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7 毫秒
1.
生猪屠宰检疫中,动物检疫员经常会遇到黄脂猪和黄疸猪案例,如何鉴别处理、如何防治是关键。为了让广大检疫员对黄疸和黄脂猪有一个更直观的认识,作者将自己多年来对黄脂、黄疸两种案例的鉴别处理及如何防治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2.
在屠宰检疫猪胴体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皮肤、肌肉、脂肪、结缔组织、关节囊液等部位发黄现象,通常情况下,胴体出现此种现象有两种因素。一是黄疸。二是黄脂(黄膘)。这是两种不同性质的黄染。致病原因和食用价值截然不同。因此正确鉴定,处理这两种胴体对检疫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3.
笔者在生猪屠宰检疫过程中往往会遇到黄脂肉、黄疸肉、白肌肉,当遇到上述3种肉食时一定要正确区分各种肉的检疫标准,因屠宰厂流水线上的检疫速度快、时间短,既不能错检误判,又要保证肉食品的安全,常依肉眼和实践经验最终作出综合性判断,必要时进行化验室检验,确保人民群众肉食安全,确保畜牧业正常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由于生猪屠宰基本都是在夜间进行,尤其是在凌晨以后,在夜间利用普通灯光照明的条件下,如果车间厂房又高就会给卫生检验检疫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现结合笔者多年来的工作实践,浅谈一下夜间对生猪检疫检验的鉴别方法。1猪的黄脂与黄疸病(黄膘肉)的鉴别因为屠宰车间灯悬挂太高导致光线不足,车间内水蒸气浓度过大视物不清,对病变不明显的患有黄疸及黄脂的肉尸很难看出。可以通过看、照、比、检的方法综合判断。黄疸  相似文献   

5.
笔者在生猪屠宰检疫过程中往往会遇到黄脂肉、黄疸肉、白肌肉,当遇到上述3种肉食时一定要正确区分各种肉的检疫标准,因屠宰厂流水线上的检疫速度快、时间短,既不能错检误判,又要保证肉食品的安全,常依肉眼和实践经验最终作出综合性判断,必要时进行化验室检验,确保人民群众肉食安全,确保畜牧业正常发展。  相似文献   

6.
猪黄脂肉(黄膘肉)的发生原因及解决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猪脂发黄现象(黄膘肉)在全国各地不断发生,其原因主要由营养性和病理性因素引起。营养性因素主要是饲料原料中含有较多的黄色素和其他色素物质,病理性因素主要是猪黄疸病变。2008年在全国发生的猪黄膘肉以后者较多,是体内脂肪氧化和霉菌毒素引起肝、胆病变,从而造成黄疸性黄脂。不仅引起脂肪变黄,粘膜组织也会变黄。其主要是由于饲料中感染了霉菌毒素,  相似文献   

7.
快速生化检验在动物屠宰检疫中能帮助判定动物产品是否来源于健康动物。黄脂肉、黄疸、病死动物肉、旋毛虫肉、猪囊虫肉的快速生化检验技术简便,在屠宰检疫中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猪黄脂病是以猪体脂肪组织呈现黄色为特征的一种色素沉积性疾病,欲称"黄膘",有的又称为黄脂肪病或营养性脂膜炎.在生猪屠宰后皮下脂肪变黄的猪肉,若因饲料引起的称为"黄膘肉",因疾病引起的称"黄疸肉".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我国畜牧业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也在逐渐提高,对肉类产品的产量和质量都有了更高的要求。2016年12月,笔者在对猪屠宰检疫过程中,发现了一例黄脂肉病猪,经剖检,发现仅是皮下脂肪和腹腔脂肪等部黄染严重,质地变硬,稍呈浑浊,实质器官未见明显异常。初步判定为黄脂肉,对猪肉进一步进行实验室检查,确诊为黄脂  相似文献   

10.
猪黄脂病的预防与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黄脂病是以猪体脂肪组织呈现黄色为特征的一种色素沉积性疾病,欲称“黄膘”,有的又称为黄脂肪病或营养性脂膜炎。在生猪屠宰后皮下脂肪变黄的猪肉,若因饲料引起的称为“黄膘肉”,因疾病引起的称“黄疸肉”,  相似文献   

11.
阐述病死畜禽肉、黄疸黄脂肉、寄生虫肉、病变变质冷冻肉几种常见病害肉的感官检查、病理剖检、实验室检验等检疫要点及各种病害肉无害化处理方法,并对市场上病害肉的来源、特点、危害及如何监督检查进行探讨,以期为畜禽产品质量安全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2.
王鑫 《新农业》2024,(2):47-48
<正>猪肉是我国主要的食用肉类,在如今规模化的生猪养殖过程中会发生许多疾病,不仅会降低生猪的生长性能和猪肉品质,还会传染给人类,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猪黄疸是生猪养殖中常见的疾病,可由多种病原菌和寄生虫导致,使猪肉黄染。黄脂也会导致猪肉黄染,因此,为提升猪肉制品的食品安全,要加强猪黄疸的鉴别诊断和防控。1黄疸和黄脂猪肉的形成原因1.1黄疸猪肉形成原因黄疸是由于圆环病毒病、猪副伤寒、  相似文献   

13.
动物卫生监督工作的实际开展过程中,屠宰检疫始终都是其中最为关键的一部分,也是预防及控制各项严重疫病灾情,确保畜类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手段。本文就关于猪病害肉的鉴别要点及在屠宰检疫时较常见的几种猪病鉴定与处理展开分析、探讨,希望能为有关同行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猪黄疸肉主要是由于一些致病因素引起,起因较为复杂,为了防止猪黄疸肉在市场上进行流通,本文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肉品检疫工作经验,针对猪黄疸肉检疫诊断以及处理的有关问题,分析原因,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疫员作为生猪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的主要参与者,通过对检疫人员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有助于规范检疫员的检疫行为,提高生猪的可追溯概率。【方法】基于四川省德阳市六县(区)139名检疫员的调查,从产地检疫、屠宰检疫、运输检疫和市场补检4个环节分析了检疫员的行为;并采用Logistic模型分析检疫员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检疫员按照可追溯体系要求检疫的概率较低;检疫员的基本特征、物主配合程度、检疫设备、培训力度等因素对检疫员的行为选择影响较大。【结论】建议政府加大资金投入,提高对检疫员的培训和监管力度,完善考核机制,加强对养殖户和贩商的宣传。  相似文献   

16.
近些年来,我国养猪业得到了全方位的发展,行业经济逐步上升,为我国畜牧业经济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然而,在生猪屠宰检疫上,由于应激因素而引发的内脏器官异常、肉尸异常等,极易和部分疾病因素的病理性变化相互混淆,会对后续猪肉的质量产生影响,进而威胁到人们的健康。对此,为保证猪肉质量,在此次研究中,我们就猪屠宰检疫过程中应激症状的鉴别与处理展开了分析与研究,旨在为后续猪屠宰检疫之中应激症状的鉴别提供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7.
动物检疫是通过对动物及动物产品的检查、处理、防止动物疫病传播、扩散,促进养殖业发展,保护人体健康的行政技术措施。检疫对象有117种动物疫病。肉品品质检验是指生猪屠宰过程中及屠宰后肉  相似文献   

18.
<正>家禽屠宰检疫规程的发布,是检疫员如何进行家禽屠宰检疫的技术指南,对保护百姓身体健康及食肉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家禽屠宰检疫规程要求检疫员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家禽的屠宰检疫,笔者就该规程做以探讨。一、明确检疫对象及适用范围家禽屠宰检疫规程的检疫目录为高致病性禽流感、新城疫、禽白血病、鸭瘟、禽痘、小鹅瘟、马立克氏病、鸡球虫病、禽结核病,共九种。本规程规定了家禽的屠宰检疫申报、进入屠宰场(厂、点)监督查验、宰前检查、同步检疫、检疫结果处理以  相似文献   

19.
检疫就是检查疫病,因检疫的对象不同而不同。检疫对象就是指家畜禽和人工饲养、合法捕获的其他动物及其产品。动物检疫中与人们最直接的肉品检疫。其又分猪、牛、羊等的检疫,生猪的屠宰检疫可分宰前检疫和宰后检验2部分。1宰前检疫又称站台检疫。生猪运抵场区,检疫员首先要查证  相似文献   

20.
该文分析了猪肉黄脂和黄疸的成因及肉尸鉴别方法,并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