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锦鲤人工繁殖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正常饲养情况下的锦鲤,采用人工催产的方法,使其人工受精;通过显微镜和解剖镜检查,观察锦鲤胚胎发育的一系列过程。结果表明:锦鲤的胚胎发育过程与普通鲤鱼、鲢鱼的发育过程基本一致,同时锦鲤胚胎发育过程中也有它的特点,为锦鲤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随着渔业资源的过度开发与利用,渔业资源衰退现象明显,对修复渔业资源效果显著的人工鱼礁事业逐步开展起来,并取得良好效果。但是对于人工鱼礁建设过程的管理,并没有形成具体的模式。本文将运用过程管理理论,结合我国人工鱼礁现行建设过程的管理,从一个全新的视角,针对我国人工鱼礁建设过程的管理进行归纳分析,提出实施过程管理的思考与建议,以期更好地推动我国人工鱼礁建设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为阐述水位升降时三峡水库支流浮游植物生态学特征的变化,分别于2013年6月和10月对小江泄、蓄水过程的浮游植物野外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三峡水库泄、蓄水过程调查期,在小江分别鉴定出浮游植物6门、70属、136种(变种)和7门、70属、136种(变种),以绿藻、硅藻、蓝藻为主,共计占总种类数的87.49%和80.87%,但2个时期种类组成略有差异;浮游植物细胞密度变化范围分别为8.1×104~127.2×104个/L和24.4×104~99.9×104个/L,泄水过程略高于蓄水过程,且随着蓄水过程的推进持续减少,随着泄水过程的推进显著增加;浮游植物数量组成分别以硅藻和蓝藻占优势,占浮游植物总细胞密度的比例均在50%以上;蓄水过程Shannon指数和Margalef指数变化范围分别为1.80~3.68和0.09~0.61,与泄水过程相比,此2项指数明显较高且变化幅度大;泄水过程和蓄水过程的浮游植物群落分别聚在一组内,但各组内变化情况不同;在三峡水库泄、蓄水过程中,水温和营养盐对浮游植物的生长均有很重要的影响,而水文特征变化对浮游植物生长影响作用十分有限。三峡水库泄、蓄水过程中小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存在差异,水温、营养盐是主要影响因子,其中泄水后期浮游植物细胞密度会显著增加,且随着水位的进一步降低会持续增加,水华暴发潜在风险增大,需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水产品尤其是活鱼运输过程中粗放运输导致成活率低的问题,设计一种物流运输车。通过容器本体的改进和先进配件的改造来提高运输成活率,通过跟踪系统实现水产品运输过程的实时监控和溯源。结果证明,该种物流运输车能够很好地解决因溶解氧低或者水温高导致运输过程水产品死亡量大的问题。因此,在鲜活水产品运输过程中,除了对运输容器本体进行改进,附属零部件设备和先进软件的配备能够精确把控水产品高质量的运输过程,并且能够实现产品溯源。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鲈鱼在-10℃,-20℃,-30℃和-40℃冻藏过程中胶原蛋白生化特性的变化。通过胶原蛋白的溶出量和SDS-PAGE法分析了鲈鱼在冻藏过程中的胶原蛋白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胶原蛋白在冻藏过程中其溶出量呈波浪变化,但总体上是下降的。其原因可能是在冻藏过程中胶原分子发生凝聚以及胶原分子降解产生的小分子胶原在碱洗过程中溶出而失去。SDS-PAGE的结果证实了胶原蛋白在冻藏过程中确实发生了降解。冻藏温度之间的差异是显著的(P<0.05)。冻藏温度越低,胶原蛋白变化越缓慢。  相似文献   

6.
网箱养鱼自动投饵机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网箱养殖过程中的各种因素的研究 ,研制出适合网箱养殖的自动投饵机 ,降低了网箱养殖过程中的人员费用 ,减少投喂过程中的人为因素的影响 ,为网箱养殖的规模化经营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氨氮是养殖水体主要的控制指标,自养硝化过程将水体中的氨氮经亚硝酸盐转化成硝酸盐,是水体中氨氮最常见的一种转化途径,也是循环水养殖系统中常用的氨氮控制方式。根据国内外关于循环水养殖水体中自养硝化过程的研究报道,结合养殖水体特征,分析了利用固定膜式自养硝化过程控制养殖水体氨氮的优势和劣势、水产养殖过程中影响自养硝化效率的因素以及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对自养硝化过程的建立进行重点介绍,为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赵昕源  欧阳杰  马田田  白贞  沈建 《水产学报》2021,45(7):1172-1180
虾粉是南极磷虾最主要的加工产品之一,加工过程中,热处理会造成营养物质的流失和活性物质的破坏,是决定虾粉品质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为了掌握虾粉加工过程中主要物质的变化情况及流向路径,通过测定蒸煮、干燥两个涉及到热处理的关键工序中水分、灰分、蛋白质、脂质等主要营养物质的含量变化及脂肪酸、虾青素等功能成分的损失情况,分析各主要物质的流向路径及变化原因。结果显示:水分在蒸煮过程中流失8.49%,干燥过程中水分流失63.5%,大多以蒸发的形式流失;蛋白质在蒸煮过程中流失1.12%,其中流向蒸煮液0.87%,流失部分主要为水溶性蛋白,干燥过程流失6.05%;脂质在蒸煮、干燥过程中分别减少1.11%和1.61%,进一步分析其脂肪酸组成,发现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由45.57%降低至43.65%,其中EPA相对含量在蒸煮、干燥过程中分别减少0.41%和1.16%,DHA相对含量在蒸煮过程中变化不大,干燥过程中减少0.68%;虾青素是热敏性物质,受热处理的影响,在蒸煮、干燥过程中分别减少29.4和58.6mg/kg;灰分含量在蒸煮、干燥过程中分别减少2.85%和0.85%;结果表明蒸煮过程损失的主要物质为蒸煮液中的可溶性物质及少部分的热敏性物质,干燥过程主要造成水分的蒸发和虾青素等热敏性物质的破坏。研究初步掌握了南极磷虾虾粉加工过程中主要物质的含量变化与流向路径,分析了变化原因及主要影响因素,并讨论提出了减少物质流失的方案,可为后续南极磷虾粉加工工艺流程和参数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对提高虾粉品质、促进南极磷虾资源高质化利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水生植物种植是实现水鸟栖息地恢复的重要手段。目前面向湖泊的水生植物种植设计主要是针对水质治理,对水鸟栖息地的保护研究较少,且很少考虑植物种植对水位过程的适应性。本文将湖泊水位过程及植物生长特性相结合,提出一种满足鸟类栖息地恢复的水生植物种植设计新方案。以洪泽湖国家湿地自然保护区为例,根据当地鸟类栖息地的实际需求,将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等7种水生植物确定为种植对象。依据洪泽湖湖底高程,结合不同植物的生长水位要求以及植物发挥鸟类觅食及遮蔽两大功能的需求,探究了历史极端水位过程、历史平均水位过程及优化水位过程下的可种植水生植物种类及其可种植区域,并给出种植方案。结果表明:历史极端水位过程下,仅能种植芦苇1种水生植物,对鸟类栖息地恢复作用有限;历史平均水位过程下,可种植植物增加到4种,有利于扩展鸟类栖息地面积;优化水位过程下,能种植全部7种水生植物,并有效恢复鸟类栖息地面积。本研究面向洪泽湖湿地保护区鸟类栖息地保护,依据鸟类及植物对水位过程的需求提出植物种植方案,提高了方案的针对性,准确性,可为洪泽湖湿地植被恢复及鸟类栖息地保护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黄敬亮  刘欢  李伟华 《水产学报》2022,46(9):1743-1756
藤壶是一种重要的海洋污损生物,其在海洋工程设备表面的附着严重地影响着设备的使用,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发展环境友好的藤壶防除技术离不开对藤壶附着机理的深刻理解,而目前对于藤壶附着变态过程的调控机理尚未研究清楚。藤壶幼虫的附着涉及幼虫的生长发育、基底的探索、变态过程以及藤壶胶的分泌等多个复杂过程,传统的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难以对这些过程进行详尽的分析。近年来,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的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成为研究污损生物附着过程的重要手段,在揭示藤壶幼虫附着机理方面积累了大量的数据。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于藤壶附着机理的研究,总结了利用组学方法研究藤壶幼虫的附着和变态过程、藤壶胶的成分和固化机理方面的研究进展,对未来防污技术的研究方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鱼病诊断过程模拟及其推理模型的构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分析鱼病诊断特点基础之上,抽象总结出鱼病诊断推理过程,并从逻辑角度模拟了该过程。将人工智能技术与传统的诊断活动结合起来,从理论上提出分级渐进推理模型模拟鱼病诊断过程。本文的研究对构造鱼病诊断专家系统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建设现代渔业的过程,就是改造传统渔业、不断发展渔业生产力的过程,就是转变渔业发展方式、促进渔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建设现代渔业实质上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动态过程,不同时期赋予不同的目标任务。"生态环境和谐、产业结构合理、设施装备先进、产品质量安全、比较效益显著、渔民增收持续"应该是现代渔业建设的长远目标。我们必须积极探索推进现代渔业建设途径,朝着这一长远目标进行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以海带(Saccharina japonica)杂交品系“玉带1号”为研究对象,根据孢子囊形成过程中的外观形态,将孢子囊形成与发育过程分为5个阶段,系统观察了孢子囊形成过程中的外观形态和组织结构变化,研究了孢子囊发育不同阶段生理生化特征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在孢子囊发育过程中,孢子体表面依次出现光滑、磨砂、突起、破皮和光滑等表观现象,伴随着表皮细胞的突起、隔丝的伸长、孢子母细胞的分化与发育,以及游孢子的形成和释放等组织变化过程;另外,在孢子囊发育过程中,海带孢子体对氮的积累持续增加,蛋白含量呈先显著增加到释放游孢子阶段又有所降低的趋势;过氧化氢(H2O2)和超氧阴离子含量的变化趋势相似,在孢子囊形成初期,其含量呈先上升到后期又有所下降;不同抗氧化酶在孢子囊形成过程中的活性变化存在差异,其中,超氧化物歧化酶(MDA)活性总体呈下降趋势,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丙二醛(MDA)含量无显著变化;在孢子囊发育过程中,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活性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苹果酸脱氢酶(MDH)活性无显著变化。本研究有助于加深对海带杂交品种孢子囊形成过程及生理生化特征的理解,可为海带杂交品种孢子囊的人工诱导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池沼公鱼人工采卵、授精、移植的实际操作过程,得出一些受精卵在移植过程中的技术结论,以达到人工增殖池沼公鱼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正>当前水产养殖产业正在经历从传统的粗放型养殖模式逐步向现代集约化精准养殖模式转变。特别是在一些高品质经济性鱼类亲鱼的养殖过程中,因其具有个体价值高,养殖周期长,对产业影响大等特点,对亲鱼个体的识别及其生理、状态、养殖过程和其他属性信息的存储、传输、管理和追溯就显得十分重要。在过去长期的养殖过程中,通常是由养殖管理者组织大量人力,对亲鱼进行识别,并对养殖过程中的关键信息进行长期的跟踪采集和监  相似文献   

16.
南美白对虾仔虾的转肝期,是其肝胰腺在发育过程中,从整体慢慢生长发育成肝脏和胰腺的过程,仔虾食性从天然饵料转变到人工饲料的过程。此段时间肝脏颜色从红色或黑色转变成黑褐色(饲料颜色),肝膜颜色从无色透明变成白色。此过程肝胰腺发育迅速,加之脱壳频繁、饵料转变、肝胰腺发育不完全等状况会导致较高的发病率,是发病高峰期。因此,帮助南美白对虾仔虾顺利度过转肝期至关重要,此阶段也是养殖过程中的关键,文章对保持藻相或者菌相的稳定、控制给料、使用保肝产品、使用微生物制剂等在转肝期的重要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一、目前魁蚶保苗和中间培育方法魁蚶保苗是指把壳长500微米以上附着的稚贝,装袋出池下海,培养到0.5厘米商品苗的过程,即为保苗。而苗种的中间育成是指将壳长0.5厘米商品苗培养成壳长1~2厘米幼贝的过程,是保苗过程的延续,主要用于增养殖放流。  相似文献   

18.
鳜鱼养殖成败的关键在于鲜活适口饵料鱼的及时充分供应,而锦鲤养殖成功的重要因素在于优选。两者如何相辅相成是需要研究的课题。锦鲤鱼苗的培育过程也是一个多次择优汰劣的过程,选择过程--般在仔鱼孵出后的3个月内进行3~4次。锦鲤苗种在饲养过程中淘汰率较高,第一次挑选淘汰率80%,第二次挑选淘汰约50%,第三次挑选淘汰约80%,经多次挑选出来的优质苗种才具备优良的特征,才可以进行后期培育饲养。  相似文献   

19.
养殖过程中,培育饵料生物的过程也叫肥水。肥水的作用在于培养鱼虾蟹等的天然饵料生物,改良池塘的生活环境,提供充足的氧气,在放苗前营造一个藻  相似文献   

20.
近年发现在大鲵仿生态繁苗过程中,正值绿藻水绵生长最迅速的时期,一旦水质富营养化,极易暴发水绵。大鲵卵在发育过程中对水质要求较高,水绵快速生长遮蔽水体,由于水绵死亡使溶氧大量消耗,鲵卵因缺氧发育受阻甚至死亡。针对此现象,大鲵仿生态繁苗过程需加以注意和防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