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比较了4个对梭条斑花叶病毒病具有不同抗性的小麦品种在接种和未接种处理中植株体内多酚氧化酶(PPO)活性、过氧化物酶(POX)活性及其同工酶酶谱的差异。结果表明:在未接种处理中,叶片PPO活性表现为抗病品种大于感病品种;根系中PPO活性则与品种的抗介体(禾谷多粘菌)能力呈正相关。在接种处理中,各品种叶片中的PPO活性和POX活性均比各自的对照高,其中PPO活性的升高率是抗病品种明显大于感病品种;POX活性的升高率则是感病品种明显大于抗病品种。根系中的PPO活性,在初见病期前后,各品种亦比其对照高,且升高率与品种的抗介体能力呈正相关。无论接种与否,感病品种叶片中的POX同工酶总是比抗病品种多1条酶带  相似文献   

2.
对4个不同抗性的甘薯品种经苗茎剪口接种蔓割病菌后,测定叶片多酚氧化酶(PPO)活力及其同功酶,结果表明:接种第2dPPO活力上升,PPO活力病/健比值大于1,抗、感病品种之间差异不明显,第4、8d抗、感病品种PPO活力都下降,PPO活力病/健比值小于1,并且感病品种比值小于抗病品种;在接种的第8d叶柄PPO同功酶带没有增加,抗病品种扫描表面活力变化不大,而感病品种PPO同工酶酶谱颜色加深,条带不清,扫描表面活力明显降低.上述结果可作为鉴别品种抗性的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3.
在接种TMV两周后测定了5个抗性不同的番茄品种的PAL、PO和PPO活性,以及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的变化。结果表明,抗病感病各品种接种TMV后PO、PPO酶活性均比相应健株高,且PO活性的病/健值与抗性成负相关,而PPO活性的病/健值与抗性成正相关;PAL活性变化与抗性无相关性;抗、感品种病株守氧化物酶同工酶都比相应健株酶带多,且抗性品种比健株多出2条酶带,而感病品种只多出1条酶带。  相似文献   

4.
水稻对细菌性病害的抗性与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对抗性反应不同的水稻品种接种白叶枯病菌和细菌性条斑病菌幼苗叶片的多酚氧化酶(PPO)活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健康叶片的PPO活性存在一定的差异,但与品种的抗性无关;在接菌叶,抗病品种的酶活性与对照接近,个别品种增加明显,而感病品种酶活力明显下降。抗性反应不同品种接种白叶枯病菌后PPO的变化趋势不因土壤中N肥的变化而改变。同一品种对白叶枯病菌不同毒力菌株和两种病害的反应与品种和病原的表型特征有关。因  相似文献   

5.
梨芽和茎尖多酚氧化酶活性和总酚含量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1,自引:1,他引:31  
本文研究了梨五个品种3-9月芽和茎尖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和总酚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鸭梨、苹果梨和南果梨的PPO活性在3-9月间呈双峰曲线,其峰值分别出现在5月、4月和5月;苍溪梨和日面红的PPO活性呈单峰曲线,其峰值分别出现在6月和8月;五个梨品种PPO活性最大峰值大小依次是南果梨>鸭梨>日面红>苹果梨>苍溪梨。在3-9月中五个梨品种总酚含量均以9月份最高,3月份最低;在3月、4月、6月和8月中,苍溪梨的总酚含量均为五个品种中最低者,而在5月、7月和9月则以日面红的总酚含量最低。  相似文献   

6.
甘薯4个不同抗、感品种的茎蔓接种薯瘟Ⅱ群病菌10d后,进行叶片保护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这种后抗、中抗品种SOD活性略有上升,其上升幅度:抗病品种〉中抗品种〉高感品种;抗、中抗品种POD活性下降,但高感品种则略有上升;CAT活性均有下降,其下降幅度:高感品种〉中抗品种〉抗病品种;MDA含量都有不同程度上升,上升幅度:高感品种〉中抗品种〉抗病品种。  相似文献   

7.
在甘薯抗病品种C180,金山57与感病品种岩囊8-6和南惠7号接种蔓割病菌后第2,4,6和8d,分别测定叶片脂质过氧化水平及体内若干保护酶活性,发现接种后第8d病株的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高于未接种的健株。感病品种的高于抗病品种的;接种第4d,抗,感病品种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出现高峰,第6,8d活性下降,感病品种下降速率大于抗病品种;抗病品种接种第6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出现高峰  相似文献   

8.
在甘薯抗病品种C180、金山57与感病品种岩薯8-6和南惠7号接种蔓割病菌后第2、4、6和8d,分别测定叶片脂质过氧化水平及体内若干保护酶的活性.发现接种后第8d病株的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高于未接种的健株,感病品种的高于抗病品种的;随着接种时间的延长,超氧物歧化酶(SOD活性逐渐下降,感病品种下降的速率高于抗病品种的;接种第4d,抗、感病品种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出现高峰,第6、8d活性下降,感病品种下降速率大于抗病品种;抗病品种接种第6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出现高峰,随后又下降,而感病品种活性高峰迟出现,在接种的8d内持续上升.研究表明甘薯品种对蔓割病的抗性与脂质过氧化及体内保护酶系统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小麦不同抗性品种经禾谷镰刀菌粗毒素诱导后穗内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D)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均不同程度的增强,木质素含量也有所提高,感病品种升高幅度高于抗病品种。诱导抗性效果在感病品种上的表达明显好于抗病品种,诱导后激发接种三种酶活性增高幅度明显高于不诱导接种处理,表现出诱导抗病性。  相似文献   

10.
感染马铃薯Y病毒脉坏死株系(PVY^N)后,敏感烟草体内的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升高,而抗性烟草的PPO活性降低,但其活性值均高于敏感烟草健康植株;敏感烟草从接种PVY^N后第8d起出现2条新的PPO同工酶谱带,而且随着病害程度的加重其强度增加,抗性烟草则没有新的PPO同工酶谱带出现,在未接种的情况下,抗性烟草体内的PPO活性明显高于敏感烟草,其PPO同工酶谱带数比敏感烟草多1条。  相似文献   

11.
抗,感菌核病油菜品种几种酶活性对草酸处理的响应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抗病油菜品种783和感病品种84039为材料,4叶期进行10mmol/L草酸浸根处理不同时间后,对其3种酶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抗病品种783的过氧化物酶,多酚氧经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高于感病品种84039。2个品种叶片中POD,SOD的活性都比各自的清水对照高,且抗病品种增加幅度大于感病品种,而PPO活性却下降。  相似文献   

12.
不同处理对控制杏酶褐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表明,沸水烫漂杏4min可基本控制多酚氧化酶(PPO)引起的酶褐变。用15gL-1(以有效SO2计)的亚硫酸盐溶液浸泡2h,可使杏PPO活性降至零,不产生PPO褐变。抗坏血酸使杏PPO活性降低,但成品褐变率显著提高。用10gL-1半胱氨酸溶液浸泡1.5h,可控制杏PPO所致酶褐变。  相似文献   

13.
不同处理对控制杏酶褐变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表明,沸水烫漂杏4min可基本控制多酚氧化酶(PPO)引起的酶褐变。用15g·L^-1(以有效SO2计)的亚硫酸盐溶液浸泡2h,可使杏PPO活性降至零,不产生PPO褐变,抗坏血酸使杏PPO活性降低,但成品褐变率显提高。用10g·L^-1半胱氨酸溶液浸泡1.5h,可控制杏PPO所致酶褐变。  相似文献   

14.
水稻不育系抗白叶枯病与体内酶活性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珍汕97不育胞质和相应的正常胞质孕穗期接种白叶枯病菌Ah28和Os14等菌株,测定从接种到表现症状时与抗病性有关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X)和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在稻叶与白叶枯病菌互作进程中,当接种后,稻叶内PAL和POX活性立即升高,尤其是PAL在互作的6h内,活怀已急剧增加,第24-48h,PAL活性升至最大值;在互作的第24-96h,各处理的POX  相似文献   

15.
棉花诱导抗蚜性与次生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关系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根据棉蚜与棉花的种间互作关系,本文从次生代谢角度,研究了不同类型品种棉苗在棉蚜为害胁迫下,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多酚含量的变化及其对抗蚜性表现和后期棉蚜种群数量消长所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受蚜害诱导后,PAL和PPO活性及多酚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与感蚜品种相比,抗蚜品种上升快,峰值高,防御反应及时有效。这种诱导抗蚜性强弱在不同基因型间存在差异,与蚜害指数高低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6.
以不同抗性品种柱花草为材料,研究接种胶胞炭疽菌后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H_2O_2、胼胝质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除高感品种的CAT活性于接种后降低外,高抗品种及中抗品种在试验中均有升高过程,其最大增幅与品种的抗病性呈正相关。除高抗品种的SOD活性于接种后降低外,其他品种在试验中均有升高过程,高感品种的增幅均大于中抗品种,且出现增幅的时间早于中抗品种,SOD活性的增幅与品种的抗病性呈负相关。接种后24 h,高抗与中抗品种接种处理的H_2O_2含量均升至最大值,而高感品种H_2O_2含量达最大值的时间稍滞后,高抗品种能更快、有效地调动H_2O_2介导的防御机制。高抗品种胼胝质含量大约是其他品种的3~5倍,且与抗病性有关,中抗品种TPRC90087接种处理与对照的胼胝质含量差异较小,中抗品种CIAT184和高感品种在受病原菌侵染后可能通过胼胝质的积累来抵御病害。  相似文献   

17.
玉米大斑病菌毒素的钝化反应及其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用18种化合物对HT-毒素进行钝化反应试验,结果表明:代森锰锌、Na2MoO4,NaNO,ZnSO4,KMnO4,KI及4种糖可钝化毒素,使其对玉米的毒性降低;而CuSO4,NaCl,KCI2O5,H2O2可使毒素毒性增强。毒素处理玉米叶片后细胞膜透性、细胞的Vc氧化酶,CAT,PAL,PPO活性都发生了一定的规律性变化,而毒素中加入H2O2和代森锰锌可抑制或加强这种变化。  相似文献   

18.
梨外植体褐变与多酚氧化酶及酚类物质的关系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研究了苍溪梨、金花梨外植体多酚氧化酶(PPO)活力、总酚含量和组培褐变率的变化规律及其关系。两品种的PPO活力在1~9月间变化都成一单峰曲线,活力高峰出现在4月份。苍溪梨为111u,金花梨为150u,总酚含量两品种在不同的时期也表现出明显的差异。金花梨总酚含量高峰期出现在5月份,苍溪梨出现在4月份。同期组培褐变率表现为:两品种的褐变高峰均出现在5月份,苍溪梨为54%,金花梨为71%。分析三者的相关性表明:PPO活力、总酚含量与组培褐变率都存在一定的关系,其组培褐变率的高低取决于PPO活力和总酚含量两种因素,在不同的时期由其中之一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多效唑和赤霉素对小麦生物效应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浓度为100mg/kg的GA3和PP333浸种,研究了小麦形态和生理指标对药剂处理的反应。结果表明,PP333处理抑制了植株地上部生长,增强生根力,增加根/冠和植株体内脯氨酸含量,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IAA氧化酶活性。但却降低了过氧化物酶(POD)、淀粉酶活性及细胞膜透性,GA则促进地上部生长,降低根/冠及IAA氧化酶活性,提高淀粉酶和POD活性,SOD活性略增强。表明2种调节剂地小  相似文献   

20.
杏多酚氧化酶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对影响杏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因素研究表明,25℃、pH6.8对杏PPO活性最强;85℃和100℃下,杏PPO完全失活的时间分别为150s和35s,抗坏血酸和L-半胱氨酸对杏PPO活性有抑制作用,抑制程度随浓度增加而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