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讨"蟹—螺—草"养殖模式中螺蛳的适宜投喂量,研究了不同螺蛳投喂水平对河蟹产量、塘内水体氮磷含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商品饲料常规用量(300 kg/亩)(15亩=1 hm~2,下同)条件下,河蟹产量、去除螺蛳投入的毛利润与螺蛳投喂量均呈开口向下的一元二次曲线相关,且相关性达显著水平;增加螺蛳投喂量,蟹塘水体TN含量呈上升的变化趋势,对TP含量影响较小,但整个养殖过程水体的TN含量中位数值符合Ⅴ类水标准要求,TP含量中位数值符合Ⅲ类水标准要求。综合产量、水质理化因子、经济效益等因素,螺蛳的适宜投喂量为:459.5~587.5 kg/亩。  相似文献   

2.
徐承旭 《内陆水产》2001,26(6):18-18
1 饵料多样性河蟹食性杂,偏动物性饵料,且生性贪食,在饵料投喂上,即要满足河蟹营养需求,加快脱壳生长,又要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殖效益。可因地制宜,多种渠道落实饵料来源。一是蟹池移栽足够的水草,覆盖率在40%以上,水草既是河蟹喜食的植物性饵料,又可净化水质。蟹池水草多,有利于小杂鱼、虾、螺、蚬等天然饵料生物的生长繁殖。蟹池水草以沉水植物为主,漂浮植物,挺水植物为辅。二是投放螺蛳,让其自然繁殖,供河蟹自由摄食。螺蛳肉营养丰富,脂肪含量高,口味好,河蟹非常喜欢摄食。蟹池投放螺蛳,不仅提供了优质天然饵料,降…  相似文献   

3.
不同饲料对越冬一龄蟹种蜕壳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3~4月投喂不同种类的饲料对越冬一龄蟹种生长脱壳的影响效果明显不同.室内实验表明:在相同密度、相同养殖条件下,投喂新鲜动物性饲料的成活率高达90%以上,投喂植物性饵料的成活率仅为65%;湖泊网围养殖生产表明:在相同面积、不同密度的强化暂养网围区中,投喂动物性饲料小杂鱼、螺蛳的幼蟹脱壳延迟期仅为4 d,而投喂植物性饲料小麦的幼蟹脱壳延迟期为7 d,其脱壳死亡率明显高于前者.  相似文献   

4.
杨金林 《内陆水产》1998,23(10):25-25
俗话说:“七、八月长壳,九、十月长膘”,夏秋季水温高,河蟹活动频繁,摄食旺盛,是生长的最好时机。因而此阶段河蟹养殖应加强饲料投喂,水质管理、病害防治和日常管理等方面工作。1加强投喂7月-10月水温较高,河蟹活动加强,食欲增加,生长迅速,应增加饲料投喂量。养殖蟹种的塘口,在增加投饲量同时,应控制饵料投喂的质量和数量,以麸皮、菜饼、稻谷等植物性饵料为主,在保证基础代谢的情况下少喂动物性饵料,以防止幼蟹性早熟;养殖成蟹的塘口,要多投喂小杂鱼、螺、蚌等动物性饲料,辅以植物性饵料,确保河蟹肥育聚黄,当年上…  相似文献   

5.
三种投喂模式对河蟹二龄成蟹养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比较了池塘养殖条件下,全程投喂配合饲料、杂鱼和传统饵料(以黄豆、小麦和玉米为主,辅以少量饲料和杂鱼)对河蟹(Eriocheir sinensis)二龄成蟹生长、性腺发育、规格分布、成活率、单产、饵料系数和饵料成本的影响。结果显示:(1)无论雌雄,传统饵料组早期(5-8月份)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方面最低,杂鱼组最高;(2)杂鱼组雌体8月份性腺发育速度最快,传统饵料组性腺发育速度最慢,其余月份雌体和雄体的性腺指数和肝胰腺指数均无显著差异;(3)无论雌雄,最终杂鱼组的大规格成蟹(雄体175 g,雌体100 g)比例最高,而传统饵料组的小规格成蟹(雄体100 g,雌体75 g)比例最高,且体重差异较大,配合饲料组的中等规格成蟹较为集中,最终三组投喂模式下雌雄蟹的平均体重并无显著差异,杂鱼组略大于传统饵料组;(4)三种投喂模式下,三者的成活率和平均产量并无显著差异;杂鱼组的饵料系数和饵料成本最高,配合饲料组饵料系数最低,但饵料成本居中;传统饵料组饵料系数居中,饵料成本最低。结果表明,全程投喂配合饲料对河蟹二龄成蟹的养殖性能和性腺发育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杜文华 《齐鲁渔业》2010,(10):60-60
秋季是黄河口大闸蟹生长的后期,也是增肥增壮、提高产量和品质的关键时期。垦利县海洋与渔业局多管齐下把加强大闸蟹后期养殖管理作为夺取大闸蟹丰收关键来抓。一是及时召开由技术指导员和重点示范户参加的大闸蟹后期养殖管理现场会,广泛宣传大闸蟹后期管理的重要性;二是发放养殖技术资料到养殖户手中,引导全县养殖户把抓好后期管理作为大闸蟹养殖的重要环节;三是进行分片集中指导,重点指导蟹池水质调节、活性饵料投喂、  相似文献   

7.
养殖户都知道:有水草的蟹塘,投喂螺蛳养蟹肯定挣大钱,近几年养殖户大多是年初购买活螺轧碎后喂蟹或直接鲜活投喂。早期由于鲜活饵料充足,河蟹长势喜人,但是成本高,6月份以后无法做到按计划足量供应活螺,即使每亩放鲜螺300~400千克,至6月份蟹塘内活螺也已稀少,这样到6~9月份河蟹生长关键期反而不能为其供应味美、鲜活的动物饵料,而大量投喂黄豆、玉米、小麦、冻鱼、杂鱼、南瓜等极易导致水质恶化,水草被毁,引发蟹病,河蟹的长成规格当然不理想。如果饲养苹果螺喂蟹一切问题都将顺利解决。苹果螺,也称福寿螺、大瓶螺…  相似文献   

8.
一、饵料多样性 河蟹食性杂,偏动物性饵料,且生性贪食,在饵料投喂上,即要满足河蟹营养需求,加快脱壳生长,又要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殖效益。可因地制宜,多种渠道落实饵料来源。一是蟹池移载中够的水草,覆盖率在40%以上,水草主要品种有伊乐藻等,水草既是河蟹喜食的植物性饵料,又可净化水质。蟹池水草多,有利于小杂鱼、虾、螺、蚬等天然饵料生物的生长繁殖。蟹池水草以沉水植物为主,漂浮植物,  相似文献   

9.
测定了浙江中华鳖肌肉中总Hg、As、Pb和Cd 4种重金属的含量。结果表明 ,中华鳖样品中的Hg、As、Pb和Cd的含量平均分别为 0 0 5 4mg/kg、 0 0 39mg/kg、 0 2 0 2mg/kg和 0 0 2 2mg/kg ,均低于国家水产品重金属卫生限量值。所有样品都未发现超标现象 ,且中华鳖 4种重金属含量分布呈现一定的地理差异  相似文献   

10.
李恒勇 《齐鲁渔业》2010,(10):61-61
一是加强投饲管理。坚持定时、定位,饲料要求质量好,营养全面,每日检查鱼摄食情况,常规鱼池加大投饲量,蟹池、甲鱼池增加野杂鱼、螺蛳肉等动物性饵料的投喂比例;二是加强水质调控。适时适量换水,加强水生动物秋季育肥,早晨和中午开启增氧机增氧;三是加强病害防治。指导养殖户利用晴好天气,做好水体消毒,定期泼洒消毒剂,施用光合细菌和EM菌,调节水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