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广裕 《甘肃农业》2012,(12):52-53
农业废弃物既是受技术与人类认识水平的限制,尚未能加以利用的资源和能量,又是农村主要的环境污染源。作者定义了农业废弃物的概念并对农业废弃物作了分类,介绍了中国农业废弃物产出情况以及秸秆还田、秸秆固化与炭化、制备食用菌培养基、制备复合材料、畜禽粪便制肥等农业废弃物的处理方法和技术,分析了中国农业废弃物处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处理农业废弃物,积极发展循环农业和加大农村环境治理力度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
农业废弃物既是受技术与人类认识水平的限制,尚未能加以利用的资源和能量,又是农村主要的环境污染源.作者定义了农业废弃物的概念并对农业废弃物作了分类,介绍了中国农业废弃物产出情况以及秸秆还田、秸秆固化与炭化、制备食用菌培养基、制备复合材料、畜禽粪便制肥等农业废弃物的处理方法和技术,分析了中国农业废弃物处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处理农业废弃物,积极发展循环农业和加大农村环境治理力度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3.
宋欢  胡浩民  郑少雄 《广东农业科学》2012,39(10):207-209,220
农业污染中,种植业污染、畜禽养殖业污染、水产养殖业污染及农药废弃物污染是主要污染源。目前,前三者都已引起农业部门的重视,并已出台了相关法规,但农药废弃物污染问题尚没引起政府与社会的足够关注。通过对广东农村的农药废弃物处理现状进行实地调研,提出以供销社为主体构建广东农药废弃物回收新体系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4.
针对青海省农村畜禽养殖废弃物的污染及处理现状,借鉴国内外成熟的无害化处理技术及资源利用技术,探讨畜禽养殖废弃物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5.
农村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青海省农村畜禽养殖废弃物的污染及处理现状,借鉴国内外成熟的无害化处理技术及资源利用技术,探讨畜禽养殖废弃物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6.
一、当前农村环境污染现状(一)生活废弃物对农村环境造成的污染博爱县人口不多,但随着小城镇化的建设,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引发村镇的生活废弃物也在不断增加。由于农村环境管理滞后,资金、技术有限以及其他原因,村镇的生活废弃物处理设施的建设及容量都不能满足实际的需要。生活垃圾绝大部分未能实现无害化处理。造成某些乡镇特别是中远郊农村产生的生活垃圾多在生活区、生产区、农田、河边等处堆积,得不到及时处理,日积月累垃圾量非常惊人。  相似文献   

7.
河北省农村生活废弃物处理现状及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森林  王洁  郭洪生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4):19471-19473
利用系统工程的解释结构模型方法,对河北省农村生活废弃物物流系统进行了多级递阶结构模型的建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4种废弃物物流处理模式。采用层次分析法,选出适合河北省农村生活废弃物物流的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明农村种养殖业为主的废弃物的种类和数量,为农村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提供参考,选取开展循环农业试点的北京市平谷区西柏店村为典型案例,运用问卷调查法、访问调查法、观察调查法等调查方法,调查此类村庄种植业、养殖业和人居环境三部分的废弃物的种类和数量。根据循环农业开展情况,剖析废弃物综合利用措施、利用效果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农村废弃物综合利用及环境保护的改进对策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试论我国农业和农村有机废弃物生物质碳产业化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我国农田秸秆和生活垃圾等农业和农村有机废弃物面广量大,其资源化处理一直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开发高效低耗有机废弃物生物质碳工程转化产业化技术,以新型碳质产品就近回田回村实现农业循环.而服务于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可能是农业和农村有机废弃物循环利用并促进农业固碳减排的最佳解决方案.新近已经开发出不同规格和型号的中小型生物质转...  相似文献   

10.
治理集约化畜禽养殖废弃物污染,开展有机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是解决我国畜牧业环境污染问题的主要路径.本文以北京顺义区某村为范例,考察了集约化养殖废弃物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分析了畜禽废弃物处理措施与资源化利用的主要方式及其效果和存在的问题.研究表明,实施工业园区化的养殖环境管理制度,采用以现代生物技术和工程技术为支撑的废弃物处理措施,开展以生产有机肥料和生物燃料为主的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建立良性循环的生态农牧系统,将有助于推动我国畜禽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及农村人居环境.  相似文献   

11.
在调查分析浙江省丽水市垃圾资源化现状和资源化潜力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资源化管理和处理措施,并展望了我国城市垃圾处理的前景.  相似文献   

12.
中国食物浪费成因与对策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禹 《农业展望》2014,(6):64-68
改革开放以来,居民生活得到了极大改善,食物数量、质量和结构不断升级,但同时食物浪费也日益严重。从餐桌食物浪费入手,揭示中国现阶段食物浪费现状,科学解释了食物浪费与损耗的区别,深入解析了食物浪费背后的四大成因,并提出减少食物浪费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文献资料数据和统计数据,估算了2010年北京市及其郊区县、外埠主要农产品供给省份的耕地畜禽粪便负荷值,分析北京市畜禽废弃物资源空间转移的可行性。结果表明,2010年北京市耕地畜禽粪便负荷量为38.30t/hm2,超出还田限量值,而天津、河北、山东、辽宁、内蒙古等外埠蔬菜供给省份的耕地畜禽粪便负荷量分别为16.29t/hm2、15.89t/hm2、17.43t/hm2、22.45t/hm2和21.34t/hm2,低于还田限量值,京郊畜禽废弃物资源具备开展空间转移的理论可行性。在实践上,北京畜禽废弃物管理既要提高本地利用率,又要与外埠省区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在区域农业合作框架下,着力突破管理、技术、市场、应用等关键节点,提高畜禽废弃物利用技术的成熟性和经济性、有机肥料的商品性和生产应用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4.
随着易腐垃圾数量的日益增加,其对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易腐垃圾虽然具有严重的污染特性,但也存在资源化利用的潜力,通过不同的技术对易腐垃圾进行处理,可以减小其所造成的危害,实现对易腐垃圾的资源化利用。本文综述了易腐垃圾传统处理技术(填埋、焚烧、粉碎直排)、生物资源化利用技术(饲料化处理、厌氧发酵、好氧堆肥等)以及目前一些新型处理技术,对这些技术的处理效果、缺陷进行归纳,阐述了技术应用状况,同时分析了垃圾分类对易腐垃圾处理的影响,以期为易腐垃圾处理技术的优化和资源化利用的发展方向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通过文献整理,并结合杭州市实际,对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特点及其综合处理技术进行探讨。结果显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中厨余垃圾占比过高,可回收物含量高。因此,十分有必要从源头开展垃圾分类,针对不同垃圾的特性,分类处理。同时,由于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中厨余垃圾占比超过50%,因而在城市生活垃圾的综合处理中,应重点关注厨余垃圾的处理。目前,主要的厨余垃圾处理方式有饲料化、填埋沼气利用、生物堆肥及厌氧发酵处理等,但总体来看,这些技术还不够成熟,仍有待进一步研究。最后,结合杭州市实际,针对城市生活垃圾的综合处理,提出加快推进垃圾分类、强化垃圾处理技术攻关、加强政策保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固体废物危险特性鉴别是对环评文件的完善和有益补充。按照委托来源对鉴别进行分类,对应急污染事故鉴别的特征进行了剖析,阐述了《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7.
以园林废弃物、干化建筑渣土、餐厨废弃物有机渣作为堆肥原料,研究不同混合比例下堆体温度和养分的变化,并以最终制成的堆肥作为育苗基质的混合物,明确其对番茄、青瓜、甘蓝种子出芽率和幼苗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园林废弃物堆体、园林废弃物和餐厨废弃物有机渣的混合堆体在短时间内温度上升至70 ℃以上,并于45 d后缓慢降低至50 ℃左右。其间,堆体的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含量,以及含水率逐渐下降,而pH值、电导率,以及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则基本保持稳定。育苗试验结果表明,制成的堆肥具有较高的电导率,但在试验条件下,对幼苗存活率没有显著不利影响,说明园林废弃物、干化建筑渣土,以及餐厨废弃物有机渣通过堆肥处理投入农业生产是具备应用潜力的。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农用酵素对餐厨垃圾快速产酸发酵的影响,设置5个处理分别为添加0(JT0)、1 (JT1)、3(JT3)、7(JT7)、10 g/L(JT10)的农用酵素进行餐厨垃圾发酵,测定各处理发酵过程中pH、有机酸、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灰分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 发酵第1天5个处理的pH均显著下降,第7天后基本处于稳定。在发酵酸化过程前3 d有乳酸、乙酸、丙酸产生,且乳酸含量显著高于乙酸、丙酸。其中JT3最终乳酸含量最高,为50.65 mg/L。乳酸的产生会造成pH的迅速下降。各个处理均在发酵3 d时产生大量的乳酸,7 d后产酸基本结束,pH也趋于稳定。餐厨垃圾主要产酸时期为前3 d,并于第7天趋于平缓。2)在发酵第7天时,JT3的干物质含量为21.77 g/100 g,比发酵前降低11.13%,比其他同时期处理下降最多。从整体趋势上来看,各处理均在发酵第7天时,粗蛋白含量达到最大。JT3在发酵第7天时粗蛋白含量最高,为19.90 g/100 g。各处理在发酵后粗脂肪含量都有所下降,除JT10中粗脂肪含量与原料无显著差异,其余各处理均显著下降(P<0.05),其中,JT3粗脂肪含量最高为17.54 g/100 g。结合pH、有机酸及各项代谢产物来看,JT3的发酵效果相对较好。综上,农用酵素添加量为3 g/L,发酵时间为4~7 d,餐厨垃圾发酵酸化效果最佳,是低成本快速处理餐厨垃圾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废旧刨花与废旧纤维的水泥水化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废旧刨花、废旧纤维、新鲜刨花三者的水泥水化特性进行了试验和分析。结果表明,预处理可明显改善木质材料与水泥亲和性,从阻凝系数和水化时间看,其作用效果依次为1%NaOH、热水、冷水;材料特性对水泥水化特性有影响,从阻凝系数和水化时间看,新鲜刨花对水泥-木质材料混合物的阻凝系数最小,到达最高水化温度时间最短,其次是废旧纤维,废旧刨花最后;经过预处理的木质材料,其水泥水化适合系数都大于68%,都适合半干法生产水泥复合板。  相似文献   

20.
以厨余和杂草废弃物混合物为发酵底物进行了批式和两相厌氧发酵试验。经过25 d的批式厌氧消化后,污染负荷(以挥发固体(VS)质量浓度计)为6.5、12.5、16.0和20.0 g/L的沼气产率分别为1 012、863、879和467mL/g,甲烷产率分别为595、442、440和316 mL/g,其中接种污泥对沼气产率和甲烷产率的贡献分别是304和170mL/g。试验结果表明:污染负荷为6.5 g/L时达到最大产气效率,80%的气体在反应的前8 d产生;污染负荷为12.5和16.0 g/L的产气率在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别;污染负荷在20.0 g/L时出现产甲烷抑制,甲烷体积分数在反应的前2 d为20%左右。两相发酵试验采用厌氧固体床反应系统,包括4个1 L的固体床反应器和1个2.2 L的厌氧批式反应器。经过12 d的消化,沼气和甲烷产率分别为530和351 mL/g,系统总固体(TS)和VS去除率分别为78%和82%。与批式消化比较,该两相系统污染负荷高,产气稳定,周期短,是处理该类型有机废弃物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