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研究了花生根结线虫侵染花生的群体动态规律,发现花生根结线虫在花生根结内的增长与花生的生长发育、土壤中虫量及土壤温度有关。该线虫在根结内从2龄幼虫发育到雌虫产卵期,春季需31-32d,夏季需28d。花生根结线虫侵染花生,其根结的增长遵循逻辑斯蒂规律。该线虫侵染花生有两个明显的高峰期,分别出现在花生出苗后的21d和31d,第1个高峰期正值花生新根大量增长期,第2个高峰期正值第2代2龄幼虫在土壤中虫口密度增长期。防治该病的关键措施是播种前应作好土壤处理,以压低初始虫量,有效地保护主根。  相似文献   

2.
为探明野生樱桃李抗根结线虫种质资源的价值,以实生钵苗为试材,采用人工接种等方法,研究其对北方根结线虫和花生根结线虫的抗性.结果表明:接种后30 d,野生樱桃李根系中北方根结线虫、花生根结线虫的雌成虫数量分别占2龄线虫接种量的0.16%和0.03%,依据抗性评价标准判定其高抗北方根结线虫和花生根结线虫;接种北方根结线虫的群体中包含免疫、高抗和中抗3种类型,分别占群体总数的46%、48%和6%;接种花生根结线虫的包含免疫和高抗2种类型,分别占群体总数的56%和44%;接种北方根结线虫和花生根结线虫的植株未被侵染率分别为46%和52%,所有供试植株根系表面均未发现线虫卵块.野生樱桃李高抗北方根结线虫和花生根结线虫,其对北方根结线虫、花生根结线虫的抗性均存在显著的株间分离现象;抗侵入、抗发育和抗繁殖是其对北方根结线虫和花生根结线虫的主要抗性机制;野生樱桃李是抗根结线虫核果类果树砧木种质资源树种.  相似文献   

3.
毛樱桃对花生根结线虫的抗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实生钵苗为试材,采用人工接种、根系次氯酸钠-酸性品红染色等方法研究了毛樱桃对花生根结线虫的抗性。结果表明:花生根结线虫的接种侵入率1.4%,根中雌成虫数量占接种量的0.3%,依据有无根结和雌成虫数量占接种线虫数量的百分比判定其高抗花生根结线虫;毛樱桃实生群体对花生根结线虫的抗性具有显著的株间分离现象,存在免疫、高抗和中抗3种抗性类型,3种抗性类型个体分别占群体总量的5.0%、86.7%和8.3%。毛樱桃对花生根结线虫具有极强的抗侵入与抗发育能力,是优异的抗花生根结线虫桃树砧木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4.
盆栽试验表明:10%益舒宝能明显减少花生根结线虫对花生根的侵染数量,抑帛花生桶结结线虫在根内的生长发育,减慢该虫的发育速度,使 花生的发病程度明减轻。  相似文献   

5.
为发掘抗线虫甜樱桃砧木,以实生钵苗为试材,采用人工接种的方法,研究‘大叶草樱’对北方根结线虫、花生根结线虫、南方根结线虫和爪哇根结线虫的抗性。结果表明:接种后35d,接种北方根结线虫(60株)、花生根结线虫(59株)、南方根结线虫(58株)和爪哇根结线虫(60株)的‘大叶草樱’实生苗中未形成根结的植株(0级)数分别为1、7、2和8,受害等级为1级的植株数分别为59、52、56和52,病情指数分别为19.7、17.6、19.3和17.3。根据抗性评价标准判定‘大叶草樱’高抗北方根结线虫、花生根结线虫、南方根结线虫和爪哇根结线虫。‘大叶草樱’对4种主要根结线虫的抗性均存在免疫和高抗2种基因型,对北方根结线虫、花生根结线虫、南方根结线虫和爪哇根结线虫免疫型植株分别占群体总量的1.7%、11.9%、3.4%和13.3%。由此可见,‘大叶草樱’可判断为优良的抗根结线虫甜樱桃砧木和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6.
中国南方地区作物根结线虫种和小种的鉴定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5  
对采自中国南方地区34种作物的根结线虫83个种群进行了单卵块纯化和培养,在形态学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利用全自动快速水平电泳系统测定了雌虫的酯酶和苹果酸脱氢酶,鉴定出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爪哇根结线虫(M.javanica)、花生根结线虫(M.arenaria)和番禺根结线虫(M.panyuensis)。其中南方根结线虫是最主要的根结线虫。鉴别寄主试验表明,南方根结线虫的优势小种是1号小种。  相似文献   

7.
[目的]明确当前云南省部分烟草种植区根结线虫的种类和分布,为烟草根结线虫病综合防治及烟草品种布局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5年8~10月,在云南省主要烟草种植区昆明、曲靖和玉溪市采集54份烟草根结线虫病根样本,采用雌成虫会阴花纹形态观察及分子生物学检测(rDNA-ITS区和SCAR特异性鉴定)对病原根结线虫种类进行鉴定.[结果]采集的54份样本中有24份样本的病原为花生根结线虫(Meloidogynearenaria),占44.44%;7份样本为南方根结线虫(M.incognita),占12.96%;1份样本为爪哇根结线虫(M.javanica),占1.85%;11份样本为爪哇根结线虫和花生根结线虫的复合种群,占20.37%;5份样本为南方根结线虫和花生根结线虫的复合种群,占9.26%;3份样本为南方根结线虫和爪哇根结线虫的复合种群,占5.56%;3份样本为南方根结线虫、爪哇根结线虫和花生根结线虫3种线虫的复合种群,占5.56%.[结论]当前危害云南省部分烟草种植区(昆明、曲靖和玉溪烟区)的根结线虫种类主要有南方根结线虫、爪哇根结线虫和花生根结线虫3种,以花生根结线虫为优势种群.  相似文献   

8.
花生根结线虫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花生根结线虫病是花生的一种主要病害,由于线虫病害症状的隐蔽性,往往会因防治不及时,导致病害蔓延,给生产带来严重损失。总结了花生根结线虫的症状表现、病原形态及其特性、发生规律,并提出综合防治方法,以期为花生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马铃薯培养根结线虫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比较根结线虫Meloidogyne spp.在番茄Lycopersicum esculentum和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上培养效果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同马铃薯品种对根结线虫的培养效果.结果表明,南方根结线虫M.incognita在所有4种供试马铃薯品种上均能较好地繁殖,在大西洋和958品种上繁殖效果明显好于其他2个供试品种;南方根结线虫、爪哇根结线虫M,javanica和花生根结线虫M.arenaria均可在马铃薯958品种上进行良好繁殖,但不同根结线虫的繁殖效果有一定差异,其中南方根结线虫的繁殖最好,而爪哇根结线虫和花生根结线虫则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10.
张先峰 《现代种业》2007,(1):52-52,49
1.1病原:危害蔬菜的有四种根结线虫,其中分布普遍的为南方根结线虫,其次是爪哇根结线虫和花生根结线虫,而北方根结线虫主要分布在北部地区,均属线虫纲,根结线虫属。  相似文献   

11.
松材线虫的人工培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研究用松木屑和真菌培养松材线虫,结果表明:无菌的松木屑不能生长和繁殖线虫,有菌的才能繁殖线虫,其效果随松木屑来源(松树品种)的不同而异,不同的真菌培养线虫的效果有较大差异.长喙壳菌(Ceratocystissp.)、毛壳菌(Chaetomiumsp.)和镰刀菌(Fusariumsp.)的效果明显优于常用的灰葡萄孢菌(Botrytiscinerea)和盘多毛孢菌(Pestalotiasp.),可选用于培养松材线虫,在真菌菌落上,不同的接种虫量以及不同的温度对松材线虫的培养均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线虫对小麦纹枯病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小麦成株期,调查植株茎基部线虫量,结果表明:茎基部0~5cm处存在大量线虫,感染纹枯病的植株线虫量高于健株,病株(茎鲜重)线虫量为93.9~102.7条·g~(-1),健株(茎鲜重)为15.8~43.4条·g~(-1)。以杀线虫剂克百威处理小麦根部土壤后,植株线虫量明显下降,病株(茎鲜重)降至57.5~84.6条·g~(-1),健株(茎鲜重)降至1.6~33.8条·g~(-1),但纹枯病随着植株线虫量的下降而明显加重,病株率较未施用杀线虫剂田块上升1.32倍。将线虫与小麦纹枯菌混合接种小麦植株,病株率无明显变化,但病斑平均长度降低34.80%,说明线虫对小麦纹枯菌的浸染、扩展有一定干扰作用。经初步识别,小麦茎基部的线虫中90%以上为腐生线虫,少数为植物寄生线虫和捕食线虫。  相似文献   

13.
从广东省番禺市胡萝卜根系及根际土分离到1种线虫,经鉴定为肾形肾状线虫,该线虫在胡萝卜的生长期内,以10 ̄11月份虫口密度最大,主要分布于0 ̄15cm土壤层。该线虫危害胡萝卜,是国内胡萝卜上的1种新病害。药剂试验表明供试的几种杀线剂均对肾形肾状线虫有较好的控制作用,其中益舒宝复方B和E是值得生产上推广应用的杀线剂。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导的荔枝蝽的一种新天敌——索线虫(Mermis sp.)为国内外首次发现。该索线虫寄率某些年份可高达60—70%,在我省荔枝。龙眼产区分布普遍。属于腹腔寄生。索线虫幼虫侵入昆虫寄主(荔枝蝽)后,以宿主的组织作为食物,可引起宿主大量死亡。在摸清索线虫的生活习性之后,可望利用它来杀灭荔枝蝽。  相似文献   

15.
捕食线虫性真菌少孢节丛孢菌CIMH1株在不同发育时期有菌丝和孢子两种形态。只有在捕食对象-活的线虫幼虫存在条件下,该菌株才能产生捕食性结构-菌环、菌网等。菌环、菌风孢子具有一定的形态学特征。  相似文献   

16.
对我国黑龙江、吉林、山西及河南等地的8个大豆孢囊线虫(Heterodera glycinesIchiohe)上样进行分析,50%以上的孢囊被寄生或具有生理病害,对分离出的150余个真菌进行初步研究,共鉴定出15个属真菌,其中以 Cylindrocarpon spp.,Glomus spp.,Fusariumsolani,Paecilomyces lilacinus,Phoma spp.,Stagnospora heteroderoe 和 Vertici-llium chlamydosporium 出现频率较高。调查中发现大豆连作使孢囊上真菌的种类简单化,而每种真菌的寄生率增加,还发现大豆孢囊线虫病具有自然衰退现象,即在大豆连作5年以上时,大豆孢囊线虫病减轻,大豆产量增加。  相似文献   

17.
目前,垫刃亚科的分类主要依据雌虫的形态学特征,分类系统较多,并且各系统之间变化较大,该文对此进行了综述,并对该亚科分类的发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报道了一种通过用H2O2处理松材线虫卵进而获得无菌松材线虫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15%H2O2处理对松材线虫卵有一定影响,随着处理时间延长,松材线虫孵化率下降,处理30min以上使其孵化率降低至10%以下;15%H2O2处理时间对获得无菌松材线虫有较大影响,其中,处理60min后获得无菌线虫的机率达70%.在无菌条件下...  相似文献   

19.
从不同地区不同松树上采集分离不同种类的线虫,对线虫携带的细菌进行分离鉴定,并用黑松无菌苗及愈伤组织测定细菌的毒性.细菌分离结果表明:松材线虫携带的优势菌为荧光假单胞菌,与其他线虫携带的细菌种类不同.毒性测定结果显示:松材线虫携带的优势菌株毒性最强,拟松材线虫及滑刃属线虫携带的细菌具有一定程度的毒性,小杆线虫携带的细菌没有任何毒性.结果进一步证明了松材线虫携带的细菌在其致病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食线虫真菌在生物防治线虫领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日益受到广泛关注。圆锥掘氏梅里霉(Drechmeria coniospora)是一种典型内寄生真菌,专一地侵染和寄生其宿主--线虫。利用高分辨率的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得到D. coniospora侵染秀丽隐杆线虫整个过程的清晰图片,为研究D. coniospora侵染线虫及与侵染相关的基因提供了直接、客观地依据。扫描电镜结果显示,D. coniospora 通过分生孢子完成对线虫的识别,特异地吸附在线虫头部或生殖孔,进而进入线虫体内。分生孢子在线虫体内萌发,长出菌丝。当菌丝生长到一定程度后,进一步穿透线虫体壁,造成线虫死亡。在空气中生长的菌丝体产生新一代分生孢子,这些孢子成熟后,遇到线虫幼虫又将开始新一轮侵染周期。D. coniospora的这种特异侵染方式和高效侵染能力,使其成为生物防治线虫的潜在优良菌株,具有广阔地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