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6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4篇
综合类   15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篇
植物保护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明确新型杀菌剂氟唑菌酰羟胺对小麦赤霉病防治适期、防治效果及对籽粒中DON(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毒素的控制效果。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了氟唑菌酰羟胺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并采用液相色谱-质谱法检测不同处理小麦籽粒中DON毒素的含量。试验结果表明,喷雾1次,20%氟唑菌酰羟胺悬浮剂防治小麦赤霉病最佳施药时间是小麦扬花30%~50%时,此时施药对小麦籽粒中DON毒素控制效果达97.48%。20%氟唑菌酰羟胺悬浮剂作为防治小麦赤霉病的理想药剂将具有良好的应用和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适宜赤霉病发生发展的气象条件和关键影响时段,提高小麦气象型病害监测能力,通过分析赤霉病历史发生特点和规律,结合江苏省历史气象资料、小麦赤霉病系统田和大田调查资料,给出不同关键时段小麦赤霉病的气象促病指标。在此基础上,从小麦自身受病害侵染敏感性和促病气象条件发生概率出发,分别定义感病风险指数和促病风险指数来构建发病风险指数,从而实现了在病害监测时段中单点和区域的发病风险评估。研究表明,小麦孕穗-抽穗、抽穗-开花、开花-乳熟阶段适宜病害发生的气象条件不同,日平均气温14℃、16℃、18℃和相对湿度70%、68%、70%是各个阶段易于促进赤霉病发生发展的气象指标。江苏4月下旬开始小麦赤霉病存在发病风险,累积发病风险度超过70%的集中发病期在5月4—21日,且苏南大部和沿淮淮北中部地区为病害高风险地区,须要结合关键发病时段和区域加强病害防御。  相似文献   
3.
江苏地区小麦赤霉病菌种群检测与抗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旨在检测江苏地区小麦赤霉病菌的种群组成与对传统杀菌剂单剂的抗性严重度。以江苏溧阳、通州和盐城地区小麦赤霉病菌子囊孢子为试材,鉴定其优势种群,检测对多菌灵、戊唑醇和咪鲜胺的抗性。结果表明:江苏地区小麦赤霉病菌株中全部检测到亚细亚镰孢,是绝对优势种群;禾谷镰孢占比最高是溧阳地区的14%,最低是通州地区的8%,平均占比为11.33%,显著低于亚细亚镰孢占比;江苏地区小麦赤霉病菌对多菌灵的抗性频率介于26.3%~54.5%;未检测到戊唑醇和咪鲜胺具有抗性的赤霉菌株。综上,江苏地区小麦赤霉病菌优势种群是亚细亚镰孢,其对多菌灵单剂已产生严重抗性,未发现对戊唑醇和咪鲜胺产生抗性。  相似文献   
4.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验证了2%双唑草腈颗粒剂(GR)对机插秧稻田杂草的防效及对水稻的安全性。结果表明:机插秧水稻移栽后12 d,2%双唑草腈GR 600 g/667 m~2及其以上剂量撒施处理对机插秧田稗属杂草、千金子、鸭舌草、耳叶水苋、鳢肠、异型莎草等杂草的株数和鲜质量防效优于机插秧稻田常规2次封闭施药处理(移栽前3 d 50%苯噻·苄WP 70 g/667 m~2毒土撒施+移栽后12 d 50%丙·苄WP 80 g/667 m~2毒土撒施),且对水稻安全。水稻移栽后12 d 2%双唑草腈GR 600 g/667 m~2撒施处理1次用药可有效控制机插秧稻田稗属杂草、千金子、鸭舌草、耳叶水苋、鳢肠、异型莎草等杂草,具有节本减药的综合效益,且对水稻安全,在机插秧稻田的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5.
粗糙集理论在年径流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年径流预测对合理开发和优化利用水资源、更好地制定区域社会经济规划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应用粗糙集理论研究了历史数据不确定性影响下的年径流预测问题。在结合具体实例的基础上,应用粗糙集理论给出了从预测建模、有效数据筛选到决策规则生成、最终得出预测结果的完整的预测过程。算例分析表明,应用粗糙集理论解决数据不确定性影响下的年径流预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7.
为明确江苏省小麦赤霉病菌群体对常用杀菌剂的抗药性情况,本研究于2017年-2021年连续5年分别从苏南、苏北及苏中小麦种植区采集病穗,分离培养获得赤霉病菌菌株共计4 055株,采用区分剂量法测定了供试菌株对4种杀菌剂(多菌灵、氰烯菌酯、戊唑醇和咪鲜胺)的抗性频率。结果表明:2017年-2021年江苏省田间小麦赤霉病菌对多菌灵的抗性频率分别为58.44%、56.30%、44.68%、48.28%、46.39%,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不同地区小麦赤霉病菌对多菌灵的抗药性呈现地区差异性,苏北地区对多菌灵的抗性频率最高,其次是苏中地区,抗性频率最低的是苏南地区。2021年首次在田间采集到对氰烯菌酯、戊唑醇和咪鲜胺的抗性菌株,其抗性频率分别为0.45%、0.89%和0.09%,在以上的抗性菌株中同时具有多菌灵抗性的双重抗性菌株。表明江苏省小麦赤霉病菌对氰烯菌酯、戊唑醇和咪鲜胺产生了抗药性,虽抗性频率较低,仍需尽快制定田间抗性治理方案,延缓田间病菌对常用杀菌剂的抗性发展。  相似文献   
8.
9.
72%金都·阿悬浮剂防除夏玉米田杂草的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72%金都.阿悬浮剂用于夏玉米田防除杂草进行了两年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复配药剂72%金都.阿的杀草谱较两单剂(金都尔、莠去津)宽,在夏玉米播后苗前用140~200 ml/667m2对水40 kg/667m2喷雾于土表,药后45 d对一年生禾本科杂草株防效在80%以上,鲜重防效超过93%,对阔叶杂草的株防效在90%以上,鲜重防效超过95%;在玉米播后苗前使用对玉米安全。  相似文献   
10.
我国防治小麦赤霉病的药剂种类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赤霉病是小麦生长后期的第一大病害,严重威胁小麦生产安全。近年来,赤霉病流行频率增加,发生为害加重,已成为常发性病害。目前,化学防治仍是防控该病的重要手段。为此,统计了我国登记用于防控赤霉病的农药品种数量、产品剂型、毒性级别,简要评析了不同农药的成分、作用机理及优缺点,指出当前已登记防治该病的农药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