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3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诊断及鉴定。方法:分析某地区2000年至2006年间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32例患者病历资料。结果:积液演变为血肿的时间:伤后22-30 d 16例,30-40 d 12例,40 d以后者4例。硬膜下血肿CT表现为硬膜下新月形占位病变,CT值均位于25-50 Hu之间。结论:外伤性慢性硬膜下积液演变为硬膜下血肿一的发病年龄有两极化趋势,致伤方式常为加速性或减速性损伤。临床上外伤后发生硬膜下积液的伤者,如原症状消失后又出现新的症状或原症状加重等症状体征时应及时进行影像学检查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2.
编辑同志:我因债务问题和邻居刘某发生争执,刘某一家人对我进行围攻殴打,致使我全身多处受伤,经法医鉴定为轻微伤丙级。但我认为法医鉴定不够全面。请问:我可以要求重新鉴定伤情吗?读者郭大刚郭大刚读者:公安部颁布的《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七十三条第二款规定:“违法嫌疑人或者受害人对鉴定结论有异议的,可以提出重新鉴定的申请,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后,进行重新鉴定。申请重新鉴定以一 次为限。”重新鉴定,为确保鉴定结论的质量,公安机关会另行指派或者聘请鉴定人或者鉴定机构进行鉴定。由此…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早期手术与保守治疗老年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老年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早期手术组和保守治疗组,每组40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早期手术组治愈7例,显效10例,转为慢性硬膜下血肿23例;保守治疗组治愈8例,显效8例,转为慢性硬膜下血肿24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4.
朱妍 《吉林农业》2003,(2):39-39
吉林省农安县人民检察院通过法医鉴定,解决一起因不服公安机关法医鉴定而停尸上访久拖不决申诉案。 2002年5月8日十四时许,吉林省农安县小城子乡菜园村3社农民徐仁昌,死于本村农民于俊昌家鸡舍内,死者颈、腹部十余处刀伤。当日长春市公安局、农安县公安局对徐的死亡现场进行了勘查,对徐的尸体做了检验鉴定,得出徐仁昌自杀的结论。死者家属对公安局的鉴定提出强烈质疑,停尸到有关部门上访,社会反响很大。到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网球弹力帽在后颅窝减压术后的使用效果。方法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后颅窝减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5例)和对照组(55例)。术后观察组采用网球弹力帽,对照组采用普通加压包扎,比较两组术后枕2部头皮下积液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3例发生皮下积液,对照组9例出现皮下积液,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4.569,P〈0.05)。结论网球弹力帽能加强后颅窝枕颈肌的张力,尽量减少硬脑膜外腔隙,减少后颅窝减压术后患者枕部皮下积液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2002年3月6日19时许,被告人时某在其租住处室内,因家庭琐事责备其子(14岁)时,遭口头顶撞后,遂上前打了其子左右脸部二计耳光,致其子左耳外伤性鼓膜穿孔,经法医鉴定为轻伤。次日上午10时,被害人在其母亲的陪同下到公安机关报案。时某被传唤,后取保候审。  相似文献   

7.
自发性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是指非外伤情况下各种原因引起的脑大、小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自发性破裂引起的脑内出血。ICH是一种多因素疾病,受环境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由于死者生前一般无特异性临床表现,死亡过程急促,生前或仅有轻微外伤、情绪激动等因素影响,所以这类案件是法医鉴定工作的重点、难点之一。1案例介绍2011—2014年张家口市公安局物证鉴定所鉴定9例ICH死亡案例,现结合文献分析其法医病理学特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改良皮瓣"补丁法"预防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效果。方法对行改良皮瓣"补丁法" 绷带包扎单管负压引流63例和行传统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单管负压引流59例发生皮下积液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2例乳腺癌根治术患者中发生积液者25例,积液的总发生率为20.5%;其中改良皮瓣"补丁法" 绷带包扎单管负压引流组的积液发生率为12.7%;传统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单管负压引流组的积液发生率为28.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单管负压引流法相比,改良皮瓣"补丁法" 绷带包扎单管负压引流能明显的减少术后皮瓣下积液。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改进的填塞法和缝合止血法治疗严重肝外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12例采用改进的填塞法和缝合法治疗外伤性肝破裂的病例作回顾性分析。结果:1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死于特重型脑损伤,其余10例均痊愈(占83.3%);术后右胸腔积液1例,胆漏1例,经保守治疗痊愈,无1例发生术后再次大出血、切口感染以及膈下脓肿。结论:改进填塞法和缝合法应用于止血困难的重度肝损伤的抢救,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为全面了解某海底天然气管道的运行状况,保证天然气海管的安全运行,通过建立天然气海底管道仿真模型和腐蚀预测模型,分别对水露点含水量状态和饱和含水量状态下的不同典型工况进行分析,得出了天然气海管流动参数分布规律、流型、积液量、水合物生成以及管道腐蚀情况。结果表明:在两种含水状态下,海管运行参数均在设计范围之内,且均无水合物生成;水露点含水量状态下积液量几乎为0,管内流型为单相流,仅立管处有轻微腐蚀;饱和含水量状态下积液量较大,管内流型为分层流,整个管道均会发生中度腐蚀。该分析结果可为海底天然气管道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不同的硬脑膜处理方式对开颅去骨瓣减压术二期颅骨修补术的影响。方法 152例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后行二期颅骨修补术的患者,根据一期开颅术中不同的硬脑膜处理方式分成硬脑膜敞开不缝合组、自体骨膜减张缝合组、生物膜覆盖组,比较3组患者行二期颅骨修补术时术中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自体骨膜减张缝合组与生物膜覆盖组修补术中分离层次分明,操作容易,术后并发症明显低于硬脑膜敞开不缝合组(P〈0.05)。结论开颅去骨瓣减压术中硬脑膜处理方式会影响到二期颅骨修补术,硬脑膜减张缝合或使用生物膜覆盖会使修补术容易,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随着法制的完善与发展,在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的体制下法医鉴定承担着为法律提供科学依据。充分体现依事实为根据、依法律为准绳的执法原则。为各类司法诉讼活动提供科学的证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螺旋CT多平面重建(MPR)对眼眶爆裂性骨折的诊断意义。方法收集我院2005-2007年间眼眶外伤并骨折的病例45例进行螺旋CT检查及多平面重建成像分析。结果单纯内侧壁骨折25例,内侧壁和下壁骨折12例,内侧壁、下壁骨折合并同侧蝶骨大翼、上颌窦及颅底骨折8例;上颌窦积液6例,筛窦积液27例,蝶窦积液12例;内直肌增粗23例,视神经增粗并球后出血22例。结论螺旋CT扫描及多平面重建对眼眶骨折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大大提高眼眶壁骨折诊断率,为临床提供可靠影像学资料,对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颅底肿瘤切除术后脑脊液漏的防治经验。方法对21例颅底肿瘤切除术后脑脊液漏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保守治疗治愈2例,漏口缝合、切缘皮下穿刺抽液和(或)置管持续引流及术区加压包扎治愈7例,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脑脊液治愈9例;行开颅手术修补治愈1例,行鼻内窥镜修补治愈1例,行脑室腹腔分流手术治愈1例。结论 "不透水"缝合硬脑膜、术中恰当处理敞开的副鼻窦,是避免脑脊液漏的有效方法。对已发生脑脊液漏者,卧床、早期穿刺抽吸皮下积液伤口加压包扎或腰大池持续置管引流脑脊液对大部分患者有效,无效及晚期患者需要再进行手术修补。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血清可溶性白介素 2受体 (s IL- 2 R)、白细胞介素 - 8(IL- 8)含量对良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的意义。方法 :测定 64例肺炎性胸腔积液及 53例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血清 s IL - 2 R和 IL - 8水平 ,并与 50例正常人进行对照。结果 :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血清中s IL- 2 R含量显著高于肺炎性胸腔积液患者 (P<0 .0 1 ) ;肺炎性胸腔积液患者血清中 IL- 8含量显著高于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 (P<0 .0 1 )。结论 :血清 s IL- 2 R和 IL- 8检测对肺炎性、结核性胸腔积液的鉴别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早期持续腰大池脑脊液引流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效果。方法将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76例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41例早期行持续腰大池脑脊液外引流术,对照组35例采用常规腰穿治疗。对2组治疗后病情恢复进行比较。结果早期持续腰大池脑脊液引流患者的意识恢复、颅内压下降、脑脊液正常较对照组明显,脑积水并发症减少。结论早期持续腰大池脑脊液引流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姜一 《长江大学学报》2017,(15):73-76,81
有效排出积液对低压低产气井的稳产保产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目前大牛地气田直井积液状态无动态监测手段、排液方法相对粗糙的缺陷进行排积液方法研究。首先基于两相流的形成与转换机理,结合环状流、过渡流、段塞流、泡状流4种流态的特征,定义了无积液、井壁积液、井筒积液、井底积液4种积液状态;其次,通过对比实际产量与各流态的形成边界以及临界携泡流量的大小关系,将4种积液状态的气井进一步细分为8类,并将泡沫排水、提产带液、降压带液等排水方法进行组合,制定了针对性的8类排积液方法;最后,实例分析证明该方法在现场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明确引起种(蛋)鸭特征性输卵管积液和产蛋下降的新发疫病[俗称种(蛋)鸭输卵管积液综合征]的病原。【方法】对自闽粤赣浙皖桂等地产蛋率较高的部分鸭群表现以输卵管内乳糜性积液、黏膜出血水肿增厚及不同程度产蛋下降为特征的病(死)麻鸭、樱桃谷种鸭和种番鸭中采集的样品(输卵管积液、输卵管黏膜、卵巢和肝脾脏器),开展鸭已知病原核酸监测、病原分离鉴定和开产麻鸭人工感染试验。【结果】细菌分离显示,输卵管积液里未分离到细菌,排除细菌感染引起;经病毒核酸监测,只有C型禽偏肺病毒(Avain metapneumoviurs subgroup C,aMPV/C)阳性,未检测到其他引起禽产蛋异常的病毒;以aMPV/C单一阳性的样品经鸭胚进行病毒分离与传代,发现接种鸭胚未见死亡,但胚体表面稍水肿和出血、肝脏出血;对第5代鸭胚液进行RT-PCR检测,结果显示a MPV/C分离阳性率为72.2%;对获得的4株分离株(JX2126、FJ2228、FJ2375和GD2381株)的基因片段进行测序和序列分析发现,该片段与最早报道的番鸭a MPV/C法国分离株(Muscovy duck/1999/99 178/Fran...  相似文献   

19.
大落差地区的天然气管道清管时,受地形起伏和管道积液量的影响,清管器的运行速度容易发生剧烈波动;清管器与管道在弯头处碰撞,形成冲击载荷,威胁管道运行安全。以中缅天然气管道龙陵输气站至保山输气站大落差管段为例,基于管道仿真技术,分析清管器最大运行速度与管道压力、输量、积液量之间的关系,指出积液量是影响清管器最大运行速度的主导因素;确定管道应力不超过管材许用应力条件下的清管器最大允许运行速度,以及与之相对应的最大允许积液量;将积液量与管道输量、两端压差关联,提出由管道输量和压差所表征的管道安全清管工艺条件,为判断大落差天然气管道安全清管条件提供了可靠、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湿气管道在实际运行中,需要基于某些方法确定清管周期,以保证管输效率。为研究国内常用清管周期确定方法的适应性,对最小输气效率法、最大允许压降法、最大积液量法存在的不足进行剖析,并基于2条实际管道,重点研究了清管后管线输送效率和积液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当利用最大积液量法时,决定清管周期的关键因素是清管液塞量而不是管内积液量;通过静态积液量确定清管周期的做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当管道输送量较大时,利用最小输气效率法和最大允许积液量法得到的清管周期均为无限大,无法有效应用;对于实际管道,无论是最小输气效率法还是最大积液量法,得到的清管周期都过于短暂,不能用于指导现场清管周期的确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