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对不同发育时期宁夏拘杞叶片、果柄、果实中蔗糖,果糖、葡萄糖含量及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进行测定,研究枸杞叶片、果柄、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糖的积累与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宁夏枸杞叶片以积累蔗糖为主,果糖的含量与酸性转化酶(AI)和中性转化酶(NI)均旱显著正相关;果实以积累已糖(葡萄糖和果糖)为主,葡萄糖和果糖的含最与AI和NI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其他酶无相关性,说明AI和NI在宁夏枸杞果实的糖代谢中起着主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2.
对枸杞多糖的提取分离及其组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枸杞经氯仿-甲醇脱脂,水提醇沉,乙醇、丙酮和乙醚洗涤干燥,双氧水脱色,savage法除蛋白后可得枸杞多糖;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枸杞多糖分子量为:73 950~138 090 Da;枸杞多糖中单糖分别有葡萄糖、阿拉伯糖、鼠李糖、半乳糖、木糖和甘露糖,其中含量较多的是葡萄糖、阿拉伯糖和半乳糖,其他单糖含量较低。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枸杞Lycium果实糖积累差异及其品质形成的生理机制,以4种枸杞为试材,在枸杞果实发育期间,测定果实糖质量分数与蔗糖代谢酶活性变化。结果表明:宁夏枸杞Lycium barbarum果实中检测到10种糖,云南枸杞L.yunnanense和中国枸杞L.chinense果实中检测到7种糖,北方枸杞L.chinense var.potaninii果实中检测到6种糖;成熟期枸杞果实以果糖、葡萄糖和蔗糖为主。在果实发育过程中4种枸杞果糖和葡萄糖质量分数整体呈现出逐渐升高趋势,果实发育的后期升高幅度高于初期;而蔗糖质量分数呈现出2种变化趋势,不同发育时期种间有差异。4种枸杞蔗糖代谢酶活性在枸杞果实发育过程中差异较大,其中,酸性转化酶(AI)在果实发育的初期活性较低,种间差别小,但在果实发育的后期活性高,种间差别大。在整个果实发育过程中供试种蔗糖合成酶(SS)活性始终高于磷酸蔗糖合成酶(SPS);云南枸杞维持着较低果糖和葡萄糖质量分数。3种枸杞果实中果糖质量分数与AI活性显著正相关(P<0.05),转化酶在枸杞果实糖积累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图3表2参23  相似文献   

4.
宁夏构杞经三氯甲烷-甲醇脱脂、水提醇沉、乙醇、丙酮和乙醚洗涤干燥、双氧水脱色、Savage法除蛋白后可得枸杞多糖;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枸杞多糖分子量为73 950~ 138 090 u;枸杞多糖中单糖分别有葡萄糖、阿拉伯糖、鼠李糖、半乳糖、木糖和甘露糖,其中含量较多的是葡萄糖、阿拉伯糖和半乳糖,其他单糖含量较低.  相似文献   

5.
以宁夏枸杞为研究对象,经氯仿-甲醇脱脂、水提醇沉、乙醇、丙酮和乙醚洗涤干燥、双氧水脱色、savage法除蛋白后可得宁夏枸杞多糖;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枸杞多糖分子量范围为:73950-138090Da;离子色谱法测定宁夏枸杞多糖中单糖以葡萄糖、阿拉伯糖、鼠李糖、半乳糖、木糖和甘露糖为主,其中含量较多的是葡萄糖、阿拉伯糖和半乳糖,其他单糖含量较低。  相似文献   

6.
枣果实发育过程中游离单糖含量动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HPLC方法和碘量法对冬枣和金丝小枣果实中游离单糖的动态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枣中的游离单糖有葡萄糖、果糖、半乳糖、鼠李糖和阿拉伯糖。在枣果发育的各个阶段均以果糖所占比例最大,其次是葡萄糖和半乳糖,鼠李糖和阿拉伯糖含量很低;果糖、葡萄糖和半乳糖含量在枣果发育前期逐渐增加,临近白熟期达最高值,随果实着色成熟又有所下降;枣果游离单糖中的酮糖只有果糖,醛糖主要为葡萄糖和半乳糖,各约占50%,另有少量的鼠李糖和阿拉伯糖。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枸杞果实转色前后糖积累与相关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枸杞果实中糖的积累主要以葡萄糖和果糖为主。枸杞果实转色后与转色前相比:可溶性酸性转化酶(SAI)、蔗糖磷酸合成酶(SPS)的活性均明显升高,蔗糖合成酶(SS)的活性明显降低,据此认为枸杞果实糖代谢可能受SAI和SS、SPS的综合调控。  相似文献   

8.
利用^14C标记研究了不同类型品种甜菜生育期间主要糖分的运转分配动态与蔗糖积累遗传差异,结果表明,在生育期间,叶片中葡萄糖和果糖占叶片和根内3种糖(葡萄糖,果糖和蔗糖)的百分比分别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而根中两种糖的百分比呈下降趋势,叶片中蔗糖占叶片和根内3种糖(葡萄糖,果糖和蔗糖)的百分比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但根中蔗糖的百分比始终保持上升趋势,甜菜糖分代谢强度随生育期而改变。高糖型品种叶片中葡萄糖  相似文献   

9.
利用14C标记研究了不同类型品种甜菜生育期间主要糖分的运转分配动态与蔗糖积累遗传差异.结果表明,在生育期间,叶片中葡萄糖和果糖占叶片和根内3种糖(葡萄糖、果糖和蔗糖)的百分比分别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而根中两种糖的百分比呈下降趋势.叶片中蔗糖占叶片和根内3种糖(葡萄糖、果糖和蔗糖)的百分比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但根中蔗糖的百分比始终保持上升趋势,甜菜糖分代谢强度随生育期而改变.高糖型品种叶片中葡萄糖、果糖和蔗糖的百分比都分别低于其它类型甜菜3种糖的百分比,而根中3种糖的百分比分别高于其它类型甜菜3种糖的百分比.说明高糖型品种叶片蔗糖合成和运转分配能力强,根部具有优势的蔗糖贮藏能力,最终表现为根中高额蔗糖的积累.  相似文献   

10.
不同施肥措施对黄灌区枸杞光合特性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枸杞(Lycium barbarum L.)是我国重要的药用植物资源,不合理的施肥措施易导致枸杞品质下降,引起环境污染等问题。为确定黄灌区枸杞生长适宜的施肥方式,设置了3种不同施肥方式(T1:不追肥;T2:追施尿素40 kg/hm2;T3:追施矿源性腐植酸10 kg/hm2)对枸杞叶片结构光合生理、糖分含量和产量品质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T3处理有效提高了枸杞发育期叶片净光合速率(Pn)和叶片气孔导度(Gs),降低了胞间CO2浓度(Ci);T3处理显著增加了枸杞收获期叶片气孔限制值(Ls)和水分利用效率(WUE),与T1处理相比变化幅度分别为42.1%和67.2%。成熟枸杞果实发育过程中葡萄糖、果糖和多糖均表现为T3>T2>T1,蔗糖表现出相反趋势。追肥明显提高了枸杞商用产量和药用品质,其中T3处理调控效果最好。矿源性腐植酸在该区域应用显著增强了枸杞叶片光合作用,改善了单季枸杞果实的产量品质。  相似文献   

11.
万寿菊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万寿菊又名金盏花、臭芙蓉 ,千寿菊、蜂窝菊 ,属菊科万寿菊属一年生草本植物。黑龙江省八五三农场人工栽培万寿菊主要是取其花朵作为提取黄色素的原料。在正常条件下 ,种植万寿菊可实现公顷产鲜花 2 2 .5t以上、产值可达 135 0 0元左右、利润可达6 0 0 0元左右 ,经济效益较好。  相似文献   

12.
针对大陆农业发展存在的不足有必要建立产销通路 ,并提及物流在流通环节的重要性。最后就大陆各地的招商引资提出了意见  相似文献   

13.
《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两门课程的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设计、创新设计能力等方面,有其他课程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针对两门课程传统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独立设课为中心的实验教学改革和实践方案,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不同施磷量对黄秋葵生长、产量、品质及植株氮磷钾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磷能显著提高黄秋葵株高、茎粗及叶数等生长发育指标(P0.05)。施磷处理黄秋葵产量高于不施磷处理,随施磷量的增加,产量先增加后下降,当P_2O_5施用量为50 kg/hm~2时增产幅度最大。施磷还提高了黄秋葵可溶性糖、V_C及黄酮等品质指标,以P_2O_5施用量为25~50 kg/hm~2时品质较好。适量施磷也有利于黄秋葵植株氮磷钾含量的提高。因此,综合产量及品质等指标,黄秋葵较适宜的施磷量为50 kg/hm~2。  相似文献   

15.
水稻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的成效与主要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水稻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的成效、主要措施和今后发展的策略,以期为兴宁市水稻病虫害统防统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秸秆切碎灭茬机的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双轴击切式破碎秸秆和根茬所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单轴压切原理和非等长刀切碎模型,并对秸杆切碎灭茬机的关键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该机田间试验表明切碎率达91.4%,根茬破碎率达86.5%。该机的应用必将促进一年两熟平作旱区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苦荞的成分功能研究与开发应用   总被引:46,自引:0,他引:46  
苦荞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 ,它既能食用 ,又能防病、治病 ,为许多其它主要食物所不及。我国有丰富的苦荞资源 ,对苦荞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应用有利于改善和提高人们的食物结构 ,同时也有助于促进贫困山区的脱贫致富。本文就苦荞的营养价值、药用价值和开发应用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8.
蒲公英是一种多年生草本药食同源植物,其富含黄酮、萜类、多糖、绿原酸、果胶等化合物,在临床药用上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的功效;同时,蒲公英含有多酚、维生素、矿物质、有机酸、生物碱等活性物质,具有很好的保健食用价值。文章从药食同源的角度对蒲公英的加工应用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后续蒲公英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从新农村建设对农业科技自主研发的要求着手,阐述了笔者对农业科技自主研发的认识与思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农业院校在彰显办学特色过程中如何着力科技创新、不断提高自主科技研发的能力与水平,进一步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撑的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20.
副猪嗜血杆菌分离鉴定与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从养猪场送检的猪肺病料中分离到3株疑似副猪嗜血杆菌(HPS)可疑菌株。经形态镜检、染色特性、生化和部分生物学特性试验,初步鉴定为HPS。在细菌学鉴定基础上,设计合成3对引物,分别以3株分离菌株的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结果均扩增出822 bp8、24 bp和1.9 kb的预期特异性条带。以HPS GD株作为参考阳性菌株,以P1、P2为引物,设计优化PCR反应程序,建立HPS PCR检测方法,并应用于临床病料检测。结果表明,所建立的HPS PCR检测方法特异与敏感性高、适用性强,可应用于HPS感染的诊断和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