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篇
农学   2篇
  4篇
综合类   20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3篇
植物保护   27篇
  2016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草莓炭疽菌初期侵染过程显微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草莓炭疽菌(Colletotrichum fragariae)在侵染草莓叶片过程中病原菌的侵染致病过程,为防控草莓炭疽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草莓炭疽菌绿色荧光蛋白标记菌株LC0220-7GFP的分生孢子悬浮液接种离体健康草莓叶片,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病原菌的侵染过程及侵染结构。【结果】接种6~9 h为病原菌分生孢子萌发高峰期,接种9 h约90.00%的分生孢子已萌发;接种12~24 h为侵染结构形成高峰期,接种24 h约70.00%的芽管顶端产生附着胞并形成侵染钉开始侵染草莓叶片表皮细胞,有少量的菌丝开始直接侵染叶片表皮细胞,同时在寄主上表皮上有少量的附着枝形成;接种48 h为菌丝形成高峰期,菌丝大量形成并沿着表皮细胞延伸成网络状,叶片开始出现零星病斑;接种72~96 h为分生孢子盘形成高峰期;接种96~120 h为产孢高峰期,接种96 h产生新的分生孢子,大部分病原菌完成一个侵染循环;接种144 h形成典型的炭疽病斑。【结论】草莓炭疽菌通过产生附着胞侵入或直接侵入草莓叶片表皮细胞,使草莓叶片发病,形成典型的炭疽病斑。  相似文献   
2.
棉花黄萎病生防细菌NCD-2抑菌物质提取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利用拮抗细菌和拮抗真菌防治植物病害是降低土传病害损失最有潜力的措施已被世人公认。拮抗细菌NCD 2分离自棉花根围 ,抑菌作用测定证明对 1 6种植物病原真菌有抑制作用 ,并且对棉花黄萎病具有较高的田间防效 ,经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 (Bacillussubtilis)。室内测定证明NCD 2是通  相似文献   
3.
烟草PGPR(Plant Growth-Promoting Rhizobacteria)菌株RB-89、RB-42对烟草根部收集液有较强的趋化性。在稀释浓度为10^-5时,RB-89、RB-42的趋化值依次为1.79、1.83。RB-42和RB-89对氨基酸趋化性差异显著,对酪氨酸、脯氨酸、甘氨酸、笨丙氨酸表现出较强的趋化性,对组氨酸、苏氨酸没有表现出趋化性;RB-42和RB-89菌株对有机酸的趋化性没有明显区别,只是RB-42对乳酸的趋化性表现得比对其它有机酸的强些;菌株对糖类物质的趋化性最弱。菌株RB-89、RB一42在烟株根表的定殖受灭菌、趋化剂影响较大,土壤灭菌、趋化剂处理可增加菌株在根表的定殖量。  相似文献   
4.
淡紫拟青霉(Paecilomyces lilacinus)是重要的线虫寄生真菌,对根结线虫属、球孢囊线虫属、米穿刺线虫属和假根结线虫属等多种线虫有较强的侵染力,已在美国、巴西、菲律宾等数个国家用于防治多种植物线虫。据 Bakalivanov(1966)报道,淡紫拟青霉的代谢产物有促进大麦幼苗生长的作用,可能含有植物生长激素类物质。因此,应用该菌防治  相似文献   
5.
对我国黑龙江、吉林、山西及河南等地的8个大豆孢囊线虫(Heterodera glycinesIchiohe)上样进行分析,50%以上的孢囊被寄生或具有生理病害,对分离出的150余个真菌进行初步研究,共鉴定出15个属真菌,其中以 Cylindrocarpon spp.,Glomus spp.,Fusariumsolani,Paecilomyces lilacinus,Phoma spp.,Stagnospora heteroderoe 和 Vertici-llium chlamydosporium 出现频率较高。调查中发现大豆连作使孢囊上真菌的种类简单化,而每种真菌的寄生率增加,还发现大豆孢囊线虫病具有自然衰退现象,即在大豆连作5年以上时,大豆孢囊线虫病减轻,大豆产量增加。  相似文献   
6.
三七根腐病病原研究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目的】三七根腐病是三七的重要病害,是限制三七种植业发展的严重障碍。【方法】在田间进行系统的三七根腐病害观察、调查和采样;在室内进行病原分离、鉴定和室内致病性测定,并进行田间人工接种试验。【结果】发现三七根腐病的主要症状表现有黄腐型、干裂型、髓烂型、急性青枯型、湿腐型和茎基干枯型等,但以黄腐型和急性青枯型较为常见,其中干裂型、髓烂型和茎基干枯型是新发现的三七根腐病症状表现。分离和鉴定结果表明,引起三七根腐病的病原真菌类群主要包括Cylindrocarpon destructans、C. didynum、Fusarium solani、F. oxysporum、Phytophthora cactorum、Phoma herbarum、Rhizoctonia solani等。室内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C. didynum、C. destructans、P. cactorum、P. herbarum和R. solani均能导致块根不同程度的腐烂。田间人工接种以P. cactorum和P. herbarum的致病性较强,发病率分别为48.4%和50.0%。C. destructans和C. didynum的致病力虽然较弱(C. destructans为23.5%,两株C. didynum分别为28.0%和15.2%),但在田间分布范围广,分离频率高(Cylindrocarpon属真菌最高组织分离频率为100%),且可导致典型的黄腐型症状。【结论】C. destructans和C. didynum是田间三七根腐病的重要病原真菌。  相似文献   
7.
测试了有机硫熏蒸剂大扫灭(Dazomet)对三七(Panax notoginsengWall.)根围几种主要病原生物:线虫、细菌和真菌的最低灭生浓度(MBC值)分别为≥7.8、≥31.2和≥125μg/mL。4种主要病原真菌:立枯病丝核菌(Rhizoctoni solani)、根腐病菌毁坏柱孢霉(Cylindrocarpon destructant)、镰孢霉(Fusariumspp.)和黑斑病交链孢(Alternaria tenus)的MBC值分别为≥31.2、≥62.5、≥125和≥125μg/mL。钾-威百(K-Vapam)对线虫、细菌和病原真菌的灭生活性与Dazomet相当。连作三七田播种前和移苗前用98%大扫灭粉粒剂20~40 g/m2和35%钾-威百液剂30~50 mL/m2进行耕作层土壤熏蒸处理,对三七出苗和成苗率无显著影响;杂草和线虫发生量比对照分别减少90%~95%。播前处理比对照苗病发生率降低45.0%~82.5%,移苗前处理苗病发生率降低35.0%~50.0%。适当充足的土壤含水量、适时彻底的土壤毒气排除对提高药效和避免残毒对后茬药害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自选菌株对白肋烟叶质量的影响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使用4个自选菌株在白肋烟晾制初期喷洒在植株表面。研究结果表明,菌剂对烟叶化学成分和评吸品质均具有一定影响。在化学品质方面,各菌株对不同部位烟碱含量的影响最为显著,一般可使烟碱降解率达40%以上,最高可达54.22%,最低亦达7.12%。菌剂可以使可溶性总糖、还原糖含量增加,使蛋白质、总N含量下降。因而施木克值、糖碱比和氮碱比的比值趋于上升,使化学品质更为协调。与此相关联,会导致烟叶评吸品质的提升。评吸结果指出:各菌剂处理评吸综合得分均高于CK,但是3号,4号和1号菌剂约高出CK 2分。原因是这3个菌剂有利于烟叶香气质、香气量的增加,劲头和刺激性的改善,其它评吸性状或多或少优于CK;而2号菌剂仅比CK高出0.1分,虽然在降低烟丝的刺激性、劲头,增加香气量方面有较好的表现,但是其它性状表现不佳,应予淘汰。  相似文献   
9.
大豆根际细菌Ⅰ拮抗大豆根腐病菌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本研究从41个土样中分离到大豆外根际细菌723株,根内细菌94株。通过对病原菌F3,W1,S1的平板拮抗测定,得到拮抗菌279株对其中15株根际细菌进行了温室防病试验,得到2株防病效果较好的菌株,其中BH1防病最高,对F3,W1,S2的防效分别为:64。0%,63.4%,33.3%。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