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34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2篇
植物保护   20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针对环境分析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构建了环境分析化学课程的研究性教学体系。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教学评价3个方面进行了课程设计。采用问题解决模式、自主探究模式、课题参与模式、专题拓展、专题讲座、实践教学和自主学习等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注重学生学业评价。引入学科的热点与前沿问题,结合教师科研课题,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研究性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使学生的专业素质得到了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
采用土壤添加培养的方法测定了绿黄隆对玉米、水稻、大豆等作物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 :绿黄隆在土壤中对玉米的致害阈限 ( IC1 0 )为 0 .1 7μg/ kg,对水稻的致害阈限则为 0 .4 3 4 9~ 0 .94 1 0μg/ kg,同时 ,绿黄隆的代谢产物之一的邻氯苯磺酰胺对玉米的生物活性要比绿黄隆的低得多 ,它对以玉米根系鲜重为指示指标的生物测定方法不会产生干扰 ,确定了以玉米根系鲜重为指示指标的生物测定方法 ,并以此得到了标准方程 ( P=4 .6653 1 .0 2 3 5lg C,r=0 .9859* * ) ,用该方法检测了田间连续 2年使用绿黄隆后土壤中的残留量。检测结果表明 :第 1年使用 ,6个月后土壤中绿黄隆的残留量约为施药当日的 1 0 %左右 ;连续 2年使用 ,土壤中的残留量较上一年略有增加  相似文献   
3.
4.
胺苯磺隆胁迫对水稻幼苗保护酶与内源激素的影响(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研究低浓度的胺苯磺隆引起不同叶龄水稻叶片中保护酶和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探讨超低浓度胺苯磺隆的促生长效应的生理机制。[方法]通过土培法用2个浓度胺苯磺隆分别处理不同叶龄的水稻,15d后采集水稻叶片,用愈创木酚-过氧化氢法测定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用邻苯二酚法测定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用ELISA法测定水稻叶片中GA、ZR、ABA的含量。[结果]胺苯磺隆2μg/kg(干土)处理后水稻叶中PPO活性提高,POD活性降低但接近对照,GA、ZR含量显著增加,ABA含量则减少,GA/ABA的比值高于对照。胺苯磺隆20μg/kg处理,水稻叶中POD活性明显提高,PPO活性低于对照但接近对照,GA、ZR含量均显著减少,ABA含量则显著增加,GA/ABA的比值低于对照。7叶期处理的水稻叶片中3种激素含量与对照的差异最小。[结论]胺苯磺隆2μg/kg处理水稻,叶片内GA/ABA比值大于对照,对水稻生长有促进作用,20μg/kg浓度时,则GA/ABA比值明显小于对照,水稻生长受到抑制,同时,胺苯磺隆对7叶期水稻生长效应弱于4叶期前的水稻。  相似文献   
5.
袁树忠  袁帅  周维雅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1266-1267,1276
[目的]通过研究低浓度的胺苯磺隆引起不同叶龄水稻叶片中保护酶和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探讨超低浓度胺苯磺隆促生长效应的生理机制。[方法]通过土培法用2个浓度胺苯磺隆分别处理不同叶龄的水稻,15 d后采集水稻叶片,用愈创木酚-过氧化氢法测定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用邻苯二酚法测定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用ELISA法测定水稻叶片中GA、ZR、ABA的含量。[结果]胺苯磺隆2μg/kg(干土)处理后水稻叶中PPO活性提高,POD活性降低但接近对照,GA、ZR含量显著增加,ABA含量则减少,GA/ABA的比值高于对照;胺苯磺隆20μg/kg处理,水稻叶中POD活性明显提高,PPO活性低于对照但接近对照,GA、ZR含量均显著减少,ABA含量则显著增加,GA/ABA的比值低于对照。7叶期处理的水稻叶片中3种激素含量与对照的差异最小。[结论]胺苯磺隆2μg/kg处理水稻,叶片内GA/ABA比值大于对照,对水稻生长有促进作用,20μg/kg浓度时,则GA/ABA比值明显小于对照,水稻生长受到抑制,同时,胺苯磺隆对7叶期水稻生长效应弱于4叶期前的水稻。  相似文献   
6.
稻茬麦田野老鹳草的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野老颧草是近年来在稻茬麦田发生日趋普遍的一种阔叶杂草,在田间发频度达33.33%-100%,平均发生密度为4.68-158.32株/m^2,本研究用7种聚集度指标[K、C、L/((1+-↑x)、I、CA、*m/m,Iδ]测定其空间分布型,结果一致表明,野老颧草在田间呈聚集分布:运用*↑m-m线性回归和Taylor的幂指数法则分析,得到*↑m=3.5903 1.939m,lgv=0.4561 1.5062lgm,表明野老颧草在一切密度下均呈聚集分布,且具密度依赖性,在田间有个体群存在,其聚集原因,在低密度下环境因子造成;当密度较大时,其本身也可造成聚集,田间调查时,以双对角线法取样最好,单对角线法,平行法,Z型法也可。  相似文献   
7.
稻茬麦田硬草的发生特点及其化除对策袁树忠(江苏农学院植保系杨州225001)赵成美,魏强,顾立元,颜国强,袁英(江苏省国营大中农场大丰224135)硬草为越年生禾本科杂草,在江苏部分麦田危害严重。春季硬草田间密度达2000-6000茎/米2,可使小麦...  相似文献   
8.
制约稻粒黑粉病菌冬孢子萌发的关键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相同条件下,从稻田直接收集的病粒中的稻粒黑粉病菌厚垣孢子不能萌发,而取之于仓库中的孢子能萌发。为探明其制约因素,对该病菌进行了光照和浸水时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稻粒黑粉病菌冬孢子形成后,必须经光照射后,方可进入休眠期;度过5~6个月休眠期的冬孢子,必须浸水48h以上才开始复苏;复苏后的冬孢子必须在光照条件下才能萌发。未完成后熟作用的冬孢子和完成后熟但尚未复苏的冬孢子即使在光照条件下也不能萌发。即稻粒黑粉病菌冬孢子必须经历后熟、休眠、复苏三个阶段后,在适宜的光照与温湿条件下,方可萌发。光照对其冬孢子具有双重作用,促使后熟进入休眠和刺激萌发。  相似文献   
9.
72%金都·阿悬浮剂防除夏玉米田杂草的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72%金都.阿悬浮剂用于夏玉米田防除杂草进行了两年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复配药剂72%金都.阿的杀草谱较两单剂(金都尔、莠去津)宽,在夏玉米播后苗前用140~200 ml/667m2对水40 kg/667m2喷雾于土表,药后45 d对一年生禾本科杂草株防效在80%以上,鲜重防效超过93%,对阔叶杂草的株防效在90%以上,鲜重防效超过95%;在玉米播后苗前使用对玉米安全。  相似文献   
10.
为探明加拿大一枝黄花作为杂草对农田的危害性,以氯化铵、硫酸铵和尿素溶液及土壤浸出液为介质进行加拿大一枝黄花种子萌发试验,用扑草净、乙草胺、环嗪酮、果尔和氯磺隆等5种除草剂进行萌发前除草剂处理对加拿大一枝黄花的防除试验,以农达和环嗪酮进行茎叶除草剂处理防除加拿大一枝黄花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加拿大一枝黄花种子在0.05%和0.20%尿素介质中的萌发率显著低于清水对照(显著水平分别达0.01和0.05),在其它介质中其萌发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种子萌发前除草剂处理后30 d,扑草净等5种除草剂各剂量处理的鲜重防效均达到97%以上,扑草净、乙草胺和环嗪酮各剂量处理、果尔每667 m220 m l和25 m l处理、氯磺隆每667 m22.0 g处理的株防效都在90%以上;在田间对加拿大一枝黄花茎叶喷施除草剂后60 d,农达和环嗪酮各剂量处理的防效达94.44%~100.00%,处理后100 d,环嗪酮各剂量处理的防效仍达91.11%~98.89%,而农达的防效则降至80.00%。可见,农田土壤中的氮素不利于加拿大一枝黄花种子的萌发,现有除草剂也可对其进行有效的防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