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食品安全问题关系到人类的身心健康,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和发展。目前食品检测机构日益增多,检测方法和检测体系不断健全和完善,食品检测水平和能力显著提高,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总结了我国食品检测行业质量管理的现状,并提出了发展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中国果菜》2011,(8):16-17
胡锦涛:要确保广大民众都能吃上放心食品 胡锦涛在考察天津市产品质量监督检测技术研究院是一家社会公益型质检机构。胡锦涛非常关注食品安全问题。特意到设在这个研究院的国家加工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考察。总书记谆谆叮嘱大家: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是关系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大事。  相似文献   

3.
食品因其自身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历来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流通环节是食品安全问题屡屡发生的重灾区。本文以食品流通环节安全检测为切入点,结合国内外学者在食品安全检测方面的研究成果,针对流通环节食品检测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效的解决对策,以期全面提升流通环节食品检测的水平。  相似文献   

4.
食品安全问题关系重大,涉及到民生问题与社会的和谐稳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频发,恶劣的食品安全事件频繁进入人们视野,形势不容乐观,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食品检测技术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本文介绍了食品检测的内涵、发展趋势以及食品检测的新技术,以期能够对我国食品检测工作提供参考,以促进其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5.
《中国瓜菜》2006,(1):59-60
目前国际上已有300种农药在市场上流通.但我国目前仅制定了48项食品中农药残留限量及检测标准.检测手段也基本局限于这48种.这意味着48种以外的农药残留尚未得到有效监控。为了有效保障食品安全,不少政协委员提出.应该尽快建立起一套准确、快速、全面的农药检测体系。  相似文献   

6.
随着国际果汁行业的发展,果汁质量安全控制体系不断完善,以水果特征成分检测技术为基础的果汁鉴伪检测引起了国际果汁组织和检测机构的高度重视,AIJN已将果蔬汁的真实性检测列入标准,国际果汁保护协会(SGF)也将把果汁真实性检测作为产品监督检测的必检指标。目前,果汁掺假手段由过去的添加甜味剂、酸味剂发展到添加果渣提取液、低价果汁甚至根据各种果汁的组成而进行精细添加,给果汁的鉴伪检测不断带来新的挑战,而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相关技术不成熟。  相似文献   

7.
正湖南省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湖南省食品测试分析中心)是省级农产品加工与食品检测专业研究和分析机构,事业法人单位。是科技部"果蔬加工与质量安全创新团队"、农业部"农产品加工与质量安全创新团队"、湖南省"食品加工与食品安全技术创新团队"依托单位;拥有柑橘资源综合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国家柑橘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中心、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长沙)、国家柑橘加工技术研发中心(湖南)、农业部柑  相似文献   

8.
刊明 《中国果菜》2012,(12):35-37
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食物。在提倡绿色食品、健康食品的今天,还是有一些食品存在严重安全隐患。接连不断发生的恶性食品安全事故引发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高度关注,大大增加了我们对这一国之根本的关注和担忧。食品安全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关系到政府和国家的形象。食品安全已成为衡量人民生活质量、社会管理水平和国家法制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食品安全与人民生命财产息息相  相似文献   

9.
【导读】近十年来我国果汁业快速发展,但掺杂使假现象也层出不穷,手段和方式不断翻新,检测和鉴定困难重重,给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带来严重隐忧。为此,必须大力开发实用、快捷、方便、准确的果汁检测技术,尽快完善和健全果汁标准检测体系,加大执法监管力度,维护果汁行业的正常生产经营秩序,确保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10.
黄曲霉毒素有较强的毒性、致癌性和致突变性。粮食等作物在不当的储藏条件下容易霉变,产生黄曲霉毒素,霉变的食品中产生黄曲霉毒素高残留,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其危害在食品加工和农作物储藏过程中尤为严重,因此对黄曲霉毒素的检测与防控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点。本文主要概述了国内外黄曲霉毒素的快速检测方法,尤其是近年来的新型技术和方法,对比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为合适检测方法选择提供依据,并对今后黄曲霉毒素检测方法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朱彦 《中国果菜》2015,(1):44-48
人类生存、经济腾飞、社会进步、时刻离不开安全、卫生、营养的食品。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古往今来,人们都十分注重食品的安全与健康,尤其是现今社会,生活物质水平提高,人们消费观念改善,腰包鼓起来了,医保体制更好了。人民大众不仅要吃得好,吃得营养,还要吃得安心放心。这就对国家食品监管部门提出了高要求。然而,中国食品安全的现状却着实不容乐观。纵观当今社会,各类食品安全事故层出不穷。关于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大量的农残检测数据为基础,从不同抽样时间农残情况、蔬菜易超标农残项目、农药易超标蔬菜品种等角度,进行蔬菜风险分析,并发布风险预警。此外,在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件时,还可以对问题食品进行质量的溯源、寻找问题根源,并快速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3.
近红外光谱技术已经伴随着微波光谱技术、化学计量学研究和电子计算机技术方面的进一步发展而日益得到迅速的完善,该技术以其快速、无损、简便、高效等优点已被各领域广泛应用。农产品是目前人类生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营养组成部分,产品质量的优劣对人们健康生活具有重要影响。主要从近红外光谱识别技术的发展历程,通过光谱技术对农产品进行感官品质检测鉴定、掺假成分鉴别、品种鉴别、产地溯源等方面,详细探讨了目前此技术在各类农产品品质鉴定检测产品上取得的成果应用,并对今后进一步创新发展思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4.
食品安全是人们生活的基础与保障,食品中既要包含丰富的营养,又不能含有对人体健康不利的物质。食品安全质量检测技术的发展关系到民生问题,某种程度上已成为国家发达程度的标志之一。色谱法在各种干扰物质中对分析物具有极强的分离能力,分析精确度高,灵敏度和重复性好,已成为食品分析中最有效的分离分析方法。本文综述了色谱技术的优点、分类及在食品安全检测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人们安全健康意识的提高,食品中农药残留问题更加受到重视。为此,对样品预处理研究进展及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简单介绍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6.
利用RAPD技术快速鉴定番茄种子纯度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种子质量是影响农作物品质和产量的重要因素,虽然我国已加入国际种子检验协会(ISTA),但由于种子检测设备、技术相对落后,至今仍未有通过ISTA认证的种子检测机构,使我国种子质量难以得到有效的保证。为了防止假冒伪劣种子给农业生产造成危害,实现种子的产业化,加快与国际接轨的步伐,必须进一步完善种子质量尤其是种子纯度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17.
<正>食品安全直接关系着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近年,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严重困扰着人们的生活。果品是食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安全同样不容忽视。现代农业生产中,果农对于农药和化肥的依赖性很强,由于使用不规范,很多果品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给人民身体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已引起各级政府部门和广大民众的高度重视,抓食品安全就是抓民生工程,意义重大。加强果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强化专业执法队伍建设,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相似文献   

18.
胡蓉 《辣椒杂志》2013,(4):42-44
酶抑制法是一种检测时间短,快速、成本消耗以及后期的维护费用低廉。对检测人员技术水平要求低,简便、灵敏、快速、经济的检测蔬菜农药残留的方法,目前广泛用于农产品批发市场、蔬菜生产基地、各大超市以及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的日常检测工作中,是目前保证蔬菜产品安全性的有效措施之一。简述了酶抑制法的工作原理、检测方法,并指出其操作过程中存在问题和注意事项,以此来提高酶抑制法快速检测蔬菜农药残留的准确性,为研究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利用一步法RT-PCR检测柑橘裂皮病类病毒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柑橘裂皮病(CEVd) 是限制柑橘产量的一种重要类病毒病害, 国内外已经建立了多种方法检测该病害的病原。本研究初步建立了快速灵敏检测CEVd的一步法RT-PCR技术。经过与生物学鉴定和双向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PAGE) 方法的比较检测, 表明该RT-PCR方法检测周期短, 灵敏度高, 有利于对类病毒在春季和冬季浓度低时进行快速准确的检测。应用该技术对大量田间寄主进行了检测。  相似文献   

20.
《蔬菜》2003,(2)
我国国家质检系统转基因产品检测试剂盒研发成功。2002年10月15日,由国家质检总局下属的中国商检研究所等10家检验检疫单位共同研发成功的50个转基因产品检测行业标准配套试剂盒在北京通过专家鉴定,这是转基因产品检测试剂盒在我国首次研发成功,这也意味着我国今后转基因产品的检验工作将更加快速、简便,而且检测结果将更加稳定、可靠,将充分满足我国转基因检测工作开展的需要,充分保证我国的食品安全。鉴于转基因食物的安全性问题一直在讨论,因此许多国家对转基因食品实施标识制度,由消费者自行决定是否食用转基因食品。我国已于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