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野生盘羊与巴什拜羊的杂交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野生盘羊与巴什拜羊进行导入杂交,通过对带有1/2、1/4野血的杂种羔羊生长状况、肉用性能、尾型、外形体质和毛质的变化进行观察及测定,并与纯巴什拜羔羊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二代杂种羔羊在胚胎期四肢生长强度比躯体强,这一点继承了盘羊的遗传特性,从初生到断奶期间躯体的生长速度和强度较好,这方面继承了巴什拜羊早期生长发育快的遗传特征,在体尺指标和外部特征上野生基因占优势,毛质和毛的颜色基因巴什拜羊占优势.研究为今后家养绵羊与野生盘羊杂交和充分利用野生动物资源,提供科学数据.  相似文献   

2.
野生盘羊与巴什拜羊第二代杂种羔羊生长发育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对野生盘羊与巴什拜羊第二代杂种羔羊生长发育进行测定,通过对第二代杂种羔羊初生前的生长发育、哺乳期的生长发育测定,并且绘制了累积生长、绝对生长和相对生长曲线图.计算分析生长发育的速度、强度等指标,并与纯巴什拜羔羊比较.测定结果表明:第二代杂种羔羊在胚胎期四肢生长强度比躯体强,这一点继承了盘羊的遗传特性;从初生到断奶期间躯体的生长速度和强度较好,这方面继承了巴什拜羊早期生长发育快的遗传特征,但在体尺指标和外部特征上野生基因占优势,为今后巴什拜羊与野生盘羊杂交改良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在自由采食条件下1~40日龄羔羊的吮乳量、开食料采食量和消化率、及对日增重的影响。【方法】选取新生双羔或三羔小尾寒羊羔羊16只,平均体重(3.02±0.23)kg,公母各半,分为四组(每组n=4,1组:公羔,21日龄断奶;2组:母羔,21日龄断奶;3组:公羔,28日龄断奶;4组:母羔,28日龄断奶),使用吮乳前后称体重、PEG标记羔羊粪等方法。【结果】小尾寒羊母羊的泌乳高峰为产后5~12 d,之后则逐渐下降,乳的干物质含量在产后一周内高于30%,之后则逐渐降低和趋于稳定。然而,母羊的泌乳量(或羔羊吮乳量)差异较大。1~28日龄多羔小尾寒羊的平均吮乳量为0.65 kg/羔/日,为单羔的61.4%,从母乳获得的营养较少。1周龄羔羊对开食料即有较高的消化率(约60%),之后则基本稳定。【结论】羔羊随日龄对开食料消化能力的提高主要表现为采食量的提高而不是消化率。在吮母乳和自由采食开食料条件下羔羊约28日龄时断奶较好,如果在21日龄断奶则会出现体重下降。  相似文献   

4.
【目的】测定巴什拜羊和野生盘羊后代的杂种优势率,确定最佳杂交组合,为横交固定提供依据。【方法】以巴什拜羊与野生盘羊杂种后代回交一代、回交二代羊,初生、4.5月龄及周岁时体尺、体重的测定资料和巴什拜羊与一代杂种羊两个亲本平均表型值之间的杂种优势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回交二代羊初生、4.5月龄、周岁时体重的杂种优势率为9.25%、17.74%、13.7%,比回交一代羊杂种优势率(6.25%、7%、9.8%)高,差异不显著(P>0.05);回交二代羊初生至周岁生长发育节段中,4.5月龄时体重杂种优势率最高17.74%,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回交二代4~5月龄羔羊出栏盈利和杂种优势最好,瘦肉型明显,是横交固定的最佳世代。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LEF1基因在红棕色与青灰色巴什拜羊皮肤组织中DNA甲基化与mRNA的表达水平。【方法】运用BSP(亚硫酸盐修饰后测序PCR)与RT-RCR(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不同毛色巴什拜羊皮肤组织LEF1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水平与mRNA表达量。【结果】在红棕色巴什拜羊皮肤组织中的LEF1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水平高于青灰色的甲基化水平,且二者甲基化CpG位点不同,二者呈显著的负相关(P< 0.05)。【结论】DNA甲基化水平对红棕色与青灰色巴什拜羊的毛色形成具有调节作用,可作为一个候选的巴什拜羊毛色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不同能量水平对兰州大尾羊和小尾寒羊杂交F_1代(兰州大尾羊♂×小尾寒羊♀)羔羊育肥期生长发育的影响,选择70日龄、体质量18 kg且发育正常的F_1代公、母羔各18只,公羔随机平均分成A1、A2、A3组,母羔随机平均分成B1、B2、B3组,进行为期60 d的育肥试验,不同组羔羊每天摄入的能量水平分别为8.89 MJ/d(A1和B1)、7.11 MJ/d(A2和B2)和5.33 MJ/d(A3和B3),其他营养水平基本保持一致。分别于育肥期的1、30、60 d进行试验羊的体质量和体尺指数测定。结果表明,不同能量水平对兰小F_1代育肥期羔羊的生长发育影响显著,整个育肥期1~60 d,公羔的生长发育比母羔快。育肥期1~30 d,A2组公羔的平均日增体质量为288.89 g/d,显著高于A3组,B1和B2组母羔的平均日增体质量均比B3组提高66.41%,差异极显著,B1和B2组母羔的累积生长显著高于B3组,相对生长极显著高于B3组;育肥期30~60 d,A1组公羔的平均日增体质量比A3组提高96.92%,差异极显著,A1组公羔的累积生长和相对生长也极显著高于A3组,A2组公羔的累积生长极显著高于A3组。羔羊的体尺总体呈现出和累积生长相同的变化规律,但差异显著性不同,羔羊的体尺指数在3个组之间存在一定差异。综上,提高能量水平显著促进了兰小F_1代羔羊育肥期的生长发育,高能量组羔羊的育肥增质量效果最好,公羔的生长发育优于母羔。  相似文献   

7.
波尔山羊羔羊生长发育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1 067只波尔羔羊出生时的同胞数、体重、体尺和出生至周岁各月龄体重、体尺等21 000余个数据资料,分析不同性别和同胞数羔羊体重、体长、体高、胸围的生长曲线、遗传力及表型相关,旨在探讨波尔羔羊的生长发育规律。结果表明,羔羊在出生时,体重、体高、体长、胸围和管围的遗传力分别为0.276、0.354、0.280、0.256和0.365,同胞数与体重、体高、体长和胸围之间存在表型负相关(P<0.01),体重和体尺之间存在正相关(P<0.01)。应用SPSS和MATLAB方法对羔羊周岁内体重和体尺生长曲线进行拟合,发现公羔生长不受断奶的影响,体重均比同年龄母羔大,公羔在3月龄、母羔在7月龄时体重出现拐点;而体尺生长则相反,公羔至9月龄、母羔至7月龄出现拐点。无论公羔还是母羔,单羔生长始终最快,双羔和多羔则差异不明显,出现拐点的时期类似。  相似文献   

8.
2.生长发育:分别测定公羔30只、母羔37只,从初生至12月龄体重增长情况见表2表2说明,羔羊在哺乳期间增长较快,进入7月份气候炎热,牧草枯黄,羔羊采食量减少,体重增长明显下降。在冬季补饲期,羔羊有较好的饲养条件,虽然天气寒冷,仍然正常生长发育。其生长曲线如图1所示:3.断奶体重:测定断奶体重公羔30只,平均25.80±3.20kg,母羔143只,平均23.82±3.57kg。4.一岁羊和成年羊体重:测定一岁公羊29只,平均体重57.23±5.24kg,一岁母羊37只,平均体重43.57±4.72kg,测定成年公羊5只,平均体重61.20±6.73kg,测定成年母羊6只,平均体重45.00±5.29kg。5.各…  相似文献   

9.
导入野生盘羊瘦肉基因培育巴什拜羊新品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野生盘羊与巴什拜羊进行导入杂交和回交,通过对杂交一代和一、二代回交后代生长发育、肉用表型、脂臀大小、外形体质、肉成分的变化进行观察及测定,并与纯巴什拜羔羊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一、二代回交后代羔羊在体尺指标和外部特征上野生基因占优势,脂臀减少,有些母羊几乎没有脂臀,脂肪含量和胆固醇含量降低,蛋白质含量和瘦肉率明显提高。早期的生长速度和强度较好,继承了巴什拜羊早期生长发育快的遗传特征。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冬季补饲对巴什拜母羊生产性能和初生羔羊生长发育的影响。2013年2月~2013年5月底,在裕民县木乎尔村谢尔盖养羊场选择胎次2~5胎的巴什拜母羊205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母羊配种后开始给试验组补饲颗粒饲料每天每只400g,对照组补饲糖渣玉米粉400g,分娩后测母羊体重、羔羊初生重和体尺,出生后的羔羊自由哺乳,不但零补饲与母羊自由采食饲料。表明冬季给怀胎母羊补饲颗粒料羔羊初生重平均提高0.4kg,分娩后母羊60d增重6.37kg,显著提高母羊生产性能;给初生羔羊补饲颗粒饲料显著提高羔羊生长发育速度;120d时试验组羔羊体重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补饲颗粒饲料改善羔羊的体型体格发育,尤其是胸围、体长等早熟性状的影响较大。试验得出巴什拜羔羊早期补饲颗粒饲料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1.
影响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羔羊初生重的非遗传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为了探讨主要非遗传因素对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羔羊初生重的影响,收集2×104条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羔羊鉴定记录.[方法]利用SAS8.1软件的GLM程序,分析出生类型、性别、群别、出生年以及月份对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羔羊初生重的影响.[结果]公母羔的平均初生重分别为3.609和3.501 kg; 性别对羔羊初生重有极显著影响(P<0.01);产羔数对羔羊初生重也有极显著影响(P<0.01),单羔的初生重高于双羔.群别和出生年对羔羊初生重也存在着极显著影响(P<0.01);出生月份对羔羊初生重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分析大量的记录资料讨论了出生类型等5个非遗传因素对中国美利奴羊羔羊(新疆型)初生重的影响,以期为今后估计美利奴羊遗传参数和育种值时固定效应的划分和选育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以不同毛色(红棕色73只,黑色53只,青灰色40只)新疆巴什拜羊为研究对象,采用PCR-SSCP技术检测ASIP、TYR、TYRP1和TYRP2基因多态性,并分析其与被毛表型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出三种毛色的巴什拜羊,用枸橼酸钠抗凝管进行采血。运用软件PIC-CALC和POPGENE 32计算巴什拜羊ASIP、TYR、TYRP1和TYRP2基因的多态信息含量和基因型频率、等位基因频率、纯合度、杂合度、有效等位基因数,并对该位点基因型的分布进行Hardy-Weinberg平衡的卡方检验。将所得数据输入Excel表中进行整理,并用SPSS 19.0软件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ASIP基因在不同毛色的巴什拜羊群体中有两种基因型分别为AA型和AB型,等位基因B为红色被毛群体中的优势等位基因;等位基因A为黑色和青灰色两种被毛群体中的优势等位基因。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红色被毛多态信息含量处于中度多态,而黑色和青灰色被毛多态信息含量处于低度多态。TYR基因在不同毛色的巴什拜羊群体中有两种基因型分别为AA型、AG型和GG型,等位基因G为3种毛色的优势等位基因TYR基因在巴什拜羊黑色和青色被毛群体中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而红色被毛群体中处于不平衡状态(P<0.05)。TYRP1基因存在两种基因型:AA型和GG型,等位基因A为红色和青灰色两种毛色的优势等位基因;等位基因G为黑色被毛群体的优势等位基因。TYRP1基因在巴什拜羊群体中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红色被毛多态信息含量处于高度多态,黑色和青灰色被毛多态信息含量处于低度多态。TYRP2基因PCR-SSCP检测结果没有显示多态。【结论】ASIP、TYR、TYRP1和TYRP2基因多态性与巴什拜羊的毛色性状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湖羊肌肉生长抑制素(myostain,MSTN)和生肌调节因子(myogenin, MyoG)基因表达的发育性变化及其与屠宰性状的相关性以及这两个基因表达水平的关联性。【方法】利用RT-PCR分析MSTN和MyoG基因在湖羊早期生长背最长肌肉组织中的mRNA的发育性变化。【结果】湖羊MSTN基因在肌肉中的表达在2日龄时表达水平最低,并随着日龄增加而增加直到60日龄为止,而后随着年龄增加而下降。湖羊MyoG基因在2日龄时表达最低,在30日龄之前随着日龄的增加而增加,然后在30日龄后下降,公羊直到120日龄、母羊直到90日龄为止,然后随着日龄的增加而又增加。MSTN和MyoG基因在湖羊各生长阶段间大多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湖羊公羊与母羊MSTN和MyoG基因之间在各相同生长阶段间大多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MSTN和MyoG基因表达水平与宰前活重、胴体重和净肉重均呈正相关,但只有MSTN和净肉重呈显著正相关(0.01<P<0.05),MSTN基因和MyoG基因的表达存在极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 性别和年龄对于MSTN和MyoG基因在湖羊肌肉中的表达具有重要影响。MSTN、MyoG基因在不同生长阶段的公羊和母羊中的表达模式相似。MSTN和MyoG基因在湖羊不同生长阶段的肌肉中的表达均没有出现随着日龄的增加而一直增加或下降的趋势。MSTN基因和MyoG基因在湖羊早期肌肉性状中的表达为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绵羊ADIPOQ基因多态性及连锁现状,评估该基因突变对绵羊生长及胴体性状的影响,以期丰富绵羊相关重要经济性状的分子遗传研究基础。【方法】以8个不同品种的商品绵羊为研究对象,利用PCR-SSCP方法检测ADIPOQ基因Exon-1区和Exon-2区变异,利用GLMs模型进行评估该基因突变对绵羊生长及胴体性状的影响。【结果】绵羊ADIPOQ基因Exon-1区和Exon-2区共检测到13个突变位点,其中Exon-2区发现的c.46T/C突变导致编码氨基酸p.Tyr16His转变。Exon-1区等位基因A1B1为优势等位基因,Exon-2区等位基因A2D2为优势等位基因,且两个区域的等位基因均存在种群差异,大多数品种在两个区域中的变异为中度多态(0.25<PIC<0.5),只有美利奴羊在Exon-2区为高度多态(PIC>0.5),特克塞尔、派伦代和丘陵陶塞特羊在Exon-2区为低度多态(PIC<0.25);两段区域间存在的突变位点为高度连锁,且趋向于共同遗传(D’=0.952,r 2=0.365)。关联分析结果表明,ADIPOQ基因Exon-1区变异对绵羊生长性状存在性别差异,携带等位基因A1的公羔具有较低的断尾重、断奶重和断奶前生长速度(P<0.05),而携带等位基因A1的母羔却与生长性状无显著关联;携带等位基因B1的公羔与生长性状无显著关联,但携带等位基因B1的母羔却具有较高的断尾重(P<0.05);同时发现基因型为B1B1的公羔个体具有更高的断尾重和断奶重(P<0.05);胴体性状关联分析结果表明,携带等位基因A1的群体具有较低的热胴体重、腰部瘦肉量、后腿瘦肉量和总瘦肉量(P<0.05),携带等位基因B1的群体则具有较高的后腿瘦肉量、后腿瘦肉比例和较低的肩部瘦肉比例(P<0.05);基因型为B1B1的个体均有较高的热胴体重、腰部瘦肉量、后腿瘦肉量和总瘦肉量(P<0.05)。 【结论】绵羊ADIPOQ基因的两段区域具有丰富的多态性,Exon-2区域中的c.46T/C为非同义突变。Exon-1区变异影响绵羊的生长性状和胴体性状,淘汰携带等位基因A1的个体和选留存在等位基因B1的个体、或留存B1B1基因型的个体和淘汰A1A1的个体,均可有效改善绵羊后代群体的部分生长性状和胴体性状。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以湖羊公羔为试验对象,探究早期断奶补饲和育肥前、后期饲粮NDF水平对羔羊生长发育和消化性能的持续影响,计算试验因素间的叠加效应,筛选出最佳的组合饲养方式。【方法】选取体重[ (8.26±2.14) kg]、日龄[(20±2) d]接近的健康湖羊公羔12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重复5只;饲粮NDF水平设置:育肥前期低(33%)高(38%)水平,育肥后期低(28%)高(33%)水平。4组处理分别为:早期断奶+育肥前低NDF饲粮+育肥后低NDF饲粮(EW-LL);早期断奶+育肥前期低NDF饲粮+育肥后期高NDF饲粮(EW-LH);早期断奶+育肥前期高NDF饲粮+育肥后期高NDF饲粮(EW-HH);随母哺乳+育肥期前高NDF饲粮+育肥期后期高NDF饲粮(ER-HH)。早期断奶羔羊在20日龄由随母哺乳逐渐过渡到饲喂代乳粉,同时补饲开食料,所有试验羔羊育肥周期为61-180日龄。试验期160 d。测定羔羊不同阶段体重和采食量,在羔羊2、4、6月龄进行消化代谢试验。【结果】1)4组羔羊全期体重无显著差异(P>0.05),除46—65日龄,其余各阶段各组间日增重无显著差异(P>0.05)。2)早期断奶羔羊21—65日龄干物质采食量显著高于随母哺乳羔羊(P<0.05),早期断奶组中,育肥前后期均采食低NDF水平饲粮的羔羊121—180日龄时颗粒料采食量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3)早期断奶组羔羊哺乳期营养物质消化率及能氮利用率低于随母哺乳组。进入育肥期后,消化代谢能力优势转移,育肥前期低NDF组羔羊干物质、有机物消化率显著高于高NDF组(P<0.05),叠加效应分析EW-LL组全期日增重增效最高,但早期断奶和育肥前期饲喂低NDF饲粮这两种饲喂方式的叠加效果为-50.57%。【结论】从整个育肥周期来看,早期断奶补饲代乳粉对羔羊生长性能有促进作用,育肥前期低NDF水平饲粮育肥效果相比高NDF水平效果较差;而育肥后期试验羔羊饲粮相同时,育肥前期饲喂低NDF饲粮的羔羊增重效果优于饲喂高NDF饲粮的羔羊。综合羔羊整个饲养阶段生长和消化代谢情况分析,饲养效果明显的4组顺序为EW-LL>EW-LH=EW-HH>ER-HH。本试验条件下推荐组合为早期断奶+育肥前期饲粮NDF水平33%+育肥后期饲粮NDF水平28%。  相似文献   

16.
【目的】脂肪是动物日粮中一种重要的营养元素,也是主要的供能物质,在动物生产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早期断奶湖羊公羔羊在断奶前饲喂高脂肪日粮对其断奶前后生长性能、能量代谢和屠宰性能的影响,为早期断奶羔羊健康培育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试验采用配对试验设计,选用出生日龄相似、体重接近、健康的湖羊双胞胎公羔30对,在7日龄断母乳,随后每对双胞胎随机分为两个处理,即高脂肪日粮组(high fat记为HF:饲喂代乳粉和开食料的脂肪水平为26.89%和5.07%)和正常脂肪日粮组(normal fat 记为NF:饲喂代乳粉和开食料的脂肪水平为15.15%和2.80%),每处理10个重复,每个重复3只羊,饲喂在同一个圈舍。在7—60日龄期间,两组羔羊饲喂不同脂肪水平的代乳粉及颗粒料,饲喂至60日龄断代乳粉。60—120日龄期间两组羔羊饲喂相同颗粒料。羔羊分别于50—60、110—120日龄按平均体重随机选择9对双胞胎羔羊采用全收粪尿法进行消化代谢试验,用于评估断奶前饲喂不同脂肪水平日粮的羔羊断奶前后两阶段能量代谢情况,60及120日龄分别按照试验羊平均体重随机屠宰9对双胞胎羔羊,测定羔羊断奶前后的屠宰性能、器官指数及胃肠道发育情况。【结果】在断代乳粉前,两组羔羊的每日总干物质采食量(DMI),摄入总能(GE)、粪能(FE)、尿能(UE)、总能的表观消化率、总能代谢率(ME/GE),空体重(EBW)、屠宰率、GR值,及除蹄重外各器官、各胃室和各肠道占宰前活重的比例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60日龄HF组羔羊体重,DE、ME、DE/ME,宰前活重(LBW)、头重、心重、蹄重及蹄重占宰前活重的比例、瓣胃重及小肠重有高于NF组羔羊的趋势(0.05<P<0.1),眼肌面积及皱胃重显著高于NF组(P<0.05)。断代乳粉后,所有羔羊饲喂同一种颗粒料至120日龄,前期饲喂高脂肪日粮组的羔羊61—120阶段的DMI和120日龄时羔羊BW,LBW、EBW、HCW、皮+毛重、心重、蹄重占宰前活重的比例及瘤胃重显著高于NF组羔羊(P<0.05),脾、肾重有高于NF组羔羊的趋势(0.05<P<0.1);断代乳粉前饲喂高脂肪日粮不影响断奶后羔羊的能量代谢、其他器官指数及胃肠道发育(P>0.05)。【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断奶前饲喂高脂肪日粮可提高羔羊断奶前体重、消化能和代谢能,改善胴体重及眼肌面积。哺乳期饲喂高脂肪日粮显著提高羔羊断奶后采食量、体重、宰前活重和胴体重。总之,断奶前提高日粮的脂肪含量可对湖羊双胞胎公羔断奶前后的能量代谢和屠宰性能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在国家大力推进"粮改饲"的背景下,研究以全株玉米青贮为基础的全混合日粮(total mixed ration,TMR)饲喂小尾寒羊和不同组合杂交羊,对其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经济效益的影响,为推进全株玉米青贮应用和肉羊健康养殖提供理论支持。【方法】以尼龙袋法对全株玉米青贮前后的营养成分和瘤胃降解性进行评价;饲养试验中选择4个不同品种的3月龄断奶健康公羔羊各30只,体重相近(27.6±1.7)kg,以品种差异分为4个处理,分别是小尾寒羊(SH),"杜泊×小尾寒羊"杂交F1(DH),"蒙古羊×小尾寒羊"杂交F1(MH)和"杜泊×洼地绵羊"杂交F1(DW),每处理3个重复,每重复10只羊,饲喂以全株玉米青贮为基础的TMR,精粗比25:75。预试期10 d,正试期80 d,进行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的测定。【结果】与青贮前相比,青贮后粗蛋白质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DM含量、有机物(OM)含量和瘤胃降解参数的快速降解部分(a值)显著提高(P0.01),NDF含量、ADF含量和有效降解率显著降低(P0.001)。生产性能方面,不同组合杂交羊比小尾寒羊DMI有增加的趋势(0.05P0.1);杜寒和杜洼杂交羊ADG、FCR、胴体重、净肉重、屠宰率、净肉率和胴体净肉率显著高于小尾寒羊(P0.05)。经济效益方面,各处理的饲料成本无显著差异(P0.05),杜寒和杜洼杂交羊净肉增重、产肉效益和生产利润显著高于小尾寒羊和蒙寒杂交羊(P0.01)。【结论】全株玉米青贮适宜作为肉羊育肥TMR主要饲料来源,不同品种的肉羊均表现出良好的生产性能。其中,杜寒和杜洼杂交羊的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均优于小尾寒羊和蒙寒杂交羊,而小尾寒羊和蒙寒杂交羊生产性能无显著差异。由此,杜寒和杜洼杂交羊更适合作为黄淮海农区肉羊育肥品种。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体外产气和动物饲养试验,以动物试验为主,探讨肉用绵羊饲粮中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NFC)/中性洗涤纤维(NDF)最佳比例。【方法】75只黑头杜泊羊×小尾寒羊F1代肉用绵羊,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分为5个处理,每个处理10只母羊和5只公羊,每5只为1个重复,公母分圈饲养。饲喂粗蛋白质水平为11.90%,NFC/NDF比例分别为1.36﹕1,1.07﹕1,0.82﹕1,0.60﹕1,0.46﹕1的试验饲粮,试验期为56 d。试验羊体重在50kg左右时进行为期4 d的粪袋全收粪试验,测定饲粮营养成分的表观消化率。在动物试验之前利用体外产气方法进行体外试验,测定产气参数和发酵参数。【结果】体外产气试验结果表明:随着NFC/NDF比例的降低,72 h产气量、产气速率、有机物降解率、总挥发性脂肪酸、丙酸丁酸比例显著降低(P<0.01);而72 h发酵液pH、乙酸比例以及乙酸/丙酸显著升高(P<0.01)。当NFC/NDF比例为0.82时,微生物蛋白的产量显著高于其他组(P<0.01);动物试验结果表明:动物生长性能,公羊与母羊的净增重以及平均日增重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在表观数值上公母羊均表现为0.82组>1.36组>1.07组>0.60组>0.46组。试验羊的干物质采食量与饲粮NFC/NDF比例呈现正相关关系(R2=0.6573,P=0.0002),料重比各组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饲粮NDF水平对干物质(DM)、有机物(OM)、粗蛋白质(CP)、粗脂肪(EE)、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的表观消化率存在极显著影响(P<0.01),各营养成分表观消化率均以0.82组为最佳。【结论】在以羊草和苜蓿干草为饲粮NDF来源,粗蛋白质水平为11.90%的肉羊饲粮中,35—50 kg肉用绵羊饲粮中最佳NFC/NDF比例为0.82,或者饲粮NDF的适宜水平为42.21% 。  相似文献   

19.
杜泊绵羊与小尾寒羊杂种优势利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选杜寒F1、杜寒F2、杜寒F3、杜泊羊以及小尾寒羊(公母羔)并随机分组,研究探讨相同饲养条件对不同杂交种群生长发育和繁殖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杜寒F1初生重公母羔平均为3.91kg,略低于父本杜泊羊(P〉0.05);初生至断奶平均日增重318g,高于母本小尾寒羊(P〈0.01)。育肥期杜寒F1、杜寒F2和杜寒F3平均日增重分别比小尾寒羊提高40.99%、26.13%和22.52%(P〈0.01);3个杂交代次间增重接近,依次是杜寒F1〉杜寒F2〉杜寒F3。杜寒F1母羊产羔率比杜泊羊提高40个百分点(P〈0.01);多胎基因(FecB)检测结果和实际产羔情况基本一致(杜寒F1〉杜寒F2〉杜寒F3)。杜寒1~3代经产母羊体重、体高、体长、胸围指标均高于杜泊羊(P〉0.05)。杜寒F3体型外貌优于杜寒F2和杜寒F1,建议杜寒F1用于生产肥羔;可进一步探讨用带多胎基因的杜寒F3作父本,与杜寒F2实施横交,培育杜寒肉羊新品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