业企业自身需求。  相似文献   

6.
不同植烟密度对烟叶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确定烤烟最适宜的移栽密度,提高植烟经济效益。[方法]以云烟85为试材,设3个密度1.5×104、1.8×104、2.1×104株/hm2,观察记载烤烟的株高、叶片数、茎围、腰叶和顶叶的长、宽等农艺性状,并计算各处理烟叶的产量、产值、均价、上等烟比例、中等烟比例、桔黄烟比例等。[结果]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烤烟的有效叶数、茎围、腰叶长、宽呈递减趋势。平甫点1.8×104株/hm2处理产值、产量等经济性状最优。甘洞点,以2.1×104株/hm2处理的产量最高;以1.8×104株/hm2处理的产值最高。[结论]烤烟在高肥力土壤中的最适种植密度为1.5×104~1.8×104株/hm2。在肥力中等偏下土壤中的适宜种植密度为1.8×104~2.1×104株/hm2。  相似文献   

7.
氮肥与土壤改良剂配施对烤烟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裂区随机区组设计田间试验,研究了氮肥与土壤改良剂配施对烤烟农艺性状、叶片SPAD 值、产量、产值、上等烟比例的影响,以期为烟区土壤改良、合理施用氮肥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增加,烤烟株高、茎围、叶片数、叶面积均增加;土壤改良剂能促进烤烟株高、茎围、叶片数、叶面积增加。随着施氮量增加,烤烟叶片 SPAD 值在旺长期增加,在团棵期、圆顶期先增加后降低;而施用土壤改良剂能降低烤烟叶片 SPAD 值。随着施氮量增加,烟叶产量和产值均增加,烟叶均价和上等烟比例先升高后降低,分别在施氮量为45·0 kg/hm2、67·5 kg/hm2时最高;土壤改良剂能增加烤烟产量和产值,但当施氮量等于、高于67·5 kg/hm2时会降低烤烟均价和上等烟比例。总之,施氮并配施土壤改良剂能促进烟叶生长、提高烟叶产量和产值。  相似文献   

8.
土壤氮磷钾肥量比对烤烟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在有机质含量高达 58.2g/kg 的土壤上进行烤烟施肥量比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氮磷钾肥量比明显影响烟株长势,肥料用量与株高、茎围、有效叶片数和叶面积系数间呈极显著的二次曲线关系,而与节距和展开度呈直线型变化。施肥量比对烤烟叶片厚度、光泽、颜色、油润度等外观品质有明显影响,以增施钾肥提高烟叶商品性的作用最大。烤烟经济产量和产值均以 NP2O5K2O=113 处理为最高,较对照净增产值 3563.5元/hm2,为其它施肥处理的2.12~29.1倍。  相似文献   

9.
为确定会理县烤烟适宜的种植密度和采收时间,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和烟叶采收时间对烤烟生育期、植物学性状、农艺性状、抗病性和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烤烟的大田生育期逐渐延长,株高、有效叶数、茎围、节距、腰叶长、腰叶宽、气候性斑点病发病率、产量、产值等也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当种植密度相同时,大田生育期、烟株平均自然株高、茎叶角度、赤星病发病率与采收时间呈正相关,烟叶的产量、产值等经济性状指标随着采收时间的延长,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总体上,种植密度为1 100株/667m2时,烟叶中部和上部叶延迟7 d采收,烟株的各项指标均表现为最优。  相似文献   

10.
施氮量与种植密度对烟草品种CB-1生长及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进一步完善福建省南平烟区主栽的清香型烟草品种CB-1的配套生产技术措施,采用双因素四水平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不同施氮量与种植密度对南平烟区CB-1品种的生长及产质量影响。结果表明:生育期、病害以及移栽60d农艺性状受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影响较小;采烤前烟株的株高、茎围、叶片数和最大叶面积均随施氮量的增加呈上升趋势,随种植密度的提高呈下降趋势,施氮量对采烤前农艺性状的影响大于种植密度的影响效应;产量受种植密度影响极显著;产值受施氮量影响极显著,受种植密度影响显著;适合南平烟区CB-1品种的施氮量水平为6.5~7.0kg/667m~2,种植规格为120cm×45cm。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于2011年以云烟97号不同种植密度和施肥量作对比,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和施肥量对烤烟植株的生长发育、烟叶的产量、产值以及质量的不同影响,探索适宜广西乐业县烟区烤烟合理的种植密度及施肥量,为烤烟的生产和发展提供科学指导及应用数据。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不同种植密度、相同施肥量对生育期、株高、节距和有效叶片数没有明显差异,但茎粗、中部叶片面积和顶叶的开片生长随密度减少而增大;在种植密度相同的情况下,随着施肥量的增加,烟株的株高、茎围、节距、有效叶片数和中部叶片面积的增长都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生育期也延迟。根据本试验田间农艺性状,综合各项经济性状以及烟叶的主要外观质量,可以发现行、株距为120cm×45cm,氮、磷、钾比例为1:1:3,施氮量112.5kg/hm2,可以获得较高质量的烟叶和较好的经济效益。在广西乐业县特定的气候环境、中等肥力土壤的条件下,烤烟的种植密度应以行距120cm、株距45cm,纯氮用量112.5kg/hm2(氮、磷、钾的比例为1:1:3)为适宜的种植密度与施肥量。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富源烟区适宜的烤烟施氮量,研究施氮量对KRK26和云烟99烟叶原料产质量的影响,采用田间试验法,每个品种设置5个不同施氮处理,分析施氮水平对烤烟农艺性状、田间发病情况和原烟外观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KRK26品种施氮量为75 kg/hm2时,烤烟株高、有效叶数、节距等农艺性状指标显著高于30和45 kg/hm2,但与另外2个处理无显著差异,产量、产值和中上等烟比例最高,叶片结构较疏松,中部叶单叶重达10.04 g;当云烟99施氮量为67.5 kg/hm2时,烤烟株高、有效叶数最高,节距、茎围等农艺性状指标相对较高,产量较高,产值和上等烟比例最高,中部叶单叶重达12.76 g。综合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可知,75 kg/hm2为KRK26的适宜施氮量,67.5 kg/hm2为云烟99的适宜施氮量。  相似文献   

13.
移栽期对烤烟品种龙江851生长规律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不同时期移栽的烤烟品种龙江851在全生育期的叶数、叶长、叶宽、株高和茎围研究了这个品种的生长发育规律,表明其生长符合Logistic方程。移栽期不同,各农艺性状的最大生长量和最快生长期不同:烤烟移栽越晚,烟株越高,叶片越大,叶数越少;不同移栽期烤烟的叶数、叶长和叶宽的最快生长期之间的差异显著,而株高和茎围的最快生长期之间的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施氮量与种植密度对烤烟生长发育和品质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技服务》2016,(14):71-75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氮素水平和种植密度对烤烟生长发育和品质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显著影响着株高、茎围、最大叶宽等性状,种植密度则对烟株农艺性状的影响较小,施氮量与种植密度互作仅对株高有显著影响;烟株干物质和叶片质体色素含量均与施氮量呈正相关关系,与种植密度呈负相关关系;鲜烟叶含氮量随施氮量增大而增加,随种植密度增加而降低;随施氮量增加,钾、氮和烟碱含量呈增加趋势,氯和还原糖含量呈降低趋势;氮、烟碱和还原糖含量均随种植密度增加而降低,钾和氯含量随种植密度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当种植密度18 000株·hm-2、施氮量为112.5 kg·hm-2时烟叶的化学成分均值较为适宜。因此,在重庆烟区种植K326品种时,可适当提高种植密度、增加氮肥用量来培育"中棵烟",以弥补因优化不适用烟叶而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了掌握百色烟区合理的种植密度及施肥量,为烤烟生产提供科学指导和应用依据。[方法]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和施肥水平对烟株生长、烟叶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烤烟生育前期受种植密度和施肥量影响不大,但腰叶、顶叶成熟的时间随着施氮量的增大而变晚。不同种植密度和施肥量对烤烟农艺性状的影响较大,在种植密度相同时,随施肥量的增加,烟株株高、茎围、节距、有效叶片数和叶片长度呈递增趋势;减小种植密度有利于顶叶的开片生长及有效叶片数的增加。综合各经济性状及烟叶主要内在化学成分和评吸质量,A2B3处理(行株距120 cm×50 cm,施氮量112.5 kg/hm2,氮、磷、钾比例1∶1∶3)能够得到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烟叶质量。[结论]在百色特定的气候、中等土壤肥力条件下,烤烟种植密度以行距120 cm,株距50 cm,纯氮用量112.5 kg/hm2(氮、磷、钾比例1∶1∶3)为宜。  相似文献   

16.
种植密度对旱地烤烟生长发育及产量、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索旱地烤烟的适宜种植密度,为指导其大田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湖南省安仁县为例,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15 0001、6 5001、8 0001、9 500株/hm2)对烟株的生育期和生长、烟叶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种植密度对烟株生育期的影响不大。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叶面积系数和株高增加,烟株茎围变小,节距变长。不同种植密度对烟叶产量和质量有显著影响。当种植密度为18 000株/hm2时,烟株留叶数和烟叶产量均最高,分别为348 660叶/hm22、397.3 kg/hm2。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上等烟比例、中上等烟比例及均价均逐渐减少。烟叶产值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呈先增后减的趋势,以18 000株/hm2时最高(达26 801.85元/hm2)。[结论]在安仁县特定的气候、土壤条件下,旱地植烟的最佳种植密度为18 000株/hm2。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讨不同施氮量对赣南烤烟生长发育及烟叶产质量的影响,明确烟区适宜的施氮量。以烤烟品种云烟87为材料,设置了5个不同梯度(120.0、127.5、135.0、142.5、150.0 kg/hm2)的氮肥施用量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不同施氮量对赣南烟区烤烟农艺性状、产量、产值、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施氮范围内,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烤烟的茎围、有效叶数、产量、均价、产值及中上等烟比例增加,当施纯氮量超过142.5 kg/hm2,烟叶产质量降低。在施氮量142.5 kg/hm2时,烟株长势、农艺性状表现优良、产量最高、内在化学成分较协调。  相似文献   

18.
烤烟农艺性状与经济指标间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2007年牡丹江烟区3个主栽烤烟品种农艺性状与经济指标间的关联度进行了分析,以探讨农艺性状与经济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与烟叶产量关系最密切的因素是叶数、最大叶长和株高,其次是最大叶宽、茎围;与产值关系最密切的因素是叶数、株高和最大叶宽,其次是茎围和最大叶长;而农艺性状对均价、上中等烟、上等烟比例的关联度的大小顺序均为:最大叶长、株高、茎围、叶数、最大叶宽;因此,在烤烟品种的优质选育和高产栽培中,应注意叶数、株高、最大叶长等农艺性状的选育,并兼顾其他有利生物学性状的选择,进而提高育种效率.  相似文献   

19.
为筛选出适宜安康烤烟生产的有机肥种类及配套的化肥减施量,本研究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设置3种有机肥、3个化肥减施比例共9个处理,以常规纯化肥为对照(CK),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有机肥种类间株高、茎围、最大叶面积、产量、产值和上等烟比例差异显著,化肥不同减施量间株高、茎围、有效叶数、最大叶面积、产量、产值和上等烟比例差异显著,两因素间互作不显著。烤烟农艺性状上表现为蚯蚓粪>油饼>酒糟,经济性状上表现为蚯蚓粪=油饼>酒糟。综合大田长势、产值和生态效应,蚯蚓粪3000 kg/hm2+烟草专用肥810 kg/hm2(较常规用量减少10%)为最优处理,油饼750 kg/hm2+烟草专用肥855 kg/hm2(较常规用量减少5%)和酒糟750 kg/hm2+烟草专用肥855 kg/hm2(较常规用量减少5%)为次好处理。  相似文献   

20.
品种与施肥量对烤烟生长发育及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品种与施肥量对烤烟的生长发育及产质量都有很大的影响,株高、节距和单株有效叶数受品种的影响较大;茎围、单株叶面积、叶面积指数(LAI)、平均单叶重和产量受施肥量的影响较大;叶片大小、上等烟比例、均价及产值则受品种和施肥量的影响较大,施肥量增大,烟株生长发育加快,产量增加,但品种下降,3个品种的生长发育各有优势,产量相近,品质则G28的较差,南昌地区以K326和G80在中等施肥(N150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